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真是洪水猛兽吗?
对于孩子打游戏这件事,70后,80后的父母大多数都会觉得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就是觉得孩子一旦迷上了打游戏,好像一切都完蛋了。
因为孩子玩游戏的问题来找咨询的家庭,也越来越常见。
有时候我会问家长,你家孩子在玩的是什么游戏?
而他们顶多可能也只是说得出游戏的名字而已。
然后我又问,那你知道这游戏是怎么玩的吗?
很多人会说,不知道。
我再接着问,那这游戏它的玩法,乐趣点在哪里?你知不知道它的挑战又是在哪里?
这时候绝大部份人也许就完全说不上来了。
如果我再继续说,那你家孩子玩这游戏的水平怎么样?Ta在同龄人当中,是属于高手,还是说也就是随大流玩一玩,还是怎么样?
基本上当我问到这个时候,很多家长头脑中的黑人问号就会全部冒出来了🤪
What?什么?🤬😡😤
你居然会说玩游戏还有水平?
这都是什么水平的事?……
家长就会很不理解,有的也许早已经火冒三丈,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如果说他们本身就对做咨询这件事还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或者咨询师本人在他们眼里还不够有权威性和值得信任的话,估计在那个当下,他们本身就有的满满的焦虑,无助和愤怒等等各种情绪就会立马被激活,开始释放出攻击性,修养差点的甚至就要直接甩脸色了:
这个事情还会是一个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吗???😡🤬😤👿👿😜🤪🤣
(郑重申明一下:此招对于新手或者在咨访关系建立初期切记要慎用,它极具冒险性。但同时这一问话,也能立马甄别出对方是否真正开始关注孩子,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真实意愿,企图和强度,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把双刃剑。在开启这种谈话之前和访谈过程中,咨询师自己对当下情境、状态的预判,对时机,分寸感,深入程度的全面把握,都需要足够临在的觉察,经验和技巧去评估,保持稳定且开放的状态,去接住来访者的投射和攻击性,在不确定性的冒险中去帮助来访者抽丝剥茧,拨云见日。)
有时候在咨询里边,可能那一个小时,我就什么都不做,只是去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让家长去跟孩子聊,去了解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是怎么样的,这个游戏它到底在干嘛?你要收集这个资源,这个资源又是什么个意思?然后你的挑战,这个任务又是怎么回事?它那个策略又体现在什么地方?
…………
就让家长在咨询中花时间去跟孩子聊这个。
(可能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我要“花着自己的钱”来“浪费我自己的时间”“在你这里”聊这个呢?咱在家里难道不能聊吗?为什么呢???🧐
因为第一,你要是肯在家里陪玩陪聊,估计你跟你家孩子关系就不会差到哪里去,那也不至于要搞到我们这里来,是吧?
第二,你在你家里聊着聊着,就容易起🔥不可控呀🤪在这里聊,有咨询师在旁边,你看着以为我们什么都没干,但我们其实却一直都在积极关注着整个场域里每个人的呈现和动向,随时准备着界入,叫停,控场,消毒,包扎,善后呀😂)
聊完之后,很可能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就会有所改观,有新的认识,新发现,也许还会意识到玩游戏这个事情,也真不一定就是我们自己一直认为的,纯粹就只是一件玩物丧志的事情,它里面其实也是有很多的学习的。
讲个案例,有个孩子觉得学习很没劲,整日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经过几次谈话之后,发现了原因。他之前在班里原本是还可以的,后来因为生病还是什么事情,耽误了一段时间的课程,导致学习跟不上节奏了,后面成绩就到了一个中下游的位置。他妈妈又是一个特别容易情绪失控的人,经常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对着他大发脾气,孩子内心充满挫败感,觉得自己不被理解,特别无助,抑郁,于是乎逐渐便产生了厌学情绪,干脆开始破罐子破摔,躲到游戏世界里跟大人消极对抗。
后来我们在咨询时做了一件很关键的事情,就是去连接了他在玩游戏时候的一个经验。
我说,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大家都开始玩一款游戏,玩了很久之后你才开始玩,这时候你发现所有人都已经比你玩得好多了。
这是很常见的一个经验。我就问他,你是用了些什么方法去追上那些人的?又是怎么去追上他们的?而且后来你又是怎么成为班上玩得最好的那个人的呢?
我们经过讨论之后发现,这个经验可以很好地迁移到他的学习中去,指导他当遇到困难时该如何去面对和解决。而事实上后面他的成绩也的确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玩游戏这件事情,究竟是不是洪水猛兽,是不是真的谈游戏我们必心梗,完全取决于我们到底是怎么去看待它,疏导它。
你如果把它看成是一种意志力,一种某些品质的养成,一种去克服挑战的过程,一个孩子在当时当下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话,它就也可以转化成一种资源,给孩子带来很多正向的尝试、体验和经验获得。
所以我们需要带着足够的耐心和好奇心,而不是自己先入为主的评判,去观察和发现孩子喜欢做的那些事儿,吸引他们的到底是什么。
了解了这些以后,就会发现情况很可能并非我们想象中和认定的那样,我们自己或许也就没有那么的焦虑了。
所以很多时候问题并不是出在游戏上,而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很可能我们自己都根本就没有那个勇气,真正去面对和接纳我们的孩子,Ta是什么样的一个人?Ta到底在做什么?
我们关注更多的很可能是“你跟我期待的是不是一致的”?
我期待你的就是“好好学习”,
而你现在搞的这些,我看就都是“乱七八糟的事”😡……
我们根本没有勇气去接受,这才是我的孩子,正在玩游戏的这个人,正在那个游戏世界里乐此不疲的人,Ta就是我的孩子,我要做的是去理解Ta现在正在干什么?……
我们在那一刻,我们的内心,很可能是没有这个力量跟这个勇气的。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每一代人的成长经验里面,都会有一些只属于自己这代人才会独有的烙上时代特征和印迹的东西。
70后,包括80后,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经验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关于自我克制的,就是去牺牲掉很多自我的感受。
我喜欢/我不喜欢这个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事情我应该做,因为我们一直都是在被教导“它才是正常的,规范的,它是好的”。
这种自我克制,其实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甚至已经是一种自我扭曲:我们不能去跟别人说我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我只能跟别人说我喜不喜欢不重要,但是你让我做,说它该做,我就会去做,并且我还要想办法把它做好。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这些认知经验当作是唯一的一种发展路径,我们有可能也确实因此已经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结果。
比如说通过这种自制,我们本来是个三角形的,但我们为了避免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害怕自己不一样而把自己掰成了一个跟别人一样的圆形,并且因此而获得了不少好处。
——-所以大家也就特别害怕看见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甚至有的还可能会是一个多面体。
因为我们自己以前也没有被允许去做自己,现在也就不太能接受——我们的孩子去做Ta自己。
在我们的生命里,做自己也许曾经是一件不会得到成功,不会得到祝福的事情。
于是我们就也想告诉自己的孩子:我通过不做自己,通过扮演一个优秀的人,我得到了很好的生活,所以我想把它作为一个传家宝,也传给你。
——-这个经验认知产生错位和不匹配的背后,其实是因为整个生产力的进阶与转化,整个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已然不同——过去是以流水线为主的,我们当初享受和接受的教育,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培养流水线工人所做的教育。
我现在还记得我小时候做数学题,数字后面一定要打个括号带单位,然后下面写“答”,打冒号,然后还要把那个问题抄一遍,再把最后的结果写上去,如果不这么做就肯定会被扣分。
而事实上这件事情本身,其实它并没有产生新的知识,也并不产生新的洞见,它只是符合规范。但那个时候的教育,社会生产的需求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方向,正是希望培养出来的孩子就要像流水线一样规范。
而对于流水线工人来说,Ta最重要的并不是去创新,也不是个性化,而是保质保量地按照规范和标准动作去完成整个操作流程,将误差控制到最小范围。
可我们孩子这一代人所处的时代,他们现在面对的生产方式里,所有流水线能做的事情都已经大量被人工智能,被机器人所取代。
对于他们来说,越来越被强调的是情感与人性,而这些恰恰跟流水线的那套截然相反,但我们还在把30年前自己接受的那套观念去强加到孩子身上。
所以这会不会就是现在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冲突和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呢?
而同时我们也会发现,那些不太压抑,性格奔放,幽默活跃的孩子,其实也是很招人喜欢的类型。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当人类从求生存的这个层面解放出来一部分天性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可以做更多的事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接下来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模型都会逐渐转化为一种更个性化、个人化和创新为核心的一套生产力,会往更回归人性本身的方向去转变。而重复,机械,规范的劳动,它的价值也必然会越来越低。
所以我们按自己过去的经验看到的和认为的,还真不一定就是对的。
什么是符合这个时代的好的教育呢?
著名心理学家李松蔚在《带着好奇心做父母》中给出了一个答案,就是让孩子多表达,让孩子去更多地认识:
我是谁?
我喜欢什么?
我要什么?/我不要什么?
…………
比如现在学校里的社会情感学习,学习认识情绪,会用颜色或者其他的方式等等去表达自己今天的心情,讨论两个人/多个人的关系,喜欢跟谁交朋友,班上每个孩子他们各自都有一些什么特点,谁擅长做什么,谁不擅长做什么……
所有这些,其实它已经早就融入到了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对孩子,对未来来说都是具有价值的教育。
而整齐划一,按照某个统一的口号、指令去做行动,这种方式慢慢就会淡化到历史舞台之外。
小孩子也不需要一下子就知道,很清晰自己未来一定怎么样,但他们只要是在生活中能真实地表达情感,去做自己,就一定能找到他们的天赋所在,找到属于他们独有的人生道路,走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做自己这件事,它绝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在生活中,在家庭教育里面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地去践行实现它:
孩子做自己这件事儿,到底是会被鼓励的,还是会被惩罚的?
这就是每个家庭都有的一种氛围,这个土壤,空气它到底是个什么样。
我们的行为,也远比我们的想法和语言来得更直接,更重要。
但是,做自己这件事,并不等于不自律,不用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做自己跟自私,任性和自由泛滥,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有的人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有的人游戏人生不走寻常路。
只要不违法,不妨碍别人,都无可厚非。
无论哪种活法,何种选择,可以都是我们的自由,但同时无论哪种选择,也都要遵循它本身既定的游戏规则,承担与之相应的后果。
人之所以纠结,很多时候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很多事情自己一边想做,或者做了,一边又不想不敢不能承担后果。
于是乎,既上不来,又下不去,卡在中间,左右为难,摇摆不定,反复纠结,才给自己不断地制造出了各种痛苦。
任性是痛快的,选择做任性的自己,也可以是自由的,但同时也是有成本需要资本的。
如果敢选择做任性的自己,痛快了那个痛快,那对于任性有可能会带来的痛苦和后果,也需要自己去认账买单。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任性是需要资本的,而承担得起任性的后果,一辈子都能让自己活得任性而为,负担得起后果,也是一种能力,还绝对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人也只有学会了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完全负起了责任,才会真正地成长起来。
《朗读笔记》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所有的婴儿出生都是平等的,没有人会说话、数数、读书或写字,但这些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时却是不平等的。
差异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父母是尽力培养他们,还是仅仅看着他们长大。”
但凡成功的人,他们的父母,教育方式一定是既严格又有足够的允许和接纳。
不带诱惑的深情,不含敌意的坚决。
这份狠心不绝情与爱而有度的平衡背后,其实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智慧与远见:
在充满爱与信任之外,明确的自由边界与规则之内,让孩子把自律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一个不能自律的孩子,在人生的赛道上也只会越跑越慢,越跑越辛苦,最后被人远远甩在身后。一个人如果不肯主动吃苦努力,很有可能就会受到来自旁人的白眼和生活的磨难,就会被动受苦。
而让一个还不能自律的孩子拥有绝对的自由,让一个还没能力对自己负责任的孩子对自己负责任,才是对这个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
因为人是社会化的,每个人最终都需要适应社会。如果没有办法让孩子任性一生,就不要去纵容他们的堕性,即使他们一定要任性,也要让孩子明白任性的代价和成本,承担和体验到任性的后果。
因为人不仅有堕性,还有侥幸心理。
未知苦处,不敬神佛。你不让Ta触碰到那个叫规矩,逃无可退,自作自受的东西,Ta也永远都会抱着幻想和侥幸生活。
自律的起点,依赖于“他律”。
好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自律也是后天培养的结果。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每个孩子身上也或多或少都存在惰性,会任性,缺乏自制力,但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也正在于他们缺乏自觉性。每一个孩子本能也都是贪图享乐、追求安逸的,对学习等艰苦的事情,习惯畏难、总想放弃,他们也一定会觉得,上课不如睡懒觉舒服,做题不如刷手机轻松。这不光是孩子的天性,即便是大人有时候也是如此,不主动是常态,主动才是非常态。
但我们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不可以放弃监督的责任,决不能听之任之。
鼓励孩子做自己并不意味着纵容他们的堕性。一个自律自觉的孩子背后,也一定离不开父母稳定,持续,不厌其烦地陪练、约束和督促;需要我们制定规则、时刻提醒,帮助孩子去除本性中的任性和散漫。
孩子不自律是本能,父母让Ta学会自律才是本事,这是每一天的互动,陪伴和博弈。
心理学家塞德兹说:
“人如陶瓷,小时候会形成一生的雏形。”
培养习惯要趁早。一种好的习惯在孩子幼小时很容易形成,而在长大后就很难养成。
反之,孩子如果在小时候就有很多不良习惯,长大后也难以改掉。
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格局影响着人未来的一生。
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它给你带来的利息,养成了坏习惯,一辈子也都要偿还无尽的债务。
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也是危险的。但我们可以让孩子在相对自由的范围之内,将努力,坚强,韧性等等这些品质的形成过程,用无限的耐心和爱,去创造出灵活,流动,温馨的体验。
自律的过程,虽然难熬,但当自律成了习惯时,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
自律不等于自制,自律是内在对目标的清晰和坚定,自制是外力的束缚和压抑。
自律的人生,最后都很美,因为也只有自己自律的人,才会拥有真正的自由💕
而能让自己一直任性,并且有能力让自己一直任性的人,也绝非单纯只是任性,那绝对是不一般的牛掰。
我们又还能不能探索一下下更多的可能性呢?
孔子几千年前在删定《诗经》首篇《关雎》中就说:
发乎于情,止乎于礼。
克己复礼乎?随心所欲不逾矩。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既可随心所欲,又能不逾矩。
在一个自己说了不算的世界里,活出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以上部分谈话内容来自李松蔚老师,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