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写字,如何取法颜鲁公、杨疯子?

原创南宗老伍2020-03-06 11:05:43

总第一八〇六期;欢迎关注。

苏轼《黄州寒食帖》

#7

取法乎上,古意猶存

黄庭坚在《山谷题跋·跋东坡墨迹》曾说:“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苏轼亦言:“仆作意便仿佛蔡君谟,得意便似杨风子。”

可见,苏轼早年勤于“二王”,中岁后既取法于浑厚圆劲、大气磅礴、雄强刚健之颜真卿书法,又得益于信笔挥洒、抒情写意、天真烂漫之杨凝式书法。其基于魏晋人书风,并师法颜、杨诸家,遂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苏轼早年对晋人妍妙之书风尤为喜欢,对“二王”之临习颇下功夫,曾言:“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

从《黄州寒食诗帖》中可看出曾学习二王之痕迹,“有”“惜”“湿”“首”四字用笔精到,如春蚕吐丝,连绵不断,摇曳精妙,洒脱飘逸,其笔画之牵丝连带处与王羲之书法异曲同工。

东坡书法用笔厚实,如“暗”“那”“哭”“不”四字笔圆韵胜,气象雍裕,从其粗壮浑厚之线条可知从颜书出,且肉丰骨劲,拙中藏巧,形成独具个人特色之书法风貌。

杨凝式作为唐宋间之过渡书家,承唐启宋,其内敛淡远气象为有宋一代之尚意书风提供了取法渊源及想象空间。

苏轼作为宋代尚意书风之巨擘,其书法吸收了“二王”及颜真卿、杨凝式等书风笔意,熔笔法、意趣、才情于一炉,形成其独特风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