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新中国首任女副总理,37岁时当选,39岁时辞职,今年82岁

她就是桂贤同志。
桂贤同志,姓吴。一九三八年,她出生在巩义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家中有兄弟姐妹九人。
一九四二年,因一场旱灾,他的故乡发生了吃的问题,桂贤全家就逃荒到咸阳。在咸阳,父亲打零工,母亲则带着兄弟姐妹在火车站捡煤渣。
桂贤自小就非常懂事,她看到裹小脚的母亲颤巍巍挑着担子劳作,她就主动要求自己去挑担。后来,看到家里生活困难,她又提出要找出去工作。
一九五一年,十三岁的桂贤来到刚成立的西北国棉一厂应聘。开始时,厂里负责人嫌她年纪小,不愿意招收她。她诚恳说:“您别看我年龄小,但我不怕苦,不怕累!”
厂里负责人被眼前这个倔强而坚强的小女孩打动了,破例招了一名“童工”。
就这样,桂贤成了这家企业的第一批工人,并被分配到车间当了一名挡车工。
在厂里,桂贤不怕吃苦,不怕累,积极学习,虚心请教。在工作中,她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很快,由于其出色表现,入党后,被调入到闻名全国的“赵梦桃小组”,并担任了小组长。
担任组长后,她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她带领的小组年年出色完成生产任务,年年被评为先进小组。她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厂级标兵、三好学员、优秀学员。
当时,以赵梦桃小组为代表的西北国棉一厂班组的生产和管理经验,一时传遍全国纺织系统。
1963年,25岁的桂贤同志被选为省级代表。
之后,桂贤同志连续两次被评选为先进代表去京参加国庆观礼。
1968年后,作为“老中青”三结合的青年干部,桂贤同志先后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
1969年,出席九大后,31岁的桂贤同志被选为中央委员。
1973年,十大上,35岁的桂贤同志再次被选为中央的委员。
1974年8月18日,桂贤同志进京开会。
会议结束时,最高首长亲自点名批示:“永贵、桂贤两同志留下参与工作。”
1975年,最高首长提出:“要从工人、农民、士兵中选拔一些人。”
1975年1月,在会议上,当议程进行到国务院副总理候选人时,桂贤同志突然发现自己的名字赫然列在其中。
桂贤同志觉得自己太年轻,经验不够,干不了,应该换一个经验丰富的同志上去。于是,在休息厅休息时,她找到了洪文同志,讲了自己的想法,并请他向最高首长建议一下:把她换下来,换个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同志上去。
不料,洪文不耐烦了,说:“你自己去找呀!”
这时,周公进休息厅坐下,桂贤同志马上走到周公面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她一再强调自己年轻,经验不够,干不了,希望换一个人。
周公浓眉一动,态度和蔼地说:“桂贤同志,让你当国务院副总理,不换了。”
桂贤同志:“不行,不行,我干不了!”
周公说:“许多事情并不是人一生下来就会干,况且还要经过选举任命呢。这是一份候选名单,你能否选上,还不知道呢!”
结果,在会议上,经选举,37岁的桂贤同志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
桂贤同志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副总理,也是最年轻的副总理。她分管纺织部和卫生部。
当了副总理后,桂贤同志仍然每月只拿西北国棉一厂67.2元的工资。她的工资要负责家庭开销,还有给在老家的公公、公婆每月寄生活费。
每次开会,喝茶水要交两毛钱的茶叶费。桂贤同志一见喝茶要交钱,立即不喝了。她推说自己不爱喝茶,算是节省了一笔开支。
桂贤同志开会时每次都只喝白开水,不喝茶水。服务员就问她:“吴副总理,您为什么不喝茶?”桂贤同志笑笑说:“我不爱喝茶,怕睡不着觉。”
桂贤同志当了三年的副总理。工作期间,她认真负责,心地无私,为人低调,她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三三制去工作,即每年三分之一时间在中央工作,三分之一时间回原单位劳动,三分之一时间到各地调查研究。
1977年9月,桂贤同志主动打报告,请求辞职。
她亲自写报告说:“把我的职务免了吧,我申请辞职,我要回西北国棉一厂工作。”
她的这个要求,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之后,桂贤同志回到了厂里,回到工人姐妹身边。她心里有说不出的踏实。
她说:“我是个工人,我的姐妹在上班,我也要上班!我始终不会忘记,我是个纺织工人!”
一九八零年代中期,桂贤同志去了一家印染厂工作,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5年,桂贤同志正式退休。
今年,桂贤同志已经82岁了。她身体康健、精神矍铄、声音响亮。在此,我们也衷心祝愿她老人家健康快乐、寿比南山。
(0)

相关推荐

  • “工人副总理”孙健两子一女现状如何?在当...

    "工人副总理"孙健两子一女现状如何? 在当年我国曾经掀起过一阵工农运动热潮,从这之中脱颖而出了一位工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翻砂工,后来确实平步青云,走进了中央,甚至成为了国务院的副总 ...

  • 七绝·悼念周总理

    七绝·悼念周总理 一 云垂雪落念周公,千古风流心目中. 不是当时需拯救,如何没有后来翁? 二 一夜云垂天地昏,雾霾压下暗乾坤. 不知何处飞来鹤,惊起哀思落野村. 三 片片寒云不肯开,天公欲遣雪飞来. ...

  • 陈毅关怀宣纸工人

    陈毅关怀宣纸工人 戴治中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陈毅元帅与夫人张茜同志视察安徽省泾县宣纸厂后,曾从北京托人送给宣纸厂五副防震耳塞,以解决宣纸工人因舂料强音震耳致聋的问题.几十年来,陈毅夫妇关怀宣纸工人疾 ...

  • 1959年,炼钢厂一女工得知男友竟是周总理侄子,为何匆忙提分手?

    1959年1月,河南九里山钢铁厂的几位工人聚在一起聊天,其中还有一位年轻的女同志,而这几位工人聊的正是这位年轻女同志谈的对象. 炼钢厂 这位女同志与自己的对象相处了大半年,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自然 ...

  • “幸福工厂的工人”

    "幸福工厂的工人" 海 把这个世界上那些品德优美,信念正确的人们,比作在"幸福工厂"中工作的工人,他们拥有同样的身份,就是这个幸福工厂的工人. 小时候父母亲那一 ...

  • 他官至副总理,痛恨腐败,一直把惩治腐败落实到生活中,让人佩服

    他官至副总理,痛恨腐败,一直把惩治腐败落实到生活中,让人佩服 文|历史追不停他官至副总理,痛恨腐败,一直把惩治腐败落实到生活中,让人佩服.他一生为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为共产主 ...

  • 开国“三公”之总理颂

    作者:冯建国 一 人民总理,世称周公, 讳字翔宇,恩来为名. 一八九八,淮安诞生, 自号大鸾,借喻鲲鹏. 弱冠之年,求学铁岭, 发愤图强,暮鼓晨钟. 千里征途,足下始行, 激扬文字,追求光明. 辛亥革 ...

  • 母亲与刺绣厂

    母亲与刺绣厂 济南有条芙蓉街.曾经,芙蓉街四周有巡抚衙门.布政司.贡院.府学:名店商贾云集:从南向北依次有土地庙.龙神庙.关帝庙.文庙. 据说,解放后,政府要求这条街庙内的道姑们,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

  • 欲火(一)

    欲火(一) 程守业 火,--化铁炉上青红色的火,在暗夜里,时断时续地,忽儿忽儿地朝天窜着.累了一天的纪师傅,正靠住近旁的劈柴垛在打盹儿呢. 四个浇铸工在车间门口低了头地吃加班饭,--每人两包方便面,饭 ...

  • 她是新中国首任女副总理,37岁当选,39岁主动辞职,今年82岁

    2020-10-31 16:17她是新中国首任女副总理,37岁当选,39岁主动辞职,今年82岁. 她就是吴桂贤同志,她老人家今年82岁了,身体康健,精神矍铄.她于1938年出生在巩义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 ...

  • 新中国五位女副总理,有谁全知道?

    新中国五位女副总理,有谁全知道?

  • 她是新中国第二位女副总理,17岁加入共产党,2011年病逝,享年90岁

    虽然女子不如男?曾有这么一个女性同志,延安时期的她曾直接找到毛主席,并问道:"男同志能干的,女同志也能干,为什么不让女同志参加参谋训练队?" 得说这个女同志确实是非常勇敢,居然和毛 ...

  • 她是新中国第二位女副总理,一生都在为祖国付出,2011年病逝

    她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位女副总理,也是五位女副总理中唯一一个有参军经历的.她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金融改革第一人和儿童妇女工作的杰出领导人. 1921年,陈慕 ...

  • 他是新中国首任教育部长,官至副国级,儿子了不起,是博士生导师

    他是近现代著名的学者和书法家,也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缔造人,对于我党来说,他绝对算得上是我们的亲密战友,建国的后他也是备受我党的器重,担任过第一任教育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 他就是新中国首任教育 ...

  • 新中国首位女省长顾秀莲:出身农民做到副国级,85岁仍坚守岗位

    一次采访中,余春芳这样说道:她身为省长,却总穿着蓝色的卡布上衣,黑色或灰色的大脚裤,下乡总是穿一双黄色解放鞋.这位质朴的女性正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钦定的第一位女省长,顾秀莲.如今,85岁的她依旧坚守 ...

  • 她是新中国首任新闻司司长,周恩来称赞没人能替代她

    在一次记者会上,曾有记者向耿爽提问:"华春莹是否是外交部首位女性新闻司司长?" 耿爽回应道:"很早之前还有." "很早之前"一一新中国外交部 ...

  • 新中国首任粮食部部长是谁?首创粮票制度,曾无偿捐献两千件文物

    想必许多老一辈的人应该知道毛主席时代会用粮票制度吧,那么大家知道这个粮票制度是哪位创立的呢?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也是新中国首任粮食部部长章乃器. 我相信应该有不少的网民应该知道章乃器这名字,章乃器可 ...

  • 他曾拥有世界上最多私人军队,妻子是新中国首批女部长后为副国级

    1928年7月2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这样介绍的:他站起来足有6英尺高.他不是纤弱的黄种人,而是个头魁梧.古铜色皮肤.很和蔼,<圣经>拿在手上或者放在口袋里的虔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