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聪明的人,都擅长这三种“人生减法”
文章作者:琢磨君
人生,得到得越多越好吗?
其实不然,多则惑,少则得。
就如老子《道德经》中所写: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当我们损之又损,达到了无为的境界,智慧大增的时候,才能“无所不为”。
真正聪明的人,不会轻易被外物所奴役,而是懂得时刻保持精神独立,主动掌控人生。
真正的高手,都是在不断做“人生减法”,而且是以下三种人生减法。
1、减少内心的欲望,更加心安气定;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恶魔,佛家将其称作是“贪嗔痴”,说它们是三种毒残害身心的不善根。
的确如此,当人欲望膨胀时,心魔就会被唤醒,最终欲火攻心,殃及自身。
曾国藩一生善于“治心”,他总结出了“降龙伏虎”的方法。
这正好对应着《易经》中所讲的“惩忿窒欲”,既:克制住愤怒,抑制住欲望。
一个人要想学会做人生减法,活得更加通透、智慧,首先要减少内心欲望开始。
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
当人内心的欲望减少时,便会心生无私与真诚,继而心安理得,气定神闲,宁静致远,悟透许多天机,做人做事更加充满大智慧。
正所谓是:嗜欲者天机浅,寡欲者天机深。
2、做个极简主义者,定期清扫房间;
苏格拉底曾经看遍雅典街头的货摊,惊叹道:"这里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啊!"
其实,生活当中,我们有许多不必需、不合适、过时的东西,需要“断舍离”。
事实上,一个人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并不多,超出的部分都属于累赘或者奢侈品。
各种商品固然能够为人类提供享受与便利,但它们也会成为对人心理上的一种奴役。
我们多长时间没有清理自己的房间了?
我们是否被各种各样的商品或者各种包装包围了?
每个人居住的地方,都是心理的归宿。
如果我们把自己生活的地方弄得一团糟,整体要去面对邋遢、杂乱的环境,这就犹如深陷一个巨大的负能量场,心情也会越来越差。
当我们下定决心,认真清理自己的居室,丢掉那些不需要的东西,做个极简主义者,把房间清扫得干净整齐,便可感觉一身轻松,
这好比是卸下了心里的包袱,释放了心中的压力,自然会让人内心愉悦,让生活简单清爽。
曾国藩说:君子满心怀的都是道理,所以他们就把顺从道理当作是快乐。
而小人满肚子装的都是物质和欲望,所以他们就把达成欲望当作是快乐。
可最终结果便是:“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可见,人一旦私心多了,占有的外物越来越多,便会丢了自我,心灵迷失,沦为世俗之物的奴隶,可怜又可悲。
但是,真正的高手,善于主动出击,多做人生减法,尽量减少自己对物质的需求,以求得心灵的独立和自由,最终生出许多做人做事的智慧,活得更加通透。
3、减少追逐的目标,做事更加专注;
白岩松在某场演讲中,曾告诫年轻人说:“30岁以后要学会做人生减法,打深井!我接触了很多人,都是做减法成功的人,我几乎没有见过不断做加法成功的人!”
人生很短,精力也很有限,我们只有做事专注,才能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正所谓是:“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估计大家都听过小猴子下山的故事,猴子因为三心二意,追逐多个目标,最后空着手而归。
反之,如果它能够慎重抉择,专心于某一个目标,必然是有所收获的。
人也是如此,虽说“技多不压身”,但是我们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并不多,我们只有集中精力,才能在某件事情上有所成。
爱因斯坦专注于物理学的研究,所以他成为了最有效的科学家。
鲁迅先生专注于写作,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拿来工作,最终他成为了20世纪最优秀的作家。
篮球明星科比专注于打篮球,每天凌晨4点就起来训练,最后他成为了最有效的球员之一,受人尊敬。
德国有许多百年企业,一直专注于研究一个很小的产品(或许是个订书钉,或许是个扳手),最终取得巨大成功。
企业家曹德旺几十年专注于做汽车玻璃,因此他的福耀玻璃集团现在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
真正聪明的人,都在默默下笨功夫!
反倒是那些自以为聪明的笨人,他们欲望很多,目标太多,最后精力分散,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这便是鬼谷子所说的:“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思不达,则事难以成”。
我们如果是一个打工人,在职场上打拼,也需要专注精神:
首先,我们选准一个行业,然后匍下身子,静心沉淀,多积累经验;不出三五年,我们便可成为该行业的佼佼者。
某作家提出了“一万个小时定律”: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我们至少需要五年时间,便可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可见,做人做事更加专注的人,目标更加明确,也会更加优秀,更容易成功。
结语:
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真正的高手,都是在不断做“人生减法”!
其实,他们就是擅长三项个人管理:
欲望管理,减少自己的欲望,更加心安气定;
物质管理,做个极简主义者,定期清扫房间,断舍离;
目标管理,减少追逐的目标,做事更加专注。
大家不妨自我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人生减法做得如何。
如果你喜欢琢磨君的篇文章,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