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抗凝血液标本又不合格呢?究竟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改进措施吗?
因此一份合格的抗凝血液标本对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事与愿违!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检验科实验室血液组收到的不合格血液标本总计近千份!这是多么庞大的数据啊!震惊!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合格的抗凝血液标本呢?
接下来我就结合我们科室实际分析其中的原因以及相关改进措施。
1.通过分析,以及参照相关文献、报道在加上与经常出不合格抗凝血液标本的相关临床科室沟通交流。
2.总结原因如下:(按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标号)
①标本凝血;
②标本量少;
③条码未执行;
④条码已经使用过;
⑤项目容器不符;
⑥标本送检不及时;
⑦标本溶血;
⑧患者出院;
⑨空管;
⑩输液端采血;
11其他;
3.抗凝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按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标号)
◆标本凝血的原因:
①抗凝剂剂量不当或者血液与抗凝剂未充分、未及时混匀;
②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③抽血的针头太小,采血不顺利造成微小凝块。
◆标本量少的原因:
①采血医护人员对真空管采集流程不熟悉;
②采血不顺利;
③采血顺序不同可能造成容器固有死腔的发生导致采血量不同;
④真空采血管放置时间过长导致负压不足。
◆条码未执行的原因:
①临床医生对患者医嘱进行变更;
②患者已出院,医生撤消该检测项目。
◆条码已经使用过的原因:
①临床护士交接班工作出现问题导致同一患者同一医嘱重复采血送检。
◆标本送检不及时的原因:
①送检人员为了收集更多标本一起送检、标本送达去向错误导致标本未能及时送检,虽然由于标本送检不及时导致的标本不合格率较低,但是若血液标本采集后送检不及时,也会由于血细胞代谢活动减弱导致血小板、血细胞指数降低而影响标本质量和检测结果。
◆标本溶血的原因:
①因为我们所用的标本均为抗凝血液标本,血常规检测为EDTA—K。抗凝全血检测,在上机检测前不能明确是否溶血;
②对于有些轻微溶血标本尤其是标本难以采集的特殊科室的标本及急危重患者的标本均做了让步检验,在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中做了标本溶血的备注。
4.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针对临床工作人员:
①开展培训与讲座等,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增强临床医生对各类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的正确认识。
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项目,避免不必要的检验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③减少医嘱的变更,降低不合格标本率。
◆针对临床护理工作人员:
①对护理人员和送检人员发放学习资料,进行现场培训,增强护理人员对标本采集及送服人员对标本运输的正确认识。
②加强对患者的准备、采血时间、采血的注意事项(如混匀要求、采血顺序等)、运输等要求。
③做好交接班工作,避免标本的 重复采集。
④护理人员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惩罚制度,进一步增强护士和送服人员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督促其认真做好检验分析前相应工作。
◆针对检验科工作人员:
①加强对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发现不合格标本后应当及时于临床科室沟通,并将不合格样本的信息详细记录在案。
②对送检的标本应该及时进行检验,若暂时无法及时检验,应按照规定将其合理地保存在规定的环境下。
③检验科应该建立规范而详细的分析前标本质量检查流程,避免不合格标本上机检测及错误结果误报。
◆完善信息化管理:
①建立强大、人性化的信息化系统,不合格标本退回若可直接在检验信息系统上实现,护士在工作站能够得到相关信息,便能迅速重新采集标本并及时送检。
②加强对不合格标本的类型、数量、不合格率、来源科室进行统计,统计数据更能客观指导临床科室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5.总而言之,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在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也要充分调动检验人员积极性,注重与临床医护人员的沟通以及培训,做好对患者的宣传教育。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提高分析前质量管理水平,能够切实降低标本不合格率。
本文为原创文章,属医家小二首发,作者:简川,感谢作者来稿!为尊重作者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