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 | 肩关节疼痛别乱动,这份超实用处理攻略帮你搞定!
在大家印象中,肩周炎似乎是肩部疼痛的代名词,人们出现肩部疼痛,往往会被戴上肩周炎的“帽子”。那么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肩周炎是否就是医学上定义的肩周炎?又该如何诊断和预防治疗?今天早读将全面讲解肩周炎,值得学习和借鉴!
什么是肩周炎
(一)概念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周软组织(包括肩周肌、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肩周炎属于中医学中“漏肩风”“肩痛”范畴,《内经》称之为“痹证”“骨痹”。又被称为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
肩周炎是骨伤科诊疗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肩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产生严重影响。
(二)流行病学和相关因素
目前研究认为人群中肩周炎发病率为2%~5%,但对此尚有争论。肩周炎发病年龄通常为40~60岁,高发年龄为56岁左右。该病女性稍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42∶58。
肩周炎的病因尚未明确,研究发现许多因素与肩周炎发病有关,包括糖尿病、甲亢、甲减、心血管疾病等。肩周炎与各种心脏、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也有一定关系。遗传因素的研究颇有争议。
(三)病因病机
肩周炎属中医痹症范畴,《黄帝内经·素问》言“风、寒、 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着痹”,同时,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肝血亏虚,不足濡养筋脉,复感外邪,故关节挛缩,活动不 利,气血不通则痛。
现代医学认为肩周炎是由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转化生长因子等介导的炎性充血、渗出和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变,纤维组织发生增生、 黏连,从而引起关节间隙变小、狭窄的过程。
ISAKOS委员会将导致肩周炎的因素归纳为四大类:①关节内病变;②关节囊挛缩制动;③关节外相关组织问题;④神经异常。
(四)临床症状
(1)有肩部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史;
(2)肩部疼痛
1)初期常感肩部疼痛,疼痛可急性发作,多呈慢性常因劳累和天气变化后诱发;
2)初期疼痛呈阵发性,后期逐渐发展为持续性,并逐步加重,昼轻夜重,甚至不能安寐;
3)肩部受牵拉或碰撞后,可引起剧烈疼痛;
4)疼痛可向颈部或肘部扩散。
(3)功能障碍
1)肩关节各向功能均可受限;
2)早期多因疼痛,后期多因广泛粘连;
3)外展、内旋、后伸功能受限明显;
4)出现“抗肩”现象;
5)严重者肘关节功能亦受限,屈肘不能摸及对侧肩部以完成梳头、洗脸等动作;
6)后期,肩胛带肌、上臂肌群不同程度废用性萎缩,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疼痛减轻。
(五)病理分期症状
本病病程较长,根据病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急性期:病期约1—2个月;起初为肩部酸楚、疼痛,多突然发生,夜间加重,肩臂活动因疼痛而受限,梳头、穿衣伸袖均感困难,偶尔因碰撞或活动而剧痛难忍。但此时肩关节被动活动尚可;
(2)粘连期:病期约2—3个月;急性疼痛期已过疼痛可有所减轻,但由于软组织变性、挛缩,发生纤维性黏连性“冻肩”,因而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若作被动外展与前屈运动时,同侧肩胛骨随之牵动,出现耸肩现象;
(3)缓解期:有两种趋向;通过治疗,肩部疼痛消减,肩关节的挛缩与粘连逐渐解除,功能恢复;部分患者未经治疗或怕痛不敢进行功能锻炼,致使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韧带挛缩、钙化,软组织广泛粘连,关节部分或完全“冻结”。活动范围更小,甚至僵化,此时痛反不明显。
(六)诊断依据
(1)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慢性起病或明显外伤史;
(2)肩部酸痛、钝痛,一般不能诉出关节痛的固定部位,严重时可放射到同侧上臂,夜痛明显,后期疼痛可减轻;
(3)肩关节主、被动活动均受限,以外展、上举及内旋为主,但拉锯运动时不痛;
(4)肩峰外、肩前方外缘啄突肱骨结节沟、肩峰及肩峰后起码有一处压痛,后期伴三角肌萎缩,无关节冲击痛。
(七)临床与实验室检查
(1)压痛点:肩周炎的压痛点往往在肌肉的起点或止点,即肌腹与肌腱或肌膜的联结处附近,或者在肌或肌腱常与骨突摩擦的部位。
压痛点可发现在肩前方的啄突外侧肱骨结节间沟、肩峰下及肩峰后。可见肩胛肌,冈上、下肌及三角肌萎缩。
(2)肩关节功能检查:两侧对比原则;肩关节上举、外展、后伸、内旋、外旋、环旋。检查可见肩部活动明显受限。
(3)特殊检查:
1)摸口试验:正常手在肩外展上举时,中指尖可触至对侧口角。根据受限可分为:轻度,仅触及对侧耳翼;中度,仅触到顶枕部;重度,达不到顶枕部。
2)摸背试验或摸肩胛:为肩内收、内旋动作,正常中指尖可经背后触及对侧肩胛下角。轻度受限者达不到背中线;重者仅能过同侧腋后线。
(4)实验室检查
X线检查,早期阴性,日久可显示骨质疏松,偶有肩袖钙化;大结节处钙盐沉着,关节间隙变窄/增宽。
(八)诊断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周炎”为:
(1)好发年龄50岁左右,女多于男,右肩多于左肩,多为慢性发病;
(2)肩周疼痛以夜间为重,常被疼醒,但很少见肿胀;肩关节活动受限明显,甚至肩臂肌肉萎缩。查体:肩峰下广泛压痛,肩关节外展上举、外旋、后伸、后背上抬动作受限,不能脱衣、梳头等。
(3)有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或外伤史。
(4)X片多为阴性。
鉴别诊断
(1)颈椎病(主要是神经根型)
以颈项肩背疼痛不适为主,上肢上举抬高疼痛反而减轻,牵拉下垂时疼痛 加重,疼痛为神经根性,多伴有放射性的手指麻木或麻痛、压痛。在肩部一般无压痛点。
疼痛常为麻痛、灼痛、放射性痛,多向手部放射,无肩关节活动障碍;肩痛伴颈项疼痛不适、颈项僵硬及颈项活动障 碍,可波及手指引起麻痛,有时发麻的手指有感觉障碍。
颈椎病患者肩、臂、手等上肢肌肉皆可萎缩,但以手部内在肌肉萎缩多见。
颈椎病X线片可见颈椎的排列及生理曲度异常,骨关节骨质增生等退行性病理改变。
(2)胸廓出口综合症
多表现为臂丛神经受压症状, 颈、肩臂麻木、疼痛、乏力,尤以尺神经受累为主,常可因肩、上肢抬高而使症状加剧。但麻木、疼痛并不按根性痛分布。
有的可表现为锁骨下动脉受压而出现肢体苍白、发冷;有的则可表现为锁骨下静脉受压而出现肢体间歇性肿胀,静脉瘀血青紫。
Adson试验阳性,肋锁压迫试验阳性, 过度外展试验阳性。
X线检查可排除是否有颈肋,第7颈椎横突是否肥大,是否有锁骨及第1、2肋骨畸形。
(3)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常有肩前方慢性钝痛,在上 举或外展活动时症状加重,患臂出现上举 60° ~ 120° 疼痛弧,且因疼痛或肌腱断裂导致肌力减弱。常用的检查方法为撞击试验。
X 线检查可见肱骨大结节骨赘形成、钩状肩峰、肩峰下面致密变或有骨赘形成、肩锁关节退变、肩峰 — 肱骨头间距缩小等现象。
MRI和B超检查可清楚显示肩周软组织,有利于明确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关节镜检查是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
(4)肩袖损伤
大多数肩袖损伤患者的痛点位于肩关节前外侧,当肩关节前屈和外展时疼痛加剧。少数外伤患者常自觉有撕裂声响、局部肿胀并有皮下出血,伤后局部疼痛始于肩峰处,后向三角肌止点放散,大结节与肩峰间压痛明显, 患者不能主动外展肩关节。此外,如是冈下肌小圆肌损伤, 则肩关节外旋困难 ;如是肩胛下肌损伤,则肩关节内旋困难。
体检可见肩袖损伤患者的大结节与肩峰间压痛明显,肩袖裂口经过肩峰下时还可出现弹响。
疼痛弧、 冈上肌试验、上臂下垂试验、肩峰撞击试验和撞击注射试验等可帮助明确诊断。
MRI 和肌骨超声检查能明确肩袖损伤的部位及其程度等,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当然,肩袖损伤诊的金标准仍是关节镜检查。
(5)肱二头肌长头腱炎
肱二头肌长头腱炎患者的肩关节前部疼痛可向上臂前外侧放射,并在肩部活动后加重,而休息后好转 。
体检中可见肱二头肌抗阻试验结果(Yergason 征)为阳性, 即在抗阻力情况下,屈肘和前臂旋后时,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周围出现剧烈疼痛。
肱二头肌长头腱炎患者的肩部后前位X线片上常无明显异常。疑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时,应常规摄肱骨结节间沟切线位X线片。部分患者的X线片上可见结节间沟变窄、变浅和沟底或沟缘骨赘形成 ;肩关节MRI检查可见长头腱鞘的慢性炎性改变。
(6)肩峰下滑囊炎
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和局限性压痛是肩峰下滑囊炎 患者的主要症状 。疼痛一般位于肩部深处,涉及三角肌的止点等部位,亦可向肩胛部、颈部和手部等 处放射。肩关节、肩峰下和大结节等处有压痛点,且可随肱骨的旋转而移动。
对肩峰下滑囊炎患者,X 线片上可发现冈上肌上的钙盐沉着,肩关节 MRI 检查可见三角肌下方的积液较多。
(7)钙化性冈上肌腱炎
该病早期疼痛不明显,X 线片上可见冈上肌腱上有高密度影,后期因钙化逐渐被吸收变稀和突破肌腱组织而累及滑囊内神经末梢,可出现剧烈疼痛,这是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开始被吸收的表现之一。
肩周炎肩部慢性肌痉挛时肌肉疼痛、触痛,可以混淆诊断。例如胸大肌痉挛,可似心脏病;斜方肌、三角肌、前臂伸肌痉挛可被认作颈椎病;背阔肌痛又可混作胸部或腋窝病变。
如肩周炎合并有神经系统症状时应作神经检查,确定原发病灶, 注意区分根性神经痛和本病肌肉慢性痉挛引起的疼痛,前者呈刺痛,符合根性分布区域;后者模糊、不明确、 没有特定分布范围。胸部内脏疾病可诱发继发性肩部、臂部疼痛、慢性肌痉挛及血管运动障碍,应注意鉴别。
治 疗
(一)康复治疗
(1)主动运动
针对肩关节活动受限的症状,主动运动可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包括指导患者进行肩外展、屈曲、后伸、绕环、耸 肩、旋肩、扩胸、展翅、体后拉手和爬墙等练习,且要循序渐进,制订适合患者本身的锻炼方案,并让患者建立信心和自我监督的心理机制以使方案得以实现。
(2)助力运动
助力运动多借助器械,可以完成一些徒手难以做到的动作并且增加运动治疗的趣味性。
钟学慧在研究中引入体操棒和吊环练习配合其他方案治疗,效果显著。
杜凯研究显示,Thera-Band 渐进式弹性阻力训练带训练对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和预防作用。
(3)关节被动活动
关节被动活动广泛应用于肩周 的临床治疗中,幅度宜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包括:①做肩关节外展、外旋、后伸运动;②前屈、外展、后伸等全方位被动运动;③旋转运动,顺逆时针交替;④内收、上举和摇肩等方法。
(4)关节松动术
关节松动术是近年临床治疗肩周炎 的常用方法,应用较广,疗效肯定。
它是利用关节的生理运动及附属运动,通过一系列神经生理学效应达到治疗目的,主要作用有缓解疼痛、促进关节液的流动、松解粘连和增加本体反馈。国内用于治疗肩周炎的关节松动术多采用澳大利亚 Maitiland 方法。
(二)药物治疗
(1)中药治疗:临床治疗应结合具体辨证用药,有内服、 外用熏洗等方式。
王永伏等采用当归四逆汤内服治疗肩周炎50例,总有效率为92%。
中药局部熏洗具有温通经络、活血止痛、强筋健骨的疗效。
吕林英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穴位贴敷及关节松动术(治疗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并与口服塞来昔布联合功能锻炼(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西药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为目前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其特点是见效快,对炎症和免疫功能紊乱性疾病均有较好疗效,能迅速缓解疼痛,减轻炎症、肿胀等症状;但NSAIDs疗效有限, 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停药后病情易反复, 并且此类药物的使用容易造成胃肠道损害。近年来,临床上常联合肌松剂治疗肩周炎,取得较好疗效。
(三)针灸治疗
(1)选穴
针灸是目前治疗肩周炎的主要方法之一,结合中医经络辨证,肩周炎病位在肩部经筋,与手三阳、手太阴等经络密切相关,故治疗上常选用局部穴位或配合远端取穴达到通经活络止痛之效。
查阅近几年文献,也有研究表明通过选用养老穴、肩痛穴、鱼肩穴等治疗肩周炎取得满意疗效。
(2)刺法
《灵枢·官针》中记载刺法有针对五脏相关病变提出的“五刺”,有以九针应九变的 “九刺”,有以适应十二经的各种病症的“十二刺”。近几年相关文献报道治疗肩周炎的刺法主要涉及 合谷刺、恢刺、齐刺、巨刺等。
(四)灸法
灸法是以艾叶等药物作为材料,点燃后在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熨、烧灼,借温热刺激和药物的药理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广泛运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肩凝等疾病,疗效显著。
(五)现代针灸疗法
孙华堂等采用减压放血针加电针治疗肩周炎急性期,结果能更好地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活动,临床疗效显著。
刺血法治疗本病,疏通经脉中凝滞之气血,祛瘀生新,通则不痛,符合针灸“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电针则通过脉冲刺激达到促进代谢、改善 循环、消除炎症水肿的作用。
近几年也有相关文献报道,通过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腹针、平衡针等治疗肩周炎,均取得满意疗效
(六)手法治疗
手法通过机械性刺激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新陈代谢,减少炎性致痛物质 堆积,具有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组织粘连,促进肌肉组织修复和生物力学功能恢复等作用。近几年文献报道,通过单纯手法或者结合针灸、拔罐、中药等其他手段治疗本病均取得较好疗效。
(七)针刀治疗
针刀治疗肩周炎能够对肩部病灶直接进行松解、剥离,消除或减轻受压的神经血管,增加局部氧供、血供,利于炎性物质的吸收代谢和损伤组织的再修复,从而达到恢复肩关节的力学平衡、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的目的。
(八)物理疗法
临床上物理疗法主要包括超短波、蜡疗、热疗、 磁疗、光疗、微波、冲击波疗法等,特别是随着体外冲击波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发展,拓展了其在骨伤科领域的适应证,在治疗骨骼肌方面取得良好疗效。
冲击波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产生机械性刺激, 诱导活体组织内的生物学效应,如促进组织再生、 伤口愈合、血管生成、抗炎等。
其治疗肩周炎可以起到松解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抑制致痛因子释放及促进组织再生及修复的作用。
(九)封闭疗法
封闭疗法治疗肩周炎多选择在局部痛点或者关节腔内进行注射,也有利多卡因等麻醉药物进行臂丛神经阻滞,以缓解肩部疼痛和肌痉挛。常用注射药物以糖皮质激素、局麻药物为主,如地塞米松、 曲安奈德、利多卡因等注射液。临床上单独使用封闭疗法往往有远期疗效欠佳、对病程长者效果不明显等不足,故常联合其他疗法。
(十)手术治疗
(1)关节镜下松解: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肩周炎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关节镜下松解术具有创伤小、术 后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所以关节镜松解治疗肩周炎受到更多重视。
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肩周炎第一步松解由肱二头肌长头腱、盂唇及肩胛下肌上缘构成的肩袖间隙三角,松解前方关节囊、喙肱韧带、肩胛下肌滑囊及 上、中盂肱韧带,尤其注意松解二头肌腱入口部位的粘连,操作时注意保护臂丛神经及血管束。
第二步松解前下方关节囊和下盂肱韧带前束,松解完被动外旋肩关节可以在镜下看到肩胛 肌自由滑动,如果肩关节活动仍受限,则进行第三步松解。
第三 步松解后方关节囊和下盂肱韧带后束,此时需要注意保护下方的腋神经。关节镜下松解是进行彻底 360°松解还是选择性关 节囊松解仍未达成共识
(2)神经阻断术
神经阻断术治疗肩周炎时通过暂时性阻断肩胛上神经, 缓解肩关节疼痛, 从而促进肩关节活动度恢复。
(3)关节囊扩张术
关节囊扩张术也是肩周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在局部麻醉下向关节囊中缓慢注入生理盐水,通过液体压力对关节囊进行扩张,直到关节囊发生破裂,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类固醇药物治疗。此方法也可以作为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或手法松解的辅助方案。
(4)开放手术
临床上较少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肩周炎,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手法松解或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失败的患者。
手术较常采用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 首先松解肩袖与肩峰、 喙突、三角肌之间的粘连,需谨慎操作,因为存在腋神经损伤风险;然后沿肩胛下肌的上缘游离肩袖间隙,从而松解喙肱韧带和肩袖间隙。但是开放手术治疗肩周炎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术后存在肌肉、韧带挛缩等问题。
肩周炎的功能锻炼
(1)弯腰晃肩
(2)蝎子爬墙
(3)体后拉手
(4)外旋锻炼
(5)双手背伸
(6)牵拉肩关节
肩周炎的预防:注意肩部保暖,避风寒,避免过度劳累;坚持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手法切忌粗暴。
参考文献:
[1]浮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 年 1 月第22卷 第1期
[2]近五年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国医药导刊2020 年 第 22 卷 第 5 期( 总 第 199 期)
[3]“凝肩”的中西医诊治进展,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年9月第27卷第9期
[4]肩周炎研究进展,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年第 18 卷第 76 期
[5]肩周炎治疗方法及其疗效的研究进展,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 年 11 月第 33 卷第 11 期 Chin J Bone Joint Injury, Nov. 2018, Vol. 33, NO. 11
[6]肩周炎非手术疗法的研究进展,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7 年 6 月 第 6 卷第 6 期 Rheumatism and Arthritis June 2017 Vol.6 No.6
[7]肩周炎的鉴别诊断和康复治疗,上海医药 2017年 第38卷 第1期 (1月上)
[8]肩周炎疼痛机制研究进展,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6 年 10 月第 35 卷第 10 期 Chin J Sports Med,Oct. 2016,Vol.35,No.10
[9]肩周炎国内外研究进展,亚太传统医药2015年11月第11卷 第22期
[10]肩周炎的临床康复治疗进展,医学综述 2014 年 8 月第 20 卷第 15 期 Medical Recapitulate,Aug. 2014,Vol. 20,No. 15
[11]肩周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24期(第21卷总第294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