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荐 | 十九大报告VS十八大报告,社工应该知道的4大变化!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社工客2016-2017年度十佳作者·楊煌
机构 | 优公益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民生始终是党的关注重点,而与社会工作直接关联度较大的论述也是民生方面,因此,本文选取报告中的民生相关论述作为比较,其中十九大报告在 “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共2514字;十八大报告在“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共2540字。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更多软性力量融入国家治理
2013 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中多次提到“社会治理”一词,并且单列一章强调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到2017年,将“社会治理”作为章节标题关键词写入十九大报告,题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显然,社会治理将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
虽然社会管理是从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两个方面进行的管理行为,但其重点突出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因此其主体相对单一,主要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而社会治理强调合法权力来源的多样性,其来源既可以是政府机关,也可以是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等。因此,其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相应的社会治理的全过程也是多元的,体现了民主性的特点 。( 邵光学,刘娟.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浅谈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变化.学术论坛.2014年第2期,第44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终端,以“助人自助”为服务理念的社会工作者扎根社区,将有助于为社会治理注入一股柔性的力量。那么,如何真正让居民成为社区的主人,如何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这就值得社工们思考。
兜底工作定位不变,但工作思维与方法要更新
对比两届报告,“兜底”对象始终是政府在民生方面的重要对象,其中农村教育是重点工作之一。过去我们采用资源倾斜、集中办学等方式解决教育不均的问题,而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以及“网络教育”,前者从更加系统地视角去制定工作策略,后者则现时的技术革新引入工作方法之中。这给社会工作者的启发是,与时俱进,我们既要将专业社会工作理念与理论基础打扎实,也要积极主动学习新技术、新工具,用新时代的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在未来愈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例如医疗聊天机器人公司Woebot,该公司将认知行为疗法(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与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结合在了一起,创造出一名虚拟治疗师,可以为人们提供互动式的认知行为疗法,为抑郁症患者服务。如果我们不改变,不进行技术革新,不能回应服务对象的痛点,那未来将会被机器所替代。
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长期接触弱势群体,例如低保低收、独居长者、残障人士等,因病致贫的案例屡见不鲜,有些涉及钱的问题,社工很容易产生无力感,觉得自己帮不了什么。我近期在看白岩松的《白说》,其中他提到“摔倒的老人为什么讹诈救他的人?”的问题,给到我启发,许多服务对象之所以很容易陷入困境,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应对风险能力较低。以下为节选:
因为大部分老人没有医疗保险,他摔倒在地不能动弹的时候,最大的痛苦还不是来自肉体—中国的父母心疼孩子啊,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想法是,孩子要给自己掏钱治伤,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他扛不住—在这之前他可能行了一辈子的善,但是这一瞬间都不存在了,他像抓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了扶他起来的人。如果中国的老人都有医疗、养老保险,还会发生这么多起讹诈事件吗?
……
中国人不缺德,缺的就是让“德”展现出来的制度保障与大环境。我认为,此时此刻的中国, 还没有到达这个阶段。所有糟糕事件的发生,都是在强迫我们去设法提高基础保障和社会综合配套设施。
过去我对保险行业也是存有芥蒂,但后来接触了一位香港社工,她改行进入理财与保险行业,她告诉我,她会从家庭视角与客户分析问题,从理财的角度协助他们提升家庭的风险应对能力,而这也是在做一项发展性的工作,这就改变我原来对保险行业的定义。另外,我身边也有不少从事保险行业的朋友,我在和他们的交流中,也明白了保险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尤其是在中国,这是一种风险管控。
与十八大报告相比,十九大报告对提升社会保障程度的措施更加直接与具体,报告指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我想,社会保障是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这对一线社工的压力会有所减轻,但社工也应培养自己的风险管控意识,具体一点,了解清楚我国的社会保障相关政策,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家庭风险管控能力。
脱贫攻坚战,农村社会工作能否站在风口上
十九大报告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单独列为一节,相比十八大报告,这是新增的内容,这也是以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在任期的重要目标,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与国家的重要任务,而大多数贫困人口集中在偏远农村,那么,这是否能给农村社会工作带来一个风口呢?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十九大报告》
由广东省民政厅主办的“双百计划”,计划从2017年至2021年,在粤东西北地区和惠州市、肇庆市、江门市台山、开平、恩平等地建设运营200个镇(街)社工服务站,开发近1000个专业社会工作岗位,孵化200个志愿服务组织,培育10000名志愿者。目前,该计划已经实施了将近一年,有的社工站刚刚进驻村子,还处于前期磨合的阶段,但在服务规划与实施的时候,是否可以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结合呢?我想,如果想抓住这个风口,除了传统的社会工作模式,还可运用社区营造和地区发展模式,将资源链接起来使用,当然,还需要关注经济、管理、农业等方面的知识。
后记:喜迎十九大,我们都在蹭热点,但不要忘记,热点很短暂,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抓住政策热点带来的红利。我赞同一位网友的点评:请不要过分解读。是的,有时候需要一些别人的肯定来支持我们继续前行,但同时,就像提出“我们要有文化自信”一样,我们也要培养自己的专业自信,而这就需要行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社工客”立场
排版编辑:蓝天
审核校对: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