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还没有休矣吗?

几天前,跟朋友聊起《弟子规》,朋友说:“现在学校里都在背《弟子规》,不但小朋友背,老师也背。”我说:“弟子规,弟子规,是用来规弟子的,老师是长辈,背那作甚!”朋友说:“老师先背下来,好考学生呀。”我连忙嗯嗯,我还以为上面要求老师们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呢。不过真要学,也应该有一本《老子规》什么的,但无,惋惜。

跟朋友聊完后,我找来《弟子规》通读了一遍,大跌眼镜。我立刻觉得,老师们不必过于惋惜,因为《弟子规》的内容,换个角度看,也可叫作《老子规》,背了后,既可以考学生,也可以学做老子。我丝毫没有取笑老师们的意思,只是觉得,《弟子规》这样的货色,干嘛非要让小孩去背呀背。

《弟子规》有360句,1080个字,作者是清代的一位秀才。他受启发于《论语·学而》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段,从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七个方面训诫儿童。其中“孝”这一节的内容,我觉得糟粕挺多: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几句是教儿女要像奴才一样侍奉父母,百依百顺,不可稍有迟缓或忤逆。那么我们推敲一下其中的逻辑:

这几句,作者实际上默认了一个大前提,即父母的做法都是天然正确合理的。那么,如果父母自己就是缓、懒、不敬、不顺从的人呢?这完全有可能,君不见天下的混账父母还少吗?这样,作者默认的大前提就不成立,既然它不成立,儿女自然就没必要一定要去敬听、顺承,而是要看情况。父母有理,敬听,父母无理取闹,不听。因此,《弟子规》的这几句,逻辑有问题。

再换一种重口味的推演方式:

“父母责,须顺承”,好,比如父母让你吃屎,你吃不吃?你做了一件事,父母气得不得了,对你说,吃屎去!你要不要吃?顺承,就是要吃喽,可是怎吃得下?不吃呢,就是忤逆。老莱子冒着粉碎性骨折的危险,在堂上娱亲。你吃个屎,肯定骨折不了,最多把早餐呕出来。但吃屎毕竟于自己的生理上不堪忍受,不过为了孝,也只能牺牲自己了。再说,你既已吃了屎,这家庭生活还是和谐美好的样子吗?

虽然父母让你吃屎在事实上罕见,但在逻辑上完全可能。由此证明,这种不计后果的孝,往往并不能让家庭变得更和谐,除非儿女真傻,爱吃屎。

作者写下这几句后,自己可能也觉得太绝对,于是隔了几句后,又写了下面的句子: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对呀,父母中圣人的比例肯定极小,他们也会有过错。父母有过错,儿女怎么办?按照上文是“顺承”,按这里则是“谏”。谏,不管这个字的本义是什么,一直以来,它大都是使用“臣向君提意见“这一意义。《弟子规》的作者把子女向父母提意见说成“谏”,就是把父子关系等同于君臣关系,果然是政治正确。怎么个谏法呢?作者说得很精彩:进谏时,要和颜悦色,声音柔和动听(我不知道当自己受委屈时,怎样做到动听,又不是人人都是国家一级演员),父母不听,等他们气消下来,伺机再谏,必要时要一把鼻涕一把泪,父母动手打你,你也毫无怨言,还要伺机再谏。

各位同胞,你愿意做这样的儿女吗?你不愿意做这样的儿女,但也最好不要愿意做这样的父母呵。退一步讲,就算作者提倡的进谏方式具有可操作性,但他所定位的父子关系,是不平等的,我上文说《弟子规》也可以叫《老子规》,就是指从父母的角度来读,此其一。其二,这里面透着虚伪。而关于虚伪,《弟子规》教的就太多了。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不要说在现代社会,就算在作者的时代,又有几人能做到亲人去世三年里,常常悲咽、不喝酒、不吃肉?至于“事死者,如事生”,虚伪。据我参加过的无数农村葬礼看,在葬礼上哭得最惨的那位,往往是在死者生前最不孝顺的那位。所以村民常开玩笑说,他(她)是开心得哭呢。

唐太宗死亡一周年祭礼时,高宗李治在寺庙里跟武则天搞上。所以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和老子可以想干什么干什么,臣和儿子就不行,除非等到臣做了君、儿子做了老子。《弟子规》的作者,还真把自己当成天王老子了。他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本就是这种道德观的牺牲品,却反而去写一本《弟子规》来宣扬这种道德观。当然,既然他意识不到,就不会感觉到牺牲的痛苦。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这几句是重复中国古代的所谓优良传统,就是口不臧否人物、言多必失。以前,我也觉得这是优点,但现在看法改变。魏晋时期,流行品鉴人物,就是臧否。魏晋时期文学、宗教、艺术的繁荣,多半跟这种谈论风气有关。事实上,中国古代社会,自秦汉以来,统治者一直不提倡辩论,因为先王们已经制定好了规矩,你照办就行,倘若辩来辩去,殊不便于管理。魏晋时期比较例外,正好那时出了个童蒙教材《千字文》,甩开《弟子规》一百零八条街(以后有机会再聊《千字文》)。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这几句就更不通了。首先,揭示出别人的缺点,别人才能改进嘛。作者在另一处又说:“闻过欣”,就是闻过则喜。从哪儿闻过呢?还不是靠别人议论吗!然而这里又说不能议论别人的缺点。请问作者您到底是想让别人怎么办嘛!我看他自己都没拎清。

其次,人有私,切莫说。乱讲。只有大家在一起八卦,才能满足人类永不枯竭的好奇心嘛。没有谁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干正经事。茶余饭后,聊一聊周树人和周作人兄弟失和,侃一侃某明星有几个情人,几好玩。难不成这也影响“弟子”的品德?虚伪。总之呢,《弟子规》就是教小朋友要一本正经,这样,长大后就能成为圣人,因此文章最后说:“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你看,它的目的不是要培养人,而是要培养圣人,这与现代教育理念,或者说与合理的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并且,作者还用了马字旁的“驯”,我服。

圣人根本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哪里有驯出来的圣人。

《弟子规》也不是没有好内容。有关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的具体操作办法,它还是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指导,但这些东西,靠父母言传身教,自然就做到了,没必要去背这样一篇文字。你可以在头脑中网罗几个周围的小朋友,想想看他们是否有教养,再去问问他们背过《弟子规》没有,再考察一下他们的父母,你会发现,靠《弟子规》这种道德训诫,效果几乎是O,而父母言行的效果是90。这个道理,鸡汤文讲得够多,不劳我赘言。

最后,我最受不了的是《弟子规》在文字上的毫无美感。让人背诵的东西,必定是文辞清通优美,或者有趣。但《弟子规》满篇要干这个不要干那个,虽然语气不至于霸道,但究竟迂腐得可以,听多了烦人。虽然《千字文》里也有一些糟粕,但它的开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种格局,足可令它跻身一流文学。而《弟子规》,从内容给到文辞,可以说,精华,无,正常的,有一些,糟粕,最多。

但据说,小朋友们背《弟子规》,都是从嘴进,从鼻孔出,不过大脑的。这个好,千万不要过大脑。《弟子规》的作者是一位考不上举人的秀才,蒲松龄也考不上,但后者写出了《聊斋志异》,全是八卦故事,按《弟子规》的标准,蒲松龄就是典型的坏弟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