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老人,以“弹棉花”为幌潜伏东陵10余年,差点把皇陵搬空
引言
古代帝王在死后通常会将许多稀世珍宝作为“陪葬品”,一齐放入陵墓之中。古墓使这些古代帝王的人生“止步”,也是储存着每个时代的历史文化之宝库,古代帝王的陵墓,经历过成百上千年的沧桑变故,最终以一种神秘莫测的姿态呈现于每个人的面前,然而,也有一部分的古墓,在未被保护人员发现就已经遭到破坏,惨遭洗劫一空!很显然,这就是蓄意盗掘。
古往今来,盗墓事件实则相当普遍,甚至在某些时期、某些地域成为了人们的营生手段与民间习俗……纵观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王侯将相等身份尊贵的人在死后就通常被“厚葬”,这也是“礼乐崩坏”的特征之一,而这些“厚葬”的随葬品,也就成为了盗墓者觊觎已久的东西。
01
如今,盗墓已经遭到了明令禁止,盗墓行为不仅败坏社会道德风尚,破坏古代陵墓遗址也是一种违法行为。盗墓贼已然没有曾经那般猖獗,但人类对古代陵墓的好奇感却丝毫没有退却,从许多影视剧中,我们也或多或少会了解到这样一个事实,那便是在陵墓中,大有可能是存在宝藏的!如河北省的东陵,秦始皇陵墓等等,也都被证实过确实有稀世宝藏。
许多人对宝藏存在着无限的憧憬,在河北省就曾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本靠弹棉花为生,却潜伏东陵长达十余年,几乎要将皇陵洗劫一空,那么,此人的结局如何呢?
1945年,抗战取得了完全胜利,此时仍然有部分盗匪顽固抵抗,企图占山为王,王绍义就是其中之一。在早年,王绍义就随着马福田去皇陵盗掘,但被王殿英打退,最后他逃到了一座小山村里,这才得以苟活。
即便如此,王绍义仍然死性不改,仍然觊觎着陵墓的宝藏。
在潜伏在村的十多年间,他主要靠着弹棉花谋生,贼心不死的他,随后将目光放在了皇陵上,凭借先前盗墓的经验,王绍义很快地谋来了盗墓的工具,并私下和守墓人互通,恰巧守墓人也是土匪出生,几名恶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清咸丰皇帝的陵墓,陪葬品丰富,且地处大山,地广人稀,是盗墓者的最佳选择。王绍义很快地找到了地宫的入口,走进了咸丰皇帝和其皇后的陵墓处,将这里的宝藏洗劫一空,随后将这些赃物分配。
此次行动顺利完成后,王绍义的胆子也越来越大,又一次,他企图闯一闯慈禧太后的陵墓,不料,当时镇守慈禧陵墓的孙殿英早已将陵墓中的宝物盗掘一空,王绍义等人只好扑了个空。
据了解,王绍义等人盗墓的手段十分“简单粗暴”,用自制的钢板钥匙,如若打不开,则直接炸出一个窟窿,为了瞒天过海,王绍义还拉拢了上边面,此人亦是见钱眼开之人,为了利益不顾违反道德底线,与王绍义等人狼狈为奸。
02
在权势的保护伞之下,王绍义的盗墓行为变得更为明目张胆,他甚至还煽动当地百姓一齐参与到盗墓“致富”的行列中来,仿佛19世纪中期在北美洲与欧洲国家盛行的“淘金热”一般,疯狂至极。
在短短数月中,从定陵到定东陵的五处皇妃陵墓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洗劫,成百上千的盗墓者争先恐后地来到这里,希望能够发掘珍宝,从此一夜暴富……
陵墓失窃造成的后果远不止陵墓遗址被毁与宝物损失,除此之外,这一系列盗墓事件被某些心怀不轨之人加以利用,污蔑称这一切的幕后指使其实是上级本身!
王绍义盗墓一事弄得满城风雨,相关部门立即派出专人严查严抓,将这些盗墓者一网打尽,然而,王绍义却偏偏成为了漏网之鱼……直到六年之后,王绍义才被捉拿归案。
结语
据了解,许多失窃的宝物都被王绍义倒卖与销毁了,而那些宝物至今难以追回,这无疑是国家的一大损失。早在20世纪初期,八国联军曾发动侵华战争,随后攻入北京,抢劫了无数稀世之宝,将拥有“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化为废墟,没想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仍然有如王绍义等的“害群之马”,为了一己私欲不顾国家利益与道德、法律,私自盗掘陵墓,实在是令人痛心!“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如今,相关部门仍应吸取历史的教训,保护好这些来之不易的历史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