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讲坛】胡清扬:高压下的魔法,“地球大氧化”时代,中国科学家的新假说

这位年轻的学者提出地球历史上的“大氧化事件”成因的新假说:源自地球深部大尺度下的二氧化铁的生成、聚集和爆发。如果是这样,那未来下一次地球氧气浓度上升,到底是新生还是灾难?

胡清扬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 研究员

2020年度“科学探索奖”获得者

我是研究水的,我的名字里就是有“清扬”,它的谐音就是“氢氧”,所以我研究水有那么一点点上天注定的感觉。

首先我是研究地球深部水的,再具体一点是研究地球下地幔的水,再具体一点是指研究距离地球1700千米,到地核地幔边界这个区间之内的水。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地球深部,它可以比作是一个巨大的化学实验室。跟水,它有很多的化学反应会发生,有一些是我们之前想不到甚至不敢去想的。

研究(地球)深部的水为什么重要呢?我就以2018年的一则报道作为引子。

华盛顿大学,他们对马里亚纳海沟上面的地震波进行了一个分析。他们发现每年有大量的水会吸入到地球的内部。注意他们这边使用了“吸入”这个动词,指代的就是,这些水进入到地球的深部,却不知道水最终的去向是哪里?

现在最新的一些观点认为,每年有上亿吨的水会进入到地球的地幔,总量听起来应该很多,但是我打一个比喻,一个太平洋有730万亿吨的水,如果我们将进入地球深部的水,跟我们地球表面的水的总量相比的话,它还是一个很小的一部分。当然大家别忘了,地球的年龄可是以数十亿年为单位去计算的,两者相乘的话,其实还是一个比较可观的数字。

所以说如果一直有水进入到地球的深部,但是没有水从地球深部出来,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地球会逐渐变成一个干涸的行星。

但是比较幸运的是,我们至今没有发现地球有任何水会大面积枯竭的这种现象,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地球深部,确实存在这么一个宏大的水循环,并且它正在影响我们现在每天的生命。

我们要解释地球深部的水,怎么从深部返回到地面,就必须介绍我们第二个主角:就是铁。

铁是地球里面按重量去比较,它是含量最高的这么一个元素。

大家应该都吃过这种巧克力球,我们将地球比作一个巧克力的话,里面这颗果仁就像是一个地核,它基本上都是由铁来组成的,外面这层巧克力可以比作是地幔,最外面是一层薄薄的地壳。

如果水进入到地球内部,和铁相遇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呢?大家可能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是否会发生生锈?因为生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很熟悉,它就是水遇上了铁,然后在空气的作用下,表面会生成一层铁氧化物。

当水进入到地球深部遇到铁,会发生怎么样的化学作用?

研究这个话题 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我们是不是应该打一口很深的井,然后钻到地球的内部,取一些样品出来,然后做一些分析?

但其实最深的这样一种井也只有10多千米,尚不及地球的皮毛;但实际上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比如说火山过程,从地球内部有一些所谓的包裹体从地球深部出来,这些样品就封印在钻石里边,称之为金刚石包裹体,但这样的样品,最深也就是几百千米的水平,差不多最深是到了下地幔的上部,还是没有办法覆盖整个地幔。

我们在实验室就换了一种思路,我们打磨了一对金刚石,然后把它打磨成一个锥形,在它的中间放上样品,然后两边用力,这样就能使这颗细小的样品上面产生很大的压力,这样的样品可以覆盖整个地幔的压力范围,甚至可以做一些地核的科学工作。

这是我们实验的一个场景图,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对金刚石,今天我就特意带了这么一个装置过来。我手中这个东西就是金刚石压砧,而且它不是一个模型,它就是这么小巧,可以从我的口袋里直接拿出来。

大家可能会问它是不是很危险,因为它压力很大。但实际上因为压力都是集中在很小的一点样品上面,所以最不济的情况也就是金刚石有一些错位,然后金刚石报废掉了,但实际上它是十分安全的。

大家可能比较好奇这个装置到底贵不贵?我就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我们一年使用这个钻石的价格,可能还不及我们单位周围一平米的房价。

只要在这个样品上施加足够的压力,铁和水就可以发生一些独特的化学反应。

之前提到了铁锈的主要成分是铁氧化物,那在常压下面,其实有三种最主要的铁氧化物。

这个红色的叫做三氧化二铁;然后黑色的是磁铁矿,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最右边这个是叫磷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铁。

但是在地球内部,铁、氧之间的化学键会发生一些质的变化,它就会出现一些新的铁氧化物,比如说我们要提到的二氧化铁。它就是在地球深部才能稳定存在的这么一种铁氧化物。那二氧化铁是怎么在地球深部被发现的呢?

这就必须使用到我们之前提到的这个金刚石压砧了。左边这个图里面就是铁和水的样品,然后我们将这个样品加压到70万个大气压,然后使用激光对它进行加热,以此来模拟地球深部1700千米的,这么一种温度和压力的环境,然后我们就通过一些表征手段,发现里面生成了二氧化铁。

二氧化铁,它的特点就是氧比较多,我们可以想象是把一些额外的氧气打到了氧化铁里边,然后它也是一种只在高压下才能稳定的,如果我们把压力撤去了,它又会重新变成三氧化二铁,并且释放出氧气。

我们当时合成了这个二氧化铁是相当兴奋的,基本上就是在一周之内把整个文章都写好了,为什么呢?是因为二氧化铁是我们想要提出这个假说的最关键的这么一种成分。

我们假说的名字就叫做“深部造氧说”。这张图片里面我们例举了一些化学反应方程式,传统的观点认为地球深部有一个水循环,但是水循环最简单的单位应该就是水,无论是吸水也好,脱水也好,这个水不会自动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我们的假说——深部造氧说认为,在1700千米深度以下,水可以发生分解,在铁的帮助下,氧跟铁结合生成二氧化铁,然后氢气就跑掉了。所以说这两套理论,它是有一定的差别在这里,我们怎么去应用这套理论呢?

我们就给地球切一个剖面,然后看一下水在地球的深部是怎么去参与并且完成这个循环的。因为在1700千米以下,水可以分成氢和氧,所以我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去讨论它。

其中氧跟铁结合在一起变成了二氧化铁,我们可以将二氧化铁作为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矿物,我们叫它是一个富氧相,它相当于是地球深部的储存氧气的仓库,它在1700千米以下的时候可以稳定存在,但是它一旦进入浅部才会发生分解,所以它只要是保存在那个深度就可以一直地积累,然后可以牢牢地吸住氧气;

那么氢呢?氢可以在矿物里面自由地扩散运动,在物理学家,他们称之为是“超离子态”的一种状态,这也是在高温高压下会有的一种特殊的状态,它就像是一块海绵,吸收了很多液体氢,乍看之下,这块海绵还是固体,但是只要我们一挤,里面的液体氢就会出来,但是因为氢,它本身的比重比较小,所以它是会上升的,上升的过程中会跟其它的矿物重新结合生成水。

这里我们特别要注意一下,这个结合的过程不是说游离的氢跟游离的氧发生了重新的结合,而是通过一些复杂的化学作用,有一些氧化还原的作用,使得氢和氧重新结合起来,比如说它会生成一些碳氢化合物,这些碳氢化合物就是一些有机物的雏形,最后剩下的一些氢会通过火山作用直接被排除到大气里边。

这就是我们通过深部造氧说描绘的水在地球的整一个旅程。

大家可能会问:二氧化铁在地球深部慢慢地积累下去,它到临界点的时候是否会发生一些变化?

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可以参考一下。1986年的时候,喀麦隆有一个叫做尼奥斯湖的地方,发生了一次湖底的喷发,它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喷发出来。因为二氧化碳气体的比重比空气重,所以当二氧化碳气体又降落下来的时候,它就会淹没到附近的村庄,然后排出周围的空气,最终造成几千人的窒息死亡。

虽然这场灾难具体的成因还有一些争议,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二氧化碳在尼奥斯湖湖底已经积累到了一个临界值,最终导致它的喷发。

二氧化铁它在地球深部,积累到临界值也会发生爆发,就会让这些二氧化铁从深部进入到浅部,发生分解,释放出氧气。

在地球整个几十亿年历史上,确实存在这么一些特殊的时期,氧气的浓度会上升,我们称之为“大氧化事件”。

这个图的右边这一侧,我就将氧气的含量跟地球的纪年做了一个图,我们发现其实在整个历史上有这么几个特殊时期,氧气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含量到高含量的这么一个过程。

解释大氧化事件,其实有很多的学说,比如说现在最流行的是“蓝藻菌的产氧机制”。

蓝藻菌,它是可以产生很大量的氧气,而且也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研究,我想它的大方向应该是没有错误的,但是蓝藻菌可以解释所有关于大氧化事件的问题吗?其实大氧化事件它经历的时间,如果跟地球整个历史时期相比的话,应该是比较短暂的,可以说是一些突发性的事件,最早的蓝藻菌应该诞生于三十三亿年前,而这距离第一次大氧化事件还差了十亿年。

氧气浓度突然上升,它本身就应该是一个谜团,这边我就斗胆将我们提出的“深部造氧说”跟“蓝藻菌的产氧机制”都列在一张图上面。

我们“深部造氧说”,它其实核心就是二氧化铁代表的这种富氧相在地球深部的积累,到达临界点之后发生突然的爆发,它的特点就: 它是一种间歇性的、骤发的这么一种过程;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蓝藻菌的产氧机制”,它是一种持续性的、稳定的;

而我们的“深部造氧说”,它还有一个特点,它可以分析过往氧气波动的频率,还可以预测下一次氧气波动的时间。因为地球深部储氧的仓库的大小其实是一定的,如果几百年后再次出现了这种氧气波动,会带来什么呢?

我们就不妨回顾一下历史吧。第一次的大氧化事件诞生了有氧生物,第二次的新生代的增氧事件发生在6—7亿年前,它使得高级生物在地球上产生了,随后地球发生了差不多现在认为应该是有五次的生物大灭绝。

每一次的生物大灭绝,都会使得一半以上,甚至绝大部分的生物灭亡。但是比较凑巧的是,每一次生物的灭绝,都和氧气的突然上升或者下降有关。如果我们算一下上一次生物大灭绝是6600万年前,按照这个频率的话,那下一次的氧气波动可能就不太远了。

下一次的氧气波动会造成怎么样的情况,是否会使地球上的生命来一次重新的洗牌,人类是否会重蹈恐龙的覆辙?这些问题希望大家可以回去考虑。

其实我特别想说一点是,我们提出的理论还属于一个假说。假说的本质是,它还需要很多的实验、很多的数据去支持。

我们当年,2016年完成这个工作的时候,首先投稿。投稿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投稿《科学》杂志,结果马上就被拒稿了。

但其实转念一想,如果我们想的东西跟之前的传统理论完全一样,很对这些传统编辑也好、审稿人也好,对他们的胃口的话,这样的工作其实它的重要性也就没有这么大,但这也是激励我们去做更多的工作,然后慢慢地将我们的假说完善起来。

从2016年起到2021年,我们的工作都一直在进行着,被《科学》拒稿之后,我们转投了《自然》马上就被接收了。

所以就开始吸引一些人去重复我们的工作,至今为止已经经历了差不多有五个年头,然后我们也解决了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项目。

比如说我们后来发现了,这个二氧化铁里面可以包含有少量的氢,然后我们对二氧化铁做了一些化学分析,发现里面的铁其实是一个正二价等等,这样的东西我们到现在一直是在努力去完善它。

我想特别感谢一下我的导师毛河光先生,已经年近八十了,但是还是活跃在科研的第一线。他也是整个高压科学的泰山北斗。

我还想特别感谢一下日本爱媛大学的西真之教授。我们当时发布工作的时候,西真之教授就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觉得我们的结果应该是错误的,因为在他们看来水应该是最小的单位,不管深度是如何,它绝对不会发生分解,变成氢气和氧气。

正是因为有了西真之教授的激励也好、鞭策也好,我们不得不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去回答他提出的很多问题,而且很多问题都很棘手。

(0)

相关推荐

  • 中国科大科学家“解密”下地幔底部大型结构体形成原因

    2021.3月30日从中国科大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忠庆教授课题组王文忠博士与合作者研究发现,下地幔最大的低速异常体可能起源于地球早期岩浆海演化.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将 ...

  • 我科学家发现地幔深部超离子态含水矿物

    我科学家发现地幔深部超离子态含水矿物 来源:科技日报2021-03-29 09:35 X 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的多家合作团队,使用理论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发现了地 ...

  • 月球在生锈!科学家困惑不已:没水没氧气,它是如何生锈的?

    如果你家有铁锅,并且在刷锅的时候没有把水擦干净,锅底就有可能出现一层红色的物质,那就是铁锈.或者如果你走在一条老巷子里,会发现一座铁门上有很多部位都锈迹斑斑,充满了时间的味道. 我们知道,这些锈都来自 ...

  • 趣味化学:铁的氧化物三兄弟,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

    趣味化学:铁的氧化物三兄弟,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 2021-09-07 11:05·谢老师的化学小课堂 氧化铁.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 我们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中,会碰到三种类似的铁的化合物, ...

  • 顽火辉石球粒陨石

    主要由顽火辉石(占55%左右)组成,含有大量钙.铬.镁的硫化物:铁的含量很大(大于30%),而且都是金属铁镍,无氧化铁:有少量游离硅石,主要为石英.鳞石英.方石英等矿物,无橄榄石.密度3.51-3.5 ...

  • 【CC讲坛】李再贵:正确认识膳食纤维,健康中国需要善吃杂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杂粮的消费越来越少,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杂粮富含的膳食纤维是人们身体健康和影响血糖的关键因素之一,他十五年攻关杂粮加工新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杂粮的氧化哈败和口感问题.他说杂粮会 ...

  • 百度智能云再下一城,“开物”探索中国智造新路径

    撰文 /   张贺飞 编辑 /   沈洁 刚刚结束的2021中国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百度智能云的"AI+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落子重庆. 根据论坛上传递出的消息来看,百度智能云俨然 ...

  • 祝全天下的教师,节日快乐!——CC讲坛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 ...

  • CC讲坛——祝全天下的教师,节日快乐!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 ...

  • 【CC讲坛】凌裕涵:在公益消费品中找回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有责任的消费就会带动有责任的生产 每一次对公益消费品的选择 都是给自己想要的世界投票 凌裕涵 EASIN国际义工旅行创始人 动物公民品牌联合创始人 有一个现象很奇妙,当我去招募一些环保的志愿者,我跟他 ...

  • 【CC讲坛】李永华:跟着植物的思维治理荒漠化

    让沙尘及沙尘暴自然地来.自然地去? 自从3月15日经历了近十年最强沙尘暴天气后,沙尘就像"开了阀"一样,隔三差五就来北京"溜达"一圈儿,导致空气质量下滑,能见度 ...

  • 胡盼:下一个

    为什么就这样了呢? 我就一直这样问自己,却总也找不到答案,更找不到能说服自己的理由. 我一直都是个比较乐观的人啊:一直都是别人(朋友)遇到问题了我帮着分析并筹谋划策,找出解决的办法:我的学生们也一直都 ...

  • CC讲坛——全国防灾减灾日

    今天是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面对灾害,你能成为幸存者吗?为受灾的人们提供爱心救援,除了爱心和热情,还需要什么? 点击文字,即可跳转全 ...

  • CC讲坛——五四青年节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