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青石桥
我的家乡在黄山歙(she)县以北二十公里的一座村庄。叫做上丰乡,又称歙北乡。
村庄宁静祥和,远离喧嚣。一座座长年青葱的大山将村庄叠叠包围。一代代勤劳的村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在每座山上开辟了一块又一块的土地。他们在地里种植庄稼,果树,蔬菜。站在在村子里望四周,橙黄色的果实和五彩缤纷的山花点缀在青葱墨绿的大山中。一种“造化钟神秀”之美的旖旎风光让人惊叹不已。
村庄一百多户人家被一条蜿蜒绵长,清澈见底的小河一分为二,自分东西。石桥就横亘在村头。是所有村民东来西往的唯一道路。
石桥通长不过十余米,宽六七米。三墩四洞,通体青石。一层碧绿的青苔将桥墩全部覆盖。早已斑驳的水泥扶栏,在日晒雨淋中早已泛白。远远看去,石桥苍老却又不乏细腻,古朴中又不乏其诗意。
小时父亲对我说,他也不知道这座桥的具体年份,只知道爷爷出生那会就已经存在了。那时还小,心中惊叹不已,这么久的年份,那得有多少人和车在它身上碾压过啊,却都仍然屹立不倒,那时,在我内心深处变对这座古朴的石桥保持着深深的敬畏。
农村孩子的童年总是丰富多彩的。父母要上山做活,没有时间对我们加以管教。于是,暑假时候,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和青石桥便成了我们的乐园。那时桥墩底下的河水最深,我们几个胆子大的男孩子从凹凸不平的青石桥墩爬上扶栏,站在桥肩上,然后纵身一跃而下。清澈的河水激起层层浪花,然后一群胆子颇小的女孩子发出一阵惊呼。那时心里别提有多么志得意满了。当然,若是遭到告状,回家一顿责罚自然是逃不掉的。
春末夏初是多雨季节,湍急的洪水以北向南,铿锵有力冲击过石桥,神气昂扬往县城方向涌去。每每看到汹涌澎湃的洪水年复一年的冲击,都奈何不了朴实无华的石桥时,我的敬畏之心又加深了几分。
石桥在去年得到了修缮。桥面浇上了柏油,扶栏也重新用水泥重固,看起来有一种现代化的样子。往日古朴不复存在,桥墩上那一片片青苔也遭到毁灭,由光滑的水泥代替。
每次回家我经常会在黄昏的时候站在桥上发呆,看着河水在夕阳的余辉下褶褶生辉,波光粼粼。心中不免伤感,我再也看不到布满青苔的桥墩,日光晒的泛白的扶栏,还有通体的青石桥面了。我似乎还能依稀听到我们幼时在桥肩上比赛走路时笑声,在桥上的追赶声,还有纵身一跃河水发出的扑通声。
如果说,村庄的小河是我身体里的筋脉,大山是我的肌肤,河水是我的血液,那么,那座朴实无华的青石桥便是我的心脏。不管岁月更迭,我心中的那份敬畏之心永远如是。
(仅以此篇献给那片承载了我二十余年情感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