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中国古代版画遗珠——洋风姑苏版
今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异域同绘——中国美术馆藏日本浮世绘和清代木版年画精品展》引起了当代人对传统版画的兴趣。
虽然中日两国版画的布展可谓等量齐观,但现场的关注度确大相径庭。笔者在展览现场看到一位美术老师带领一群中学生观摩展览,老师对葛饰北斋、鸟居清长、喜多川歌麿、歌川广重的浮世绘作品如数家珍,赞誉有加,对中国明清版画仅轻轻带过,还投以构图过于对称,设色浓艳之类的评价。这样的对比,学生当然难以对本国的版画有什么太好的印象。
美术老师这样的观点也反映了目前两国传统版画的影响力。浮世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中国古代的精品版画多流失于欧洲和日本。中国民众很难有机会看到技艺精湛的中国古代版画精品,相关的学术研究也无法深入,中国民众对传统版画的漠然就可以理解了。
春景
中国的传统版画有上千年的历史,到了明清时期达到了辉煌时期,在文人、画工、刻工、书商群体的努力下,版画的创作欣欣向荣,出现了各种流派。
其中在清初的雍正、乾隆年间,随着欧洲传教士的涌入和海外贸易的发达,欧洲绘画和铜版画开始对中国画家和民间画工产生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宫廷画师的西洋趣味,比如焦秉贞、冷枚等所绘制的具有西洋透视法的卷轴画。
百子图
另一方面在苏州(古时叫姑苏)桃花坞地区出现了一批“仿泰西笔法”的洋风版画。其构图复杂、刻工精美绝伦,堪称中国木板年画的巅峰之作,史称姑苏版。
四妃图
这种版画明显借鉴了西洋铜版画的风格,具有明显的焦点透视、明暗和排线技法,从而具有更强的写实性。焦点透视法为平面上营造立体纵深感,明暗法则是通过描绘物体的色调明暗的变化形成立体感。排线法以各种排线强调物体的明暗变化和质感,同时还可以协调画面节奏。这些特点在洋风姑苏版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中国传统绘画没有严格的透视体系,无固定焦点,视点随画面无限延展。在表现山水图景时无疑具有优势。但在表现建筑结构时,传统技法却难以表现出建筑物真实而复杂的空间效果。
西方版画无疑给当时的中国画工以启发,他们临摹学习有透视明暗关系的西洋铜版画之后,创作出了符合中国审美意境的洋风版画。
西洋剧场图
在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西洋剧场图》是18世纪30年代的一幅西洋风格的版画。画中均为西洋建筑和中古人物,建筑物的透视关系也是严格按照西方透视法,建筑物的暗面和投影均以细密有序的排线来表现。但从建筑顶部近似中国佛塔的塔刹结构和钟楼正门的门额和楹联几个细节看出,作品是出自中国人之手。
这样的纯粹西洋景物的版画作品非常少见,在洋风姑苏版画中更多的体现在江南城市和园林的大型作品中。
全景式的风光名胜图
姑苏版的题材广泛,风景名胜、美人婴戏、花卉虫鸟、文玩器物、戏曲故事无所不包,大型作品多以联幅画面出现。
姑苏万年桥图
其中,风光纪游类作品竟占有近四分之一之多,他们主要以苏杭两地的城市景观和自然风景为主。场面宏大繁密,将山水、建筑和风俗画融为一体是其主要特点。
苏州阊门图
其中的代表作为《苏州阊门图》《三百六十行图》以全景俯瞰的视点描绘了苏州阊门沿岸码头商贾云集、航运繁忙的城市景观,画中商铺、吊桥、大小船只、各色人物描绘细腻精细,画中的房屋与城墙、桥梁都有明显的焦点透视关系,画面空间显得非常深远。同时画面也有明确的光源和投影,观者能感受到此时此地的真实景观。
三百六十行(局部)
据专家分析《苏州阊门图》《三百六十行图》还可以连缀在一起,是一组版画中的两张,如果联画铺展开,不亚于苏州版的《清明上河图》的盛况。
西湖十景图
对于当代人熟悉的西湖和苏州园林,姑苏版有大量作品,比如各种版本的《西湖十景图》,其中墨香斋版的《西湖十景图》就表现了西湖经典景观——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柳浪闻莺和断桥残雪四个景色。
世俗的风景
世俗生活向来难入中国文人画家的视野,而民间版画家则非常青睐市井生活、节日民俗、民间信仰和劳作娱乐的题材。
渔樵耕读是农耕社会的四种基本生活方式,姑苏版作者会细致入微的表现各种人物劳作和生活的细微场景,仿佛是中国版的勃鲁盖尔式绘画。
渔家同乐图
比如一幅表现渔家生活的《渔家同乐图》,场景复杂、人物众多,画面中间是多人聚餐的场景,画面下方表现了妇女纺织,上方是樵夫打柴的场景。《耕织图》则表现了车水、犁地、插秧、采桑、缫丝、纺线、捣练的各类耕织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中国水面天空都是以留白处理,但在在姑苏版中,水波的荡漾和流动的云朵都也做了细致刻划,画面饱满而生动。
〈四季圖–秋、冬〉,木刻版畫,墨版套色敷彩,約1750年,110x108cm (每張56.5x54cm),蘇州,奧地利埃斯特哈希皇宮“小中國會客室”(徐文琴攝影)
姑苏版的人物画特色也非常鲜明,传统卷轴人物画表现的多是贵族官吏、文人雅士,鲜有内宅人物生活的表现,这些在民间版画中却多有体现,姑苏洋风版画这类题材刻划的精致程度又高于一般的民俗版画。
夏荷美人童子图(局部)
比如《夏荷美人童子图》《书画美人童子图》《莲池亭游戏图》等作品都是妇人育儿的家庭场景,透着浓浓的亲情。画中妇人端庄贤淑,或教书或作画抚琴,儿童生动活泼,姿态各异,或嬉戏打闹或读书识字。
柳畔美人童子图
画中人造型不如宫廷人物画精细,具有传统版画程式化图示,姿态略显僵硬。衣褶阴影浓重,但面部白皙,以传统线描勾勒,中国画家对西洋阴影法是有保留的。
传统卷轴画中的场景描绘往往乏善可陈,但姑苏版画对室内场景的描画细致入微,依照透视法营造出完整丰富的空间效果。
美人图
和人物相比,姑苏版画家显然更青睐西洋透视法所营造的空间感。窗格、桌椅、画案、门廊、地砖等都严格按照透视法和明暗法一丝不苟的描绘,造型严谨厚重,展现了如西洋写实绘画般的真实环境感。
《莲池亭游戏图》,王舍城宝物馆藏,一副曾被浮世绘开创者奥村政信临摹过的作品。
创作者还巧妙借鉴了园林建筑中的空间法则,利用窗棂、黛墙、栏杆分割出多层精妙的小空间画面,丰富了画面的空间层次,堪称画中画,这在浮世绘的室内画中也能找到呼应。在《夏日美人童子图》和《书画美人图》中,能看到室内与室外的环境融为一体,在窗棂或栏杆透出的近水远山、园林亭榭,无不缥缈深邃。
精密的制作方法
根据专家推测,洋风版画的出现是伴随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出现的。传教活动在明代中后期形成规模,仅在江南地带就有十万之众,利玛窦、罗明坚等传教士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的书籍插图、圣像画、铜版画和画材技法。
清初,江南的刻印中心由徽州转移到苏州。这里汇集了一批具有天主教或有天主教背景的画师和刻工,如丁允泰、丁应宗、管瑞玉、陈仁柔、沈朝等人,他们几乎没有多少文字记载,在当时文人画家眼里这些工匠画师不值一提。
为了形成丰富立体的画面效果,洋风姑苏版不同于传统的木刻墨色只印刷一次,往往会分出浓墨和淡墨两种,甚至三种不同深度的墨色套印,这与西方的木刻套印更为接近,西方传统的“明暗套色木刻”所用印刷颜色大多是深褐、淡褐、蓝灰或土黄,使画面形成三到四种色度,使画中人与景物具有明显的立体感。
洋风姑苏版的排线法显然借鉴了西方铜版画技法,这需要在刻版时,就要组织成缜密的排线,形成明暗深浅的灰度变化。这种能力是传统画工不具备的。同时这类版画尺幅多长达一米以上,加上需要两个以上的印刷工协同完成,这样复杂的工艺流程必然成本高昂。
洋风姑苏版昙花一现
洋风姑苏版这种特色版画最大的技术特点就是借鉴了西洋版画的焦点透视和明暗法,创造出了更为真实、复杂、大型、精致的场景。在题材上更加贴近平民生活,它将文人、城市和乡野内容融为一体,打破了雅俗的界限。洋风姑苏版无伦在形式还是内容上对中国传统绘画都具有突破意义。
但这种特色版画事实上没有对中国绘画产生太多影响,在当时掌握话语权的文人阶层眼中这只是一种商品画,登不了大雅之堂,西洋技法也被认为不入画品。
《姑苏石湖仿西湖胜景》(局部),神户市立博物馆藏
姑苏版的兴盛与苏杭地区的经济繁荣,城市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有关,就如同日本的町人阶层对浮世绘的接受一样,他们对于新奇视觉效果的艺术品是富于兴趣的。但在中国,版画类作品多作为辞旧迎新的年画,不予保存,这也是民间姑苏版难以留存的原因。
洋风姑苏大型版画的制作需要几倍于普通版画的工作量,这就使得他的订件多是高端客户。它们主要远销欧洲和日本,在欧洲主要被剪裁为壁纸成为城堡装饰物,对当时流行欧洲的“中国风”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日本浮世绘、屏风画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風景人物圖〉(局部),繪畫,乾隆時期,廣州,鹽車莊園“書房”(圖片來源:徐文琴攝影)
然而随着乾隆中期厉行禁教,持有西方图像也成了煽巅罪的罪名之一,带有透视法的版画自然成了活靶子。各路体制外画工明哲保身,洋风姑苏版也就此衰落。它的主要活跃期仅仅在18世纪早期到中期,堪称昙花一现。而太平天国的战火对苏州城市与民众、经济与文化更造成沉重的破坏,期间,老阊门地区的大火将各年画作坊焚烧殆尽,画版尽毁,桃花坞年画也由此大滑坡。
受到姑苏版画影响的日本浮世绘在十九世纪却迎来了绚烂的篇章,浮世绘成为了影响印象派发展的东方元素,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浮世绘画家也进入了世界艺术史。
“小中國會客室”,埃斯特哈希皇宮 奧地利愛森史塔德 (埃斯特哈希皇宮提供)
廣東山水人物畫壁紙,繪畫,18-19世紀,寧芬堡皇宮浴池亭閣。
今天,为数不多的姑苏版画精品多数深藏于外国藏家、欧洲古堡和欧洲、日本的美术馆中,鲜有机会被世人所关注,丁允泰、丁应宗、陈仁柔这些版画作者更是少有人知。
回顾中日版画辉煌期的历史转折,令人不胜唏嘘。此次在中国美术馆的中日版画展也为国人提供了窗口,近年来在各地也有愈来愈多的展览是观众能欣赏到更多尘封已久的古代版画精品,感受到它们非凡的技艺与创新能力,从更多的角度认识到中国古代版画曾经辉煌的历史。
回顾中日版画辉煌期的历史转折,令人不胜唏嘘。此次在中国美术馆的中日版画展也为国人提供了窗口,近年来在各地也有愈来愈多的展览是观众能欣赏到更多尘封已久的古代版画精品,感受到它们非凡的技艺与创新能力,从更多的角度认识到中国古代版画曾经辉煌的历史。(文章参考来源:《洋风姑苏版研究》作者:刘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