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郭建:麦门冬汤合导赤散治疗舌生疮两年案
高某 女 77岁,初诊日期2020-04-25
主诉:舌尖生疮疼痛伴口渴两年余
现病史:患者两年来舌尖生疮,痛时难以进食,上至医科大学三甲医院,下至卫生室,遍服中西药物,仍时起时消,始终难以痊愈。
刻下症:舌尖生疮,红肿疼痛,不能进食,伴口干,上腭部火烧感,纳差无食欲,易醒多梦,大便偏干,小便可。
查体:血糖6.3 舌红少津无苔,满布裂纹,脉细数。
方证辨证:
1、麦门冬汤:火气上逆,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此患者,舌尖生疮,红肿疼痛,上腭部火烧感,符合“火逆上气”之麦门冬汤方证。
2、《小儿药证直诀》导赤散:
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本方之妙在于,引热从小便而出,常用于口腔炎、鹅口疮、小儿夜啼等属心经有热者;急性泌尿系感染属下焦湿热者,亦可加减治之。
诊断:
中医:口疮 西医:舌炎
方药:麦门冬汤合导赤散加石膏、黄连
处方:
1、 麦冬70 姜半夏10 西洋参10 大枣10 石膏30 生地30 川木通10 竹叶10 黄连5 甘草57剂中药配方颗粒,热稀大米汤冲溶,日一剂,分温三服。
2、 冰硼散合地塞米松片20片,混合适量外用,日五次。
二诊:2020-05-01
舌尖红肿痛大减70%,舌上薄白苔已略微呈现,原方减川木通,再开七剂。外用冰硼散混合20克生蒲黄,适量外用,日五次
三诊:2020-05-08
舌尖红肿痛大减90%以上,舌红好转,台上开始有津液,舌上薄白苔已呈现,上方再开七剂,裂纹亦开始缩小。
四诊:2020-05-15
患者述纳食已馨,用患者的话说,吃饭数年来没有如此香,查患者舌苔已生一层薄白苔,舌红已不甚,裂纹明显缩小。上方减石膏、黄连再开十剂,头五剂,日一剂,分温两服;后五付一日服半剂,每晚服一次,并嘱其痊愈后,可以常用麦冬、冰糖代茶饮。
按语:
1、麦门与半夏比7:1,为麦门冬汤之奥妙,临床虽用大量麦门冬,病人并未有滋腻之碍,同样生地与竹叶一补一泻,巧妙相配,亦达如此之功。竹叶、黄连、石膏为口疮之要药,滋阴勿忘清热,且加石膏一味,亦暗含竹叶石膏汤之意;《名医别录》明确载黄连、竹叶“治口疮”;《神农本草经》载石膏“口干舌焦不能息”;蒲黄,山西名医王幸福用来治口疮,内服外用均有佳效,何庆勇教授常用的口疮漱口方中亦有蒲黄。
2、取类比象在中医的理论、中医起源有着重要意义,此案舌红无苔,红似火烧;舌干裂亦如烈日下干枯已久的河床,裂纹满布,阴津不足,水能克火,大量麦冬,引水灭火,终致阴液得复,舌苔得生,裂纹得以复原。这也成为傅青主这一派治火的思想的来源,火丹神方,并不是苦寒直折,而是玄参等引水灭火,阴液得复,而不伤正气。此案患者为77岁高龄的老妇人,此法甚当,且后期小量服用,并用麦冬代茶饮,如牛毛春雨,点点入地,润物无声。
3、“一阴一阳之谓道”,临床上治疗口疮,偏阳虚常用潜阳封髓丹;偏火旺,往往用导赤玉女煎;寒热错杂往往选用甘草泻心汤。此案患者,从方证看为“火逆上气”,病机实为阴虚火旺,阴不敛阳,阳不在位,故采用麦冬门汤以增阴液,导赤散引热从小便而出,且舌尖属心,故用黄连、竹叶以清热,整方滋阴清热,终获良效。
此案患者四诊时,纳食已馨,舌已生白苔,说明胃阴已复,舌诊在脾胃病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临床上胃镜所见咽部、食管与胃部粘的颜色往往与舌的颜色高度一致,舌实为人体阴阳气血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