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第3章 可是,我不想舒服地当动物【我读老子】
第3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民心不乱。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提纲
第1段:统治者要“三不”。
第2段:统治者要使老百姓无欲无知以及终极解决之道即全民虚心弱志,践行“无”,但圣与民有区别。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贤:①贝,多财。与“难得之货”统一,指物质财富。
②贤,多能也,有才干。
河上公注本:贤,辩口明才,去质为文。
质:本质,内在,原始;
文:外在,修饰,使人赏心悦目。
河上公注本对待“贤”:不贵之以禄, 不尊之以官。
《论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强调质和文要相当,与河上公不同。
不贵难得之货。
不把那些珍禽异兽等等当回事,否则,别人也想拥有这样的难得之货,而苦于难得,只好走偷这条捷径了。
《论语》: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可是,不论你对那些难得之货怎么淡然处之,怎么视而不见,当自然灾害降临,老百姓饥馑难饱,鼠盗蜂起恐怕在所难免吧?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见读现,显现炫耀。
可,这里是多。楚地方言多为夥(读火),可很可能是夥,且《老子》46章“罪大于可欲”。
“欲”,欲望和对万有之物的区分。“常有欲,以观其徼”,我们称之为大欲。
欲望不可剔除,但不要显现出来,显现出来,就是诱惑。“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统治者不尚贤,不把难得之货当回事,不显露自己的欲望,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贤与不贤,哪些东西珍贵不珍贵,他们的心也就不会琢磨这些,也就不会乱了。
王弼注本:“贵货过用,贪者竞趣,穿窬探箧,没命而盗”。
庄子《胠箧》:你把那些奇珍异宝用柜子锁起来吗,小偷小摸没得辙,遇到江洋大盗,连锁带柜子一起给背跑了。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读囧,决,意为插栓,锁);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对于企业管理,尚贤有积极意义。门从哪开,人从哪走,管理需有相应的导向措施,若希望团队形成学习型的组织,就要鼓励不断创新的现象和个人。
《论语》: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民心不乱。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寡欲”,彻底点——“无欲”。
如何做: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腹”和“骨”:身体生理层面,填饱其肚子,强壮其体格。基本的温饱问题不解决,盗贼是避免不了的。
“心”和“志”:精神层面,虚空其内心,使其没有“欲”;削弱其志向,使其没有追求。
“弱”,有解释为柔韧,因为《老子》中其它地方的“弱”是这个意思,也说得过去,就是不要让自己的志向那么外显。
但削弱更贴切,一字多义在惜墨如金的古代,很常见。
王弼注本,腹为怀食之具,实其腹而无所知;骨无知以干,故可强之。这两者充实,强壮,不会有什么危险,。
心为怀智之物,故要虚其心而无所欲;志生事以乱,故弱之。
常使民无知无欲。
知,指人为的技巧,即河上公的辩口明才。
欲,具体的渴望和对万有之物的区分,后者更为基础。
心虚不虚,志弱不弱,实际无法保证。
人内心的念想和欲望不可能根除。
老子看到了问题的根本“欲”,所以要老百姓无知无欲,有欲才导致有知,无欲才会无知,因此,倒过来说更符合逻辑及“无欲无知”。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个别有欲有知的漏网之鱼没有作为的机会。
或者没有竞争的大环境,他们当然不敢为了。
那些骗老年人买保健品的骗子们是很好的实例。
第二段历来有争议,有的说老子是愚民,易中天老师很直接:“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舒舒服服变成动物”,简言之就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跟喂猪喂狗差不多。
有的则认为无知无欲只是消解巧伪的心智,无欲,并不是要消除自然本能,而是要消除贪欲的扩张。
个人认为两种说法均可,善与不善的区别有时候本来很细微。问题在于,如何定义贪欲。即便解决温饱,每个人的感觉也不一样。
且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恰恰是肚子饱,身子骨强壮了,人便有了精神需求。
而要使民无欲,当然包括求知欲。
没有求知欲人类怎么进步?
如果说只要一部分精英求知,那就是愚民没错。
现在我们的教育要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我们的国家在倡导全民学习,
我们的很多企业让员工学习新技术新理念,
这与老子的观念相悖吗?
但结合第一讲,老子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我们现在不是也说过去有蓝天白云,
过去没有毒奶粉,没有假疫苗,
按照老子的逻辑,还是回到过去好!
但我们如果回到过去,遇到像新冠这样的病毒……
如果回到过去,车马都很慢恐怕不是浪漫……
上一讲提到“美丑”“善与不善”都是价值判断,
同理,贤与不贤,难得与易得也是人为;
人的欲,人对万有之物进行区分,进而对其按自己的标准进行选择,评判,离道越来越远。
在道那里,万物皆一,没有贵贱好坏之分。
所以老子最后再次提醒统治者,要像道一样,不乱为,不强为,不妄为,不多为,
一句话,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的目的是“无不治”,是有为,不是归隐山林无所事事。
“圣”要无为,其目的是“无不治”;
“民”要心虚志弱,无知无欲,自身无所谓目的;
“圣”与“民”都要践行“无”,具体一点,都要虚心弱志。其区别:
圣人之“无为”乃为“大无”,如“道”一样,“大有”从中呼之欲出,终成万有,正是“无不治”。
民之“无知无欲,虚心志弱”乃为“小无”,
即去掉具体之有,除嗜欲去烦乱,削追求弱意志。
客观上成就圣人的“无不治”。
还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