“反者道之动”的硬道理。先天八卦推演《道德经》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解读这段话,有三个关键困难。
- 道、弱、用、有、无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 弱、用、有、无都指的是什么?
- 道是怎么动的?
突破了这三个关键困难,这段话就好理解了。
联系起来
下面的表格整理自以前的文章,并补充了体和用。有了这张表,第一、第二两个关键困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联系表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几乎人人都能背诵,就不解释了。
阴阳对应实虚、有无、弱强,绝大多数人也都知道。不是很清楚的朋友可以参考本系列第一更。
为什么阴对应用,阳对应体?这需要解释一番。
这是从阴对应实、阳对应虚引申出来的。
人的本性是喜欢实实在在的,这个地球可以作证。如果人喜欢虚,则人就会是在太空里飘飘荡荡的物种。人更喜欢地球,是因为地球更加实用。这样阴、实、用这三者就对应起来了。
没有太空这个框框束缚着,地球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虚也不能轻视。为了体现虚的重要性,古人就把虚和体对应起来了。体这个字有框架、根本、依赖对象的意思,对应虚挺合适。
了解了虚实、体用的对应关系,《道德经》里面的许多观点就
很好理解了。比如:
“上善若水”,体现的是对实用的看重。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正是指出了实(用)对虚(体)的依赖。
弱者道之用,是什么原因,通过这些关联看的清清楚楚。
公式一般的语言。
根据这些对应关系,“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话就可以改为:“反者道之动,阴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阴,阴生于阳。”经过这样的替换,这句话简直就是代数公式的典范。比如:
“反者道之动,实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实,实生于虚。”
“反者道之动,阴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用,用生于体。”
替换过几次,我想很可能会有人想起这个
圆面积公式
当然也有人可能会想到这个
欧拉恒等式
道之动
关于道的运动,刻画得最清晰的,莫过于先天八卦了。古文版本的先天八卦,这种重武器,就不动用了。下面我们把简体、白话文版本的先天八卦请出来,讲一讲道之动。
左边的八卦图用正负数区分阴阳,右边的八卦图用颜色区分阴阳。0和5是我脑补上去的。其中5代表观察者本人。这些数字的由来可以参考本系列的第一更,或本系列的第15更。
如果观察者(5)移动,则与其相邻的一个数就会反转。对于左边的八卦图,顺时针移动,就会有-4变+4。逆时针移动,就会有+4变-4。右边则会有相应的颜色变化。
这就是反者道之动。
本系列的第15更中提到过一种展示更多数的模式——电影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通过转动先天八卦图,可以表达更多的数。现在该镜头不动,电影带动了。
观察者考察道,他的视角是有限的,这个有限的范围就是先天八卦。道从这个范围内流过,就相当于观察者绕着八卦转圈。
所以,反者道之动,描述的是观察者保持不动,让道自然而然地从观察视角划过的情景。
取景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