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康疗22:解读《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
自我康疗22:解读《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
宇宙自然生态系统的五脏六腑在哪里?又是怎样进行着有无相生的循环运动?按照大道文化“天人相应”的观点,这个天道玄机就藏在人体生命系统中。
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食为人所用,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头等大事。
天下最难的事是吃饭,最危险的事也是吃饭。人们不会吃饭,不仅会产生饥荒和疾病,还产生供给侧与需求端失衡的社会系统病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朝诗人杜甫的传世名句,就是这种社会系统危机和病变的历史写照。
防饥防病的最有效办法,又绝不可能是不让人吃饭。人不吃饭不行,吃得过饱也不行,贪吃贪占更是害己害人。色泽鲜美的食物人都爱吃,香气扑鼻的食物人也都爱吃。然而,美艳芳香的尤物,又往往会使人中毒。以毒攻毒,用毒药驱除病邪,也还是归于药食同源。
据《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这就是说,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神农氏为了解决人民吃饭问题,通过以身试毒辨别百草的食用特性,不仅培育出了可以种植的五谷品种,还让大家掌握了五味的食补食疗功效。
由此可见,要学会吃饭,就必须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规则。要防病治病,就必须懂得食补食疗养生之道。从神农氏时代到黄帝时代,这个“天人相应”的大道文化始终传承不绝。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静心研读和感悟《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原文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
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
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
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
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
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
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病在肺,愈于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
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
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燱热食温炙衣。
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
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盳盳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补之。
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郗中血者。
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
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
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毒药攻邪。
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白话文翻译
黄帝问:顺从天道四时地理五行规律,调节人体神形相合阴阳平衡,这是治病的基本法则。那么,怎样是顺从,怎样是违逆呢?这其中的得失损益玄机,还是希望你能给我讲解一下。
岐伯回答说:地理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变化规则,可以预测生死成败,也能判断人体五脏脉气的盛衰。再通过诊察病情危重程度,就能预知患者死生的日期。
黄帝说:请你给我详细地讲一讲。
岐伯说:肝脏在五行属木,应天时旺于春季。肝与胆互为表里关系,足厥阴主治肝,足少阳主治胆。肝胆旺日应天干甲乙,甲乙属木,足少阳主甲木,足厥阴主乙木。肝在五情主怒,肝气急则生酸味,此时应食甘味以消酸缓气。
心脏在五行属火,应天时旺于夏季。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关系,手少阴主治心脏,手太阳主治小肠。心与小肠的旺日应天干丙丁,丙丁属火,手少阴主丁火,手太阳主丙火。心在五情主喜,心气缓则生苦味,此时应食酸味以敛苦收气。
脾脏在五行属土,应天时旺于长夏。脾与胃互为表里关系,足太阴主治脾,足阳明主治胃。脾与胃的旺日应天干戊已,戊已属土,足太阴脾主已土,足阳明胃主戊土。脾在五情主思,脾气幽怨淤积则生湿,此时应食苦味以排水散湿。
肺脏在五行属金,应天时旺于秋季。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关系,手太阴主肺,手阳明主大肠。肺与大肠的旺日应天干庚辛,庚辛属金,手太阴主辛金,手阳明主庚金。肺在五情主悲,肺气上逆则生辛辣味,此时应食苦味以疏气通泄。
肾脏在五行属水,应天时旺于冬季。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关系,足少阴主肾,足太阴主膀胱。肾与膀胱的旺日应天干壬癸,壬癸属水,足少阴主癸水,足太阳主壬水。肾在五情主恐,肾气枯燥则生咸味,此时应食辛辣味滋润舒展腠理以生津通气。
如果患者病在肝脏,夏季应当治愈。如果夏季不能治愈,到了秋季病情就会加重。如果秋季不死,能够维持过冬季,到了来年春季病情就会好转。风气通于肝,肝脏病变最禁忌受风。
肝病患者,应该在天干丙丁日治愈。如果丙丁日不能治愈,到了庚辛日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庚辛日不死,能够维持过壬癸日,到了甲乙日病情就会好转。
肝病患者在早晨会感觉精神清爽,到了傍晚病情就会加重,到了半夜就会安静下来。
肝脏五行属木,喜生发而恶枯萎。肝病急则应食补辛味以生发,食酸味以通泄。
如果患者病在心脏,长夏时节应该治愈。如果长夏不能治愈,到了冬季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冬季不死,能够维持过来年春季,到了夏季病情就会好转。心脏病患者,应禁忌温热性食物,穿衣服不能过暖。
心脏病患者,应该在天干戊已日治愈。如果戊已日不能治愈,到了壬癸日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壬癸日不死,能够维持过甲乙日,到了丙丁日病情就会好转。
心脏病患者在中午会感觉精神清爽,到了半夜病情就会加重,到了早晨就会安静下来。
心脏五行属火,喜轻柔而恶刚硬。心病急则应食补咸味以软化,食甘甜味以通泄。
如果病在脾脏,秋季应当治愈。如果秋季不能治愈,到了春季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春季不死,能够维持过夏季,到了长夏时节病情就会好转。脾脏病患者,应禁忌吃温热性食物,不可饮食过饱,不可居于湿地,不可穿湿衣服。
脾脏病患者,应该在天干庚辛日治愈。如果庚辛日不能治愈,到了甲乙日病情就会加重。如果甲乙日不死,能够维持过丙丁,到了戊已日病情就会好转。
脾脏病患者在午后会感觉精神清爽,到了日出时病情就会加重,到了傍晚就会安静下来。
脾脏五行属土,喜干燥而恶水湿。脾脏病急则应食补甘甜味以缓和,食苦味以通泄。
如果病在肺脏,冬季应当治愈。如果冬季不能治愈,到了夏季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夏季不死,能够维持过长夏,到了秋季病情就会好转。肺病患者,应禁忌寒性食物,穿衣不能太单薄。
肺病患者,应该在天干壬癸日治愈。如果壬癸日不能治愈,到了丙丁日病情就会加重。如果丙丁日不死,能够维持过戊已日,到了庚辛日病情就会好转。肺病患者傍晚会感觉精神清爽,到了中午病情就会加重,到了半夜就会安静下来。
肺气欲收敛,宜急食酸味以收敛,需要补的,用酸味补肺,需要泻的,用辛味泻肺。
肺脏五行属金,喜收敛而恶发散,肺病急则应食补酸味以收敛,食辛辣味以通泄。
如果病在肾脏,春季应当治愈。如果春季不能治愈,到了长夏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长夏不死,能够维持过秋季,到了冬季病情就会好转。肾病患者,禁用烘焙烧烤食品和热性食物,不能穿被火烘烤过的衣服。
肾病患者,应该在天干甲乙日治愈。如果甲乙日不能治愈,到了戊已日病情就会加重。如果戊已日不死,能够维持过庚辛日,到了壬癸日病情就会好转。
肾脏五行属水,夜半在天干属壬癸、在地支属亥子、在五行属水。因此,肾病患者在半夜会感觉精神清爽。在一年中,土旺于四季的辰、戌、丑、未4个月。在一天中,土旺于辰、戌、丑、未4个时辰。五行循环土克水,肾病患者逢此时病情就会加重。傍晚在天干属庚辛、在地支属申酉、在五行属金。五行循环金生水,肾病患者逢此时就会安静下来。
肾脏主收藏,喜坚固而恶浮散。肾病急则应食补苦味以固本,食补咸味以通泄。
凡是邪气侵入人体,都是以五行所克相加,至其所生时疾病就会治愈。再至其所不克时病情就会加重,至其所生时病情就会处于相持状态。直至其逢当旺时,病情就会好转。行医者必须首先掌握平常人的五脏脉象,然后才能据此判断疾病轻重程度和患者的死生日期。
如果病在肝脏,会导致两肋下疼痛牵引少腹,使人易怒,此为肝气实的病症。如果是肝气虚,患者就会两眼昏花视力模糊,两耳也听不见声音,时常感到恐惧,就像有人要逮捕他一样。治疗时,应当刺激厥阴肝经和少阳胆经的经穴。如果肝气上逆,就会产生头痛、耳聋失聪、两颊肿胀等症状。这时,应当刺激厥阴和少阳经穴,直至针刺出血。
如果病在心脏,就会产生胸中疼痛、肋部气撑胀满、肋下疼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侧疼痛等症状,这都是心气实的病症。如果是心气虚,就会产生胸腹部胀大、肋下和腰部牵引作痛症状。治疗时,应当刺激少阴心经和太阳小肠经的经穴,针刺舌下脉穴直至出血。如果病情有变化,就应当针刺委中穴直至出血。
如果病在脾脏,就会产生身体沉重、易饥、肌肉痿软无力、两足弛缓不收、行走时容易抽搐、脚下疼痛等症状,这是脾气实的病症。如果是脾气虚,就会产生腹部胀满、肠鸣、食物不化和泄利等症状。治疗时,应当刺激太阴脾经、阳明胃经和少阴肾经的经穴,直至针刺出血。
如果病在肺脏,就会产生喘咳气逆,肩背部疼痛,出汗,尻、阴、股、膝、髀骨、足等部皆痛等症状,这是肺气实的病症。如果是肺气虚,就会产生气短、呼吸困难、耳聋、咽干等症状。治疗时,应当刺激太阴肺经和足太阳经外侧及足厥阴内侧的经穴,直至针刺出血。
如果病在肾脏,会产生腹部胀大、胫部浮肿、喘咳、身体沉重、睡后出汗、怕风等症状,这是肾气实的病症。如果是肾气虚,就会产生胸中疼痛、大腹和小腹疼痛、四肢厥冷、心情郁郁寡欢等症状。治疗时,应当刺激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直至针刺出血。
再从人体五脏与五色、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五味的五行相生相克关系来看,肝脏合青色,宜食甘甜味。粳米、牛肉、枣、葵菜等,都属于甘甜味食物。
心合赤色,宜食酸味。小豆、犬肉、李子、韭菜等,都属于酸味食物。
肺合白色,宜食苦味。小麦、羊肉、杏、野蒜等,都属于苦味食物。
脾合黄色,宜食咸味。大豆、猪肉、栗子、豆藿等,都属于咸味食物。
肾合黑色,宜食辛辣味。黄米、鸡肉、桃子、葱等,都属于辛辣味食物。
五味的功用体现为,辛辣味能发散,酸味能收敛,甘甜味能缓急,苦味能坚固,咸味能软化。凡是毒药,都能够驱除病邪。
天谷、地谷、悬谷、风谷和水谷等天然五谷,孕育出了供养人体五脏之气的麦粟稻豆稷等五谷食粮。通过嫁接培育的栗桃杏李枣等天然五果,可以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通过驯化蓄养的鸡犬猪牛羊等天然五畜,可以增益人体的营养。通过驯化培育的葵韭藿蒜葱等天然五菜,可以补充人体的营养。辛酸甘苦咸五味与青赤黑白黄五色的气色相合,才能服食而产生补精益气的作用。
这五类食物,辛酸甘苦咸五味作用各有不同,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等,又要根据春夏秋冬四时的五脏脉气盛衰变化,分别选用适宜的五味治疗人体疾病。
解读启示
看不懂天道,就看不懂人世。不知天格地格,就无法形成“天人合一”的人格和人生价值观,更谈不上毁三观和刷新三观。
顺应天道天时地理五行变化规律,不仅可以使自己保持身心健康,还可以给社会生态系统贡献正气正能量。违逆天道常规,就必然会给社会生态系统带来病毒邪气负能量。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自觉养护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同样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为此,我们接下来的同步静心养神疗程,就是继续研修和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