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两伊战争:用现代武器打一场冷兵战争
杨虎城囚禁详考(2)
历史的幸福与苦难:杂说傅山的反清复明与《丹枫阁记》行草真迹
最新:
两伊战争期间正在炮击的伊拉克火炮阵地。
【全文1万字,大约阅读30分钟。橡树原创,多谢三点一转支持。】
1979年2月,伊朗巴列维世俗政权垮台。
1979年11月,霍梅尼就职伊朗最高老大。
伊朗完成华丽转身,变为政教合一国家。
作为宗教最高权威,霍梅尼早期提出的除了“自己不反对,其他所有都反对”的“两个不要,七个反对”理论,就成为伊朗国策。
这里,先要解释当年伊朗赫赫有名的所谓两个不要,七个反对。
简而言之,两个不要就是既不要美帝,也不要苏修。
七个反对,则是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共产主义、犹太复国主义、霸权主义及世俗主义。
至于伊朗作为什叶派大本营,当然更要立足现实,旗帜鲜明反对中东周边其他伊斯兰逊尼派的国家。
比如伊拉克。
于是,伊朗的二次革命绿旗招展,热火朝天。
每日,伊朗各地高挂喇叭,各色播音员们声嘶力竭背诵霍梅尼口号,无非架起嘴炮,翻来覆去对准美帝、苏修等等国家,狂吐口水。
破口大骂美帝苏修之余,伊朗也以同样极端语言,直接针对所有曾经与巴列维伊朗交好的国家。
——现在似乎很少有人知道这段往事。
如此极端外交,时间一长,伊朗推行两个不要,七个反对的霍梅尼理论自然就得罪天下。
伊朗也就理所当然地站在了美帝、苏修等等世界列强的对立面。
当时,与伊朗保持正常外交的国家,仅仅剩下亚洲相当有名的贫农国家巴基斯坦和叙利亚。
照片拍摄于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的士兵在战场上举起国旗欢呼,他们取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面对镜头显得非常兴奋和高兴。
当然,伊朗除却敌视美帝、苏修等等国家之外,更是因为地缘关系,传统伊拉克与伊朗的矛盾,尤其敌视伊拉克。
是以,伊朗最终还是把伊拉克视作最主要的敌人,两国关系日趋激烈,尤其不可协调。
伊拉克与伊朗信仰相同。
在伊拉克国内,除却执政的逊尼派之外,被萨达姆打压的什叶派也不在少数。于是,伊朗对准了伊拉克什叶派开始实打实地输出革命。
彼时,伊朗的绝对老大霍梅尼号召伊拉克中占人口55%的什叶派拿起武器反对伊拉克的绝对老大萨达姆。
消息传来,本身同样无限自信,集伊拉克各项大权于一身的伊拉克绝对老大萨达姆当场勃然大怒。
眼看着伊朗挥舞两个不要,七个反对的大棒抡向地球各方,萨达姆恨极之下,即想击垮伊朗谋求中东霸权,又见伊朗日渐势单力孤,索性一跺脚,命令伊拉克军队向霍梅尼的伊朗发起全面攻势。
两伊战争爆发了。
本来,巴列维伊朗时期,伊朗接受英美的军援,装备了包括当时最先进的F14战机在内的近700架各式战机,以及其他包括2000辆坦克、3000辆装甲车、3000门火炮、1000架直升机等现代化武器,组建了40余万精锐的陆、空、海作战部队。
作为海湾地区大国,伊朗当时的经济、军队发展都堪称中东首屈一指,素有海湾宪兵之称。
此外,伊朗军队大多集中靠近伊拉克的西部国境。
反之,伊拉克受地缘限制,其国防必须分兵应对伊朗、土耳其、叙利亚等三个战略方向。
同时,伊拉克还要应付国内库尔德人、什叶派的武装叛乱。
所以,无论按战略形态或者按照军事实力对比,伊朗无疑占据绝对优势,伊拉克本不是对手。
然而,伊朗革命挥舞两个不要,七个反对,自然得罪英、美、苏联,遭到禁运。由此,伊朗武器装备失去维修、养护,陈旧不堪。
禁运时间稍长,伊朗诸多先进武器只得靠分拆、拼凑零件,保持最基础的维修。
战场上的伊拉克士兵。
在两伊战争爆发前夜,伊朗的最先进的F-14战机,经过东拼西凑,最后能够参与作战执勤的不到总数的10%。
此外,伊朗革命犹如当年二战前夜苏联肃反。
伊朗残酷的宗教清肃深入军队,大量军官被清洗,大量神职人员昂首挺胸进入军队。
毛拉进入军队,使得伊朗军队成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支由宗教人员控制、指挥的军队。
伊朗军队经过这次清洗,犹如经过一次空前惨败。
清洗结束,伊朗全军残余不到24万人,战力直线下滑。
与此同时,伊拉克军在美帝苏修们心照不宣的支持下,悄然完成扩军。
战前,伊拉克的12个步兵旅被秘密扩编为机械化师、坦克师,2750辆坦克、2500辆装甲车、920门火炮以及140架苏-20前线轰炸机、米格-23歼击机编入现役,伊拉克军队空前膨胀。
——如今回看两伊战争,不难发现,当时,伊朗军队战力直线下落,伊拉克军力空前提升,正是萨达姆敢于向地区大国伊朗主动发起全面攻势的根本原因之一。
1980年9月22日,战争全面打响。
是日,黎明,萨达姆一声令下,拥有近2万各级苏军顾问的伊拉克精锐空军率先出动,80多架米格-23飞机奔袭伊朗德黑兰、阿瓦士等7个军用、民用机场与15座主要城市。
向伊朗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突击的伊拉克装甲部队。
然而,因为战机性能欠佳,作战指挥员、飞行员的缺少战训,基本素质不济等原因,伊拉克的先声夺人的空中攻势并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
稍微吃亏之后,伊朗决意报复。
当日,伊拉克空袭数小时后,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沉重打击的伊朗空军出动140余架飞机,低空突防,绕过伊拉克防空线,对巴格达、巴士拉与基尔库克油田等伊拉克16个目标发动轰炸。
伊朗奇袭,取得极好的战果。
一战之下,伊朗摧毁了轻敌、草率、自信的伊拉克空军67架各式战机。
萨达姆闻讯大怒,立刻出动机械化地面部队7个旅,以及装备苏式坦克的7个坦克旅兵分三路,于国境线全面突袭伊朗国民边防军。
苦于被禁运后军队的技术装备极为欠缺,伊朗军队重武器匮缺近乎赤手空拳,自然无法抵挡伊拉克军队的机械化突击。
伊朗军队丢盔弃甲,大败亏输,伊拉克机械化大军犹如铁流,滚滚向前。
9月28日,这天,联合国安理会于9月28日通过决议,要求双方停火,接受调解。然而,停战决议遭到霍梅尼当即拒绝。
彼时,伊拉克军队在伊朗境内南部推进了90公里,北部推进了20公里,占领并且控制伊朗10余个城镇,约2万平方公里土地,随后,在局势明显对伊拉克有利前提下,萨达姆单方面宣布停火。
伊朗被打得两眼发黑,当然再次拒绝停火。
于是,伊拉克的2个机械化旅和1个坦克旅乘胜进攻,顺势深入伊朗国境近100公里,直逼伊朗重要的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
战争初期,伊拉克战俘营的伊朗战俘。
伊朗的绝对老大霍梅尼号急眼了。
在他一番口号激励下,伊朗什叶派穆斯林和大大小小的毛拉们渴盼已经的圣战开始了。
进入10月,伊朗正规军作战不利,伊拉克军队顺风顺水突击进入霍拉姆沙赫尔。
不料,伊拉克坦克刚刚进城,即在布满路障的街道,遭遇大大小小的毛拉们督率的民兵的猛烈还击。
他们三五成群,凭借单兵武器和燃烧瓶、汽油桶向伊拉克机械化部队发起自杀性攻击。
突入城内的伊拉克军队既没有巷战经验,再看到伊朗民兵高呼口号,怀揣炸药,不惧生死,由四面八方呼啸扑向坦克,当场吓尿。
伊拉克人事真真的被吓尿了。
于是,伊拉克人就抛下坦克,撒腿就跑,一场眼看到手的大捷,也随之化作飞烟……
萨达姆那个生气啊。10月12日,萨达姆决定在这个战场投入1个精锐的特战旅,一定要拿下霍拉姆沙赫尔要地。
于是,将近一月,伊拉克以优势陆军向毛拉和民兵防守的霍拉姆沙赫尔发起持续攻击。
11月10日,伊拉克军队在付出6000余人伤亡以后,最终占领了霍拉姆沙赫尔。
而为了守备这座港口重镇,伊朗方面在毛拉们的引导下,也将无数伊朗平民当做炮灰投入战事。
其中,伊朗超过2万平民丧命霍拉姆沙赫尔战场。
战后,霍拉姆沙赫尔被称为血城。
——这仅仅是两伊战争因为卷入无辜平民参战,而被人诟病血腥、暴虐之战的开始。
两伊战争对我国军工出口拉动极大。
霍拉姆沙赫尔血战结束,正值雨季到来,伊拉克前期进口军火消耗极大,加之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在停止攻击作战之后,全线转入战略防御态势。
战至12月,伊拉克军队依仗战前装备新式武器和伊朗军队、革命卫队和民兵对峙。
这时,伊朗正规军和革命卫队不再退缩。
在北线,伊朗正规军和革命卫队在大大小小的毛拉们的引导、鼓舞下,一波又一波地向伊拉克军队发起狂热的攻击。
——伊朗人口多出伊拉克3倍以上,作为伊朗老大,霍梅尼当然会想起首选人海战争。
人海对火海,战争尤其惨烈。
1981年1月,霍梅尼对军队、革命卫队和各式民兵、平民发表口号式演讲,随后,伊朗军队集中了数百门D20重炮,以350辆坦克引导,投入2个步兵师和更多的民兵当先冲锋,向伊拉克发起了一月反攻。
激战数日,在苏桑吉尔德附近,一路冲锋而来的伊朗坦克部队和伊拉克坦克部队迎面相撞。
在这里,两军合计近500辆坦克相互厮杀,爆发了一场相当具有规模的现代坦克对战。
当时,两伊双方都配有当时颇为先进的坦克,然而,苦于双方军队指挥与作战素质同样蹩脚,双方近战,低近射击,作战命中率空前低下。
看似乱炮齐发,杀气腾腾,两军贴身鏖战良久,相互射击却很难击中目标。
——两伊战争以两伊军队战训、指挥素质低下,两伊军队无能操作现代化机械装备,传出江湖,贻笑至今。
霍梅尼在号召民众。
最终,配属在伊拉克军队的苏军顾问还是帮助伊拉克人赢得这场激战的胜利。
按照一群苏军顾问设计的反击计划,伊拉克人在苏联人帮助下,驾驶的米-24D武装直升机冲入战场。伊拉克地空协作,在付出4架直升机与100多辆坦克代价之后,击溃伊朗装甲部队。
伊朗一月反攻惨遭失败。
可以想象,连续惨败之余,伊朗举国军民连同霍梅尼,都是非常郁闷。
正在这时,9月27日,南线的数十万伊朗军里应外合,向包围阿巴丹的伊拉克军发起攻击。
两伊战争关键性阿巴丹战役打响。
在乱哄哄两军匆忙接战的毫无章法的混战间,伊朗军依仗人多,四面漫卷而来,一举击溃包围阿巴丹的1个伊拉克装甲师。
是役,伊朗军队大胜,不仅击退伊拉克军,而且还缴获多架伊拉克MI24武装直升机,俘虏伊拉克官兵1500多人。
一次歪打正着的胜利,成为一管鸡血,狠狠扎在伊朗人的大波斯情怀上。
霍梅尼威望为之上涨,伊朗群众宗教情绪热情洋溢。整个伊朗更是一番鸡血激荡,狗血澎湃的豪迈景观。
霍梅尼判读形势,索性利用民间宗教情绪,再度抓住契机加速清洗伊朗军队,扩建革命卫队和民兵。
很快,伊朗革命卫队从7万人扩编到超过20万人。
总人口3600万人,则有2000万人被编入民兵组织,随时被调到前敌。
——在2000万注册在表的民兵将未成年人与老人推到战争最前线。
1982年3月22日,夜半三更,伊朗的伊斯兰历春节。
同样在大大小小的毛拉们的引导、鼓舞下,1个装甲师与3个步兵师组成的伊朗军,在无数民兵配合下,向迪兹富勒的伊拉克军阵地发起反攻。
这是伊朗首次发起最为疯狂的人弹攻击。
战前,青少年和老人们每人都得到一把廉价塑料做的钥匙。
他们相信了霍梅尼的口号和说法,他们以为这把钥匙就是他们战死后通往天堂的钥匙。
这些疯狂而无知的老人、孩子组成民兵突击队,当先冲锋。
他们背负各式炸药、炸弹,或者跑步,或者骑着摩托车,以肉身滚雷扫雷,以肉身扑向伊拉克坦克、攻势,为后续攻击的伊朗机械化部队即革命卫队冲锋开辟道路。
有的孩子甚至骑着摩托车身背炸药发起自爆。
无以计数的伊朗老人和少年儿童哇哇狂叫,呼号而来。
他们无谓生死,一波一波,如是潮水一般迎着密集弹雨的冲锋,让伊拉克大兵们看在眼里,情不自禁胆战心惊。
两伊战争期间的伊朗未成年童军。
正在疑惑、手软、发慌之时,伊朗正规军和革命卫队精锐部队尾随冲来,于是,伊拉克军队全线崩溃。
是役,伊拉克军队伤亡2.5万人左右,另有包括当时最先进的150辆是苏式T-55/54在内的350辆坦克被击毁和缴获。
然而,伊朗军损失惨重,除320辆坦克被击毁,阵亡大约4万正规军之外,以老人和未成年人为主的伊朗民兵当先冲锋,他们肉身滚雷、扫雷、挡子弹、作肉弹,伤亡数字尤其巨大。
——两伊战争期间,伊朗民兵伤亡不在伊朗军方统计伤亡数字之内,至今准确数字不详。
两伊战争,伊朗方面用口号和一把廉价塑料做的钥匙,忽悠、驱动不计其数的伊朗未成年人冲向死亡,可谓战争史上肮脏的一幕。
迪兹富勒作战,伊拉克官兵首次见识伊朗人的自杀性攻击。
战事激烈时,举目四望,但见漫山遍野的背负各式炸药、炸弹的老人、孩子们哇哇狂叫,或者跑步,或者骑着摩托车,全然无视伊拉克前敌火网,玩命冲锋。
他们以肉身滚雷、扫雷、扑向伊拉克坦克……
当先冲锋的伊朗肉弹发起攻击,无畏生死,神情疯狂。
他们如潮水般迎着密集弹雨涌来,让伊拉克大兵们情不自禁胆战心惊,恐慌之下,撒腿就跑,溃不成军。
伊朗终于得到了两伊战争开战以来的宝贵的战役性胜利。
伊朗顶层兄弟们和霍梅尼为之大喜。
这些顶层的大佬们长吁一口气后,终于充分认识到自己一方人口领先伊拉克3倍的战争优势。
用民众的宗教狂热激情去猎取胜利,自然成为伊朗高端顶层人士们非常明确的主要的战略共识。
征招更多的老人和孩子投入战场,成为伊朗军方为扭转战局的根本希望。
4月,下旬,伊朗集中了更多的由老人和孩子们,这支神秘部队连同伊朗最为精锐的由200辆坦克,6万正规军组成的大军,部署在南线战场。
伊朗决定向南线重要的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发动空前规模的反击作战,即两伊战争中的圣城攻势。
当时,海湾地区已经进入夏季。
双方老大坐在空调房的指挥室里运筹帷幄,谈笑风生间便从容部署了超过10万以上的作战部队进入了这个超过40摄氏度高温的战场。
双方战法毫无新意,照例是围绕坦克作战为核心的沉闷、呆板的混战、对战。
在坦克里的两伊官兵酷热难当可想而知。
两伊为争夺霍拉姆沙赫尔,各自投入了可调动的最大的兵力展开激战。
除却地面的坦克混战、乱战之外,两伊每天都派出超过100架次的空军进入战场作战。
战至5月24日,霍拉姆沙赫尔战场局势逐渐明朗。
伊拉克方面装备的坦克以进口苏式坦克为主,占据陆战的上风。伊朗方面靠着伊朗在巴列维时期进口的美式、法式战机,占据了空中优势。
就在两军势均力敌之时,霍梅尼一声令下,伊朗民兵涌上阵地,无以计数的老人和孩子们再次对伊拉克防线发起了肉弹进攻。
战场上,背负炸药、炸弹和怀揣一把塑料钥匙的伊朗老人和少年犹如狂潮涌来,他们冲向伊拉克坦克、阵地、人群拉燃引线……
经常,那些被炸得剩下半截的伊朗儿童哇哇哭着,爬着,靠近阵地,然后拉燃导火索引爆自己,这让相对思维正常的伊拉克官兵们当场精神崩溃。
伊拉克军队再次出现溃败,随之,伊朗军队夺回了霍拉姆沙赫尔。
南线伊拉克精锐军队最终被伊朗民兵肉弹攻势打得神思恍惚,全线崩溃,再无斗志。
最后,这支军队在萨达姆痛骂声中,撤回国内。
伊拉克丧失了发起战争取得的主动和优势。
被击毙的伊朗童军,他的衣兜揣了一张霍梅尼照片。
在霍梅尼及伊朗高层普遍开始推广、应用民兵肉弹攻势之后,短短2个月,伊朗出奇制胜,数度重挫伊拉克军队。
屡战屡败之余,侵入伊朗的伊拉克装甲大军战损惨重,作战官兵也由21万锐减到15万人。
伊朗毕竟是中东地区的大国,人口三倍于伊拉克。
伊朗如铁了心要继续以民兵肉弹攻势作战,萨达姆也不免发慌。
于是,萨达姆发表声明接受联合国呼吁两伊停火决议,提出主动撤军,换取和平。
然而,这时玩着民兵肉弹攻势嗨得正在兴头上的霍梅尼当然不干。
霍梅尼提出了萨达姆无法接受的极为苛刻的停战条件:
萨达姆必须下台。
条件提出,霍梅尼大手一挥,伊朗人口众多,再度调集了数万有老人有少年的民兵,配合伊朗正规军和革命卫队,一窝蜂索性打过边境线。
于是,一场更惨烈的伊朗进攻伊拉克的战争,也就随之拉开帷幕……
这次,两伊战争的战火蔓延,终于烧到了伊拉克国土。
既然大家都是说一不二的顶级大佬,同样是伊拉克最高大佬的萨达姆被霍梅尼要他下课的叫嚣刺激,这次,是真的愤怒了。
为有效鼓舞士气而扼制伊朗民兵的人肉攻势,萨达姆下令,对伊拉克军队里那些见到伊朗人肉冲锋就手软、发虚的军官,展开了严酷的清肃。
清肃之下,超过300名在战场表现欠佳的各级军官被枪毙。
整肃完毕,萨达姆命令10万大军配着生化武器的毒气罐,在巴士拉完成集结、布防。
在伊拉克境内的巴士拉,伊朗军队和伊拉克军队再次爆发空前规模的混战。
伊朗军队和伊拉克战俘。
7月15日,夜里8点30分,斋月攻势打响。
确实是一番混战。
伊朗以正规军、革命卫队12万人,在至少数万人的民兵配合下,向巴士拉发起猛烈攻击。
很快,伊朗军队受制通讯不畅,地面部队闯入夜幕乱冲乱打不说,事先准备的优势空军也无法分辨敌我,稀里糊涂一阵乱炸,倒是炸得伊朗预备发起人肉进攻的民兵、伊朗革命卫队等乱了阵脚。
是役,伊朗受制坦克数量上处于劣势,所以,伊朗高层决定要以夜袭,去突破巴士拉伊拉克军防线。
为此,伊朗方面在战前进行了充分、周密准备。
大大小小毛拉阵前讲话鼓励之外,伊朗还为准备人肉冲锋的老人、少年儿童们准备了数万口棺材。
——至于梅尼配发的上天堂的塑料钥匙,当然更是一人一把,稳妥落实。
以激励官兵们和民兵们敢作肉弹,夜袭突破巴士拉的伊拉克军防线。
于是,斋月攻势和之前的人肉攻势一样,大大小小的毛拉们和无数的有老人、少年儿童们组成的民兵,再次疯狂地哭喊着、呼啸着,以血肉之躯冲进雷场,冲进枪林弹雨……
战争后期被上战场的伊朗女兵。
然而,这次伊朗的人肉攻击并没有起到以前神奇的效果。
经历萨达姆严酷整肃,这次,伊拉克人守在阵地,不再溃逃、手软。
伊拉克人拉起架势以密集火力压制伊朗的人海冲锋之外,更在作战重频繁施放芥子气等化学武器。
伊朗密集的人肉冲锋受到伊拉克猛烈还击,再无法取得之前的战果。
这次混战,两军在巴士拉激战整整18天。
伊朗发起的5次大规模攻击都被击退,尤其以革命卫队和民兵惨遭重创,伤亡近5万人。就此,伊朗作战失败,攻击无力为续,只得全面退却。
与之对应,伊拉克人伤亡则不足万人。
——两军战力相当,双方伤亡比如此悬殊。
就此分析双方伤亡比,不难看到,固然有伊拉克能够得到美帝、苏修不动声色的军援,在军火占据稍微优势之外因素,然而,伊朗发动大量的无辜的老人和未成年人在战场当人弹,人盾,将他们首当其冲部署到战场,驱赶这些根本没有战场经验的无辜的人群去赴汤蹈火,肯定才是这场激战中,双方伤亡交换比悬殊如此之大的直接原因。
巴士拉激战之后,伊朗方面因为人肉攻势失效,伊拉克方面因为战争消耗过大,相互瞪眼,都没有有效方法击败对方。
巴士拉激战之后,围绕巴士拉、巴格达等攻防作战,两伊战争演变为枯燥、沉闷、残酷的旷日持久的绞肉战。
当然,绞肉,仅针对两伊平民而言。
——当时不像现在,在无人机及智能极限作战时代,战争很容易就会开启由双方大佬的直接对决的模式。当时,只要萨达姆和霍梅尼愿意死磕,两伊民众就得在战场进行人命消耗。
两伊战争时期如日中天的萨达姆。
彼时,经过萨达姆严酷整肃和实战,伊拉克官兵靠着化学武器和自动火器守在阵地,不再畏惧伊朗人背负炸弹冲上阵地,一排排地高呼口号,发起的自杀性冲锋了。
在广泛采用现代化自动火器和化学武器投入战场的作战情况下,一方再以无知无畏高呼口号去发起精神与思想第一的自杀性进攻,对方只要敢于扣动扳机,作战就会变成毫无意义单边屠杀。
就算伊朗人口再多,也支撑不住这样的战法。
然而,随着两伊战争持久化,两伊国家消耗极大,军火武器损耗之外,两国军人伤亡尤其十分惨重。人心惶惶间,两伊军队都需要稳住阵脚。
伊朗军队大量使用念经的毛拉进入军队指挥作战,同样,萨达姆也将忠诚作为提拔军官的首要指标。
如此一来,本来战训、指挥就很蹩脚的两伊军队更为难堪,两伊大军挥舞现代化武器相互死磕,作战却犹如王八抡拳。
伊朗民兵。
两伊双方高层头脑、前敌军官们基本没有什么现代战争概念,指挥水平极为低劣不说,作战双方的飞机、坦克、车辆、直升机等装备消耗太大,既无取胜良策,战争进程更是凭借双方大佬喜怒进行……
两伊战争这番稀里糊涂,可想而知。
在军事角度上,两伊战争实为一场现代化的、纯粹消耗平民官兵生命、财富的,却漫无战略目的,纯属两伊大佬逞强斗狠的无效作战。
可能这也是战争史上最无价值的一场战争。
尤其伊朗和伊拉克在作战中,相互频繁使用肉弹攻势,化学武器等下三路招数,相互以对方城市和平民为目标展开攻击,全方位进行类似掏裆、插眼等极为不堪的无差别的空袭和导弹攻击,尤其踩踏文明底线。
世界群众看得一片哗然。
1987年7月20日,实在看不下去的联合国安理会终于通过了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
然而,两伊玩得很嗨,仅在1988年2月到4月之间,双方各自使用了数百枚导弹无差别袭击对方的城镇。
其中,伊拉克向伊朗发射了133枚飞毛腿导弹;伊朗则向伊拉克发射了125枚霍克导弹。
这些攻击几乎没有对彼此军事目标造成损失,却直接为两国平民造成上万人伤亡和极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因为两伊作战确实混混僵僵,很多时候的导弹攻击,居然将无差别攻击甚至直接对准了第三方目标。
海湾危机弥漫,世界列强自然插手控制。
两伊战争后期,美军海军进入海湾地区为多国油轮护航,曾经两次遭遇伊拉克、伊朗袭击,导致两艘佩里级护卫舰挨炸受伤。
混战之间,两伊战争军火消耗极大,也成为美帝、苏修之外,诸如法国、英国、中国等军火大国的飞机、导弹、火炮、坦克等等武器的最大消费市场。
列强武器用于实战,尤以美帝、苏修的武器竞争最为激烈。
其中,结果实战检验,美式战机、导弹、雷达等高科技武器完胜苏式武器。
两伊战争期间双方无差别空中打击主要目标示意图。
两伊成为世界各国军火贩子们的最大客户。
为了这场无效的战争,伊朗和伊拉克为此付出多达8000亿美元的近乎天文数字般的军费、消耗、损失。
——这是伊朗和伊拉克在战后忽视了双方战死官兵和无数平民生命价值,仅以实际消耗、损失资金、物资、建筑、武器等等得出的数字。
在萨达姆的伊拉克和霍梅尼的伊朗,平民的人命,真不值钱。
战争给国家带来极大的创伤。擅长炮制口号和精神的萨达姆和霍梅尼而言,就算愚蠢至极也会心知肚明,两伊战争已经成为两伊国民经济流血不息的伤口。如要解决两伊危机,唯有停止这场战争。
两伊战争在历时7年又11个月之后,两伊国民经济均是大幅后退。伊拉克背负达800亿美元的债务,其中,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到140亿美元。
在伊朗方面,石油出口由战前每年200多万吨,降低到了战争期间的60万吨,收入锐减,更是无力支撑继续作战。
——双方顶层大佬一怒之下发起的两伊战争,使得两伊国家和平民不得不以生命、发展、财富为代价为双方顶层大佬的恩怨、狂妄、任性买单。
这场战争,直接给两伊平民造成了高达270余万人的伤亡。
其中,死亡约100万,受伤约170万。伤亡人数约占两国当时总人口的4.5%。
100人,便有4.5人非死即伤,想想,顶层大佬浑不在意间,唯有天赋扑汤蹈火神圣责任的平民为之心惊肉跳。
1988年4月,沉闷、血腥的战争出现转机。
17日,伊拉克军队对侵入法奥地区的伊朗军队发动了代号为斋月的攻势。
这次攻势,无外乎又是两伊之间的一场毫无新意的,沿袭传统的人肉攻势、化学武器、导弹袭城、袭船等等组合的黑色作战。
经过两天的激战,4月18日下午,伊拉克军将伊朗军队驱逐出境,收复了法奥地区。
对欲图和谈却极为看重面子的萨达姆、霍梅尼而言,伊拉克军在斋月攻势收复法奥地区,这使得两伊在战争8年之后,基本厘清了彼此在领土、面子范畴的纠缠。
——这次攻势被认为是两伊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为两伊通向和平开辟了道路。
至此,无论国际国内态势,以及两伊战场形势,两伊战争确无继续的必要。
伊朗655号班机空难事件设想图。
然而,在和谈最后阶段,却曝出两伊战争期间最大的平民遇袭事件。
1988年7月3日,一架伊朗航机被处于临战紧张状态的美军巡洋舰文森斯号击毁,酿成伊朗655号班机空难事件。
空难造成包括38名非伊朗人、66名儿童、1名孕妇的290名人员死亡。
就在伊朗655号班机空难事件当月,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两伊全线停火。
8月20日,伊拉克和伊朗开始停战谈判,长达近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这是一场没有正义的战争,当然也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现在回望这场战争,极难在两伊正常的国家利益角度,找到非要爆发战争的原因。综合分析,无非霍梅尼和萨达姆各自为稳定自己国内权力的一次顶层大佬们的较量。
操控两伊的两个大佬的较量,合法地忽悠、挟裹了伊朗和伊拉克的无辜平民挡在他们前面。
两伊激战,血战,两伊的两个大佬却可以深藏在金碧辉煌的空调房里,有恃无恐地运筹帷幄,伊朗和伊拉克的无辜平民则在荒芜、酷热的海湾地区平白无故地相互仇恨,相互厮杀……
历史最大的误会,最大的悲剧,无非如此。
海湾乱局之下,美军开始为多国油轮护航。
战争停止之后,无论霍梅尼或者萨达姆的个人权力曾经高度稳定。
作为两伊的最高大佬,霍梅尼和萨达姆长期继续着他们在各自国家里广受支持、别具魅力的神话。
然而,战争带来的经济崩溃、民不聊生的阴云笼罩在两伊国家和民众头上。
身心疲惫之余,两伊民众唯有被大佬们辅导着学会了横眉冷对,准确认定了伊朗、伊拉克的悲剧,原来纯属是类似苏修、美帝的外来敌人插足中东而带来的灾难。
——至今,曾经有朋友出差伊朗回国之后,聊天唏嘘,说是现在的伊朗人极少有人知道两伊战争的前因后果。
可叹,这场稀里糊涂的战争,酿成两伊国家极为惨烈的血腥的现代历史,不过30年,居然如此为人淡忘,经典地、让人失望地继续着稀里糊涂……
写稿不易,发稿更难,三点必要,敬请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