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你自己不好好读书现在凭啥要我好好读书?
一个家长咨询:我家儿子读高中了。最初成绩还可以,在班上二十几名。这一学期他晚上悄悄看手机,成绩下滑到班上倒数几名。我们当大人的一说他,叫他好好学习,他反过来说我们大人不能干,说我们大人自己当年不好好读书,凭啥现在要我好好读书?我们没啥文化,说不服他,老师,请你费个心帮忙教育教育他。
有这样观念的学生为数还不少,具有一定代表性。
观念影响行动。因此,澄清观念的非理性很有必要。
家长能干与否与你学习有必然联系吗?
普通农民、工人,也能培养出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古今中外,轻轻松松就能列举几个典型人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母亲不就是普通农妇么?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不就出自山西普通工人之家?
商贾巨富、军政要人的后代,不学无术、坑爹害娘,以致败光家产沦落街头的新闻也时有所闻。古话说:富不过三代,说的就是某些家庭财富的继承者,不能干,其能力不足以驾驭家族财富。
由此可见,家长的能力高低、财富多寡不是决定你学习成绩好坏和未来前途的重要因素。
家长是否能干和你学习好坏没有必然联系。如果你现在还要固执己见,那我只能说:你是故意用这个强盗逻辑为自己的不求上进找理由。并借此打压家长的权威,树立自己蛮横的屌丝形象。
至于“大人当年不好好读书,现在凭啥要你好好读书”的问题,我们也一起来探讨探讨,看有几分合理之处。
家长(大人)当年是否没有好好读书,我们不能妄下短语。要去求证,才能得出相对客观准确的结论。
这就要运用到你读书所接受的科学训练,来策划调查方案,然后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可能对家长的调查已不需要了,因为众多家长都会在教育子女的时候,顺便把自己的当年拿来作对比。
更重要的是向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姑姨姨舅舅叔叔伯伯了解,向父母的小伙伴了解,还原父母读书的过去。给父母当年读书一个客观的评价。
评价出来了,现在再来谈谈你的父母,作为你的家长有没有资格来要求你好好读书。
前面,我们仅仅还原了父母读书的当年,现在还要去还原父母走向社会,成家立业,一路走来的历史。
无论父母当年读书是否用功,是否用心,都与你无关。父母在走向社会后,经历的种种,才是你该关注的。
因为这是父母要你好好读书的最大理由。他们对此有切肤之痛。
父母当年读书用功也罢,不用功也罢,走向社会后,他们感受到了读书的重要。
高中生只比专科生少读了三年书,专科生只比本科生少读了一年书,本科生只比硕士研究生少读了两年或三年书,硕士研究生只比博士生少读了两到三年书。
放在幼儿园,这点时间差距,不过是从小班到中班的差距。但放到高中起点踏入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特殊情况,差异就很大了。
从高中到博士,工资待遇一路走高,越到后面,差距越大。
以今年某单位的招聘为例:博士生50万安家费,提供三房两厅住房一套;硕士生30万安家费,提供两房两厅住房一套。
读书,读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读的是心胸,是视野,是思维方法,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冲撞、裂变、成熟。
在世界融合的潮流中,狭隘的视野和胸襟,注定难以融入。不能融入潮流,只能被裹挟着走,被排挤到边缘。作为一个边缘人,没有话语权,鲜少人关注,在社会上举步维艰。
你看看世界在发生什么变化,看看你生活的周边的变化,听听亲朋好友的摆谈。也许,你会感受到父母的焦灼,也许你会意识到世界的快速变化。
昨天,世界通讯巨头、网络巨头,还在四处延揽人才,投入巨资,开发无人驾驶技术,今天,百度就宣布免费开放无人驾驶技术,让众多研发该项技术的企业无语。
昨天,我们买东西,要到商场店铺,今天电商已普及。在城市里,你足不出户,生活依然方便。
昨天,学生只能到学校课堂学习,今天,空中课堂,你可以坐在任何地方听顶级老师上课。学校学习的边界正在打破。
机器人,正在替代低端的机械操作,正在替代危险的工作;人工智能正对白领从事的工作虎视眈眈。
以后,给你看病的可能是一个智能机器人;给你做饭的是机器人,陪你聊天的是机器人……
未来某一天,有的职业会悄悄消失,有的技能将变得毫无用处。比如:司机、理货员等等。
读书可能不会如你所愿,让你生活发生重大的美好改变,但至少让你在面对困境时,有思路有出路,不至于跌倒更低的生活层面。
老家有一个青年,初中没毕业,觉得读书苦,非要出去打工挣钱。不管怎样劝,都听不进去。铁了心,要打工不读书!
家长没办法,任由他去打工!三个月不到,跑回来了,要读书。书,重新读了,可是更加弄不明白老师讲的知识。于是,又不读书了,到一家单位做保安。
苦点累点,他都能忍受,唯一受不了的是偶尔的歧视。于是,他又不干了,又去读书。这下,老老实实读,不怕嘲笑。
虽然他没考上大学,但他知道了读书的重要;虽然他没考上大学,但他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学会了思考和观察。
高中毕业,依然做保安,依然偶尔受人歧视。但他干得乐呵呵的。
两年后,他辞职,去承包了一个大型百货公司在某县城新开的商场的一个档铺。一年后,用赚来的钱又开了一家小型宾馆。
他多读了几年书,视野变开阔了,头脑变灵活了,心智变强大了,生活也发生了好的变化!
如果人到中年,政策发生变化,行业发生变化,书读得多一点的,转向灵活,可选择面相对宽广一些。不至于被过去的职业束缚变得僵化,从而被社会淘汰,为了生存四处奔波还是度日艰难。
所以,无论父母当年是否好好读书,他都能用他在生活中的甘苦告诉你——读书好!要好好珍惜读书的机会。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不是随随便便写出来的。这是用切身体验凝聚成的。
今天你不低下头去好好读书,明天你可能低下头去求一份卑微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