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闹元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或许是家乡地处中原,传承了较多民俗遗风的缘故,新春伊始,家乡每夜都会举办热闹绚烂的灯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夜,一如宋代辛弃疾亲历过的那夜。

时光荏苒,唯有那穿越时空的灯火,可以璀璨千年。

远方山峦间的积雪尚未消融,夜色笼罩于这座豫南的小城,只闻得一阵喧天的锣鼓,目光所及是腾空绽放的烟花。一条手工扎制的长龙,由十几名壮汉擎着在人群中矫健的穿行,或腾飞或翻滚,瞬间顿觉阵阵热浪扑面而来,引来人群中一片惊呼。

孩子们流连于那些集市上形态各异的电子灯笼,而素日里劳作于田间的老汉、农妇们则对灯会上的歌舞表演表现出了兴趣,表演多为流传于豫南一带的传统节目:火绫子、花挑、花伞舞、花船等,极具浓郁的地方气息。

火绫子又称杈伞舞或围灯,起源于汉代,是家乡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还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火绫子是九人集体表演的群舞,领舞人俗称"老杆儿",由一名演员扮风趣的老汉,一手撑花伞,一手持折扇,即兴唱出压韵的板词,或传统的顺口溜短段,唱词的内容多为恭维话,寓意吉祥而诙谐,观众在周边附和,以为助兴。

另有四名女角,俗称"花鼓娘子",皆以彩粉画脸,穿彩衣、着绣花鞋,腰系围兜,左手拿花巾,右手持彩扇。再有四位男角,腰挎花鼓,俗称"花鼓腿子",画俊脸,以红巾包头,穿花边舞衣,腰系红彩绸,手握花棍。四对男女边唱边舞,老杆儿在中间搭茬逗乐,不一会儿,即可让现场的气氛活跃起来。

花挑舞的道具是一支细软而有弹性的竹制扁担,缠以彩纸,两端各悬挂一只竹蓝,竹蓝外沿扎满彩花。表演时由一娇艳女子担起"花挑"舞动,远而观之,如漫步于云间的仙子,观赏性极佳。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正月十五大似年”。在家乡商城县有着这样的说法,元宵夜送灯,是当地节日中最神圣,也最具仪式感的民俗。

每年正月十五中午吃罢团圆饭,家里的小孩或年轻人便开始准备削竹签、粘灯罩。先将毛竹筒劈开,削成约七寸长一端带尖的筷子状。再将买来的彩纸裁剪成长形,摊开后用浆糊在一侧涂抹,另一侧搭接上呈圆筒状,如此灯罩即成。

当夜,家里老人带领后辈先将祖先坟前的杂草去除,随后在坟前的空地插上几组竹签,三四支竹签一组,在中间栽上一根蜡烛并点亮,再罩上灯罩。接着开始燃烧纸钱和烟花,家族中的老幼齐聚在坟前磕头祷告,祈求祖宗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平安发财,升学顺利之类,如此这般,仪式方可视为完结。

因为"灯"与"丁"谐音,送灯意味着祈求祖先神灵为家族延续人丁,以求家族人丁兴旺。这样的寓意与农耕时代对劳力的需求高度契合,因此这一传统习俗被绵延相传。元宵之夜,众人都给自家的祖坟送灯、送亮,以示后继有人,即便一些无主的孤坟,也会有行善之人,在其坟前送一柱烛光。

令人称奇的是,放眼全国,即便是信阳市,这种风俗也只在商城县境内即周边两个县城的部分地域出现,堪称举国独有的民俗。

这种奇特的现象来源于一个传说:相传明太祖朱元璋的父母在光州(现隶属信阳,约位于光山、潢川、商城一带)乞讨时死去,当地人将其草草埋葬,并未立碑文为记。朱元璋登基后,元宵之夜与民同乐,突然思念故去的父母,但无法准确寻到他们的坟地。

最后由精通阴术数的刘伯温提议,元宵夜光州当地所有的坟前都要亮起五色彩灯,由皇帝亲临查阅,凡见天子龙颜不灭的即为生身父母的坟地,后依此法,朱元璋找到了生父母的葬身之所。后来其父母的遗骸被迁入凤阳,但这个习俗却在当地流传下来,历经几个世纪,直至今天依然盛行不衰。

中国当前的各类地方民俗,无不是通过某种具有特色的仪式表达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神明的虔诚,对祖先的感恩。元宵夜的送灯,承载着家乡人民对未来最朴素的期盼,也带着他们对时光流转的感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可以预料,送灯这项从农耕岁月一路走来的民俗,也终将会在我们的视野中渐行渐远。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