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调味品市场发展现状及销售渠道分析「图」

一、调味品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调味品行业细分品类众多,具有典型的小产品、大市场属性。我国调味品行业主力产品包括酱油、食醋、酱类、味精、鸡粉、蚝油等,其中酱油在前几年受益产品结构升级,带动行业迎来一波年均15-20%的增长。随着国内人均酱醋类消费量逐渐趋向饱和,2015年以来酱醋类产量增速已明显趋缓,国内调味品行业已从过去量价快速齐升的"黄金年代"逐步转向产量微增、结构优化、品类创新的行业发展新时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调味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整体消费支出比例非常低,虽然中国调味品人均消费额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17年达到了79元,但是和世界其他国家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美国人均消费总额达517元,是我国的6.54倍。同属亚太地区的韩国和日本人均消费额为188元和899元,分别是中国的11.38倍和2.38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国内调味品市场销售渠道分析

调味品行业的分销渠道包括餐饮渠道、零售渠道和工业渠道,其中餐饮渠道面向各类餐饮经营主体,占比约45%;零售渠道主要面向家庭消费者,占比约30%;工业渠道主要面向食品加工企业,占比约25%。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餐饮渠道的采购者并非终端消费者,厨师选购更加理性,看重产品的质量以及风味的稳定程度,对单品粘性更大,易守难攻,其中海天、李锦记均卡位餐饮渠道,占比分别为60%、70%。工业渠道的采购要求与餐饮更加类似,但是对于成本的敏感性更高。家庭渠道的采购者一般为终端消费者,由于购买力层级的较大差异,价格带更为分散,产品也更加丰富,采购者一般受到促销和宣传影响更大,易攻难守。

调味品行业渠道特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各国调味品行业集中度情况

2018年我国调味品行业CR10为26.8%,CR3为14.1%,国内市场集中度略低于日本和美国,远低于韩国。其中海天作为国内调味品行业龙头,五年来市占率从6%提升到6.6%,同属酱油行业的李锦记市占率下滑,美味鲜(中炬高新)市占率提升,在逐步缩小与李锦记的差距,涪陵榨菜作为酱腌菜类龙头市占率近四年提升明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各国调味品都保持当地饮食习惯特色,韩国以大酱、辣椒酱为主;日本以沙拉酱、酱油为主;美国以香辛料、蛋黄酱、番茄酱为主;中国则以酱油、蚝油为主。相较中国,日本、韩国饮食西化程度更高,咖喱、沙拉酱等非传统调味料占据了重要部分。并且,从这三个发达国家来看,复合调味料产品丰富,烹饪便捷,或成为未来中国市场的发展方向。

2018年各国调味品CR3主要产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餐饮行业热度对调味品销量的影响

1、外出就餐与外卖逐渐取代家庭烹饪促进调味品销量提升

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在改变,越来越多人选择外出就餐与点外卖。随着国内新中产(年收入大于等于10万元的80、90后)规模的增加,外出就餐和外卖取代家庭烹饪的趋势将愈演愈烈。而对于每公斤食品来说餐饮行业的调味品消耗量是家庭烹饪的1.6倍,因此外出就餐与外卖逐渐取代家庭烹饪将会促进调味品销量提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火锅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调味品销量的增加

火锅是所有中式餐饮中增速最快同时份额最高的细分品类,相比于其他菜系对调味品的使用量更多。对于火锅来说,无论是底料或者蘸料的制作都会使用大量的调味品。以海底捞为例,海底捞的清油火锅底料的制作需要使用多达18种调味品,而海底捞的蘸料更是多达20余种,包括:酱油、味精、麻油、蚝油、醋及各类蘸料等。总体而言,火锅对调味品的使用量远超其他传统菜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