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格律诗的格律
第五课
格律诗的格律
一切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没有成法,格律诗也是一样。但是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当然有。在讲解这些规律之前,我们还是要谈一谈一个认识论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对待格律诗的格律。
这是个关于格律诗格律的态度问题,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那么,格律诗的创作就无从谈起。
诗的格律不是某一个天才制定的,它是无数诗人通过长期实践和众多诗的理论家通过长期探索,总结出来的一种高度艺术化的民族文学形式。
尤其是格律诗的格律,具有抑扬顿挫的音调、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以及齐整的句式,使诗歌达到形音尽美的状态。从格律诗的内涵来说,包括诗律和诗艺,也就是说,格律是格律诗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格律,就不成其格律诗。
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我想,凡是给自己的作品冠以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以致长律的,就必须遵守格律的要求,那就是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押韵以及律诗的对仗,这是不容置疑的,也是无须置辩的。
那些不要格律的也尽可不要,只是千万别称自己的作品是格律诗就行。有人说,那样岂不是要以辞害意了?不会,绝不会。在格律诗还未定型以前的作品,我们姑且不说。
自格律诗定型后,多少脍炙人口的格律诗篇出自诗人的笔下,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试问,有哪一个诗人说以辞害意了?有哪一个诗人说我不要遵守格律?格律不会缚住诗人的手脚,更不会缚住诗人的灵感。因为格律诗除了格律外,还有诗艺的问题。
诗艺,就是在遵守格律的前提下,如何体现诗的意境美的能力。德国大诗人歌德对中国的格律诗认识得很到位,他说:“在限制中才显出能力,只有法则能给我们自由。”
是的,古往今来,很多格律诗大家,就是在娴熟地运用格律的基础上,施展他们的文学才华,创作了大量不朽的格律诗诗篇。
这一讲,我们学习《格律诗中语法知识的运用》。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我们势必要对语言文字进行排列和组合,如何让我们的语言文字以最优的组合、最合理的排列展示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
在格律诗的创作中,由于受到格律和字数的限制,因而要求我们具备更强的语言文字的组合能力。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句子,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那么,在格律诗只有五言或七言的情况下,如何处理这些句子成分的呢?这就涉及到格律诗中语法知识的运用。
格律诗自唐代成型以来,无数诗人在自己创作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实践着语法知识的运用,以致几乎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诗的语言和语境。下面,渔火试从句子中各成分的处理来进行讲解。
我们学习文言文知道,就句子的句式来说,大致有三种情况:省略句、倒装句和疑问句。格律诗作为一种文言诗体,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先讲省略句。在诗句的写作过程中,有些句子成分的省略是不影响读者阅读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违背作者所必要交代的,就大可省去。
一、省略主语:
1、作者自指时,往往省略主语。
比如:(我)灭烛怜光满,(我)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
2、诗题中交代的人、物或事,往往省略主语。
比如:(思念)轻似浮尘浓似酒,(思念)重如顽石淡如烟。(江畔渔火《思念》)
二、省略谓语。
1、省略一些表示活动、变化的动词谓语,而只强调状态。
比如:一家(流落)千里外,百舌(争鸣)五更头。(顾况《洛阳早春》)
2、省略表示判断、存在的动词谓语,这种情况很常见。
比如:映阶碧草自(成)春色,隔叶黄鹂空(有)好音。(杜甫《蜀相》)
三、省略宾语,这种情况比较少。
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还原过来是:野火烧不尽(草),春风吹(草)又生。很明显,上一句草作为宾语省略了,下句草作为兼语(吹的宾语、生的主语)也省略了。
再如:肠断未曾扫,眼穿仍欲稀。(李商隐《落花》)可以看出来,上句省略了宾语落花,下句省略了兼语落花。还原过来是:肠断未曾扫(落花),眼穿(落花)仍欲稀。
四、省略虚词成分。
1、省略介词。
比如:江流(于)天地外,山色(在)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2、省略连词。
比如:(虽然)身无彩凤双飞翼,(但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省略了表示转折的连词。
3、省略助词。
比如:无边(的)落木萧萧(地)下,不尽(的)长江滚滚(地)来。(杜甫《阁夜》)
4、名物语式,就是整个句子都是由相关联的一些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
比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再比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再说倒装句。
有时候为了句子的摇曳生姿,作者故意错列一些句子成分,当然,有时候也是为了照顾格律(包括对仗和平仄)或要强调某一句子成分。
一、主语置谓语后。
比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正常的语序应该是: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再比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正常的语序应该是:漠漠水田白鹭飞,阴阴夏木黄鹂啭。
二、宾语前置。
比如: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末归南山》)正常的语序应该是:明主弃不才,故人疏多病。
三、定语后置。
比如: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崔颢《行经华阳》)正常的语序应该是:河山北枕险秦关,驿路西连平汉畤。
四、特殊的错列。
比如: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杜甫《日暮》)本来的语序应该是: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
再比如: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李白《听蜀僧浚弹琴》)本来的语序是:流水洗客心,霜钟入馀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错列,用得很少,非大诗人不敢用也。因为从正常的语序去看,一般都不符合逻辑,需要正确地推理。如王维有句“须臾白发变垂髫”,不知道错列方法的,还以为人可以返老还童了。
至于疑问句,也很常见。一般来说表现的是作者肯定性的语气,或者是讽刺性的发问,以增强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使得诗句不至于太平板。
另外,就格律诗中句子成分的语法结构,尤其是律诗中的对仗句式,重点介绍一下。
<一>一句式,就是一个五言或七言的句子里,只有一个句子的主要成分。
一、一句式的主谓型。
1、语法结构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2、语法结构为“状语+定语+主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语法结构为“主语+状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4、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补语”的主谓型。
比如: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自河南经乱……》
二、一句式的主谓宾型。
1、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
2、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定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3、语法结构为“主语+状语+谓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笙歌却返乌衣巷,部曲皆还细柳营。(徐铉《从兄龙武将军贬官后重经故宅》)
4、语法结构为“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岁月已残衰飒鬓,风骚犹壮寂寥心。(齐己《寄酬秦府高推官辇》)
5、语法结构为“定语+主语+谓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
6、语法结构为“定语+主语+谓语+定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贾至《早朝大明宫》)
7、语法结构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元中丞》)
8、语法结构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语法结构为“状语+主语+谓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杜牧《自宣城赴官上京》)
10、语法结构为“状语+主语+谓语+定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三秋梅雨愁枫叶,一夜扁舟宿苇花。(温庭筠《西江送渔父》)
11、语法结构为“状语+定语+主语+谓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皇甫冉《春思》)
12、语法结构为“状语+定语+主语+谓语+定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李商隐《杜工部书中离席》)这里“杜工部”是“仿杜工部体”的意思。
三、一句式的连谓型。
1、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谓语+宾语”的连谓型。
比如:风清飘短袂,马健弄连环。(徐铉《晚归》)
2、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定宾词组+谓语”的连谓型。
比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宾语+谓语动词”的连谓型。
比如: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渍《野望》)
4、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状语+谓语+宾语”的连谓型。
比如: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李商隐《安定城楼》)
5、语法结构为“定语+主语+谓语+谓语+定语+宾语”的连谓型。
比如: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杜甫《新秋》)
6、语法结构为“状语+主语+谓语+定宾词组+谓语”的连谓型。
比如: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韦庄《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三、一句式兼语型。
比如: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江村》)
<二>两句式,就是一个五言或七言的句子里含有两个句子的主要成分。
一、两句式主谓型。
1、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主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2、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宾语+主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岑参《和贾舍人早朝》)
3、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定语+主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4、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补语+主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水寺闲来僧寂寂,雪风吹去雁嗷嗷。(齐己《楚寺寒夜作》)
5、语法结构为“主语+状语+谓语+主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神鸦乱噪黄陵近,候鸟斜沉梦泽空,(曹松《将入关行次湘阴》)
6、语法结构为“定语(或状语)+主语+谓语+主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7、语法结构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主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晓色未开山意远,春容犹淡月华昏。(李建勋《游栖霞寺》)
另外,还有一种半句式,比如:方知一杯酒,犹胜百家书。(高适《闲居》)诗句中知的宾语是:一杯酒,犹胜百家书,方知一杯酒是一个不完整的句子,故称半句式。
再比如: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白居易《放名五首其三》)其中上下两句各只有一个主语和与这个主语相关的一个短语。
再有,就是三句式,比如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就是两个三句式;清人姚文焱《赤壁》首句“天空木落石崔嵬”也是一种三句式。在格律诗中,半句式和三句式相对较少。
看似讲了不少,其实是不可能囊括所有的句式变化的。我们在品读名家格律诗的时候,要细心领会、认真揣摩,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甚至,我们在实际创作中,还可以别开生面、独创出没有逻辑错误的新的句型。
但是,有一点,这必须在我们十分熟悉语法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做得到,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诗才。总之,只有掌握了句子成分的灵活处理,我们写出来的诗句才能跌宕生姿,才能充满灵性,才能焕发美,才能触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