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康疗77:解读《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

自我康疗77:解读《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

所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学习书本知识的过程,就是汲取和借鉴前人智慧的过程,也是学以致用解决当下实际问题的过程。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差别,都是根源于历史文化的特质差异。生为中国人,如果不懂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就没有资格谈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没有资格谈论“洋为中用”,更没有资格谈论民族文化复兴和发展创新。

文以载道,艺以载道,术以载道。道路选择决定根本的目标方向,技术工具和表现形式都是方法手段。明大道辨阴阳,传道受业解惑,首先分辨清楚正道与邪道。如果阴阳不分正邪不辨,就必然会陷入“独尊法术”和“科技崇拜”的理论创新陷阱。

追求人生幸福,必须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前提。追求天下太平国家康泰,必须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前提。“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道法自然以正治国,就是预防为主的治未病治未乱。以牺牲人民群众生命和身体健康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必然是舍本求末的“不知常妄作凶”。就像当今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全球化新冠瘟疫灾难,便是科学主义“市场神教”的自作孽。

这场全球化新冠瘟疫大考,再次让中国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医术的神奇功效,也促使现代中国人开始重读“黄老之学”的《黄帝内经》。

距今五千年前,黄帝“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不仅是道法自然以正治国的知行合一,也给后人树立了传道受业解惑的榜样。在当时,黄帝经常与身边的工作人员研究探讨“治五气”问题。从《黄帝内经》的记录来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天师岐伯和帅军作战的大鸿鬼容区,都是黄帝虚心求教的修道高人。而负责制造陶瓷用具的雷公,则应该算是黄帝传道受业的学生。

由此可见,黄帝道法自然以正治国的领导班子,就是举国一体的卫生健康工作指挥中心。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也都必须明大道懂医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黄帝在探讨“治五气”问题时,反复阐述“天地人”和“道术用”的关系。并且,在论述“天人相应”的人体气血循环病变时,进一步阐明了“形神兼备”的精神健康和心理调治方法。

众所周知,现代西医科学也能区分生理性疾病和精神疾病。不过,西方科学主义“市场神教”的单边思维,永远不可能有“天人合一”的“形神兼治”综合疗效。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静心解读和感悟《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

《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原文

  黄帝曰:呜呼远哉!闵闵乎若视深渊,若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际。圣人之术,为万民式,论裁志意,必有法则,循经守数,接循医事,为万民副,故事有五过四德,汝知之乎?

  雷公避席再拜曰:臣年幼小,蒙愚以惑,不闻五过与四德,比类形名,虚引其经,心无所对。

  帝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医工诊之,不在藏府,不变躯形,诊之而疑,不知病名。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

  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精华日脱,邪气乃并,此治之二过也。

  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为工而不知道,此诊之不足贵,此治之三过也。

  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医不能严,不能动神,外为柔弱,乱至失常,病不能移,则医事不行,此治之四过也。

  凡诊者必知终始,有知余绪,切脉问名,当合男女。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藏空虚,血气离守,工不能知,何术之语!尝富大伤,斩筋绝脉,身体复行,令泽不息。故伤败结积,留薄归阳,脓积寒炅。粗工治之,亟刺阴阳,身体解散,四支转筋,死日有期,医不能明,不问所发,唯言死日,亦为粗工,此治之五过也。

  凡此五者,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也。故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藏六府,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

  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守数据治,无失俞理,能行此术,终身不殆。不知俞理,五藏菀熟,痈发六府,诊病不审,是谓失常。谨守此治,与经相明。《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五中》,决以明堂,审于终始,可以横行。

白话文翻译

  黄帝感慨万分地对雷公说:大道深远莫测啊!让人如临深渊战战兢兢,又好像举首仰望迎送浮云。即便是探察深渊,也可以测量出深度。然而,举首仰望迎送浮云,却永远看不到天空云来复归的边际。圣人的大道法术,是天下人学以致用的楷模。评价人的思想品德,必须以公正无私的天道法则为衡量标准。只有遵循经典恪守天数,再联系实际应用到卫生健康领域,才能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就必须高度重视五过和四德。对此,你知道多少呢?

  雷公起身离座拜了再拜回答说:我年纪幼小,蒙昧未开,不曾听到五过和四德。平时也能取象比类以形论名,却只是虚引经典,自己心里总是迷迷糊糊。

  黄帝说:在没有开始给群众诊治疾病之前,必须首先问清楚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如果患者曾经显贵后来失魂落魄,即便是没有受到外界虚邪贼风的侵害,也会从自身体内产生病变,这种疾病称为“脱营”。如果患者曾经富裕后来贫困潦倒,自身体内产生的疾病就称为“失精”。

人体五脏血气凝滞运行不畅,就会郁积产生病变。医疗卫生工作者进行诊察时,就会发现病邪不在体内脏腑,患者形体也没有变异。因此,常常就会感到疑惑不解,也诊断不出是什么疾病。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患者身体日渐消瘦,血气虚弱,无精打采。病情发展到了危重阶段,患者元气衰竭,就会出现瑟瑟发抖、畏寒怕风、时常惊骇等症状。

病情延误至危重阶段,外界虚邪贼风损耗了营卫之气,就必然会继续劫夺患者体内的营养。即便是道行高深的名医大师,如果不能预先问清楚患者的人生经历,也会诊断不出病因,以至于贻误治疗时机。这种情况,就是医务工作者临床诊治的第一个过失。

  要想给人诊治疾病,必须问清楚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居住环境。如果追求享乐纵情狂欢,就会乐极生悲,招致深重的痛苦折磨。始于及时行乐,终于悲苦后报,都会损伤自身精气。一旦精气耗竭,自身形态就会衰败。暴怒会损伤自身阴气,狂喜会损伤自身阳气。阴阳俱伤,体内厥阴之气就冲逆上行充满经脉,患者的神志魂魄就会游离出形体。庸医诊治时,既不能恰当地运用补泻疗法,又把握不准病情,就会使患者精气日渐耗散,导致邪气郁积产生病变。这种情况,就是医务工作者临床诊治的第二个过失。

  善于切脉者,必然能将患者症状取象比类《奇恒》,再根据《从容》或《诊经》准确把握病情。如果身为医疗卫生工作者,却不懂得这些医道常识,他的医术就毫无价值。违背这些医道常规,贻误患者治疗时机的情况,就是医务工作者临床诊治的第三个过失。

  临床问诊有三项必问常规,一是必须问清楚患者人生经历的起落起伏变化,二是必须问清楚患者是否遭遇过撤职处分的挫败,三是问清楚患者是否有追求个人飞黄腾达富甲天下的贪欲执念。如果患者曾经显贵后来失势,即便是未中外界虚邪贼风,自身精神抑郁也会产生内病,从而导致形体败亡。如果患者曾经先富后来贫困潦倒,虽然未中外界虚邪贼风,自身精神抑郁产生的内病,也表现为皮毛憔枯、筋脉拘屈、双足痿弱拘挛不能行走等症状。

对于这类患者,医务工作者如果不能郑重地进行思想开导,不会进行有效的心理精神调治,而只是治疗身体生理机能柔弱的病变,就会眼看着患者精神错乱心理失常,最终形成回天乏术的死症。这类情况,就是医务工作者临床诊治的第四个过失。

  临床诊治,必须全面掌握患者由始至终的整个发病过程,系统分析综合权衡表里内外的本末关系。在切脉问诊时,必须结合男女的生理特征进行诊断。如果患者因为离愁别恨导致情绪郁结,或是出现抑郁症、恐慌症和喜怒无常的症状,都会使体内五脏营养空虚,血气离守形体。如果医务工作者不懂得这些医道常识,还有什么医术可言!

如果患者曾经是大富豪,一旦失财就必然会严重损失心神,进而产生斩筋绝脉的恶性病变。只有恢复身体气血循环的阴阳平衡,才能使体内营养不断补充。如果身心疾病郁结产生恶变,就会导致血气滞留交并为阳气,郁积化脓就会使患者出现寒症热症交相发作。鲁莽的庸医在诊治时,就会急忙针刺阴阳经脉,使得患者身体懈散气血衰弱、四肢转筋抽搐,就离死期不远了。庸医对此既不能明辩,又找不准病因,只会说病情危重死期不远了。这类情况,就是医务工作者临床诊治的第五个过失。

  上述五个过失的发生,都是学医术不通医道不明人事所致。因此说,圣人能够“不治已病治未病”,必然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顺应天道地理阴阳五行变化规律,深谙四时寒暑循环的经纬纲纪。再根据天道四时地理五行与人体五脏六腑的相应关系,清楚辨别患者雌雄内外表里的疾病本末,精确选择刺灸、砭石、毒药疗法的主治方向。

归根结蒂,圣人能够《从容》或《诊经》明察人事,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从而彰显出天经地纲的医道。首先问清楚患者人生经历的起落起伏变化,掌握个人精神气质和身体生理机能的差异。再问清楚患者的年龄长幼,掌握个人心理勇怯的承受力差别。然后仔细审察患者身体出现病变的部位,掌握发病过程和标本症状,最后结合四时八风正气和人体三部九侯脉象的相应变化,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判断和调治。这样形成的诊治结论,必然与患者的病情完全相合。

诊治疾病的医道要旨,以调治人体内气为法宝。遵循医道探求病因,如果找不到病邪位置,就肯定是内外表里综合判断有误。进行针刺治疗必须恪守天数,不可违背经脉穴位的正常机理。能够这样运用医术,终生都不会发生差错。如果不懂经脉穴位机理,鲁莽施用针灸和砭石疗法,就会使患者五脏形成积热,导致六腑生痈。如果诊病不能细审明察,就称为行医失常。医务工作者严格遵守这些诊治法则,就能够与经典相互印证。如果能够融会贯通取象比类《上经》、《下经》、《揆度》、《阴阳传》、《奇恒》和《五中》,就不仅可以参与明堂的运筹决策,而且可以审察预知“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时势变化。到了这个地步,就可以自由自在心鹜八极神游太虚了。

解读启示

诚如斯言,上述五个过失的发生,都是学医术不通医道不明人事所致。因此说,圣人能够“不治已病治未病”,必然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顺应天道地理阴阳五行变化规律,深谙四时寒暑循环的经纬纲纪。再根据天道四时地理五行与人体五脏六腑的相应关系,清楚辨别患者雌雄内外表里的疾病本末,精确选择刺灸、砭石、毒药疗法的主治方向。

医务工作者严格遵守这些诊治法则,就能够与经典相互印证。如果能够融会贯通取象比类《上经》、《下经》、《揆度》、《阴阳传》、《奇恒》和《五中》,就不仅可以参与明堂的运筹决策,而且可以审察预知“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时势变化。到了这个地步,就可以自由自在心鹜八极神游太虚了。

如果按照《黄帝内经》的要求进行取象比类,今日中国医疗卫生系统的全体干部和医务工作者,究竟多少人有“四德”?又有多少人不存在“五过”?更不用说,参与明堂的运筹决策者,依据什么审察预知“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时势变化呢?

如前所述,自从“盘古氏开辟鸿蒙”,直到“伏羲氏教民推演易八卦”,由来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不治已乱治未乱”。再到“神农氏尝百草教民稼穑”,也同样是“不治已病治未病”。在这个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时代,人们自觉遵循天道四时地理五行法则,就能够保持治身治家治天下的形神合一。

进而言之,自“盘古氏开辟鸿蒙”,直到“神农氏尝百草教民稼穑”,天道没有变,人心也没有变。只有人们治身治家治天下的生产生活方式,一直发生着技术创新的形式变化。到了神农氏时代末期,特别是到了“尧舜禹之变”以后,“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同样没有改变,只是人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初心发生了改变。这场“世界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就使得治身治家治天下的形神合一,逐渐演变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形神分离。

再从欧洲“文艺复兴”和哥伦布船队殖民征服“新大陆”的奴隶买卖“世界自由贸易”狂飙突进以来,“地摊经济”到“铺面经济”和“网络经济”的技术创新,也只是商品交易流通方式的改变,而根本改变不了供给侧与需求端结构失衡的周期性经济危机规律。究其根源,违逆“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就必然会形成道法丛林法则“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这种“人事之变”,也就必然会形成“人心病变”和病毒邪气转基因异变的恶性循环。

返朴归真,道法自然以正治国,就是预防为主的治未病治未乱。经济发展方式的技术创新,只是人们追求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的方法手段。当前这场“世界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表面上是一场全球化新冠瘟疫叠加的经济金融危机,实质上则是“人心病变”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精神心理危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社会文化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恢复和调治,就是一场持续进行“扶正祛邪”的“全民爱国卫生运动”。

为此,我们接下来的同步静心养神疗程,就是继续研修和解读大道文化经典《黄帝内经·素问·徵四失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