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雕刻师,中国六大扇子产地

一、苏州雅扇

苏州地区,自古文人荟萃,工商发达,吴文化丰富的宝藏中,雅致秀气的苏州折扇是折扇中的佼佼者,独具魅力。苏州制扇工艺的历史,南宋时已自制,明时城内制扇作坊十余家,技工百余人,品种多样,制作愈见精良,已具精细雅致特点。

苏州扇子扇骨的用材,主要是竹子,因竹子色泽蜜黄如玉,本身具有天然之美。苏式折扇扇名是由扇骨形式等诸因素而定。如“九寸十六方水磨骨”,即指扇大边长九寸,十六根骨子,头样为方头,“九寸十八方金星漆骨”,指扇大边长九寸,十八根骨子,金星髹漆。

编辑

苏式产地折扇面分画面、素面两类。画面是指由画工(有专业画师,也有业余画师)绘制而成,有花鸟、草虫、山水、走兽、人物,有诗有画,花色多样,素面一直在苏扇扇面中占主导地位,远胜画面,时至今日,仍以素面为主要产品。素面花色品种众多,有老矾面、洒金面、泥金(银)面、绢矾面、仿古面、发笺面、瓷青面、格金(景)面等多达近百种。

二、杭州黑纸扇

编辑

黑纸扇是杭扇中的标志性产品,它因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堪称扇中精品,素有“苏白杭黑”之美誉。杭州黑纸扇子的扇面采用浙江富阳、瑞安等地产的纯桑皮纸。该纸质地绵韧,不易折断,复涂刷数道诸暨高山柿汁(又称柿漆),经如此处理的扇面乌亮而不褪色,雨淋不渗,日晒不裂,故有“一把扇子半把伞”之誉。

黑纸扇扇面,并非漆黑一片,装饰极为讲究。其艺术加工有泥金、泥银、剪贴、绘画、书法等形式。黑纸扇面上施以彩色画,是杭扇中之特种花色佳品,扇子产地杭州黑纸扇的扇骨材料,既有毛竹、棕竹、湘妃竹,也有象牙、檀香木、玳瑁、乌木等。但主要的材料是毛竹和棕竹。

三、荣昌折扇

编辑

荣昌折扇又称川扇(荣昌县原属四川省)。据明《万历野获编》记载:“聚骨扇吴制之外,唯川扇称佳。”说明四川生产折扇也有悠久的历史,在明代已可与苏杭折扇相提并论了。早先,扇子产地荣昌城北响石板一带,农民农闲时生产低档折扇,制作粗糙简单,仅以黄竹做扇骨,用色纸糊扇面。嘉庆年间,随着工商业兴盛,市场繁荣,折扇才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并出现各种折扇行会,互相竞争,促进了折扇专业化生产的发展。

四、金陵折扇

编辑

南京古称金陵,简称宁,金陵折扇又称宁扇。折扇也是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品之一。早在宋代,南京制扇业就已远近闻名。明清是金陵折扇发展得鼎盛时期,扇式与苏扇式样雷同,为提高扇子的品位和价格,不少金陵折扇的两边大骨皆采用全雕刻工艺,所镌刻花鸟玲珑有致,山水风景精致高雅。小字楷书,排列有致,圆转自如,行气倏贯,阴刻阳雕,穷工极巧,浑然天成。当时制骨名匠荟萃,扇骨雕刻十分流行,并形成了以竹刻名家李耀、濮仲谦等人为代表的“金陵派”竹刻。

在漫长的岁月中,金陵折扇由于有大量文人墨客,书画家在上面题字作画,加上金陵折扇自身的优长,使其成为备受收藏界重视的藏品。

五、岳州扇

编辑

岳州扇是指岳阳、洪湖(新堤)地区所生产的扇子,是我国传统的扇子产地之一,传说在明末清初就已开始生产。岳州出产的折扇,以白纸扇为主,扇骨以水磨玉竹、退光漆骨为多,其形式虽近似苏扇,但艺术风格有其独特之处,扇面绘画技法以中国画为基础,有工笔画和写意画等,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仕女,绘于扇面,情趣高雅,实用与观赏并重,故与苏扇、杭扇、宁扇并称为我国“四大名扇”。

六、京城的扇子

编辑

北京市明清两代建都之地,百工技艺,无不发达,折扇工艺在北京曾盛极一时,但未能创出著名的品牌。京城富贵者所用之折扇,从扇骨到扇面乃至扇套、扇坠儿,无不考究。以其扇骨论,则有棕竹、素竹、湘妃竹、梅鹿竹、象牙、乌木、紫檀、红木、鸡翅木、檀香木以及螺钿镶嵌、玳瑁、菠萝漆骨等多种品类;扇面则分素面、瓷青面、泥金(银)面、雨(雪)金面、冷金面、格金(景)面;另有棕竹黑纸折扇。京城乃书画家云集之地,其所绘扇面各有千秋,而扇工所见甚广,与之谈及每每如数家珍,且有明辨真伪之慧眼。

中国传统折扇的设计智慧

一把小小的折扇,是传统的生风招凉,避阳祛暑的工具,同时也是文人雅士的赏玩之物,更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人价值,中国传统折扇真的可谓是中国传统器具中十分独特的一件。

编辑

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折扇也包含了极高的设计智慧,明代翟诺《中国传统折扇选》诗云:“开合轻风纸半张,随机书卷岂寻常。花前月下团圆坐,一道清风共夜凉。”形象的描述了折扇的共用和特点。折扇最为巧妙的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折扇设计智慧最闪光的一点是利用了扇骨、扇面的折叠,收起时占空间小,便于携带,古人常把中国传统折扇放在袖口里随身携带。中国传统折扇展开后,扇子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十倍,便于扇风取凉。扇骨基本由竹材制成,扇面纸也大多为竹制宣纸,所以轻盈柔软有坚韧耐用,摇动扇体取风时,形态上飘逸优雅。

如今,中国传统折扇与其他传统呢文化样式一道,带着厚重的历史烟尘也带着浓郁的艺术沉淀,融入这个丰富多元的艺术时代。一直以来,在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中的扇形就被大量采纳。“扬仁风”是当年慈禧所住颐和园乐寿堂的西跨院,它依山修建,整体为长方形,顶端的殿宇呈现凹面状,好像一副扇面,俗称“扇面殿”。

而如今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进步,中国传统文化之折扇文化这一慢慢淡出人们视线的物品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其独特的“型和貌”作为传统设计元素和东方文化的代表符号依旧焕发勃勃生机。在当今工业设计中以扇为灵感的创意层出不穷:带usb接口的扇形u盘;可如中国传统折扇般折成一尺厚的折叠键盘;扇面时钟;中国传统折扇笔记本散热器,扇形卫浴产品。在家具设计中,各种以轴为心收放自如的 茶几和抽屉无不能看见中国传统折扇的影子,甚至在高科技含量的太阳能在电池板上都能看到中国传统折扇原理的应用。

由于折扇其形简洁流畅,扇面构图优美,成为众多文人雅士染翰挥毫的对象,随着时间的演变,中国传统折扇已不仅具有实用的功能性,亦成为了一种文化产品。更特别的是,中国传统折扇不单单是一件器具,更是一种品味的象征,一种姿态的表现,一种情感的抒发。

中国传统文化之折扇文化

折扇,古称折叠扇、聚头扇、撒扇。而它的历史也是中西文化交融之见证。宋代,日本和朝鲜的折扇是中国进口的贵重手工艺品,有的作为该国使节或僧侣觐见中国帝王的礼物,博得中国社会文人学士们的赞赏。而日本的桧扇,起源于中国流传到日本的笏。原来,公元七世纪日本宫廷模仿中国宫廷的礼仪,百官在朝会时手执以桧木制成的笏,上下叠成几片,以五彩丝线贯组,笏上贴纸,书写上奏天皇之事,就如同当代的记事本或备忘录。

编辑

一、折扇历史与文化解读:

笏发展到后来,就成为桧扇,到宋代列为日本宫廷礼仪的规范服饰品。如果宋时的中国人也认为折扇是舶来品而不取其长,或照搬过来一味模仿,恐怕就不会有后来的中国折扇之繁荣了。所幸,中国宋代的匠师在学习日本、朝鲜折扇长处的同时,又结合中国盛产竹子、宣纸的特点以及雕刻、书画等传统艺术特色加以发展。在扇骨上,以名贵的湘妃竹、棕竹取代桧木、白松木;两旁的扇柄雕刻诗词字画,扇头下垂饰玉器扇坠或五彩丝线编结的流苏。同时,在洁白的宣纸扇面上题词作画,提高了折扇的艺术水平。

到明清两代,折扇普及到了民间,更成为书画、雕刻、刺绣、髹漆、装裱、剪纸等艺术融于一体的手工艺品,充分发扬了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特长。扇面以上矾的宣纸制成,装裱讲究。董其昌、文徵明等书画家在扇面上有不少佳作,使画坛上一时有“小品胜于大品”之说。扇柄和扇骨更以象牙、檀香木等制成,雕镂也更加精巧,有的扇骨饰以髹漆,或镶嵌螺钿,五彩斑斓。

扇头的式样有竹节、如意等近百种之多。固定扇头的钉铰,虽然小如豆粒,但以牛角、铜、金、银烫印或铸造而成,式样也各不相同。橄榄核和核桃雕刻的扇坠更令人惊叹不已。刺绣扇袋,既美观,又起到保护折扇的作用。这样,明代以后,中国的折扇反而大量出口到日本,以至于到康熙八年,日本朝廷为了节约外汇,不得不诏令禁止中国折扇进口。

二、中西方折扇文化的交流:

明代正德年间后,中国折扇远涉重洋,流传到欧洲,很快成为欧洲宫廷贵妇们最时髦的饰品。如同宣德年间中国官吏们在朝会时互相鉴赏袖中所怀的折扇一样,在17和18世纪的法国巴黎凡尔赛宫殿舞会上,盛装的贵妇们也纷纷欣赏各自手执的折扇,而引以为荣。西洋人欣赏东方扇子的文化内涵,但决不会跪倒膜拜。对小小的折扇,也进行了他们的改造。

当时欧洲国家的造纸手工业远远落后于中国,于是西班牙便以细嫩的牛犊皮和羊羔皮作为扇面,有的还喷洒香水,称为香皮扇。法国的折扇以雪松、椴木、珍珠贝、玳瑁等为扇骨,雕镂玲珑剔透的涡旋纹、玫瑰花、卷曲的簇叶等“洛可可”图案。到18世纪,欧洲宫廷内流行彩色铜版画印刷纸折扇。一把折扇,也展示着扇子文化互惠、变化创新的历史经验。

通常,在人们印象中,喜欢收藏折扇的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或者是画家、书法家等文化从业者。但专家表示,折扇收藏群体开始年轻化,其中不乏“80后”、“90后”的身影。折扇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如今能够重回年轻人手中,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表现,也体现了一种文化归属感,因为小编也是这批“年轻队伍”中的一员,从小编的角度来说,玩扇、赏扇其实更像是一种骨子里的情怀,华夏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正是无数代人的努力,才使得优秀文化得以保存,折扇文化亦是如此,一代人老去,必定有新一代的爱扇人兴起,使之不断传承,得以发扬。

(0)

相关推荐

  • 植物染文创:布面坤扇

    昨日中秋,收到了新来的扇子,面料是丝麻和麻料. 前面做了几把坤扇,大家比较喜欢.以往折扇都是男性使用的,女性扇子大家见过的以团扇为主,很少听说女性也有折扇. 扇子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团扇有书画和绣花以 ...

  • 人来风——闲摇古扇话小史

    三伏仲夏,被冷落已久的扇子,又成了我们须臾不肯释手的爱物.插电制冷的冰爽,比起动摇满怀的清冽,终究还是略欠自然之妙.蜷身摇椅之中的你,倒也不妨追溯千年的青史风流,瑟瑟畅想一番古人搅动炎凉的潇洒. 单从 ...

  • 我是雕刻师,中华扇子艺术

    中华扇子艺术 炎炎酷暑,持一把书画折扇,开合把玩,不仅可以驱暑纳凉,且还能表现出一种儒雅之风.无论是团扇还是折扇,都有扇面.古往今来,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或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诗 ...

  • 我是雕刻师| 最后再看几眼!在中国,这些老手艺正逐渐消失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仍是安静.安定的--- 匠人匠心 · 老手艺人 -在中国,这些老手艺正逐渐消失! 编辑 ​ 所有精工制作的物件, 最珍贵.最不能替代的, 就只有一个字--"人&quo ...

  • 我是雕刻师,中国瓦當,你仔細看過麼?

    在东方传统建筑中,瓦片是屋顶的必备用材.纵向排列的瓦片,可以让屋面过渡之处平滑而连续,让建筑本身更显挺拔.然而大家有没有仔细注意过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带有纹饰的那片瓦,那便是瓦当! 编辑 ​ 编 ...

  • 我是雕刻师,中国玺印篆刻全集(202方高清 撷藏!)

    编辑 ​ 从目前的考古资料看,玺印在商周时期即已经存在,到春秋战国时期则普遍使用.由于社会发展,工商业兴旺,各国各地区之间,人际间经济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因此,主要担负着凭信辩奸职能的官私玺印获得大 ...

  • 我是雕刻师,工笔白描人物(玉雕素材)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本文只作欣赏 图文由雕刻荟翠收集网络整理-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即删除来源:我是雕刻师

  • 我是雕刻师给您欣赏竹雕艺术,新老竹雕对比

    竹子们用尽洪荒之力,经过20几道工艺流程,让自己整个变了模样,不过你怎么变大家还是一眼就能认出你. 你在人们生活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未曾离开过,你最初变成竹简.竹扇.簪.笔杆.篾盒.竹席.竹胎漆器多数是与 ...

  • 我是雕刻师

    老玉竹 · 连中三甲 · 鸣虫蝈蝈罐 精选老玉竹,纯手工打磨,包浆迷人!橄榄核精雕"玄阴四象"出声门窗,仿牙螺旋口内套小叶黄杨镂空雕"连中三甲"蒙心,制作精良!纯手工刻绘,细腻精湛,生动传神!手感轻盈 ...

  • 我是雕刻师王鹏飞,简介玉雕作品展示欣赏

    玉雕大师 王鹏飞,男,汉族,1993年出生于历史文化古城河南商丘,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 2008开始学习工艺美术,并跟随老师学习雕刻手艺:2015年拜中国玉雕大师刘国皓为师,同年担任醒石主创雕刻师,期 ...

  • 我是雕刻师魏正毅简介玉雕作品欣赏收藏

    玉雕大师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魏正毅,男,1993年,河南省镇平县人,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 出生于玉雕之乡河南镇平,自幼在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中成长,2009年到天津美院学习雕塑与绘画艺术,奠定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