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佩学:帮工

【总第130002期】


帮 工
作者:刘佩学
小时候,村里谁家盖房子,或者修房垒垛,哪怕盖个猪圈,都会有人来帮工的。帮工的不要钱,多半都是乡里乡亲,供饭就行了。“谁家还没有点事儿,大家伙儿伸个手,也不算啥的。你帮我,我帮你,与人与己都便利不是……”如今却不一样,尤其盖房子,流行“大包”,“拎笤帚上炕”,就是城里的“拎包入住”。其一,村里壮劳力去城里打工,老弱病残能干啥?气儿喘匀了就不错了,还说什么帮工干活?其二,盖房子的自有其技术,根本不让帮工的上手,害怕弄砸了,丢了手艺不说,也丢了声誉,自然生意就没了。
高一暑假期间,老舅家大表哥盖房子。闲着没事儿,就去帮工。帮工来的多少,就是检验一个人在村里的“德性”,当然还有地位。大表哥家的帮工来的不多,甚至忙活起来捉襟见肘。我去帮工,也干不了什么“手艺”活儿,更干不了太重的活儿,就安排我搬砖。从土街上,往院子里搬砖。一条小路,泥泞不说,还坑坑洼洼,稍不小心,就会摔倒。七八趟下来,浑身上下出透了汗,累的上气不接下气。歇歇停停,好不容易熬到天黑收工。要不是大表哥再三挽留,甚至连饭都不想吃了。到了第二天,腰酸背痛,难受得躺不住坐不下的,任凭母亲怎么说,我也不去大表哥家帮工了。再说,饭菜也不合胃口。高粱米饭沙粒似的,根本就没煮烂乎!干豆腐拌凉菜,干豆腐竟然酸了……都嚷着“散白”好喝,我又喝不了。二哥说,“要不帮工的少,也是有原因的。”对此,我深信不疑。
二哥说的对,我家盖房子时,帮工的站满了院子。没有办法,父亲点名留下一些人,劝说另外一些人忙自己的事儿。父亲再三说,“人少的时候,我去找你们。”上梁那天,父亲杀了一头猪,甭管来没来帮工,统统叫过来。父亲说,“喝酒吃肉,图个喜庆。”每当说起这个,父亲都感到自豪。村里人,说起父亲时,都不忘说上一句,“你爸讲究人”。
父亲当生产队长那年,一个外乡人拖家带口逃荒到村里。父亲非但没有撵走一家人,还张罗给他们家里盖房子。村里拿的盖房子材料,号召来帮工的都自带粮食……苞米馇子、小米、大白菜、萝卜、土豆干、干豆角丝、干豆腐、鸡蛋……帮工是自愿的,带粮食带蔬菜也是自愿的。外乡人感激地给乡亲们跪下磕头!从此,谁家有事儿,外乡人都帮工。并且,从开工一直帮到完工,一天不落。
帮工就是互助,就是邻里感情。每次回老家,村里的婶子大娘都会说,“城里人不懂感情,别说有啥事儿帮工,就是门对门住着多少年了,甚至都不知道姓氏名谁!”的确如此,而今天村里呢?邻里守望的情感还在,可是没有了邻居!偌大村子,十几户人家,隔着八十丈远!况且,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走几步都上喘,谁帮得了谁呀!
作者简介
刘佩学,男,1967年9月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望奎县,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文学作品300余万字,作品散见于《北方文学》、《北方作家》、《岁月》、《小小说选刊》、《地火》、《小说月刊》、《当代小说》、《天池小小说》、《检察日报》、《幽默与笑话》、《讽刺与幽默》、《文学故事报》等报刊杂志。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学英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在场文学主编明桦感谢您支持原创作品
,是一种情怀
(0)

相关推荐

  • 散文||故乡的路与车

    故乡的路与车 我的家乡在福建省古田县兰坦村,阳春三月,十里桃花竞相开放,仿佛是满天的红霞笼罩在大地上,加上金黄的油菜花,绿色的草木,青青的屋顶,银灰色的水泥路,简直就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油画.虽然我对 ...

  • 第一卷《思齐学塾》第二章(二)征兵的事儿是突然来的

    二.征兵的事儿是突然来的 征兵的事儿突然来了. 征兵的人是夜里来的,来的人都带了枪,一到芦垛里,就四面布了警卫,然后在闻尚田的带领下一家一户地做工作.有适龄的青年人的,都有人夜里来敲门. 直到这时,芦 ...

  • 古有六尺巷,今有三米堂,让礼让之风古今碰撞

    古有六尺巷,今有三米堂:故事中的人物虽然是有天壤之别,但一样被传为了美谈!我今天要说的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我朋友勤勤家两代人的故事,他家与邻居荣荣家就因放弃了上代人的恩恩怨怨,现在一起建了一个三米堂, ...

  • 土木之工,不可擅动

         今天,算是正式搬进了新房子,虽然之前也间断地过来住过几次.      掐着手指算了算,从签订购房合同.办贷款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不由想起了父亲在世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土木 ...

  • 盖房

    大年三十夜,父亲跟我说考虑着年后开春了想把老家的房子拾掇一下. 父亲今年整整七十岁了,他一辈子拢共盖过六次房子,这是我对他最为敬佩的地方. 现在老家的房子是2002年盖的,在当时的村里,算得上比较潮的 ...

  • 【三江文学】诗人刘佩学:信号灯 ; 妈,咱慢点走

    [三江文学] 2017<迎春.家.希望>征文 选登第一百二十二期 [原创作品]总第一百五十二期 主编:狂哥 投稿邮箱:top_001@163.com 投稿微信:185 5026  0199 ...

  • 刘佩学:平生记(百十一)

    [总第139903期] 平生记(百十一)   作者:刘佩学 以为没什么事儿干了,也就自由了许多.其实不然,依旧有许多事儿需要去干的.即便看书也应该列计划,否则翻了三五页就会停下来的,惰性使然.锻炼更是 ...

  • 刘佩学:平生记(百十)

    [总第139503期] 平生记(百十)   作者:刘佩学 老于说了好几次,等秋天挖些婆婆丁晒干儿,泡水喝.与此同时,必然会说起那年秋天所挖的婆婆丁晒干儿的事儿.的确如此,那年秋天,与老于所挖的秋蒲公英 ...

  • 刘佩学:老头鱼的记忆

    [总第140203期] 老头鱼的记忆 作者:刘佩学 疫情期间,一位老人在小区门口卖开江鱼.当然,趁着"城管"没在的时候,才行的.够个儿的老头鱼,竟然卖到了二十五元一斤.多大算够个儿 ...

  • 刘佩学:茵陈记

    [总第139403期] 茵陈记 作者:刘佩学 大文豪苏轼的<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堆盘红缕细茵陈,巧与椒花两斗新.竹马异时宁信老,土牛明日莫辞春.西湖弄水犹应早,北寺观 ...

  • 刘佩学:平生记(百十二)

    [总第140302期] 平生记(百十二)   作者:刘佩学 每年农历七月初,扣膜青苞米就下来了.老于喜欢吃烀青苞米,我也喜欢.上班时,那段日子,几乎每顿午饭都烀青苞米.八百垧卖青苞米的那几个老太太,每 ...

  • 刘佩学:平生记(百十三)

    [总第140702期] 平生记(百十三)   作者:刘佩学 从植物园东门出来,右拐,过马路,就来到了明湖北.一条新修的人行道,并非砖铺的,而是细沙粒凝集的,柏油路似的.涂上了深红色,一条展开的红地毯一 ...

  • 刘佩学:平生记(百九)

    [总第138903期] 平生记(百九)   作者:刘佩学 8月中旬下定了决心,陆续移交手头工作,等到年底,就算歇息了.4月正式离岗,把自由还给了自己.多半时间在哈尔滨,岳母患病直至故去,哈尔滨就成了中 ...

  • 刘佩学:知足,只求心安

    [总第140803期] 知足,只求心安 作者:刘佩学 知足常乐,说了八百年.果真如此吗?越是嚷的欢,也许越不知足.说知足常乐时,多半都是无奈.有能力,谁会嚷嚷知足常乐? 小时候,村里穷的,简直要命!穷 ...

  • 刘佩学:吃的变化

    [总第141002期] [吃的变化 ] 作者:刘佩学 每次回忆小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吃.这不,刮大风的五月末,村里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差不多见了囤底儿,没了土豆,没了萝卜,没了白菜--即便还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