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黄埔军校高才生,前夫是元帅,恋人是中将,却一生坎坷

危拱之是抗战时期美国名记者埃德加最想采访的女战士,即使已经与彭德怀、聂荣臻等革命志士有了很深刻的谈话,但他还是想要再一睹这位铁血女战士的英姿。那么,埃德加为什么如此执着于要采访她呢?

当时名声比较响亮的女红军并不少,像康克清、蔡畅,都是当时的风云女侠。不过,在埃德加看来,她们的人生经历远比不上危拱之的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危拱之的传奇故事。

危拱之是河南信阳人,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全是因为她在黄埔军校的经历。危拱之从小就十分刻苦认真,她能考上黄埔军校,全凭自己努力。虽然在同期的学生当中,她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她依然有着让人无法忽视的光环。

1927年,广州爆发起义,很多爱国儿女都自愿参与到抗战当中。危拱之就是其中一员,只不过不同的是,作为一名女子,她却能像个男人一样扛着枪直接上了前线。枪林弹雨里,她像个经验丰富的老战士一样冷静沉稳,弹无虚发。也就是这一场战役,让她立下了赫赫战功。

党组织非常欣赏她作为一名革命战士的斗志和勇气,于是将她引荐入党。成为共产党员之后,她结实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优秀青年党员张景。两人很快就在组织的见证下喜结连理,婚后不久,危拱之传出怀孕的喜讯。

不过这个孩子来得不是时候,当时革命事业正如火如荼,如果要生下这个孩子,就说明她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为革命奔走。危拱之权衡之下,最终决定狠心打掉孩子。在她看来,孩子什么时候都能生,革命却只有这一次!

不过意外还是发生了,在她打掉孩子没多久后,她的丈夫张景就因为误会被杀害。危拱之悲痛欲绝,愤怒之下径直指责负责人,做了当年蒋介石在412还未做完的事情。由于她的言论过于激进,她被惩罚去印刷厂当女工,干着最苦最累的活。

1931年,苏共准备组建红军学校俱乐部,也就是一个军中的文艺机构。要组建俱乐部,首先就要确定领导班子人选。红军大学当时的校长刘帅认为,危拱之的理论学得不错,革命意志也十分坚定,由她来担任主任,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刘帅的力保之下,危拱之又回到了革命一线的事业当中,开始主持红军的文艺工作。当时很多流传较广的顺口溜,基本上都是危拱之带人编写的。在这里,危拱之还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个灵魂伴侣。

这个人就是我国抗战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专家郭化若,他的素养之高已经到了毛主席都称赞不已的地步。有好几次,郭化若都被主席请来给高级将领们上课,将他们作战打仗的理论知识。

1955年,郭化若被授予中将军衔,他的实力和贡献都得到了组织的肯定。但是,在后期,由于当时大环境的影响,郭化若被盯上了,很多人都知道他与危拱之的关系,于是便要求危拱之暗中监视他。

危拱之一向是个性情刚烈的女子,一听别人这样诋毁自己的爱人,她就直接气急败坏地对来人说:“郭化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他绝对不会昧着良心背叛组织。”因为她的不配合,她再一次受到了牵连。郭化若不忍心他因自己而遭罪,于是便向她提出了分手。

在红军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后,危拱之受邀出任抗日话剧舍的社长。在任职期间,她创作出了诸多令人感动不已的话剧,不少士兵看了之后都忍不住涕泗横流。毛泽东得知后,不禁感叹说,有了一个危拱之,就相当于是有了千军万马。

随着危拱之才华的不断展露,被她吸引来的人也越来越多,叶帅就是其中之一。但是面对叶帅的求婚,她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后来在叶帅的坚持之下,两人最终结为眷属。不过由于工作上的种种原因,最终还是走向了离婚的悲剧。

总结:在建国之后,危拱之本来可以好好享受革命的果实,可因为之前几十年的劳苦奔波,使得她的身体早就油尽灯枯,不得不长期卧床养病。

眼看着国家安定下来,她也就放心地将自己的任务交给后生来打理了,自己则因为身体的原因退居二线1973年,劳苦了大半辈子的危拱之在北京逝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