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口苦、肝胆湿热?1个中医秘方,清利肝胆湿热!治口干口苦不复发
学习仲景老衷醫
口干、口苦、口中黏腻是临床上出现频率很高的症状,据统计显示,口干症的患病率约为5.5%-46%,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调查发现,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出现口干症状的比例高达30%-40%。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口干是由于进食了咸味的东西,或者天气炎热、出汗较多而又喝水较少的情况下出现。然而,也有不少人的口干病程长,迁延不愈,西医检查也排除了糖尿病、甲亢、干燥综合征、肿瘤等疾病,并且排除了药物因素导致的口干。那么,如果是后者,这就要引起重视了,这很可能是肝胆病变的“预兆”。
近期就有病友表示出现口干黏、口苦的症状半年多,口干的症状夜间加重,饮食无味,食后脘胀,偶尔大便便秘,小便黄,1个月前胃镜检查显示慢性胃炎。而观其舌,明显可见舌红,苔黄厚腻。故此证属肝胆湿热。
这就是比较典型的肝胆疾病所引起的口干口苦了,虽说该病友有慢性胃炎病史,然而,其根本病位不在脾胃,而在肝胆。
口干、口苦,可能是肝胆有湿热!
临床上,口苦、口干并不是一个特异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所以在实际辨证过程中往往需要结合其余诸证及舌脉诊进行整体辨证。
在祖国医学中,口苦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该书将其归为“胆瘅”,历代医家认为口苦的主要原因为胆热、肝热所致。其中,胆汁上溢是口苦的直接原因。而胆汁生于肝,藏于肝,胆汁的存储异常往往也与肝脏息息相关。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我们进食或者食物在消化道内,均可引起引起胆汁分泌增加,而分泌出来的胆汁最终会流入肠道,促进食物的消化,因此,胆汁的正常分泌与存储是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由此可见,肝胆疾病,往往也多与脾胃有关,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正如《金匮要略》所记载:“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明确指出肝胆与脾胃之间的关系,故此,口苦的病变部位,不全在肝胆,还涉及到脾胃和肠等脏腑。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若脾失健运,则水湿停滞,变生湿浊,湿郁日久则化热,合为湿热之症。湿热之邪阻滞,则津液难以输布至口腔,故会表现为口干舌燥、食不知味。
因此,中医诊断学亦指出,肝胆湿热证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厚腻或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所致,其临床表现为寒热往来、胁肋胀痛灼热、胁下痞块、身目发黄,或腹部胀满口苦、咽干、欲呕、厌食,或阴囊潮湿瘙痒、睾丸肿痛、小便发黄、白浊遗精等,舌象多为舌质红苔黄腻,脉多弦滑或弦数。
龙胆泻肝汤,清利肝胆湿热!
对于肝胆湿热证,主要以清利肝胆湿热为主要治则,湿热除,则诸症除。龙胆泻肝汤是临床常用的祛肝胆湿热的名方,该方无论是用于肝胆实火上逆所致的“胁痛口苦”,还是肝经湿热下注引起的“阴囊潮湿”“白带异常”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为君药;配栀子、黄芩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佐以泽泻、木通(现多改用通草)、车前子渗湿泄热;兼以生地黄、当归滋阴养血;加柴胡疏畅肝胆之气,并引诸药入肝胆;甘草缓肝急,又可协调诸药。综观全方,泻中有补,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
此外,考虑到湿热之邪多与脾胃有关,在肝胆脾胃的气机升降中,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调理肝胆的同时亦需兼顾脾胃,所以,对于肝胆湿热为主引起的口干、口苦,一般会化裁使用龙胆泻肝汤,而非直接照搬该方使用。
比如上面所讲的出现口干黏、口苦的症状半年多的病友,以龙胆泻肝汤合连朴饮加减治疗,方用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黄,车前子(包煎),泽泻,当归,木通,黄连,厚朴,清半夏,淡豆豉,芦根,石菖蒲,甘草。7剂,日1剂,分早晚服。在二诊时,其口干黏、口苦症状已经消失,仍有食后脘胀,舌偏红,苔黄稍厚,故更改上方,去龙胆草,生地黄,车前子,泽泻;连服7剂,以巩固疗效。
在该病例中,结合其有饮食无味,食后腹胀,舌红,苔黄厚腻的症状,这是肝胆湿热的同时还伴有中焦脾胃湿热,而龙胆泻肝汤偏于清上下两焦湿热,清利中焦脾胃湿热之功不足,故以连朴饮化裁,两方合用,以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二诊时口苦口干已消,唯湿热未清,中焦脾胃不和,所以二诊时以连朴饮为主,龙胆泻肝汤为辅,驱残留之湿热,以固疗效。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