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教学设计任务驱动教学
逆向教学设计提倡从“终点”,即所追求的结果(目标或标准)出发开始设计活动;要求教师在确定了所追求的结果后,首先考虑评估方案再具体设计活动。这种设计思路正是我们现在课程标准时代所提倡的,是基于标准的逆向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重视教师评价素养的提高目标制定后,怎么知道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目标的距离?如何使教学与目标一致,以最大化实现目标?这是我们在思考教学的有效性时所关注的问题。其关键在于明确目标怎样算是达到了,即目标达成的证据。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先确定目标达成的证据,进而判断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和目标的距离,再根据证据的需要设计教学活动,使教学成为发现证据的过程。这一方面是为提高教学的指向性,突出评价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对教师评价素养的要求,毕竟评价任务的设计和评分规则的制定对教师的专业判断要求很高,而目前很多教师这方面的素养还很欠缺,还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式。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2、确定问题(任务):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问题(任务)的解决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问题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正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4、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或称任务导向教学、行为导向教学),不同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周易》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重“道”轻“器”,使得理论教学玄而又玄,而学生的动手能力差之甚差。其实,“道”不仅可“传”可“授”,更需要“悟”。为此,我以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其“坐而论道”,不如“尚象制器”。任务驱动教学便是“尚象制器”的典型模式,它以学生完成规定的“任务”为教学目标,强调学生“做”而不是教师“讲”。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两种关系,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传统教学模式遵循“理论指导实践”,但实际上是先理论后实践、重理论轻实践;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让学生通过实训提高动手能力,并从中悟出相关原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导,学生只能被动地“学”;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成为组织者、指导者。
(二)
虽有将这种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案例,但我依然认为,实训教学才是典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所谓“学做合一”,强调的是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但两者又必须有所分工。无论如何改革,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仍然是“学”,着重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而实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做”,着重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 “做什么”就是实训任务的内容,“怎么做”则是完成实训任务的路径和方法。实训教学必须紧紧抓住这个中心,实训教材必须能够(至少有助于)回答这些基本问题。
“做什么”、“怎么做”涉及到实训的方式方法问题。由于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均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其实训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所谓“任务”,本应是实际工作岗位的业务操作,但经管类专业教学重在传授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而管理思想、管理方法自身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其实训教学的组织形式至今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我们认为:经管类专业实训不可能完全复制社会实践,实训与实践的关系犹如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在是与不是之间”。实训只能在“不是”的基础上努力接近于“是”。
这本实训教材较好地解答这一难题。全书共79个实训项目,包含了市场调查、课堂讨论、搜集资料、案例分析、演讲、参观、听报告(讲座)、撰写文案、单证填写、角色模拟等十余种实训组织形式。由此可见作者开发实训方式的不懈努力,尽管尚未系统化,也尚欠规范,但这些实训方式都是围绕着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等基本问题而展开的,而且都是着眼于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动手能力。
其中,撰写管理文案是我所倡导的。古人云:“文以载道”。就管理文案而言,文案自身是“文”、是形式、是载体,而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道”、是内容、是实质。缺乏载体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只能是枯燥的说教;缺乏思想性和方法论的文案,只能是空洞的呻吟。因此,撰写管理文案不仅要追求形式上的规范性,更要在内容上体现深刻的管理思想、先进的管理方法。这就为经管类专业的传统教学优势与培养动手能力的现实需求提供了最佳结合点。
(三)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实训教材(或曰实训指导书)应如何编写?对此,我曾发表过一篇论文《实训指导书编写体例:实训任务中心论》(《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8月号),提出了“实训任务中心论”。其主要观点如下:
实训任务中心论是指实训指导书(实训教材)的编写体例不强求形式上的绝对统一,但必须追求内在的统一性。这种内在统一性表现为以实训任务为中心,即实训指导书围绕着实训任务的内容、完成实训任务的路径与方法、完成实训任务必备的各种前提条件来撰写。
实训任务的内容表现为实训项目及其目的要求。为突出实训任务中心,笔者更倾向于直接以实训项目为篇目,而不太赞成以章节目体系来编写实训指导书。即使按章节为体系,也应以实训项目为章节内容,而不应照搬照抄理论教材的篇目。
实现实训任务的路径与方法主要是指实训的步骤与方法。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实训项目,其步骤与方法也各不相同。所谓“实训指导”,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对实训步骤和方法的指导上。因此,这一部分在篇幅上要占相当比重。
实现实训任务的条件视实训项目所需实训教学资源而定,内容可多可少,篇目编排可列为实训项目下的子目,也可作为附件(或附录)。如:实训的背景材料或实训所需的数据资料、计算机软件及其操作要领、表格、操作规程、相关知识点等。
这本实训教程较好地贯彻了这样一种基本精神。全书结合《国际贸易概论》课堂教学的进程,分章安排实训任务。每章均指明了学习目标与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都规定了实训目标、实训内容与要求(或实施形式与安排)、实训成果与评定等内容。同时,还根据各实训项目的不同特点,在相关项目中列出了提示、实例、资料、案例等相关内容。至此,实训的内容、方法、条件三者齐备,为组织好实训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