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隐潭所见
清晨,拉开窗帘润物无声的春雨铺天盖地细密无缝而降,原本写生的计划只能取消了,带上雨伞,决定乘坐景区班车登上雪窦山。
雪窦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镇西北,景区以雪窦古刹和千丈岩瀑布为中心,四周山峦起伏,中间是一片广阔的平地,阡陌纵横,山水秀丽,气候宜人,有千丈岩飞瀑、妙高台、徐凫岩峭壁、三隐潭瀑布。
早在上世纪20年代,这里就是全国28处名胜之一了。
三隐潭是雪窦山中三折瀑布组成的景观。因为隐匿山谷,又有三处深潭,所以叫三隐潭。隐潭之水,源自东岙村,形成三级瀑布,全长约1600余米。从上到下分别叫作:上隐潭、中隐潭、下隐潭
我的步履就从三隐潭的最高处上隐潭开始,雨下得很大,园区没有什么游人,静静的,只听见沙沙的春雨下落在伞顶的声响。一片不大的水域,看似平静缓缓流动,莫非这就是上隐潭的水源?顺着水流的方向看到了出水口。
上隐潭以幽险见长,从崖顶下通潭底,有石阶216级,形状象一座天梯。潭底架有一座石桥。瀑布循崖倾泻,高约40米,流水呈线条形,发出哗哗响声。水声越来越大,在树木的掩映下水花四溅。置身潭边桥上,雾气弥漫,水沫溅衣,凉气逼人。
来到瀑布下,向上一望瀑布好似一条白龙,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瀑布流下的水,随着春雨而落,水像是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洒落在瀑布下方汇成了一个碧绿的深潭,满出的水欢快地向远处流去。如烟如雾的水丝飘在我的脸上,脖子里,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从上隐潭下行约500米,就是中隐潭。只见涧中巨石横卧,瀑布从巨岩中俯冲而下,东折西回,有急有缓,水沫随风飞溅,若雾若雨,既富有诗情画意,又别具溪谷野趣,因此以清秀取胜。
酷似中国山水画积墨、破墨的水墨效果。雨停了,站在瀑布下清新的空气伴着花香直入心脾,眼前的雨雾忽聚忽散,给人悠长的想象空间。
自中隐潭沿山径小路下行500米便可到达下隐潭,其风光集峰、洞、潭、涧于一体,分外秀丽。这里的瀑布有两支,人称“鸳鸯瀑”。
坐在鸳鸯瀑旁小憩,飞瀑下落汇聚在下隐潭,一块石巨石广约10平方米,旁边有石笋一座,高20余米,人称“石笋峰”。
峰在潭上,潭在峰底,半遮半现。整个下隐潭犹如一座水上广厦,瀑布横倾潭外,仰视如彩霞横空,绚丽多彩,望着三叠隐逸在青山中的瀑布流得如此动人心弦令人感慨。
山中的水流就这样不断地被跌宕的岩石撕破,又不断地融和在一起,山岩不能永远地征服水的流动,水流巨大的力量冲破了山峦的阻碍不断的汇聚分散最后汇入江河大海。
行走在山路旁,一个宣传牌引起了我的注意,走近一看这里记述的是蒋介石1949年2月22日的一则日记,并配有当年他携儿孙最后一次游三隐潭的照片。
想来已70年过去了,那年是蒋家王朝最悲催的一年,也是蒋氏父子一生中最后一次游逸于家乡的山水之间,此后他挥泪离别故里再未回归。于今家乡父老能在他生活过的地方以此方式记述他这一天的生活情景,也算告慰九泉之下暂不能回归故里的蒋公了。
一声火车的汽笛在山林中鸣响,万树丛中一列缩小版的和谐号电动车停靠到站,
乘上山林列车直抵千丈岩下,远远望去一面恰似太行山岩壁的山口处清泉飞流直泻而下,激起无数的水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如万马奔腾,山崩海啸之势。
伫立在潭边仰止桥,千丈岩正如诗曰:“惊见银河空外翻,湍流千丈有余寒。下流不用长劳望,只向悬崖顶上看。”
再乘缆车直上妙高台,这里曾是蒋介石撤离大陆前的最后据点。
风景这边独好,俯瞰山下,视野开阔,古木参天不远处就是千丈岩的瀑布口,又是一潭看似清澈见底的潭水在这里直流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