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狱生活——憨山大师传【连载(38)】
【平遥古城县衙中的监狱】
第十四章:囹圄道场
三、“策马绕石”的心态
憨山坐牢时的心态,可以从《梦游集·法语》中的《将之雷阳舟中示奇侍者》一文中略作观察。
在这篇文章中,憨山说:“佛祖教人于生死中,顿证无生法忍。且每怪其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此语如对市人说梦事,闻者非不明目张胆,但未证真耳。要之,所说非所闻,所闻非所见也。古人贵实证者,直欲于生死法中,亲切勘破而已,非别有奇特处也。”
简单地说,就是参禅悟道,勘破生死这件大事,必须处在生死危急关头,亲自勘破,得到实证,才能受用。也就是说,禅悟的境界,必须能过经过生死的考验。如果平日高谈阔论,妙语如珠,到了危急关头,慌手慌脚,茫然无措,那平时的高谈阔论都是假的,完全无用。
接着,憨山讲了两个有趣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说小孩子常常怕鬼,夜里一个人外出走路时,总感觉身后有个鬼影子跟着,摆脱不掉,怕得不行。他母亲再三解释身后没有鬼影子,但小孩子总不会相信,夜晚外出,仍然见鬼怕鬼。直到长大了,自己真正弄明白了,这才会不害怕。
憨山用这个故事来说明,理论必须经过实践检验,才能真正被人接受,只靠口说耳闻是不行的。
第二个故事,是憨山自己的亲身经历。他隐居五台山时,曾经到雁门暂住过一段时间。闲时,与健儿乘马闲游,饱览塞外风光。晚上归来,夜色朦胧,路旁有块奇怪的大石头,好像猛虎怪兽一样,他骑的那匹马受了惊,害怕得乱蹦起来,差点把憨山摔下来。憨山于是奋力策鞭,逼着马在石头周围绕了几十圈,又停下来,让马把石头认清楚。最后,这匹马适应了异物,以后遇到意外情形,都不再受惊乱蹦,非常镇定。
憨山通过驯马这件事,明白了一个道理:参禅修道的人,也要经常游历生死险道,借此考验锻炼自己的心灵。
另外,他还提到《华严经》中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要经受“刀山火聚”的考验,最后才能进入“清凉大解脱门”。并说佛祖也没有别的长处,只是能够熟悉世间万相而已。
写这篇文章时,憨山刚刚出狱不久,回顾狱中经历,憨山说,在狱中的二百多天,虽然受尽磨难荼毒,但一直保持着“一念欢喜心”,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当时看到憨山神色的人,都感到惊奇不可思议。
在狱中时,各地的朋友们为憨山的生死担心,甚至痛哭流泪,夜不安眠,憨山自己倒是若无其事,不把生死放在心上。出狱后,朋友们发现憨山的心态,欢喜如平常,又是吃惊不已。憨山说:“余不惊其所惊,而人惊其所不惊,是或有道焉。”
所以说,憨山坐牢,用的仍是“策马绕石”的故伎。只是,监狱如顽石,狱卒如骑手,而憨山自己如马。
四、照旧应酬文章
万历二十三年,憨山正在北京监狱中吃官司的时候,朝廷中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因为全国各地水旱灾害严重,边疆战事吃紧,国家财政紧张,所以“大开恩例”,公开卖官,不管平民百姓还是和尚道士,只要愿意给国库缴纳一定数额的钱粮,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荣誉官职。
山西平阳府净土禅院有位无尽和尚,积极响应朝廷的旨意,向当地官民募化了一大笔钱粮,上京买官,被授予“僧录司觉义”,兼平阳净土禅院住持。衣锦荣归之前,无尽和尚在北京一批僧人的陪同下,到监狱里看望憨山,顺便请求憨山为他撰写一篇文章,壮壮行色。憨山身处监狱,照样文如泉涌,很快就写出了一篇《赠无尽上人授僧录觉义住持平阳净土禅院序》,标题后边还幽默地加注了一个“圜中作”。
在这篇文章中,憨山首先记述了朝廷财政困难,开恩例卖官爵的情况。然后简要介绍了一下无尽和尚的经历,皮里阳秋平平淡淡地恭维了他几句,说他云游天下,积极参学,在伏牛山坐过禅堂,在少林寺打过机锋,在终南山住过茅篷,在五台山交过朋友,精研经典,慈悲度世,是位高僧。然后讲了无尽和尚到北京来买官的情况,接着笔锋一转,不慌不忙地讲开了佛法的道理,说明佛教徒传播佛法,普度众生,离不开朝廷的支持,也应该接受朝廷的管理。这就叫“即世谛而证真如,因众行而跻极果”,所以,僧人们募化钱财,到北京买个官做,是非常正确的。
憨山详细讲述了明代以来朝廷管理佛教的制度和官职设置,说南京北京设僧录司,各省设僧纲司,各州府设僧正司,各县设僧会司,都有严格的制度和隶属关系。言外之意,朝廷现在把“僧录司觉义”的职务授给山西平阳的僧人,其实是为了收钱,乱了章法。
最后又提到无尽和尚,说他参禅悟道的机缘,一向保密,外人都不知道。但威望这么高,信徒这么多,一定是名副其实,不会有错,不可能是“执假名而昧实相”的冒牌高僧。他还半真半假地提出了自己的希望,说希望无尽和尚的弟子们,不要以“声色求菩提”,辜负师父;也希望无尽和尚不要“执假名而说法”,辜负弟子们。并委托无尽和尚路过五台山时,向山中僧人乃至文殊菩萨转达自己的话,“愿各各即假名而证实相,藉此津梁,顿超彼岸也。”言外之意就是说,大家都多弄点钱,来北京买个“僧录司觉义”之职,支援朝廷的财政吧。
憨山是个大才子,文章引经据典,天花乱坠。无尽和尚可能没什么文化,看不懂憨山赞美语气中暗藏的讽刺意味,乐颠颠地接过文稿,“作礼而去”。
这篇文章固然是应酬之作,皮里阳秋,但也流露出憨山本人的政治态度。作为一名熟读儒家经典的僧人,他对万历朝的政策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另外,他在狱中,能够会见僧人,从容写文章,也说明在坐牢的后期,案子基本明朗之后,他实际上得到了朝中一些大臣的照顾,不是太苦。文章末尾,憨山自比为“毗耶病叟”,毗耶病叟是指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大居士维摩诘,那么,在写这篇文章时,判决他还俗发配雷州的旨意已经下来了,他已经从僧人变成了俗人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