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历史:汉长城民勤段
汉长城民勤段分布于武威市民勤县境南部和中部,整体呈东南 - 西北走向。本段长城自凉州区武威—民勤公路红水河大桥西侧进入本县,在扎子沟林场分为两条线路:一条经扎子沟林场、官沟村、蔡旗村、麻家湾村,至小西沟林场进入永昌县境内,呈东南 - 西北走向,长 14.8 千米,地处平原绿洲和戈壁地带,这里地势平坦,地形开阔;一条自扎子沟林场 3 号烽火台起,向东北依次经过红土墩、陈家墩、阿喇骨山墩、鸳鸯池墩、茨井墩、柳条湾墩、营墩、沙嘴墩、仲家墩、抹山墩、枪杆岭山墩等,至古休屠泽(今白碱湖西岸)一带,该段长城以水险形式为主,部分地段已被风沙堙埋,由此处折向西北,延伸至青土湖南岸,然后折为东北 - 西南走向,依次经过民勤三角城城址、民勤连城城址、民勤古城、芨芨井墩,延伸至大西河西岸,再依次经过井泉河墩、岔河子墩、小井子墩,下原墩、四方墩等,沿汉代民勤绿洲边缘行走,经过黑水墩后,进入金昌市金川区境内,该段线路现为烽燧线形式,呈西南- 东北- 西北- 西南走向,绵延 254 千米。本段长城部分设施在明代被整修后继续利用。在民勤县境内, 汉长城主要经过重兴乡和蔡旗乡。
本段长城由墙体、关堡和单体建筑组成。其中:墙体长 14.8 千米,灰棕漠土和流砂土为主夯筑,有少量夹沙黄土,夯层厚 0.18 ~ 0.3 米,大部分为加帮, 一侧断面为梯形,另一侧依靠于早期所筑的墙体上,部分地段墙体为两侧加帮的三层墙体,墙体底宽 2.5 ~ 9 米,顶宽 0.6 ~ 3 米,高 0.6 ~ 3.5 米;堡 5 座,平面矩形或不规则形,黄土夯筑,夯层厚 0.08 ~ 0.2 米;单体建筑 33 座,包括敌台 1 座、烽火台 32 座,烽火台多呈线形分布,单体建筑平面主要呈矩形和不规则形,部分呈圆形,剖面呈梯形和不规则形,单体建筑构筑方式主要分为黄土或灰棕漠土夯筑和土坯砌筑,其中以黄土或灰棕漠土夯筑及黄土夯筑和土坯砌筑混筑的方式为主,后者单体建筑内侧或下部为黄土或灰棕漠土夯筑,外侧或上部为土坯砌筑,个别为土石混筑,单体建筑夯层厚0.08~ 0.24 米,土坯长 32~ 42 厘米,宽 12~ 28 厘米,厚6~9 厘米,部分单体建筑周围有围墙(墩院)和燧体。
民勤三角城城址
位于红沙梁乡小东沟村五社西。被黄沙包围,因其修筑于一座略呈三角形的高台上而得名。高台以红砂岩为基础,以土、红柳和砂石相间筑成,东西长80 米,南北宽 42 米,高 7 ~ 10 米。高台顶部周围有围墙,石块夹土垒筑,大部分坍塌严重,底宽 2 ~ 3.5 米,顶宽 0.5 ~ 1.5 米,高出台体 0.5 ~ 3.6 米,通高 7 ~ 10 米。西北侧墙体存 40 米,西南侧墙体大部尚存,其余墙体坍塌严重,与台体持平。台体西南角顶部暴露有灰层和大量红烧土,地面散布大量夹砂红陶片、灰陶片和汉砖等残块。城址周围有沙井文化遗址和汉代窑址。
四方墩
位于昌宁乡阜康村东北。处在同名沙井文化遗址中,台体系汉代修建,明代补砌后沿用。整体分为上、下两层,平面呈“回”字形,剖面呈“凸”字形。顶部东西宽 21 米,南北长23 米,底部东西宽 25 米,南北长 27 米,通高 12 米。下层台黄土夯筑,夯层厚 0.8 ~ 0.1 米,局部可见栣木。上层台土坯砌筑,土坯规格 32×19×7 厘米,顶部有女墙。烽火台周围可见大量沙井文化夹砂陶片和汉代灰陶片以及大量明代瓷片。另在烽火台东南侧 18 米处有一夯筑台体,用途不明。
(来源:甘肃省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