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黄帝内经》气厥论篇详解2

《素问·气厥论篇第三十七》:“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

先来看看什么是鬲肠?《说文解字》:“鼎属,实五觳,斗二升曰觳。”有的学者认为是因为与大肠相膈,因此称为鬲肠。鬲字有两个意思,一个读“膈”音,同膈;另外一个读“利”音,是一个与鼎同属的容器。我认为这里的意思应该是后者,相当于现在解剖的直肠的位置。膀胱有湿热,移热于小肠,小肠有热而发生直肠便秘,下焦不通,火热上炎而成上焦心火旺盛的症状,口糜,也就是口腔溃疡。

为什么膀胱移热于小肠而不是其他脏腑呢?小肠经脉主液的生成与排泄,前面在讲三焦的时候有介绍,下焦是津液从小肠渗出到下焦,然后再进入膀胱的。小肠津液渗入膀胱是中医学对人体解剖的认识,显然是和现代解剖背道而驰的。古代圣人也许是没看清楚解剖,或许是另有含义,也许是《黄帝内经》中所指的小肠与今天翻译过来的小肠不是一个位置等原因。总之,经文将小肠与膀胱相连,并且同属太阳。

当前很多人都在激烈讨论中医的科学性,其实研究经典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不属于科学的范畴,因为中医出现两千多年后,科学才出现。现代中医学家取其中医当中和科学相匹配的部分为精华而吸取,不符合科学的部分为糟粕而放弃,尽可能地靠近科学,尽管这部分人的中医思维逻辑性缺少连贯性,但是由于他们的坚持,国家才花大力气扶持中医,如果不是依靠这些人的努力,很难有我们的今天,中医也很难在国外站住脚。我支持现代中医与古典中医并存的现状,也很理解他们的苦衷,虽然有国家的支持,但是这些学者内心也清楚,中医存在的原因是因为其逻辑性。当今学院派中医和民间中医并存的态势有利于中医的存在和发展。

根据《黄帝内经》原理,胃与小肠同主消化与吸收,经云:“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出于中焦,源于胃对水谷精微的消化与吸收,属于水谷精微清的部分;卫出于下焦,源于小肠对水谷精微的进一步的消化与吸收,属于水谷精微浊的部分。因此胃与小肠分别是营与卫的源头。大肠与胃同属阳明,主排泄五谷消化后的糟粕,“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膀胱与小肠同属太阳,主排泄水饮代谢后的津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出焉。”所以小肠与膀胱相连。

二、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

释字:虙者,《说文解字》:“虎貌。”又《广韵》:“古与伏通。”水谷精微经过小肠的再次消化吸收后,移于大肠。大肠再一次吸收其津液的部分,将不成形的糟粕变化为成形的大便。如果小肠有热也将移于大肠,表现为“虙瘕”,是深伏于内的“症瘕”。小肠之热传于大肠应该不属于气逆于上的部分,因为小肠传大肠是顺承传递,因此不表现为热证,而表现为症瘕积聚,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大肠肿瘤等病症。

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

大肠有热则气不通降,表现为大便秘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阳明腑实证。热不降而逆于上传热于胃,胃有热则消谷善饥,虽然吃得很多,但身体却逐渐消瘦,其症状与消渴病类似,即所谓三多一少症。经文称之为“食亦”。亦者,《正义》:“亦奕义通。”《笺》:“亦,大也。”“食亦”是胃口很大的意思,应该属于中医的消谷善饥。

四、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胃与胆相通,正常来说胆汁排泄于十二指肠,也就是回肠,如果胆有邪,逆于胃。胆属木,胃属土,胆木克胃土。胃有

热移于胆也属于逆证,是胃土侮胆木,造成胆有热。因为是胆胃同发热证,也包括消谷善饥的症状,也称为“食亦”。

五、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释字:蔑者,《说文解字》:“劳目无精也,人劳则蔑然。”瞑者,《说文解字》“翕目也。翕者,起也。”胆移热于脑,是因为胆与脑都为奇恒之腑,胆既是六腑之一,又是奇恒之腑之一。胃移热于胆是六腑之间的热相传,胆热又在奇恒之腑之间相传。六腑因为是空腔器官,所以彼此之间是相通的,奇恒之腑之所以也称为“腑”而不称之为“脏”,也是因为这个“腑”也是有腔彼此相连的,这个相连的物质可以是血脉,也可以是腔内的津液。第一个“腑”就是脑,胆移热于脑,主要是通过足少阳胆的经脉上头入脑。

脑有热则在脑中的液郁滞而化热,发展成鼻渊。《灵枢·决气第三十》曰:“何为液?岐伯曰:榖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津液主濡润营养,津性为阳,泻而不藏;液性为阴,藏而不泻。液主要藏于奇恒之腑,液正常时是充满着整个腑中。

《灵枢·口问第二十八》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气之门户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故上液之道开则泣,泣不止则液竭,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故命曰夺精,补天柱,经侠颈。”脑中的液除了濡润脑髓以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藏精,有液说明阴盛,阴盛则精藏。

当脑中有热时,浊涕下而不能停止,是由于脑液不藏而下,不能濡养和濡润脑髓,随着脑中液的流失,热郁脑髓而表现为鼻出血、目劳无精、目合瞑瞑等类似于脑中风的病症。所谓目劳无精是指脑液耗损,精失于濡养,表现阴虚有热的劳证,目合瞑瞑是目不能闭也与脑液流失阴虚有热之证相关。

关于鼻渊的形成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这只是其中之一,后世医家将其称为脑漏。《景岳全书·鼻证》:“鼻渊证,总由太阳督脉之火,甚者上连于脑,而津津不已,故又名为脑漏。”《医醇剩义·脑漏》:“脑漏者,鼻如渊泉,涓涓流涕,致病有三:曰风也,火也,寒也。鼻为肺窍,司呼吸以通阳,贼风侵入,随吸入之气上彻于脑,以致鼻窍不通,时流清涕,此风伤之脑漏也。阳邪外烁,肝火内燔,鼻窍半通,时流黄水,此火伤之脑漏也。冬月邪寒,感冒重阴,寒气侵脑,鼻窍不通,时流浊涕,此寒伤之脑漏也。”这里的鼻渊虽然称之为“脑漏”,显然与脑腑中的液体没有关系,诊断应该属于过敏性鼻炎、风寒感冒引起的鼻腔炎症等,热象严重时鼻中的浊涕可以表现为黄色浓稠,好像是脑液流出,因此称之为“脑漏”,与《黄帝内经》中的鼻渊病症还是有区别的。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

(0)

相关推荐

  • 黄帝内经咳论第三十八笔记

    ​黄帝内经咳论篇第三十八20201207, ♥,五脏咳,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 ...

  • 朱燕中 | 三阳经之根详解

    <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气厥论篇详解1

    <素问·气厥论篇第三十七>:"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之四关与后世四关穴大有不同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讲解之形藏四,神藏五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名方详解-半夏秫米汤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对痹症怎么看?

    一.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痹证的病因是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这三种邪气的性质各不同,风为阳邪,主开散,风邪袭人在外开卫气,在内瘀滞营阴,主要表现为汗出.发热等症状.这是风邪从外侵袭人体的特点.在内肝 ...

  • 朱燕中教授讲《黄帝内经》合集(收藏版)

    <黄帝内经>的学术成就是任何个人所创立的方法都不能替代的,想要真正掌握针灸治疗方法的精髓实质,提高临床疗效,只有全身心投入<黄帝内经>研究,找到其固有规则,然后照此行事,这是唯 ...

  • 朱燕中 | 我学习《黄帝内经》的方法

    大多数人的经验是,学习<黄帝内经>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很难入门,很多人看了前面两三篇就再看不下去了,很多讲解<黄帝内经>的教授也是前六篇讲得最好,最顺畅,一过了六七 ...

  • 朱燕中 | 详解十二经络之终始和标本

    终始 出处<灵枢·终始第九>:"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