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毕业40年

原题:师范毕业四十年,春华秋实路漫漫——写在师范毕业四十年之际

作者:张宇清 (授权发布)

来源:《校园长青树》美篇

今年是2021年,我工作整整40年了。因为疫情,暑假的许多外出交流活动都取消了,有些线下的活动也改成了线上直播。所以,干脆待在家里,静下心来梳理一下自己的教学生涯,也算是对自己有个交代。好在前段时间因为一个关于“专业成长”的讲座,我已经从专业成长的角度理出了一个头绪,那干脆就顺着这个思路,进一步进行整理和完善一下,权当是写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吧。

其实呢,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每个人都在讲一个关于他自己的故事。有的是热烈的,辉耀史册;有的是动人的,世代流传;有的是可耻的,遗臭千秋。我们当老师的,恐怕只能用自己的一生来讲一个很平常的故事。但我以为这个故事只要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就值得我们去感受、去反思。或许,会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我的教学生涯,以时间为数轴,大体上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农村中学,第二段厂矿学校,第三段市属中学(含15年私立学校)。中国基础教育的学校类型,我大概都经历过了。

农村学校,收获纯真的友谊

1981年,我18岁。这一年,我师范毕业啦。从毕业的第一天开始,我慢慢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打开尘封多年的日记,往事历历在目。各区县对师范生的分配原则基本相同,除了少数几个班干部能参加“市分配”以外,大多数同学都是回原籍。我也不例外,被分配到我的老家——张店区房镇联中。所谓“联中”就是几个村联合办的中学。这也是房镇乡规模最大的一所中学,分为南校和北校。南校是初中,北校是高中,1985年暑假后两校合并到北校,由于那里地势低洼,所以人称“北洼”,我的高中就在这里读过一段时间。

我所在的学校是南校。和我同时分到房镇的还有同班同学黄德村和张志勇,二班的王贵军和四班的于峰,我们五人被分配到不同的学校。我和于峰被分到初中,张志勇、黄德村、王贵军都被分配到小学。我们这届师范生,是第一届高中中专,学科知识还是非常扎实的,特别是数理化。虽然师范的老师们天天给我们灌输“师范,是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的”,但真到毕业分配,我们还有是有点蒙圈。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考学出去,离开农村。可是,毕业后迁出去的户口又要迁回来了(虽然是非农业户口)。对我们这些同学来说,心中还是充满了不甘。可作为个体,谁也无力改变现状。看到大多数同学的结局都一样,也就默认了。

从此,开启了我的教学生涯。

那个年代,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以民办教师为主,中专学历就是全乡教师队伍的最高学历,全乡一百多名教师中,拥有中专学历的大概有十几个人。比我们早两年分来的师范生(民师班)还有3个,周丕荣在北校教高中数学,李崇新和胡正平在南校教初中语文,他们上师范是分专业的。拥有中专学历的还有中心学校的校长王锡山,高中的语文老师赵瑞林、彭军,化学老师张旭庆等。

房镇联中南校和房镇小学两个校园连在一起,中间没有隔离墙。第一年,学校给我安排的任务是教初一的《青少年修养》和初二的《历史》,还让我兼任小学的《自然》。领导没有安排我教主科,大概是对一个18岁的大男孩有些不放心。虽然当时对这样的安排有些不满,但正是这一年使我在教学上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由于这两门学科都没有太大的教学压力,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我每节课都会留出部分时间和学生进行互动,互动的内容有好多都是超出所教学科的,学生们可以当堂给老师提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语文、数学到物理、化学各个学科,从对电影电视的评论到科幻故事的联想,我会尽其所能来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也很享受那段时光。虽然我是一名副科老师,却深受学生的喜爱,有时候为了某个话题,学生们会从教室追随我到办公室,又从办公室追随我到宿舍。学生们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促使我不断地读书和学习。

当年的历史课本

小学《自然》课本

记得初二四班有一名特殊学生,身体有先天残疾(父母近亲结婚所致),年龄仅比我小一岁,我18岁,他17岁。其他学科都不好,唯独喜欢历史,历史知识相当丰富。记得有一次给他们班上课,讲到“西安事变”,他就和大家分享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一些趣闻轶事,硬是抢了老师的风头。以后,我就利用课堂互动时间,和他讨论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看法。在他的带动下,班里面喜欢历史的同学越来越多。

《青少年修养》就是初一的政治课,分为上下两册。以“五爱”教育为主要内容,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等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上有许多生动的故事,上课主要是通过讲故事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我有时候也会针对某一问题开展课堂讨论,由于没有考试的压力,这门课大家学得也很轻松。那时候农村的学生都不会讲普通话,还记得我的课代表是一位女生,长得挺漂亮,可是一说话却是满口的“口头语”。有一次我善意的提醒她,说话应该注意点,可她却满不在乎的说了一句“俺*老百姓就*这个熊样的还*艹”,现在想起来,还十分好笑。这就是当时学生的现状。

第二年,学校领导安排我教初一(1)班和(2)班的语文课,同时兼任(1)班的班主任。这是我第一次当班主任。这一年,无论是教学还是班主任工作,我都充满了激情。还记得校长王锡山第一次听我的课,我讲的是《一件珍贵的衬衫》,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一名青年女工于1972年8月3日夜因骑车违章被周总理的轿车刮伤,周总理立即让工作人员带她去医院检查,并送给她一件崭新的白衬衫,这名工人始终也没舍得穿过一次,每当看见这件白衬衫,就会想起周总理的崇高品德和光辉形象。听完课,校长对我的课大加赞赏,还在全校教师会上进行了表扬,让我在全校出示公开课。这大大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学生们学得也很投入,每次统考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总是很好,高出第二名有七八分。

大概是因为年轻,和学生的年龄比较接近的缘故,学生们特别喜欢我的课,也喜欢和我在一起聊天。放学后总是一群又一群的学生,跑到办公室以问问题为名和老师聊天,久久不肯离去。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不仅仅是我所任教学科的,其他学科的也问。比如数学、历史、生物,科幻等等。就连我们家有几口人,我有没有女朋友这类问题也关心。只要是我知道的,我都耐心地一一为大家解答。其实,我心里明白,学生们不是来问问题的,是故意来和老师套近乎。时间久了,我和学生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似乎产生了一种情感依恋。每逢节假日,我总是盼望着能早点开学,能见到我的学生。

我只教了一年语文。后来因为工作需要,又改教数学,还是从初一开始。所以,我原来带的两个班就只能和他们说“再见”了。至今我还记得和学生们告别的情景。那是暑假后开学的第一天——8月8日。因为农村学校还要放秋假,所以暑假没有城区学校的时间长。当我来到教室和大家告别的时候,同学们竟然在教室里哭成一片,这个消息来的太突然了。我只能强忍住泪水,告诉大家,我只是不给你们上课了,但仍然还在一个校园里生活,同学们课间或放学后还可以来找我。

爱是相互的,你付出的越多,收到的回报也会越多。从那以后,每年的8月8日,竟然成了(1)班的同学和我相聚的日子,大家把这个日子命名为“双八节”。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同学们遇到问题总是喜欢找我,有时候还涉及到很私密的情感问题。

刚开始做班主任,没有啥经验,就是天天和学生们“泡”在一起。学生的各种问题都要处理,有闹矛盾打架的、有丢东西找老师破案的、有偷偷摸摸早恋的,有逃课下河游泳的,还有干脆逃学的……农村孩子的那种天性在学校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家访也就成了我的家常便饭。我们班的一位男生,很有个性。他们家离学校很近,经常和父母闹矛盾,有时竟大半夜就跑到学校来让我给他评理。这种事情常有发生,所以我和家长们的关系也特别亲近。农村家长没有多少文化,见到老师就一句话“孩子就交给老师了,不听话就狠狠的揍,我们保证不会护犊子”。

那时候,我这个当老师的还没有恋爱,可我的学生有的已经偷偷开始早恋了。有个男生成绩本来很优秀,可不知道啥原因,上课经常魂不守舍,期中考试成绩突然下降得很厉害。原来他和邻班的一个小女孩早恋了。该怎么跟他谈这件事呢?和学生直接谈这样的事情,我还是第一次,首先我从外围了解了他俩的具体情况,分析了他的心理状况。从学习成绩入手,开始了这次交谈。开始,我让他谈谈成绩不好的原因,他闭口不谈,看来他明白我的意思。但又不愿吐露自己心中的秘密。我开始给他讲道理。推心置腹的从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变化,讲到必然引起的自身心理变化,再讲到随之带来的种种干扰。我一方面从规律上分析干扰的必然出现,告诉他当自己感到这点时,不要怀疑自己,也用不着恐惧和苦闷,这是谁都会遇到的,解除他的精神负担和神秘感;另一方面,我又讲到青春的第一步不是每个人都能迈好的。有理智的人,有远大目标、有志向的人,就有自控能力,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感情,而意志薄弱的人,缺乏方向与动力的人,就可能成为感情的奴隶,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当我再问起他的时候,他承认了自己“交朋友”耽误了学习。这可能刺痛了他的灵魂,他浑身冒汗,两手捂住了头,大概是太激动了,我忙让他躺下休息一下,还让他喝了一杯温开水。见他精神好转,我又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这期间交朋友不仅浪费了时间、荒废了学业,而且由于这期间阅历太浅,见识又少,看问题极不成熟。如果在这期间交朋友,这种不成熟的感情也经不起日后风雨的考验,这样下去是没有好处的。我又用自己努力学习成功考学的经历给他指出了今后的道路,并鼓励他下定决心,放下包袱,把学习赶上去。他似乎看到了希望,不再回避我的目光,我看到他的汗没有了,眼圈却红了。看来他真的动心了,我为我这次的成功而高兴。随着情感问题的妥善解决,他的成绩很快就回到了应有的水平。后来他成功考上了当时的重点高中。

我的老家也是农村的,父母都年龄大了,弟弟妹妹年龄又小,所以,农忙的时候我经常找我的学生们帮忙。一听说我家里有事,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去。干完活就在家里吃饭,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因为和学生的年龄差距不大,所以,学生们都把我当成自己的大哥哥一样,我待他们也像是自己的弟弟妹妹。人们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我当时无论如何也产生不了那种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对待学生倒是真有那种父辈对待子女的感觉了。如果说是借助职务之便谋求私利,这应该算是吧。这事要是发生在现在,我的一些行为早就被曝光了。前几年不是有个小学生给老师撑伞就被举报了吗?我的行为可比那位老师严重多了。

在农村工作的几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和学生的感情,那种淳朴让你无法拒绝,有些是一生都无法割舍的。后来我到淄博教育学院脱产进修,还经常收到学生们的来信,和我讲述我离开学校之后班里发生的一些故事。有一次,我收到原来(1)班班长的一封信,说班里的一位女生因为感情问题就要辍学了,恳求我一定要抽时间找那位女生好好谈谈,说只有我能救她了,因为她只信任我。我被这份信任所感动,第一时间请假找到这位女生了解情况,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总算打消了她辍学的想法。这位女生后来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工人。

拜年,是农村的一大习俗。每年的大年初一,人们都要一大早出去给村里的长辈们拜年。我虽然年龄不大,但每年的大年初一都会有许多学生来给我拜年,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男男女女,一群又一群,自行车排满了大门口,引来乡亲们羡慕的目光。我也很享受这份荣誉,有时候赶上饭点,就留学生们吃午饭。

在农村工作期间,很少有机会参加市区的教研活动。印象最深的是观摩张店区的一次公开课,主讲是张店一中的高德兴老师,讲的是在代数课中渗透几何推理的一个内容,这节课对我的影响还是蛮大的。还记得1984年暑假参加过张店区组织的一次教师业务素质考试,我竟然得了99分,让我在学校大大的露了一次脸。

那时候,学校的师资力量有一多半是民办教师,真正科班出身的公办教师很少,所以,领导把我们新分配来的教师当成宝贝一样,不但给我们新来的老师安排宿舍,还特意安排临时工负责给我们做饭。比我晚来一年的是一位淄博师专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和我同龄,生日比我小一个月,所以我称呼他“小靳”,他是物理系的,这是房镇联中的第一个大学生,虽然只是个专科。小靳和我同龄,长得特别帅气,一身腱子肉,打扮也很时尚,他的到来,给学校带来一股清流。我们俩一间宿舍。他喜欢抽烟,有一次他抽烟不小心,半夜点着了褥子和蚊帐,一时间屋子里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我俩便起身灭火,等火灭完了,他才感觉到屁股有点疼,用手一摸,屁股上竟掉了一大块皮。到卫生所一看,二度烧伤,整整休息了三个多月。

第三年,学校又分来了一位师范毕业生,是民师班的,姓辛,年龄比我大4岁,所以我们都喊他“老辛”。从此,我们的宿舍又多了一个伴。三人为众,从此,我们宿舍的业余生活就开始热闹起来。早晨起来,我们锻炼身体,主要是长跑,到了晚上又是乒乓球比赛,又是歌咏比赛,每天都不消停。小靳是男中音,擅长唱流行歌曲,比如80年代流行的《张帝问答》,给我的感觉比磁带中的原版还好听,老辛是男高音,擅长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母亲》等歌曲。这段时间,我也跟他俩学会了不少好听的歌,乒乓球技术也大有长进。闹腾完了,我们就回到办公室学习,我和老辛研究数学,小靳独自研究物理,有时候我们也进行一些跨学科的交流。因为我喜欢背诵一些古诗词,这段时间在我的影响下,小靳也喜欢上了古诗词,比如《琵琶行》、《长恨歌》等等,他都能流利地背诵全文。

那时候没有职称评定,我们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大家的工资都很低,每月也就四五十元钱。可正是那段时间,我们仨竞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经过不断的思考和讨论,我们的意见逐渐达成一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对美好的事物进行追求,不断地丰富和完美自己的心灵,让每一分钟都在进取中度过。正是这些思考,让我们在那段没有目标的日子里,不断读书学习来充实自己,才抓住了一次次晋级的机会。

每年过冬的白菜都是我们自己准备,炊事员只负责给我们做,所以吃饭花不了几个钱。记得有一年,老辛联系到一个村的白菜,我们自己用“地排车”去白菜地里拉回学校,才1.5分钱一斤。有时候我们也自己做饭,用辣椒炝锅,五花肉炒白菜,特别好吃。

为了方便,我们就把一部分白菜存放在宿舍。可万万没想到我的一个小错误,竟把宿舍的白菜毁了一多半。事情是这样的:因为有个老师生病请假,我去给他们班代课。这天很冷,院子里飘了薄薄的一层雪,刚上课不久,就有个叫冬云的女生喊“报告”。我开门一瞧,是一位梳着两只小辫的女孩,头上挂着雪花。我让她赶快进来,可她却迟迟不肯,我这才注意到她身后还跟着一只小羊。“能让我的小羊也进来吗?老师。”她眼里已经含满了泪水。“你怎么能带小羊来上学?”我让她把羊拴在树上,她却哭出了声:“小羊会冻死的,老师,让它进去吧。我不是故意带它来的,半路上我才发现小羊跟在后面,可怎么赶也赶不回去”。我略一迟疑,拿出一串钥匙,指了指我的宿舍:“把它关到那个屋去吧!”放学后,小姑娘高高兴兴的牵着小羊回家了。可留给我的却是满屋的羊粪味和被羊啃过的十多棵白菜以及两位舍友的责怪。我一个劲的陪不是,后悔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当初怎么就没想到这些呢?事后我很快就把这件事忘记了。可若干年后到书店去买书,竟然被当年的那个女生认了出来,真是女大十八变,当年哭鼻子的小妞竟出落成了美丽的大姑娘。原来她高中毕业后全家农转非,被安排到新华书店当了服务员。我的家就住在书店附近,和他们家相隔也不远,晚上,她约了几个同学一起去我家里玩,还给我送去了一个绒毛玩具——一只可爱的小羊。小羊的脖子上拴着一张精美的贺卡,上面写着:“张老师,您是我最尊敬的老师,也许您会把我忘记,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这件事令我回味再三,我对妻子感慨:没想到当年的一个“错误”会给她留下如此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可我当时还为这个“错误”懊悔了半天呢。妻子也是位教师,她若有所思地说:“现在看来,你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它告诉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懂得这个道理,方能为人师表。”后来,我把这个小故事写成文章在淄博日报发表,标题就叫《一个美丽的错误》。

学校教师多数都是民办教师,他们家都是附近村的,家里面经常有事需要帮忙,比如盖房子、垒墙之类的活,都是利用周末,老师们互助。所以,几乎所有老师的家我们都去过,干活、吃饭、喝酒、打牌。民办老师中有几个竟是泥瓦匠高手,每次干活都少不了他们,我老家的大门就是请他们去盖起来的。有一年暑假,学校需要垒院墙,几个民办教师就承包了这个工程,我和小靳也加入进来,挣了几个零花钱。

印象中,曾经去过的村子有房东、房西、高南、高北、钟家、彭家、积家、范家、麻营、东孙、院上、北黄、林家、刘家等等,几乎所有同事的家我们都去过。同事之间的友谊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由于缺少师资,学校又招聘了一批年轻的民办教师,他们都是一些高考落榜生。其实,当民办教师只是权宜之计,工作之余,他们会偷偷复习高中知识,随时准备参加高考。我们宿舍这一个大专生和两个中专生自然就成了他们的导师,复习中遇到问题他们就过来请教。时间久了,我和这些年轻教师的关系就走得特别近。后来,有几个老师都考上了大学,也有些考取了师范,转成了公办教师。这几个老师的成功也提升了我们哥仨存在的价值。

1984年暑假,从房镇中学考入师范学校的一名女生又被分配回原籍,分到了房镇小学。因为小学和中学两个校园连在一起,所以我和她就有了交集,日久生情,我们恋爱了,后来她成了我的妻子。

1985年暑假,我考取了淄博教育学院,小靳也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函授。在我就要离开房镇的时候,我们宿舍的三人竟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感觉。于是我们哥仨便效仿三国的刘关张,结拜成了异姓兄弟。后来,我的两位舍友,一位成了张店区某重点中学的校长,一位成了区教研室的高中部主任。再后来,这个结义联盟不断扩大,又增加了三名志同道合的年轻教师。至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交情不但没有疏远,而是与日俱增。这也在当地的教育界传为一段佳话。

关于教学成绩,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老师们都是很在乎的。记得有一年期末考试,我没有参加监考,而是陪同一位民办老师去参加招生考试了。等我回到学校,才听说发生了考试“泄密”的事件。后来,中心学校的领导介入调查,对泄密老师进行了处分,宣布本次考试作废,对所有涉及到的学科进行了重考。

我从教育学学院毕业后,又回房镇中学教了一年。这时候南校和北校已经进行了合并,统统合并到北校去了。这一年,我担任初二(3)班和(4)班的数学课,兼任(3)班的班主任,带领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进行了学校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风筝比赛,获得第一名的是房东村的刘珍同学,她的风筝是爷爷亲手给她制作的“八卦”,飞得最高最稳。

暑假后新学期开始,学生才得知我调走的消息。这时,我已经在城区学校上班,无法看到学生们惊呆的表情。当我再次回房镇去办理调动手续时,正赶上过教师节。孩子们应该是有所准备,纷纷送给我一些小礼物,大多都是笔记本和相册。有个学生在笔记本扉页上写了一首小诗“日走月转万物行,开学才闻师走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贤师育我情”;还有个同学在相册中留了一张纸条,是半张作业纸,上面写了密密麻麻的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张老师:您好!最近还顺利吧!您就这样走了,只给我们留下了一片片回忆,那美好的回忆,它会给人以愉快。您仅仅教了我们一年就走了,真是太可惜了。正是我们有待更进一步互相了解的时候,您走了,太遗憾了。在这短短的一年中,您给我莫大的鼓舞和帮助,我忘不了您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个眼神,可以说您那潇洒的翩翩风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爱说、爱笑,又是那么幽默,您是我遇到的第一位活泼、潇洒、风趣、幽默、富有渊博知识的老师。这并不是我对您的恭维、奉承。您帮助并领导我们组织了那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确实丰富了我们的第二课堂,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啊,那是多么令人难忘的往事:那幽默的小故事,迎风而飞的风筝,我们爱听的歌,还有那有趣的智力题。它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分别了,但愿我们还能相聚。在这时候,我也无它表示,赠您一个相册以作留念吧。祝您今后工作顺利,一切如意。教师节到了,祝您欢乐地度过自己的节日!!”。这些学生还有一年就要参加中考,在他们最需要我的时候,我离开了。对这些学生,我心怀愧疚。

2020年11月8日,我再次翻看这些学生的赠品,深有感触,写了一首小诗《感怀》,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回首三十二年前,那是一九八八年。一纸调令梦成真,逃离北洼奔张店。暑假结束离别日,心怀愧疚几十年。喜看今日苗成林,北洼旧貌换新颜。”在小诗的后面还加了备注:人老了容易怀旧。周末翻看书橱,找到往日的一本日记本。这个本子是我学生送我的礼物。当年从农村调入城市工作,是我们这代人的一个梦想。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单位是一所农村中学,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当地人称“北洼”,就是房镇中学。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作也是我梦寐以求的,但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我的心里却是五味杂陈,最不舍的是我刚刚教了一年的那些学生,对那届学生我一直心怀愧疚。为了追求自身的发展,我抛弃了对我充满信任和期待的学生,所以,我的心中一直有一种负罪感。可学生们不但没有怪罪我,反而给我送行,送我小礼物——笔记本或相册,还时常到张店来看望我,有什么好消息也愿意和我分享。看到同学们都毕业了,长大成才,事业有成,我心中稍稍有些慰籍。如今的房镇中学已经旧貌换新颜,变成了高端大气的齐盛学校。看到这本日记和昨天那张发黄的小纸片,写下这首小诗《感怀》,以作纪念。

学生给我的纪念品

学生给我的留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年的“北洼”已经旧貌换新颜。现在的房镇已经成为新城区的文化中心。原来的房镇中学已经变成了全新的齐盛学校,有着全市一流的校舍和教学设施,令人羡慕。学校周边是美丽的齐盛湖公园,淄博市图书馆、科技馆、档案馆,大剧院等公共设施。我曾经教过的那些农村娃,大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多数村庄都进行了旧村改造,平房换成了楼房。我的学生们也都在各行各业干的风生水起,有干村委主任和书记的,有干村委委员的,也有自己当老板的,日子都过得很开心。最近几年,农村的学生也兴起了同学聚会,大家聚在一起,回忆往事,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其实,我的那些学生也都是五十岁左右的人了。

在农村的最后一届学生聚会

虽然当初被分配到农村,我心中充满了不情愿,但随着工作的投入,慢慢抚慰了心中的痛。回想在农村教学的那段日子,心中充满了感恩。在这里,有最好的同事,大家彼此帮助;在这里,有最好的领导,是领导的赏识让我自信满满;在这里,有最淳朴的学生,学生们淳朴的爱,让我无法忘怀;在这里,有最好的舍友,留下了桃园结义的佳话;在这里,我收获了自己的爱情,成就了美满的婚姻。

写到这里,有句话突然从脑子里冒了出来 “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人生,遇到什么人,发生什么事,都是有迹可循的。不论结果如何,那都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但如果事与愿违,也别担心,因为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生,平凡或是精彩都无需在意,你只管全力以赴,上天即使没有给你想要的,也一定会给你更好的!

青葱岁月

齐盛湖公园

作者简介:

张宇清:淄博第十八中学正高级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淄博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淄博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淄博市优秀教师。曾获全国及省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优秀多媒体课件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淄博市创新成果奖,1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期刊发表,出版专著《让学生获得受用终生的东西》。

(0)

相关推荐

  • 「作家工场·中篇小说」石山|风吹书页哗啦啦

    作者简介 石山,原名程卫国.六十年代生人,现就职于晋城市发改委. 风吹书页哗啦啦 一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中考录取通知邮寄到了村里,王默生和他们村里的几个初中同学被录取到古城县梅西中学读高中. 梅西是 ...

  • 【刘正军】原创//致青春:瑞泉中学求学琐忆

    致青春:瑞泉中学求学琐忆 1963年9月,我迈入了渭南县瑞泉中学的大门.渭南县瑞泉中学创办于1938 年,得名于渭南著名风景区六姑泉.我考进这里时,校长是冯金铭(民盟渭南县主委),党支部书记是艾栋(正 ...

  • 武福祥 李月娥 | 尊敬的老师闫振华

    每晚10:10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在这里等你 作者:武福祥 李月娥 1953年我考入孝中,二年级时闫老师担任了我班班主任兼代数学课,我任团支部书记,因此接触较多,受益匪浅,并有恩于我. 闫老师毕生从事 ...

  • 张和媛 | 回首杏坛路

    往期回顾  ·  孝义之行--柿柿红 ·  汾酒宗师杨德龄 作者:张和媛 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童年时,正是"文革"时期,我的爷爷是富农,我就成了富农的后代,同 ...

  • 赢战高考,圆梦大学——丁沟中学出征2020高考!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合集 楝树下为爷爷梳背 当年那些学生   七亩褶子 布达拉宫里的虔诚   打草鞋 草堆洞里的温暖与快乐 十年寒窗磨一剑,只待今朝问鼎时. 三年,我们披星戴月地苦读,寒暑不辍 ...

  • 竺元平 | 难忘的大西沟联办中学

    大西沟,这里讲的是西井子镇正北方大约40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庄,2004年之前的几十年以来,长期都属于格化司台公社.这个村三面环山,一条由山上倾斜而下的雨水冲刷而形成的小河沟,从西向东将村子分 ...

  • 那些年,我作为教师曾经走过的路

    那些年,我作为教师曾经走过的路 ----如何看待小学初中生的竞赛培优   我自己是农村农民家庭出身,以前以为城里的孩子不能吃苦,也没有农村孩子头脑聪明,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极大的偏见和谬误.首先,城里面 ...

  • 封面故事 | 李镇西:理想的方圆

    2018年7月,李镇西如约回到乐山一中,在退休前,给当年的学生们上了"最后一堂课":<一碗清汤荞麦面>. "我们就是14年前大年夜,母子三人共吃一碗阳春面的顾 ...

  • 【五四特辑】一眸沧桑 青春正好——献给中学毕业40周年的你 ‖ 王典馥

    一眸沧桑 青春正好 --献给中学毕业40周年的你 王典馥 四十年前,我们走过 湿漉漉的青葱之旅 四十年后,我们拥抱着 沉甸甸的金色秋季 无论贫穷,不论富裕 --我们都是 纯真无比的同窗姐妹兄弟 忘不了 ...

  • 廖俊林: 聚会吟 ——为纪念黄沙湾师范七七届毕业40周年同学会而作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文/廖俊 ...

  • 黄少华:中师毕业30年,成为正高级中学教师的“生机”之路

    我是黄少华,是江西新余市第一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 作为教师,30年的教学生涯,我真的不知道算不算幸福?总感觉这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养家糊口而已!但是,回味起来,我感觉到平淡的生活中有苦有乐,且蕴含着无 ...

  • 中师毕业30年:你要记得你永远是武师27班的一员

    原题:窗为学事 同抒母校反哺情 --写于河北武安师范九0届27班三十周年聚会之际 作者:邢红霞 天高气清 秋风送爽 岁月轻轻划过我们的脸庞 一年又一年 如今,我们毕业已是三十年的时光 三十年啊!如白驹 ...

  • 中师毕业30年,从当老师到做校长,我一直留在这所乡村学校

    一. 我叫李若明,今年49岁,1990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到现在整整三十年了. 我家就在镇上.1987年,我初中毕业时,做村干部的父亲和镇中学班主任交流,谈我是报考高中还是读中师. 班主任的意见是,小明 ...

  • 【原创】内蒙古|杨峰:毕业40周年有感

    原创作者:杨  峰|内蒙古阿拉善盟 <毕业40周年有感> 前言:1981年7月,我们从阿盟师范毕业,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今年,已经毕业40周年,为此,阿盟师范81届理科班的同学举行了毕业 ...

  • 高中毕业40周年同学聚会 发言

    高中毕业四十周年聚会,班长梅芬同学要我写一段话,做个致辞.当时感觉这个光荣工作应该是领导做的.但梅芬同学殷殷期待,希望我来完成.推辞不过,我就勉为其难,写了一段文字. 回首青春  相聚快乐 今天,20 ...

  • 毕业40周年同学会致辞(精选多篇)

    第一篇:毕业40周年同学会致辞 毕业40周年同学会致辞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毕业40周年同学会致辞.转眼之间,40年岁月已匆匆而过.从入学相识到毕业相知.3年的时光飞似的滑过眼前.从各奔东西到今日重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