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马破3的大神们的日常练习方法之潜伏问题
『跑你』——RunYouRunMe——跑步不受伤,新手快入门。愿跑友亲们更健康不受伤,一起跑一辈子。
原创技术文章,真实案例分析
文 | 老Q
有些跑友不满足于完赛,对自己的成绩会有要求,也会去看一些文章,讨论一些训练方法。
不少大神的训练经验是这样的(估计很多亲们见过类似的):
每周跑一次间歇(I跑),跑一次节奏(T跑),然后其它几次是马拉松配速长距离慢跑(其实就是M跑)或者更低速度(E跑)。
也可能是这样的:
每周跑一次坡(其实本质上相当于I跑,不过对腿部肌肉力量锻炼效果更好),跑1~2次节奏跑,其它几次稍慢配速的长距离跑(20K起)。
还别说,这些经验的提供者真有不少是优秀业余跑者,PB破3的那种。可以说,前面提到的这些训练方法,也是其个人实践的一种提炼总结。看着不错,间歇、节奏、长距离,这几项算是马拉松PB跑者必练的课目,挺齐全的。相当于吃一顿饭,荤素主食都有,搭配得不错。
不过老Q觉得这种办法不太妥当。
问题出在哪儿呢?
在马拉松这些训练里面,E跑和M跑锻炼有氧能力,可以说是基础练习,这个什么时候都应该有。间歇(I跑)、节奏(T跑、乳酸门槛跑)这些,算是高强度练习(有些书称高质量练习),各有其练习目的(今天不细说了),也是应该有的。但是有几点得要注意:
1、锻炼的时候以周为时间单位练习;
2、备赛前的练习分成几个周期;
比如丹尼尔斯在经典跑步训练方法那本书中,就分成四个阶段(B/FIP, IQ, TQ, FQ)。徐国峰老师会把备战前的训练分成四大周期:基础期、进展期、巅峰期、竞赛期。基本上每个周期都花4~6周的时间比较合适。
3、每个周期练习的重点应该不同。
例如上述国峰老师的几个周期,对应的练习重点分别是E、I、T、M。
从这个角度来看,最前面那些大神们的实践经验的最大问题在哪儿呢?
没有重点。
如果在一周的时间里面,长距离也练,I也练,T也练,身体会无所适从的,也就谈不上有多少提高了。所以,在一个周期里,以锻炼身体的某种能力为重点(比如锻炼最大摄氧量就得重点练习间歇跑),其它能力顺带着小练一下,让身体记住别忘了还有这本领就好。
另外要特别说明一下,关于间歇跑这个训练,很容易混淆,不同文章的说法不同,不同人的理解也相差很远。请亲们特别注意一下这个间歇跑。个人建议参照丹尼尔斯那本《经典跑步训练法》里的定义及训练方法。以后会详细说明一下。
对了,大神们关于跑坡这个方法很值得借鉴学习,有条件的同学不妨经常性跑跑,让自己更酸爽一些。
--本文完---
作者老Q(老刘)——运动大叔,安全跑步知识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