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归丸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组成用量】

熟地黄24g,淮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二味烊化)各12g,牛膝9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用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萸肉、牛膝、菟丝子补益肝肾,配以血肉有情之品龟鹿二胶填补精髓。全方共奏滋阴补肾,益精填髓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肾精血虚损之病证。

本方具有调整水液代谢,降血糖,增强性功能,营养神经等作用。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形体消瘦,腰酸膝软,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神经衰弱、高血压病、糖尿病、结核病、不孕、不育、遗精、慢性前列腺炎、腰痛、萎缩性外阴炎等病证。而必须症见头昏眼花,腰酸腿软,盗汗,口干咽燥,脉细数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再生障碍性贫血(肝肾阴虚,精亏血少型)治宜滋补肝肾,养血填精。以本方去鹿角胶、牛膝,加补骨脂、旱莲草、女贞子、白芍各15g为主治方。若出血重者,加白茅根、紫草各30g,茜草15g。阴虚内热明显者,加鳖甲(先煎)、生地黄各15g。

2.强直性脊柱炎(肝肾亏虚型)治宜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以本方加川续断、杜仲、当归、杭白芍各10g为主治方。

若口干咽燥为阴虚火旺所致,宜加知母10g,黄柏6g。饮食不香者,加炒白术10g,砂仁6g、关节痛甚者,加淫羊藿15g,巴戟天10g。四肢冰冷,舌淡苔白者,加制附片(先煎)、桂枝各10g。

3.缺铁性贫血(肝肾阴虚型)治宜滋养肝肾。

以本方去鹿角胶、牛膝,加制首乌、当归、白芍各10g为主治方。

若低热缠绵不退者,加鳖甲、地骨皮。神疲乏力者,加黄芪、党参。贫血严重者,加阿胶(烊化)、紫河车。舌质紫色,胁下痞块者,加鹿角胶(烊化),鸡血藤。四肢冰凉者,加全狗脊、补骨脂。

4.重症肌无力(肝肾阴虚,筋肉失养型)治宜补肾养肝,滋阴通络。

以本方去淮山药、菟丝子,加当归、茯苓、沙苑子、女贞子各10g为主治方。若舌质暗紫、肌肉萎缩者,加丹参、鸡血藤。失眠多梦者,加夜交藤、炒枣仁。畏光流泪者,加决明子、青箱子。眼球固定者,加川芎、僵蚕。烦热口干者,加知母、黄柏。饮食不香、大便干结者,加制首乌、谷芽。

5.更年期综合征(精亏血枯型)治宜滋肾养血,填精益髓。

以本方去鹿角胶,加制首乌、阿胶(烊)各15g为主治方。

若腰膝酸软,骨节酸痛明显者,加狗脊、桑寄生各15g,以补肝肾、强筋骨。6.生殖器结核(阴阳俱虚型)治宜阴阳双补,抗痨杀虫。

以本方加生牡蛎(先煎)30g,杜仲20g,附子10g,肉桂6g为主治方。

若下腹部有结块者,加昆布、海藻各15g,三棱、莪术各10g,以化瘀软坚散结。

7.女性性功能障碍(肾阴虚亏型)治宜滋肾育阴,养血益气。

以本方加当归15g,太子参12g,锁阳10g为主治方。

若月经后期、经量稀少者,加益母草12g,紫河车10g,以养血调经。

8.外阴白色病变(肝肾亏损型)治宜滋补肝肾,养血填精,润燥止痒。以本方加白芍15g,当归、川芎各10g(合为四物汤),白鲜皮、防风各10g为主治方。

若肝气郁结者,加柴胡、郁金各10g,以疏肝解郁。阴虚内热者,加地骨皮15g,丹皮10g,以滋阴清热。

9.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型)治宜滋补肝肾,填精充髓。

以本方合芍药甘草汤(白芍20g,甘草6g)为主治方。

若阴虚火旺者,加黄柏、知母各10g,以滋阴降火。阴虚肝旺,出现口苦胁痛者,加川楝子10g,郁金12g,生牡蛎、珍珠母(均先煎)各30g,以平肝潜阳。

10.精囊炎(脾肾两虚型)治宜补肾健脾,固摄益精。

以本方去鹿角胶,加煅龙骨、牡蛎、黄芪各20g,党参、茯苓、侧柏炭各15g,阿胶珠(烊)6g为主治方。

若不育者,加羊睾丸1对。阳痿不举者,加仙灵脾8g,蜈蚣2条。遗精、滑泄者,加益智仁、莲须各10g。

11.精索静脉曲张(血虚肝郁型)治宜益阴养血,柔肝通络。

以本方加生地15g,当归、川楝子、白芍各10g为主治方。

若腰膝酸软者,加川续断、杜仲各12g。阴囊坠胀者,加柴胡8g,黄芪12g。阴囊抽痛引及少腹者,加玄胡索、台乌药各9g。阴囊肿物显而易见者,加橘核、莪术、地鳖虫、生牡蛎。

12.视网膜色素变性(肝肾阴虚型)治宜滋补肝肾。

以本方去川牛膝,加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各15g)为主治方。

13.老年性耳聋(肾精亏虚型)治宜益精补髓,健脑聪耳。

以本方加制首乌15g,甘草3g为主治方。

14.听神经瘤(肾虚痰结型)治宜益精补肾,化痰散结。

以本方去鹿角胶、山萸肉、川牛膝,加牡蛎15g,鳖甲、茯苓、制半夏各12g,制南星10g,甘草6g为主治方。

若颜面麻木者,加全虫10g,白附子6g。

【随证加减】

1.气虚甚者加人参、白术、黄芪。

2.饮食不香者加砂仁、陈皮、山楂。

3.遺精滑泄者加芡实、金樱子、莲须。

4.阴虚火旺者去鹿角胶,加女贞子、麦冬、生地。

5.夜热骨蒸、潮热盗汗加地骨皮、白薇。

6.大便燥结者加肉苁蓉、火麻仁。

7.小便混浊者加茯苓、猪苓、车前子。

8.腰痛加狗脊、川断、杜仲。

9.不育加肉苁蓉、仙灵脾、人参、蛤蚧。

(0)

相关推荐

  • 左归丸及其水煎液和青娥丸补肾气变方

    ​左归丸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admin 2019-11-29 13:56:12 养生之家导读:左归丸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分别是什么呢?下面由小编来为大家详解. ...

  • 左补肾阴虚,右补肾阳虚,吃反了等于“肾”上浇油

    滋补肾阴虚的左归丸 主要成分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龟板胶.鹿角胶.枸杞子.菟丝子.牛膝. 养肾功效 左归丸源于明代医学家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其中熟地滋肾填精: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山 ...

  • 肾虚补肾,左归丸,右归丸,归肾丸!到底该选哪种?什么最合适

    肾虚,相信很多人都清楚,也都知道肾虚可简单分肾阴虚.肾阳虚.阴阳双虚.肾阴虚严重需大补真阴,肾阳虚严重需峻补纯阳,如果介于这两者之间,又该怎么补呢? 对于人体肾脏而言,肾藏后天之精,肾精化为肾气后,起 ...

  • 麻黄桂枝各半汤神奇作用与功效、加减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桂枝麻黄各半汤简介 [原文]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 ...

  • 中药方剂甘露饮的配方组成及其功效与加减应用!

    中药方剂甘露饮的配方组成及其功效与加减应用!甘露饮,中医方剂名,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清热养阴,行气利湿的功效,主治丈夫.妇人.小儿胃中客热,牙宣口气,齿龈肿烂,时出脓血,目睑 ...

  • 除湿胃苓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组成用量] 茯苓.猪苓各12g,泽泻15g,苍术.厚朴.陈皮各10g,桂枝.白术各9g,甘草3g,滑石16g,防风.山栀子各8g,木通6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中五苓散运脾除湿 ...

  • 小青龙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组成用量] 半夏12g,麻黄.桂枝.干姜.白芍各9g,五昧子.甘草各6g,细辛3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以麻黄发汗平喘,宣肺行水为主药,桂枝辛温解肌,温阳化气,行水涤饮为臣药, ...

  • 金匮肾气丸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组成用量] 干地黄24g,山萸肉.怀山药各12g,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g,桂枝.炮附子各3g. [服用方法] 水煎服.如研末炼蜜为丸,则每服6g,日服3次. [功效作用] 本方在六味地黄丸的滋阴补 ...

  • 益胃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组成用量] 生地.麦冬各15g,沙参9g,玉竹6g,冰糖3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中以沙参.麦冬.生地.玉竹诸药均能甘寒养阴,生津润燥.合用则奏益阴生津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病 ...

  • 七宝美髯丹加减功效和作用

    补肝,益肾,养血,祛风.治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痛,遗精,崩带,久疟,久痢,慢性肝炎,痈肿,瘰疬,肠风,痔疾.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壮筋骨;用于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 ...

  • 真武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 治疗的疾病有哪些 -

    ​[组成用量] 茯苓.白芍各10g,炮附子.白术各9g,生姜8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中说:炮附子温阳散寒,可恢复肾脏化气行水功能.白术健脾除湿.生姜温胃散水,茯苓淡渗利水.五药 ...

  • 百合固金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组成用量] 百合15g,生地12g,熟地.玄参.当归.白芍各10g,麦......-冬.贝母.桔梗.生甘草各8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用百合.麦冬.贝母.甘草润肺化痰,生地.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