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不到万不得已、别人求你的时候,不要随便帮助他人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小我们所接受到的教育也要求我们与人为善。
如今,帮助别人已经不需要道德的过分约束,也不需要额外的道德宣传,许多高素质的人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他人并非仅仅让对方得到好处,自己也会有奉献的成就感。
然而,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世间万物都是以矛盾的形式存在的。
既然有善存于世,那么恶也会作为善的对立面普遍存在。如今人们已经普遍认为,不到别人求你的时候,不要随便帮助他人。
在人际关系中吃过亏的都知道,帮助他人要讲方法、找时机、懂规矩,一味付出只会带来某些不好的后果,让自己吃力不讨好。

伤害他人的自尊

所谓帮人要讲方法,正是因为随意帮助他人可能会伤害到他人的自尊。自尊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满意水平,受到成功经验的影响,所以那些经历过多失败的人自尊水平较低。
如果你在对方陷入低谷的时候提出要资助对方,对方就有可能认为“我已经这么惨了,你还来看我的笑话”,或是“我已经到了不得不接受他人的资助来维持生计的地步了吗”。
虽然人们所想并不一致,但普遍都是类似的想法。
以上所言指的是人们陷入低谷而受到他人资助,还存在另一种情况,即对方的身份、地位、资产都不如我们,但对方却想要帮助我们,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想“我还需要你的帮忙吗”,或是认为对方有强烈的个人动机,企图拉近彼此的关系。
对于关系较近、心理健康的人,我们可以婉言提出资助对方的想法,但对于那些关系疏远、喜欢猜忌的人,我们最好不要随便帮助他们。
正如前文所言,帮助这样的人多半会让自己吃力不讨好,在对方看来,这种资助是嘲笑和伤害,缺乏一颗感恩之心的人容易将自己的心境投射到对方身上,认为对方也有自己身上这些负面情绪。

回报的压力

社会学家古尔德纳提出,人类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也就是说,在所有社会文化中,人们都认为应当帮助那些对自己怀有善意的人。
按照交互性规范的观点,当你帮助他人之后,对方就会有一种回报的压力,你帮助对方越多,对方的压力就会越大。
正所谓“人世间最沉重的债务是人情债”,过多的人情债会让对方处于焦虑和紧张之中,给对方造成负担。
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如果人们感到欠对方的人情太多,就会导致认知失调,感到紧张和焦虑,并且会想方设法消除这种焦虑。他们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从“感谢对方”转变为“他对我这么好一定是有目的的,所以我不必这么内疚”。
这是费斯汀格提出来的认知失调理论,除了改变自己的态度,人们还可以通过改变行为、增加认知成分来达到认知的协调。
总之,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你越是对他好,他越是会认为你别有用心,目的就是让自己不那么内疚和焦虑。
所以帮助他人一定要讲技巧、找时机,一味地付出只会适得其反,特别是那些被社会角色关系束缚的人,更加要注意帮助别人的方法。

帮倒忙

帮助他人时切忌莽撞,否则忙没帮成,倒让别人看了笑话,亦或是帮了倒忙。
曾经看过一则新闻,讲的是警察追击匪徒,机智的路人见状便伸出一只脚绊倒了匪徒,帮助警察抓住了目标。初见时未觉有何不妥,只为路人的反应喝彩,但一深想,万一绊倒的是便衣警察呢?或者绊倒匪徒的结果是匪徒死亡呢?
毕竟人在极度紧张、全速奔跑的时候注意范围减小,摔倒的一瞬间可能不会有任何自我保护的动作,强大的惯性使他们摔倒,而匪徒的头部很可能会受到猛烈撞击,从而威胁到生命。
路人的助人动机是好的,见义勇为值得所有人学习,但这可能造成不好的后果,给民警带来麻烦,或是引火烧身,惹来犯罪团体的报复。
总之,人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应该多思考一下,自己有没有能力帮?用哪种形式帮?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尽量避免紧急助人,因为这种情况下往往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 Norcross, J.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