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黄帝内经》气厥论篇详解2
《素问·气厥论篇第三十七》:“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
先来看看什么是鬲肠?《说文解字》:“鼎属,实五觳,斗二升曰觳。”有的学者认为是因为与大肠相膈,因此称为鬲肠。鬲字有两个意思,一个读“膈”音,同膈;另外一个读“利”音,是一个与鼎同属的容器。我认为这里的意思应该是后者,相当于现在解剖的直肠的位置。膀胱有湿热,移热于小肠,小肠有热而发生直肠便秘,下焦不通,火热上炎而成上焦心火旺盛的症状,口糜,也就是口腔溃疡。
为什么膀胱移热于小肠而不是其他脏腑呢?小肠经脉主液的生成与排泄,前面在讲三焦的时候有介绍,下焦是津液从小肠渗出到下焦,然后再进入膀胱的。小肠津液渗入膀胱是中医学对人体解剖的认识,显然是和现代解剖背道而驰的。古代圣人也许是没看清楚解剖,或许是另有含义,也许是《黄帝内经》中所指的小肠与今天翻译过来的小肠不是一个位置等原因。总之,经文将小肠与膀胱相连,并且同属太阳。
当前很多人都在激烈讨论中医的科学性,其实研究经典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不属于科学的范畴,因为中医出现两千多年后,科学才出现。现代中医学家取其中医当中和科学相匹配的部分为精华而吸取,不符合科学的部分为糟粕而放弃,尽可能地靠近科学,尽管这部分人的中医思维逻辑性缺少连贯性,但是由于他们的坚持,国家才花大力气扶持中医,如果不是依靠这些人的努力,很难有我们的今天,中医也很难在国外站住脚。我支持现代中医与古典中医并存的现状,也很理解他们的苦衷,虽然有国家的支持,但是这些学者内心也清楚,中医存在的原因是因为其逻辑性。当今学院派中医和民间中医并存的态势有利于中医的存在和发展。
根据《黄帝内经》原理,胃与小肠同主消化与吸收,经云:“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出于中焦,源于胃对水谷精微的消化与吸收,属于水谷精微清的部分;卫出于下焦,源于小肠对水谷精微的进一步的消化与吸收,属于水谷精微浊的部分。因此胃与小肠分别是营与卫的源头。大肠与胃同属阳明,主排泄五谷消化后的糟粕,“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膀胱与小肠同属太阳,主排泄水饮代谢后的津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出焉。”所以小肠与膀胱相连。
二、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
释字:虙者,《说文解字》:“虎貌。”又《广韵》:“古与伏通。”水谷精微经过小肠的再次消化吸收后,移于大肠。大肠再一次吸收其津液的部分,将不成形的糟粕变化为成形的大便。如果小肠有热也将移于大肠,表现为“虙瘕”,是深伏于内的“症瘕”。小肠之热传于大肠应该不属于气逆于上的部分,因为小肠传大肠是顺承传递,因此不表现为热证,而表现为症瘕积聚,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大肠肿瘤等病症。
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
大肠有热则气不通降,表现为大便秘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阳明腑实证。热不降而逆于上传热于胃,胃有热则消谷善饥,虽然吃得很多,但身体却逐渐消瘦,其症状与消渴病类似,即所谓三多一少症。经文称之为“食亦”。亦者,《正义》:“亦奕义通。”《笺》:“亦,大也。”“食亦”是胃口很大的意思,应该属于中医的消谷善饥。
四、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胃与胆相通,正常来说胆汁排泄于十二指肠,也就是回肠,如果胆有邪,逆于胃。胆属木,胃属土,胆木克胃土。胃有
热移于胆也属于逆证,是胃土侮胆木,造成胆有热。因为是胆胃同发热证,也包括消谷善饥的症状,也称为“食亦”。
五、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释字:蔑者,《说文解字》:“劳目无精也,人劳则蔑然。”瞑者,《说文解字》“翕目也。翕者,起也。”胆移热于脑,是因为胆与脑都为奇恒之腑,胆既是六腑之一,又是奇恒之腑之一。胃移热于胆是六腑之间的热相传,胆热又在奇恒之腑之间相传。六腑因为是空腔器官,所以彼此之间是相通的,奇恒之腑之所以也称为“腑”而不称之为“脏”,也是因为这个“腑”也是有腔彼此相连的,这个相连的物质可以是血脉,也可以是腔内的津液。第一个“腑”就是脑,胆移热于脑,主要是通过足少阳胆的经脉上头入脑。
脑有热则在脑中的液郁滞而化热,发展成鼻渊。《灵枢·决气第三十》曰:“何为液?岐伯曰:榖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津液主濡润营养,津性为阳,泻而不藏;液性为阴,藏而不泻。液主要藏于奇恒之腑,液正常时是充满着整个腑中。
《灵枢·口问第二十八》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气之门户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故上液之道开则泣,泣不止则液竭,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故命曰夺精,补天柱,经侠颈。”脑中的液除了濡润脑髓以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藏精,有液说明阴盛,阴盛则精藏。
当脑中有热时,浊涕下而不能停止,是由于脑液不藏而下,不能濡养和濡润脑髓,随着脑中液的流失,热郁脑髓而表现为鼻出血、目劳无精、目合瞑瞑等类似于脑中风的病症。所谓目劳无精是指脑液耗损,精失于濡养,表现阴虚有热的劳证,目合瞑瞑是目不能闭也与脑液流失阴虚有热之证相关。
关于鼻渊的形成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这只是其中之一,后世医家将其称为脑漏。《景岳全书·鼻证》:“鼻渊证,总由太阳督脉之火,甚者上连于脑,而津津不已,故又名为脑漏。”《医醇剩义·脑漏》:“脑漏者,鼻如渊泉,涓涓流涕,致病有三:曰风也,火也,寒也。鼻为肺窍,司呼吸以通阳,贼风侵入,随吸入之气上彻于脑,以致鼻窍不通,时流清涕,此风伤之脑漏也。阳邪外烁,肝火内燔,鼻窍半通,时流黄水,此火伤之脑漏也。冬月邪寒,感冒重阴,寒气侵脑,鼻窍不通,时流浊涕,此寒伤之脑漏也。”这里的鼻渊虽然称之为“脑漏”,显然与脑腑中的液体没有关系,诊断应该属于过敏性鼻炎、风寒感冒引起的鼻腔炎症等,热象严重时鼻中的浊涕可以表现为黄色浓稠,好像是脑液流出,因此称之为“脑漏”,与《黄帝内经》中的鼻渊病症还是有区别的。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