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唯一一座秦简博物馆---里耶古城

里耶古城考古遗址公园,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古城,2002年因为出土3.74万枚秦简而闻名于世。

里耶秦简博物馆,距里耶古城遗址1公里,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它是集保管、研究、陈列秦简及自然、文化、艺术等方面实物和标本的公共建筑。里耶秦简博物馆的建设,将为全面保护里耶古城遗址、妥善保护重要文物、收藏与展示原貌,提供理想的手段与设施,为开展科学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提供良好条件。

彩绘陶器

古人除了衣食住行,最重要的活动恐怕就是祭祀,祭祀的时间也因祭祀人和祭祀对象而定。在祭祀中所陈设的各种器具就是祭器。
这一组器物就是用于祭祀的,也可以作为陪葬品。它们周身都有彩绘,有红、黄、黑等色彩,其中鼎上有红黑两色绘成的凤鸟纹。鼎原本是炊器,用于烹饪肉食类物品,后来称为重要的祭器。祭器的使用规格依据人们社会地位的不同而有严格的区别,尤其是在鼎的运用上。周代礼制有明确的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普通百姓不能使用鼎。但到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普通民众也使用起鼎来了。但从考古情况来看,里耶出土的祭器就包括了陶器和铜器,说明了当时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使用的祭器质地不同。

陶灶

做饭烧水都离不开灶。秦人在战国时期已经使用了以灶、釜()、甑(zèng)等复合烹饪器,还将砖或土坯()垒砌成长方形的连眼灶,同时兼做饭食和菜肴,既省时又省燃料。这种灶人们已经沿用了两千多年,至今在乡村还可以看到。灶的模型器物也在秦代出现。
这些就是秦汉时代的灶具模型,不妨将它们和现在的灶台比较一下。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灶种类较多,有单眼、双眼和三眼等,这些灶前有火门,后设烟囱,既能让人免受烟熏火燎之苦,又保持了室内清洁,可见古人对灶的设计之巧妙,思虑之周详。而灶上有釜、釜上有甑,既省时又省料,体现了二千多年前的人们对热能的充分利用以及节能理念。

铜博山炉

此藏品为西汉时期铜博山炉。炉为薰香用具,我国在战国时期就有薰香的习惯,以驱赶蚊蝇,消毒除臭,也用于祭祀礼仪,焚香使用的香炉秦汉时有所变化,秦。西汉初期为熏炉,焚烧茅香植物,西汉后期出现博山炉,以炉盖作博山状而名,炉内焚燃球状或饼状的龙脑、苏合等香料。里耶地区多山多水晶,夏秋多蚊,室内物品易潮发霉,薰香之风尤胜。现收藏于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

“九九表”简

在钱财物资的管理方面,秦王朝有着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里耶秦简中的相关记载反映出当时物资管理非常严谨细致,从仓储钱粮到军需设备,从物资使用到物质计量均有记录,对物资的保管、账目、价格、上缴、调运等内容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范化。当然,涉及到具体工作时离不开精确的数字运算。
对于乘法口诀表,您一定不会陌生。它是儿童时代必背的数字运算基本工具。这枚简就是我国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实物,距今已超过2200年了。它说明早在秦朝,中国人就已经熟练掌握乘法交换律,并把它用于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计数中,同时也证明了中国古代的数学是相当发达的。

封泥

一般来说,公文的保密性是很重要的。公文书写完毕后,为防止在传送过程中被私自拆阅,还要对公文进行一定的处理,以保证文书的机密性。秦时将文书的保密处理称为“封”。其封缄方式是:在写有公文的简牍上面盖上一块被称为“检”的木板,然后用绳子将“检”和文书简牍捆扎在一起,在“检”上放上封泥,再在封泥上盖上负责官吏的印章,最后在检上写上文书的收发地址、邮件人、邮传方式等。
在前面简中,曾提到了“洞庭郡”,而这枚封泥上“洞庭司马”的字样也是秦始皇统治期间存在“洞庭郡”这个行政区划的一个证明。现收藏于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