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上採下按在其中,高低大小各不同!
洪式太极(hongshitaiji)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小擒打类:这一类型的式子计有:小擒打、穿梭、跌岔、穿地龙等。都以上採下按为主,而步法不同。穿梭是从拦擦衣变化的,所以下一式仍接拦擦衣,方向最后向右;小擒打的步法进步大小两次,跌岔进左步贴地前蹬,穿地龙则塌劲后坐,虽然都以左方为主,而动作、作用各有不同。
1、小擒打式名考释:这是说明作用中有擒、有打。《陈式太极拳》名同,各式太极无此式名。
要领:原练法是左转跃进右步,只提膝足尖下垂,落步时身已右转,所以足尖自然外摆,一落即右转而进左步,这些动作都十分迅速。
陈发科师曾讲:此一动作趁对方右转向右下发劲,我以左手在其胸前上转,以截其劲,使气难下沉,同时以右手按其气海,使其气分两截,如按的过重,可能因气脱而休克。陈师并说:如果发现这种情况,赶快把他的左腿券起来,用拇指按住大腿根里侧的一个穴位,一揉便能醒过来。可惜我那时没想学这个本领。
2、玉女穿梭式名考释:此式名是像形的。织布梭是来回穿动的,这个式子也是向前推出左掌而又左右步平跃出去,所以取此为名。加玉女二字只是美化它使人感到有趣,便于记忆。正如捣碓之加金刚为名。《陈式太极拳》及各式太极均有此名。但各式穿梭不向前跃,而是增为向四角转动,把陈式右採左按的着法,变为上引下打,类如形意的炮式。
3、 跌岔式名考释:武术界从来将腿铺地前进的式子名之为跌岔。
双腿分前后铺地的为双岔,单腿前铺为单岔。陈鑫曾说:双岔必须跃起方能变着,单岔则可自由变化。可以前足着力而提起后膝攻人,如下面的金鸡独立便是其法;也可以随势转身,用手按地而以前腿转扫,名为扫堂鞭法。陈式这个动作属于单岔。《陈式太极拳》名同。各式太极则名为下式。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是双摆莲下面的式子,但摆莲攻的右侧,此式则变为左方为主。
4、 穿地龙式名考释:此式名是像形的。武术式名遇到低动作,常常以龙、蛇等动物来做形像。穿地龙正是说明一条左腿是贴地而动的。陈鑫曾说:此式又名“铺地鸡”,因鸡性怕热,夏天常常把地扒各窝处,一腿伸出卧于地上。也有人名之为“铺地锦”。都是像形的意思。《陈式太极拳》改名为“雀地龙”,各式太极均名下式。
“洪式太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ongshi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