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含注释译文)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绢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鬼谷子的主要着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而《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 
         《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 
         《东周列国志》中有段关于《阴符》的精彩描写。当年苏秦辞鬼谷子下山,尽破家财得黄金百镒,黑貂裘衣一件,治车马仆从,遨游列国,访求山川地形,人民风土,得天下利害之详。然而如此数年,未有所遇。其时钱财以尽,只得回家。回家后,一家老小尽责其之。妻不以其为夫,嫂不以其为叔,母不以其为子。绝望之余,想起鬼谷子之临别赠言:「若游说失意,只须熟玩《阴符》一书,自有进益。」于是苏秦乃闭门探讨,务穷其趣,昼夜不息。夜倦欲睡,则引锥刺股,血流满足。如此一年,于阴符有悟,乃将列国形势,细细揣摩,天下之势,尽在掌中。后又出游列国,成功于燕、赵。随之又将六国合纵,共同抗秦,建立不朽功绩。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五龙盛神法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得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穷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生受于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物化。知类在穷,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长也。静和者,养气。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逃邙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灵龟养志法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故心气一则故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志,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识分明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志气,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腾蛇实意法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神策生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心遂安则所行不错,神自得矣。得则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固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率之交会,听之候也。寄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寄谋失矣。 
          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故寄谋之虑,务在实意;实意必从心术始。 
          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虑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宿矣。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伏熊分威法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意固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铢。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也。将欲动变,必先养志以视间。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知形势。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鸷鸟散势法

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心虚志溢;意衰威失,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圆方,齐短长。无间则不散势者,待间而动,动而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威。势败者,不可神肃察也。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猛兽转图法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钝为一。以变论万类,说意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用转圆而求其合。故与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灵蓍损悦法

损悦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悦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之辞。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因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悦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悦者,誓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谷。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

【注释】说:悦。悦,喜悦;本文引伸为增益,增益言辞或事物能使人喜悦。
本经 一阴符 二七术 ③ 
盛神 四法五龙 伍。盛神中有五气 ⑥,神为之长,心为之舍 七,德为之人 ⑧。养神之所,归诸道 ⑨。道者,天地之始 10 ,一其纪也 11 。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 12 。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 13 ,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 14 者,气之门户,心之总 15 摄 16 也。生受之天 17 ,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修炼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 18 者,以类 19 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 20 。知类在窍 21 ,有所疑惑,通于心术,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 22 。此之谓化。化有五气 23 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 24 ,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 25 而养产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养志 26 法灵龟 27 。养志者,则心气 28 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 29 ,欲不偟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志,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职明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志不养,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 30 ,仿佛则参会 31 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 32 ;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实意法螣蛇 33 。实意 34 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 35 ,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心遂安则所行不错 36 ,神者得则凝 37 。识气寄 38 ,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故信心术 39 ,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虑之交会,听之候之也。计谋者,存亡枢机 40 。虑不会,则听不审 41 矣,候之不得。计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故计谋之虑务在实意,实意必从心术始。无为而求安静,五脏 42 和通六腑 43 。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 44 、定志,思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闭,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 45 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宿矣。 
分威 46 法伏熊 47 。分威者,神之覆 48 也。故静固志意,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铢 49 。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将欲动变,必先养志,伏意以视间。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之形势。
散势法鸷鸟 50 。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心虚志溢。意失威势,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圆方、齐长短。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而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威。势散者,不以神肃察也。
转圆法猛兽 51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钝为一,以变论万类,说义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 52 ,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之用。转圆而求其合。故与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 53 ,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也。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 54 ;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损兑法灵蓍 55 。损兑者,机危 56 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 57 。兑者,知之也 58。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辞也。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 59 ,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 60 ,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兑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溪。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

【注释】
一本经:本,本源、根本;经,经典。这里指基本经典。 
二阴符:阴,暗;符,符契。这里指客观事实与主观谋划暗合。 
③七术:指盛神、养志、实意、分威、散势、转圆、损兑。 
四盛神:盛,旺盛,强盛;神,指人的意识和精神。 
伍五龙:五行中的龙。所谓“五行”,是中国说明宇宙万物变化的传统学说,认为在天地之间,有循环流转不停的金、木、水、火、土,万物就是根据这五种元素而产生,龙是古代想象中的灵兽,具有超人能力。 
⑥五气:指心、肝、脾、肺、肾等五脏之气。这里认为气是万物生成的根源,形成风雨、寒暑、阴晴等天地间现象之源。 
七心为之舍:舍,住所。心是五气所住宿的地方。 
⑧德为之人:德是使人成为人的本源。 
⑨养神之所,归诸道:根据道来养神,道是万物的根源,也是养神的根本。 
10 天地之始:天地的开始,指“道”。 
11 一其纪:一是一切的纲纪。 
12 化端:变化的开始。 
13 得一:一为万物之源。得一,即得到一切。 
14 十二舍:是指目、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事等。 
15 总:总,谓聚合,统领。 
16 摄:提起,执持。 
17 受之天:由上天传授到人间。 
18 圣人:即智通万事,而品德绝高的人。 
19 类:种类。 
20 化物:变化。 
21 知类在窍:人之所以能知事类,完全是根据九窍。 
22 舍神:使魂魄停止、住下。 
23 五气:指志、思、神、心、德而言。 
24 舍之:住在这里。 
25 执一:专一。 
26 养志,培养志向。 
27 灵龟:指用来占卜的龟。 
28 心气:指神。 
29 偟(huang):彷徨,徘徊不定。 
30 仿佛:两者似而难辨,觉得相象。 
31 参会:参,通叁。指志、心、神三者交会。 
32 务在安己:务,必须;安己,假如欲望少,心就会安静。 
33 蛇:传说中的神蛇,能腾云驾雾,在云中飞舞。 
34 实意:实,充实,充满;意,意思,思虑。 
35 神明荣:神,精神,神志;明,聪明;荣,繁茂、旺盛。 
36 心遂安,则所行不错:如果内心平安,就不会有错误。 
37 凝:稳定、巩固。 
38 寄:依附。 
39 信心术:使心术诚明。 
40 枢机:关键、重点。 
41 审:详细,周密。 
42 五脏:指心、肝、肺、脾、肾。 
43 六腑:指胆、胃、膀胱、小肠、大肠、三焦(指自舌的下部沿胸腔至腹腔的部分)。
44 反听:听取他人的意见。 
45 牖:窗户。 
46 分威:影响很远,威势盛大。 
47 伏熊:想要进行偷袭的熊,首先要把身体伏在地上,然后才采取行动。 
48 覆:覆盖,遮盖。 
49 以镒称铢。容易移动的意思。镒是重量单位,相当于二十四两;铢,二十四铢为一两。 
50 鸷鸟:很凶猛的鸟,《孙子》中有“鸷鸟之去,至于毁折者,节也。” 
51 转圆法猛兽:圣人的智慧就像转动中的圆珠,所以才能操纵自如无所停滞,不过这却很类似猛兽的动作。转圆,转动圆体的器物,比喻便易迅速。 
52 形容:形象。 
53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天地永远无边无际,人间也有无穷的吉凶循环。 
54 错事:错,通“错”。错事,安置事物。 
55 灵蓍:蓍,草名,古人常以其茎作占卜之用。 
56 机危:同“机微”。微弱的意思。 
57 合于事:核对某种事物。 
58 兑者,知之也:兑能增长知识,加深认识。 
59 辞不烦:辞要简单而得要领。 
60 圆者不行,方者不止:如果施展巧妙的计谋,即使圆形物也不转动,四角物也不停止,所以能打破对方的一切计谋。圆者、方者指计谋。

【译文】 
要使人的精神旺盛,就要效法五龙。旺盛的精神中有五气,精神是五气的总帅,心灵是五气的住所,品德是精神在人身上的表现。凡属培养精神的地方都归于“道”。所谓“道”,就是天地的本源,是天地的纲纪。创造万物的地方,就是天产生的地方。化育万物的气,在天地之前就形成了,可是没有人见过它的形状,也没有人知道它的名称。于是称之为“神灵”。所以说,“道”是神明的源泉,而“一”是变化的开端。品德可养五气,心能总揽五气,于是产生了“术”。“术”是心气的通道,是魂魄的使者。人体上的九个孔和十二舍是气进出人体的门户,心是这些的总管。从上天得到生命的人是真人,真人与天溶为一体。明白这些道数的人,是通过内心的修炼才明白的,这就叫作“圣人”,圣人能以此类推而明白一切道理,人与万物一起生成,都是事物变化的结果。人所以能知晓事物,主要是有九个可以接受事物的“窍”。如果对事物有所疑惑,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去排除,如果仍然不通,那就是方法不当。当九窍畅通之时,五气就会得到滋养,滋养五气就要使精气住下,这就是所说的“化”。所谓化,必须有五气,主要是指志、思、神、心、德而言,其中“神”是五气的总帅。如果宁静、祥和就能养气,养气就能得到祥和。这四个方面都不哀弱,周围就构不成威胁,对这种情况可以用“无为”来处之。把五气寓于自身,就是所谓神化,当这种神化归于自身时,那就是真人了。 
所谓真人,就是已经把自身与自然溶为一体,与大道完全符合,坚守无为法则来化育万物,他们以大自然的胸怀,广施善德来滋养五气,本着无为法则,包容智虑、思意,施展神威。士人如能心术通达,心神盛大,就能修养自己的心志。 
修养心志的办法是效法灵龟。修养心志是由于思虑还没有通达。如果一个人有什么欲望,就会在心中想着去满足欲望。所以说心志不过是欲望的使者。欲望多了,心神就会涣散,意志就会消沉。意志消沉,思虑就无法通达。因此,心神专一,欲望就不会过多;欲望不多,意志就不会消沉;意志不消沉,思想脉络就会畅通;思想脉络畅通,就能心气和顺;心气和通就没有乱气郁积于心中。 
因此,对内要以修养自己的五气为主。对外,要明察各种人物。修养自己可以使心情舒畅;了解他人可以知人善任。如果想重用一个人,应先知道他的养气功夫,因为只有了解了一个人的五气和心志的盛衰之后,才能继续修养他的五气和心志,然后再观察他的心志是否安稳,了解他的才能到底有多大。 
如果一个人的心志都得不到修养,那么五气就不会稳固;五气不稳固,思想就不会舒畅;思想不舒畅,意志就不会坚定;意志不坚定,应付外界的能力就不强;应付外界能力不强,就容易丧失意志,心里空虚;丧失意志,心里空虚,就丧失了神智;人一旦丧失了神智,他的精神就会陷入恍惚的状态;精神一旦陷入恍惚状态,那么他的意志、心气、精神三者就不会协调一致。 
所以修养意志的首要前提是安定自己。自己安定了意志才能坚定;意志坚定了,威势才不分散,精神才能固守。只有这样,才能使对手的威势分散。 
要坚定意志,就要效法 蛇。坚定意志就是要在五气和思想上下功夫。心情要安祥宁静,思虑要周到深远。只有心情安祥宁静,精神就会愉快;只有思虑深远,计谋才能成功。精神愉快,心志就不会紊乱;计谋成功,功业就不可抹杀。 
意志和思虑能安定,心情就能安祥,其行为没有差错,精神就能宁静。如果胆识和心气都是暂时寄住,那么奸邪就会乘虚而入,诈谋也会乘机来施展,讲出的话也不是经过用心考虑的。所以要坚信通达心灵的方法,信守纯真始终不变,静静地等待意志和思虑的交汇,听候期待这一时机的到来。计谋是国家存亡的关键,思虑不与意志交会,所听到的事就不详明。即使等候,时机也不会到来,计谋也就失去了作用,那么意志也就无所依赖,计谋也就成了虚而不实的东西。所以,思虑计谋时务心要做到意志坚强,心气宁静。无为要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使精神、魂魄固守纯真,不为外界所动。于是就可以对内自我省察,对外听取消息。凝神定志,神游太虚幻境,等待时机与神仙往来,观察开天辟地的规律,了解自然界万物演变的过程,揭示阴阳变化的规律,探索人世间治国安邦的道理。这样自己不出门就可以知晓天下大事,不开窗就可以看见天道,没看见民众就发出命令,没推行政令就天下大治,这就是所谓的“道”。它可以与神明交往,与无限的世界相应和,并能使神明长驻心中。 
分布隐蔽威风,就要效法伏熊。所谓分威,就是把威风一部分掩蔽起来。要平心静气地坚持志向,使精神归于心舍,那么威风就因为阻碍而更加强劲。威风因隐伏而强劲,内心就更坚定有底。内心坚定,就所向无敌。所向无敌,就可用分布隐伏威风来壮大气势。使其像天一样壮阔。用实来取虚,用有来取无,就像用镒来称珠一样轻而易举。因此,只要行动,就会有人跟随;只要呐喊,就会有人附和。只要屈起一个指头,就可以观察其余各指,只要能见到各指活动的情形,就说明外人无法离间他们。如果通晓唱和的道理,就可用离间的方法去加大敌人的裂痕。如果审察透彻,就可使敌人的弱点暴露出来。这样行动就不会盲目,威势也可以分散一些。将要有所行动必须先修养心志,并把意图隐蔽起来,暗中观察对手的漏洞。凡是懂得坚持自己意志的人,就是能自我养气的人。凡是知道谦让的人,就是能替人养气的人。因此要设法让精神的交往发展下去,让武力争斗得以化解。这就是所要实现的形势。
散开舒展气势就要效法鸷鸟。散开气势是由精神支配,实行时必须沿着空隙运行,才能威风壮大、内力强盛。如果寻找缝隙运行,那么气势就可以散开。散开气势的人,能包容一切和决定一切。意念一旦丧失威势,精神就会陷于涣散,言语就会外露无常。为此,要考察对方意志的度数,以便用揣摩之术来图谋大事,比较方圆,衡量长短。如果没有间隙就不分散气势。所谓散势,就是等待适当时机而行动。一旦采取行动,气势就会分散。因此,善于研究用间的人,一定要对内精通五气,对外观察虚实。即使行动,也不使自己失之于分散。行动起来以后就要跟踪对方的思路,并掌握对方的计谋。有气势,就可以决定利弊得失,就可以威胁权变的结局;气势一旦衰败,就没有必要再费心去认真研究了。 
要把智谋运用得像转动圆球一样,就要效法猛兽。所谓转圆,是一种变化无穷的计谋。要有无穷的计谋,必须有圣人的胸怀,以施展深不可测的智慧,再使用深不可测的智慧来沟通心术。娜怕在神明与天道混为一体之时,也可以推测出事物变化的道理,可以解释宇宙无穷无尽的奥秘。不论是智慧韬略还是奇计良谋,都各有各的形式和内容。或是圆略,或是方略,有阴谋、有阳谋、有吉智,有凶智,都因事物的不同而不同。圣人凭借这些智谋的运用,转圆变化以求得与道相合。从创造化育万事万物的人开始,各种活动和行为没有不与天道相合的,借此也可以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天地是广大无边的,人事是无穷无尽的。所有这些又各以其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考察其中的计谋,就可以知道成败的结果。所谓转圆,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凭借道来预测存亡大事,于是也知道了转圆是为了就方。所谓圆,就是为了便于语言合转;所谓方;就是为使事物稳定;所谓转化,是为了观察计谋;所谓接物,是考察进退的想法。对这四种办法要融汇贯通,然后归纳出要点和结论,以发展圣人的学说。
要预测事物的损益就要效法灵蓍。所谓损益,取决于事物刚刚有征兆的时候。事情的发展有是否适时的问题,也有成败的问题,即使是很轻微的变化,也不可不细心观察。所以圣人用无为来对待有德之人,当对方说话时就观察他的言辞,并考核对方所做的事。“益”,是要了解的对象。“损”,是要实施的行动。无论是损还是益都有行不通的时候。圣人对此并不勉强辩说。所以,圣人不以自己的言论来改变人家的言论。言辞不烦琐,内心也不浮燥。意志不乱,思虑不邪,当事情遇到麻烦时,就为之谋划,把自然的规律作为内容。圆的计谋不善自运行,方的计谋不随便停止,这就叫作“大功”。不论是益是损,都是借助语言工具进行的。运用分威散势的方法来处理政界斗争,以体现“兑”的威力。事情刚刚出现征兆时,就要及时为之决断。所以说,善于损兑的人,就好像在千仞的大堤上决口放水,又好像在万丈的高山上向下滚动圆石。

持枢 
持枢 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
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注释】 
1、持枢:持,掌管、执掌;枢,本指户枢。洞察事物生成发展的根本原则,以便采取能适应的行动。

【译文】 
所谓持枢,是指春季的耕种、夏季的生长、秋季的收割、冬季的储藏,乃是天时的正常运行。决不可企图改变和违背这些规律,违背者即使暂时成功最后也要失败。 
所以为人君者,也应有天枢,负责生聚、教养、收成、储藏等重任。在社会生活中,尤其不可改变和抗拒这些规律。如果违背基本规律,虽然暂时兴盛起来,最后还要衰落。这是天道,也是人君治国的基本纲领。

中经 
中经 一,谓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拘执穷者,不忘恩也。能言者,俦善博惠 二;施德者,依道 ③;而救拘执者,养使小人。盖士,当遭世异时,或当因免阗坑或当伐害能言,或当破德为雄,或当抑拘成罪,或当戚戚自善,或当败败自立。故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是以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 四,缀去却语,摄心守义。本经纪事者纪道数,其变要在《持枢》、《中经》。 
见形为容,象体为貌者,谓爻为之生也,可以影响、形容、象貌而得之也。有守之人,目不视非,耳不听邪,言必《诗》、《书》,行不僻淫 伍,以道为形,以德为容,貌庄色温,不可象貌而得也。如是隐情塞郄而去之。 
闻声和音,谓声气不同,则恩受不接。故商、角不二合,徵、羽不相配 ⑥。能为四声主者,其唯宫 七乎?故音不和则不悲,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虽有美行盛誉,不可比目 ⑧,合翼 ⑨相须也,此乃气不合、音不调者也。
解仇斗郄,谓解羸 10 微之仇。斗郄者,斗强也。强郄既斗,称胜者,高其功,盛其势。弱者哀其负,伤其卑,汗其名,耻其宗。故胜者,闻其功势,苟进而不知退。弱者闻哀其负,见其伤则强大力倍,死而是也。郄无极大,御无强大,则皆可胁而并。 
缀去者,谓缀己之系言,使有余思也。故接贞信 11 者,称其行、厉其志,言可为可复,会之期喜。以他人之庶,引验以结往,明疑而去之。郄语者,察伺短也。故言多必有数短之处,识其短验之,动以忌讳,示以时禁 12 ,其人因以怀惧,然后结信以安其心,收语盖藏而隙之,无见己之所不能于多方之人。
摄心者,谓逢好学支术 13 者,则为之称远方验之,警以奇怪,人系其心于己。效 14 之于人,验去乱其前,吾归于诚己。遭淫色酒者,为之术,音乐动之 15,以为必死,生日少之忧。喜以自所不见之事,终可以观漫澜 16 之命,使有后会。 
守义者,谓守以人义,探心在内以合者也。探心深得其主也。从外制内,事有系由而随也。故小人比人则左道 17 ,而用之至能败家夺国。非贤智,不能守家以义,不能守国以道。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注释】 
一中经:中,内心;经,经营、治理。中经,指以内心去经营外物。 
二能言者,俦善博惠:巧于雄辩的人最能解决纠纷,所以就成为善人的好友而广施恩惠。俦,同类、伴侣。 
③依道:道,道德、道义。依道,遵循道法。 
四郄:缝隙。 
伍僻淫:邪恶淫乱。 
⑥商、角不二合,徵、羽不相配:商角徵羽都是五音的名称,商属金,角属木,徵属火羽属水。由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而不相合,所以才有乐声不调和的现象。 
七宫:五音之一,被视为土,能和其他四音。 
⑧比目:即比目鱼,只有一只眼睛的鱼,总是两条并游。 
⑨合翼:即比翼鸟。只有一眼一翅的鸟,总是两只并羽齐飞。 
10 羸:瘦弱。 
11 贞信:诚信。 
12 时禁:除规定时间以外禁止出入的禁令。 
13 支术:同技术。 
14 效:供献、效劳。 
15 音乐动之:以音乐的快乐节奏来感动人。 
16 漫澜:无限遥远的样子。 
17 左道:邪道。

【译文】 
所谓中经,就是帮助穷困,救济危难,而且这种德行要施之于能言善辩、品德淳厚的人。如果解救了牢狱中的人,那么这个穷途末路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对方的恩惠。巧于雄辩的人,多心地善良,又能广施恩惠。那些对人施行德义的人,都依道行事。而能救人于牢狱的人,能收养平民并加以利用。士大夫常常生不逢时,或者侥幸免于深陷兵乱,或者因能言善辩而遭谗害,或者被迫放弃德行铤而走险;或者遭到拘捕成为囚犯;或者想戚戚独善其身;或者反败为胜而独立于世。所以处世之道贵在能够制服人,而不能受制于人。能制服别人的人可以掌握权力,受制于人的人就会丢掉性命。所以,看见外形要能叛断面容,估量身材要能推知相貌,听到声音要能随声唱合,要善于解除仇恨和与敌斗争,要善于挽留想要离去的人和对付前来游说的人,要善于摄取真情和恪守正义。本经记事是记录道数,其变化都在于《持枢》和《中经》二篇之中。 
所谓“见形为容,象体为貌”,就像爻卦占卜一样,可以从影子和回音方面,可以从形体和姿容方面,可以从形象和面貌方面来掌握对方。而那些有操守的人,眼睛不看非礼之物,耳朵不听邪恶之言,言必称《诗》、《书》,行为端正,道貌岸然,以德为容,庄严而又温顺。这样的人就难地从外形把握他们。遇到这种对手,就应深隐真情,堵塞漏洞,然后离去。所谓“闻声和音”,是指声气不同,感情上难于接受,所以在五音中,商音与角音合不到一起,徵音与羽音不协调,能调和四声的只有宫音。所以五音不协调就不悲壮,那些散、伤、丑、害等不和之音,更不成声调,用这些音来游说必然难于入耳。虽然有高雅的行为和美好的名声,也不可能与别人像比目鱼和比翼鸟那样亲密无间和谐相处。这都是因为声气不相同,音调不和谐的缘故。 
所谓“解仇斗郄”,是说要调解两个弱者之间的敌对关系,所谓“斗郄”就是使两个强者相斗。两个强者既然斗起来,就必然有一胜一负。胜利的一方会夸耀战功,玄耀气势;败北的一方,就要衰叹失败,自卑伤感,觉得丢了面子,对不起祖宗。所以胜利的一方只知道夸耀成功和气势,只要能前进就决不后退;弱的一方知道自己为什么失败,不忘战争创伤,努力使自己强大,加强力量,为此而拼命。娜怕没有多少可乘之机,只要敌方防御不够强大,就可以威胁它,以至吞并它。 
所谓“缀去”,就是指说出自己挽留的话,让对方再慎重考虑。在与对方接触时,要称赞他的品行,鼓励他的志气。讲出娜些事可以重新做,娜些事可以继续做,与他一同期待成功的喜悦。利用别人的教训来验证自己以往的行动,以便排疑解惑。 
所谓“郄语”,就是要侦察对手的弱点。因为对手的话说多了,必然会有失言的地方,抓住对手的某些失实的言辞,并把它与事实相验证。用对手最忌讳的问题去动摇它,让对手产生一种拘束感。然后再争取和安抚对手的慌恐之心。最后再把以前的话拉回来,委婉地反驳对方,又不要把他的无能暴露给更多的人。 
所谓“摄心”,就是说遇到好学技术的人,就要为他们扩大宣传,并设法从多方面来证实他们的技术。使之受宠若惊,感到无可非议。那么这个人的心就被我们所笼络。让他的智慧为民众效力,利用以前的经验来治理混乱局面,使老百姓也能心悦诚服地归顺我们。一旦遇到沉湎酒色的人,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用音乐来打动他们,再用酒色会影响寿命的道理来提醒他们,使他们萌生生命会日益缩短的忧患意识,再用那些他们所不曾见过的美好景象来刺激他们的情绪,使他们看到人生的道路是丰富多彩的,对未来充满信心。 
所谓“守义”,是说要遵守人的义理。就是要探寻人们内心的想法,以求得叛断与事实相符合。如能探到真心,就可以掌握人的真正想法。从外到内来控制他们的内心。事情总是有联系的,都会由一定原因引起,按一定逻辑发展。小人与君子相比,他们会采用左道旁门,会导致败家亡国。不是圣人和智者就不能用义理来治理国家、不能用道德来保卫国家。圣人所以珍视道的微妙,那是因为道可以转危为安、救亡图存。

(0)

相关推荐

  • 《鬼谷子》陶弘景注本经阴符七篇1盛神法五龙:德养五气真情自神

    题文诗: 盛其神也,取法五龙,中有五气,神为之长, 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至道. 道者至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 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育之气,先天地成, 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 ...

  • 《鬼谷子》陶弘景注本经阴符七篇2养志法灵龟:安己志实神精情通

    题文诗: 养其情志,取法灵龟.所以养志,乃由心气, 之思不达.心有所欲,志存思之,志为欲使, 欲多心散,心散志衰,则思不达.故心气一, 则欲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 思达情理.理达和通,和 ...

  •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原文及翻译

    ■ 使精神旺盛充沛,必须效法五龙. ■ 心培养志向要效法灵龟 ■ 使思想充实,必须效法螣蛇. ■ 发挥威力,要效法伏在地上准备出击的熊. ■ 散发威势.即利用权威和有利形势采取行动,要效法鸷鸟. ■  ...

  •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原文及译文

    本经阴符七术原文及译文盛神法五龙盛神法五龙,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 ...

  • 鬼谷圈: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全文阅读)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一.盛神法五龙 盛神法五龙,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 ...

  •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 道家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序言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 ...

  •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灵蓍损悦法 损悦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悦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 ...

  •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原文及译文

    本经阴符七术·盛神法五龙 盛神法五龙,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

  • 典藏: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全文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 .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 ,一 ...

  •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中的修真养生术

    世传鬼谷子的四门学问之一就是出世学,即"修真养性,服食引导,祛病延年,冲举可俟." 一.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这些不过是一种传说,还不足为凭,真正能代表鬼谷子学派养生 ...

  •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鬼谷子>下卷,有人称为外篇."本",是根本的意思:"本经",主要讨论精神修养."阴符",强调谋略的隐蔽性与变化莫溯,历代对它的 ...

  •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原文及翻译)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原文+译文+翻译) <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本经阴符七术>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