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为官一任,任期只有几年?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20-04-16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光武皇帝 建武六年 公元30年
九月,丙寅晦,日有食之。
执金吾朱浮上疏曰:“昔尧、舜之盛,犹如三考;大汉之兴,亦累功效,吏皆积久,至长子孙。
当时吏职,何能悉治,论议之徒,岂不喧哗!
盖以为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也。
而间者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
寻其视事日浅,未足昭见其职,既加严切,人不自保,迫于举劾,惧于刺讥,
故争饰诈伪以希虚誉,斯所以致日月失行之应也。
夫物暴长者必夭折,功卒成者必亟坏。如摧长久之业而造速成之功,非陛下之福也。
愿陛下游意于经年之外,望治于一世之后,天下幸甚!”帝采其言,自是牧守易代颇简。
【译文】九月三十日,出现日食。
执金吾朱浮上疏说:“从前在尧、舜的太平盛世之时,还每隔三年就对官员进行考核;我大汉王朝的兴起,也是得益于累积功绩,官吏的在职时间都很长,甚至传给长子长孙。
如今的官职,在位时间都很短,怎么能够治理得好地方,评论抨击长官的人,哪里能不喧哗!
臣以为,想创造惊天动地的功劳,就不可操之过急;艰难的事业没办法一蹴而就。
而臣最近看到太守、宰相频繁更替,迎新送旧的马车在道路上疲于奔命。
归根结底,在于官员任职的时间太短,还未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就遭到了严厉的责备,人人不能自保,被检举、弹劾所迫害,畏惧讽刺和讥笑。
所以纷纷争相浮夸伪饰以求虚名,这正是导致日食的原因。
突然暴长的生物必定容易突然夭折,成功得快必定失败得也快。如果摧毁长久的事业,而只求一时的功效,不是陛下的福分。
希望陛下高瞻远瞩,把眼光放到三十年开外,则天下甚幸,百姓甚幸!”皇帝采纳了朱浮的建议,从此,地方牧守的更换频率大为减少。
【解析】这篇材料,涉及流官制,什么是流官?流官就是流动的官员,官员有一定的任期,任期满了则调往别处。朱浮借着日食的事情向刘秀进言,希望刘秀能够抑制官员流动情况。
当时的情况,公孙述割据巴蜀,隗嚣割据雍凉,十分天下刘秀已有其中七分,然而巴蜀、雍凉全都是绝远险要之地,中原大地又饱受战乱的摧残,百姓流离失所,刘秀虽然占有七分领土,可是生产并没有恢复过来。
在这种形势下,刘秀选择了偃旗息鼓,埋头发育。相对而言刘秀的领土和人口都占优,刘秀自己的年纪也比隗嚣、公孙述小很多。
时间是刘秀的朋友,随着中原生产的恢复,越拖综合国力差距越大,越拖统一天下的困难越小。
天下初定,帝国大多是休养生息,秦始皇和隋炀帝没有执行休养生息的国策,最后都崩了;汉高祖、唐太宗、明太祖都执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因此奠定了几百年的国祚。
在恢复生产的大方针下,刘秀抑制流官,加长官员的任职区间,有利于官员在地方上深耕慢耘,有利于国力的快速恢复,无疑是十分明智的。
但是事实上,流官制是中国古代长期执行的政策,从秦汉到明清,大多如此。抑制流官,只能是迫于形势的权宜之计。
同样是乱世,为什么西汉末年刘秀可以快速统一天下,而东汉末年曹操却举步维艰?
其原因之一就是东汉统治者没有严格执行流官制,导致地方势力的触角渗透得太深,数世的经营,以至官员和地方势力结成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掠夺他人利益而战。
到处都是根基深厚的小山头,统一天下自然举步维艰。这是不执行流官制对后世的影响,但流官制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流官制对当世更具有显著影响,流官制的当世好处,通鉴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弱枝强干
对地方官员的任期加以限制,有助于防止官员在地方上做大,比如说一任地方官为五年,新官就职,光是适应新环境、新人事就至少要一年,接着协调统一各方势力又要一年,剩下的三年,才是官员真正干事情的时间。
正因为官员自知干事情的时间不多,因此才不会生出非分之想,想在某地营造盘根错节的势力,好长远经营,这是中央对于地方的限制,使得地方上的权柄永远拿捏在中央手上。
权柄就好像杯中的水,倒在地上容易,但是覆水难收。一旦官员长久任职某地,在该地生根发芽,再想收回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其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一旦中央弱势,就会引发地方上的割据,从而导致中央陷入财政和军事上的双重困境,比如说唐朝的节度使,清朝的东南互保,其直接原因都是由于官员在某地任职过久,形成了坚固的基本盘,加之中央控制力减弱造成的。
二、催抑豪强
外派官员本身势单力孤,掌握的是朝廷给予的名义,真要想快速在当地站稳脚跟,则必须与他们成为朋友,在封建政治态势下,地方官只有获得当地豪族的支持,事情才能贯彻下去。
而人性是自私的,豪族愿意支持官老爷的政策,必定是该政策可以为他们带来好处,他们可以从中捞取利益,如果官员长期不迁徙,则和豪族一直是友好的合作关系,则会使豪族越做越大,变成帝国的肿瘤,使得手脚臃肿。
流官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可以催抑制豪强。当第一任地方官任期已满,五年之内,地方上的豪强势力已经成长到了一定程度,该给的好处,第一任地方官已经基本给到了。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此时新上任的官员要想做出政绩,则必须要营造新形势,如果新上任的官员不建立一个新的生态,他们坐在官位上将毫无政绩可言,没有政绩,位置就坐不稳,更得不到升迁。
但凡是想坐稳位置,想要升迁的官员,一旦坐上了前任的交椅,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则必须提出一个新的政治口号,将原来属于少数人的豪强利益,重新分配。
如此,为官一任,实际上就是将地方上的利益关系大体上重新分配,使贫穷者变得富裕,使富裕者变得贫穷,循环往复,不断地重置,就能达到催抑豪强的效果。
豪强势弱,则阶级流动性强,阶级有流动性,百姓就有努力奋斗的希望,百姓愿意在政权下努力奋斗,则意味着支持和拥护,组织能够获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则安稳无虞。
三、遏制贪腐
俗话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流官没有恒心,很多人认为流官会导致贪腐恶化,其实这是不对的。流官不仅不会导致贪腐严重,更是遏制贪腐的原因。
为何?有两点,首先是由于官员的流动性加强,前几年在这里任职,后几年在那里任职,官员和地方的接触面变广,贪腐往往是不为人知的事情,知情者越多,则越容易败露。
因此往往某地的一桩贪腐案发,常常可以在涉案人员身上审出千头万绪的线索,分别指向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的嫌疑人,这些地方都是该嫌疑人活动过的地方。
鉴于这种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形势,官员和地方人士由于担心受到无故的牵连,往往都会投鼠忌器,互相之间不敢有太深入的交集,这是流官遏制贪腐的效果。
既然流官可以遏制贪腐,为什么很多时候贪腐还这么严重?很多人觉得贪腐严重,那是因为见识少,贪腐这种事情,从古至今都有,没有最严重,只有更严重。很多人觉得贪腐严重,其实只是因为没有见过更严重的。
在历史上,凡是官员贪腐是偷偷干的,官员们还知道贪污不对,都不叫严重。最严重的贪腐,是正大光明的贪腐,理所当然的贪腐,互相攀比的贪腐。
在那种时代,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贪污?你不贪污,就是官场的耻辱,比如说西晋时期著名首富石崇,当荆州刺史当成了首富,还公然在皇帝面前和国舅斗富,皇帝更是亲自参与进来,这才是最严重的贪腐,因为贪腐已经不是罪了,合法致富能叫贪污吗?
为什么西晋的贪腐如此严重?甚至严重到贪污合法,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在九品中正制的框架下,流官制已经形同虚设。
以上是流官之利,那么,流官之弊端又是什么呢?明天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