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会工作”中遇上“文化艺术”…

这是原创专栏『社工说』

发布的第  18  篇文章

(往期精彩内容见文末)

出品 | 社工客

(ID:shegongke)

作者 | 李勇

『社工客』原创专栏特邀作者

李勇,社会工作师,浙江嘉兴市美学学会理事,新疆兵团作家协会会员。

研究方向:民族团结社会工作,公益原理。原创专栏主要分享民族社会工作方面实务及理论内容。

作者已发布文章:

1.边疆社会工作调研札记

2.公益的旷野:从留守儿童到留守老人,浙江援疆社工师的回家路

3.郑西坡:一个工会社会工作者的文化情怀|社工说

4.五月,与社工相关的节日 | 社工课

5.留守儿童社会工作亲历记 | 社工说

6.《援疆社工记》第一章·初来乍到 | 连载小说

7.《援疆社工记》连载小说·第二章

8.中国社工第一家庭,夫妻俩都是知名社工机构创始人!

9.新疆医务社会工作札记 | 社工说

10.新疆的蒙娜丽莎,“一带一路”公益人的丝路精神 !

11.学者+写作=学者型社工?(上)

一、当文艺嵌入社会工作

那天下午,在一个名叫“八号一期”的小区,我旁听了深圳援疆俞社工的七人小组会议。从俞社工设计和实施的衍纸手工坊的活动来看,艺术对于社工来说很重要。社区衍纸互助小组针对的是儿童和妈妈群体,零基础即可报名参加,免费学习。

在喀什花园小区“家有好邻”社区电商超市里,也有不少手工艺品出售,如卡通水彩油画、创意笔筒、艺术彩蛋等等。六点半课堂是每个社区必有的公共服务,今天的六点半课堂,白板被夜校借用了,社工没有给孩子们讲课。孩子们写完作业后,在游戏区里玩拼图,画风很活泼,很能吸引孩子们。

维吾尔族是艺术注满的民族,民族社会工作应该是被文艺注满的专业。二者结合,才能在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组织嵌入社区,在文化艺术领域是很容易做出成效的。在喀什市克孜勒河社区,儿童家园里没人,而图书室里的音乐声吸引了我,进去一看,是几个妇女儿童在练习跳舞,陪同的社工布玛丽亚·哈斯木说:他们跳的是麦西来甫。音乐和舞蹈,是很能吸引人的在民族地区很有群众基础的活动。

二、学校社会工作 

年初,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年2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是为了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和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对各地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提出要求。其中,“广大中小学校要结合实际积极作为”“中小学校需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的要求引发关注。

《意见》中,两个特殊群体在文件中得到了关照: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农民工子女。

《意见》要求,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观看的影片等。

这些特殊对象和工作内容,都是社工服务的常规范围。所以,可以肯定: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是学校社会工作。

我在这里想介绍一下拓展型课程,这是课后服务工作的一条新路。

近日,笔者的同学、上海城市诗人社负责人朱铁舞正在做实验诗剧。

他并不是中学教师,他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和作协会员。他进入学校参与拓展型课程教学,属于学校社会工作。2012年,他送了我一本《铁舞诗歌教学实录》(可能是中国大陆第一部诗歌教学实验手册)。笔者注意到,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张晶莹校长在书前的推荐语中说:“我们现在需要有好的诗歌老师,他不同于通常的老师,他以激发人的灵性为教学起点,以不一样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愉悦和游戏中获得知识——不仅是诗歌的,而且是其它学科也需要的创造性能力。”(写于2003年9月)

笔者专门在网上搜索了“拓展型课程”,得到了以下信息(其“向课外拓展”的向度和服务学习的精神,与《意见》相通):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2004年)》要求:学校课程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构成。拓展型课程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拓展型课程由限定拓展课程和自主拓展课程两部分组成:

——限定拓展课程主要由综合实践学习领域的学校文化活动与班团队活动、自我服务与公益劳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以及国家规定的各类专题教育组成,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

——自主拓展课程主要由基础型课程延伸的学科课程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其他学习活动组成,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

三、经验

“新苗”系列美育活动

创立于2006年5月的“新苗杯”流动儿童文艺邀请赛就是拓展型的活动课程。

上海师范大学支农调研社“新苗杯”文艺邀请赛,自2006年举办以来,年年有精彩,至2016年5月30日,已经举办了十一届,是长三角区域具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公益品牌。活动旨在通过关注、帮助上海地区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学生,培养其文学艺术才能,为其展示风采搭建舞台,从而促进社会和谐。“新苗杯”走“发声+救助”路线,2015年创立的新苗艺术团(网络公益电台访问地址:http://www.ximalaya.com/37398408)则让留动儿童的心声插上翅膀。

2015年,新苗网、新苗艺术团网络电台在上海创立,为流动留守儿童开辟了新的才艺展示天地。

以“新苗杯”公益大赛、新苗网和新苗艺术团网络电台三者为主要阵地,训练流动留守儿童教育机构的小主播,社工和义工们正在不懈探索。

“新苗”美育活动与课程文化建设

逻辑从哪里开始,历史就从那里开始。以经学为内容的科举考试是中国课程文化的核心。流动儿童社会工作介入课程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史论结合原则,要下功夫研究哲学史、社会工作史,追求事和理的结合、一致,尤其是要追求中国“公益事”与中国“课程理”的结合。

“社工+义工”介入课后服务工作,可以带给当代课程文化:公益文化、志愿精神和社会服务理念等主流文化缺少的文化精神资源,从而改造主流文化。

作为美育活动课程探索者的公益行动者,我们必须把美育实践放在文化建设领域考量。

课程文化是主流文化的直接体现。课程文化建设必须重视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可分为历史资源和区域资源。区域资源可分为:

教育的区块很多,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民办教育、社会教育和美育等部分;或现有的和潜在的两大部分;或者可以分为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教育资源和以智力形式存在的教育资源。

博物馆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课程文化资源的代表;读诗,为留守儿童建设广播诗歌馆是让留守儿童诗歌进入博物馆。这是“新苗”公益行动团队成员的任务和使命。

“新苗杯”留动儿童文艺邀请赛虽然有一些现成的文化资源(如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曹旭教授题词),可是,毕竟是为农村留动儿童服务,地处城市郊区而且人数很多,难度可想而知。在困难面前,笔者想说三点——

1.做流动留守儿童教育公益活动,是服务,也是学习。加强文化学习,文化建设者必须练习如何为农村困难群体服务,让他们的心声能够为大众理解;

2.加强沟通,特别是和有资源的人多沟通,邀请他们一起做公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只要能做事,一周一次也可以;

3.利用优势,作为新潮文化人,大学生的优势很多,比如:新媒体运用得比较好、对于学校这个工作环境比较熟悉......

四、结语

社会教育学的课程论,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当代学科课程,是西方理性文化发展的结果。黑格尔从他那著名的“实体即主体”出发,认为理性统治着世界,因而也同样统治着世界历史。世界历史就是理性的展开(这影响了马克思,但是英国皇家学会波普尔爵士坚决反对),而理性的本质是自由,因而世界历史就是自由和自由意识的历史。海德格尔理解的“沉沦”中人的此岸历史的下行线与彼岸历史的上行线。由于教育是在理想与道德立场上的行动与言说,故它必然起着扭转西部与东部各行其路的“导师”功能。

当代活动课程,则受到中国实践理性的巨大影响。中国哲学不仅主张“成人”,儒家的实践智慧也一直包含了涉及做事的“成物”。以成人、成物为核心,儒家的社会观是一个“天人共同体”视域。

清华大学哲学系陈来教授认为:“从现代哲学的讨论所针对的问题如技术理性的统治而言,儒家的实践智慧比起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有其特色,也有其优越之处,即毫不犹豫地强调道德的善是人类实践的根本目标,重视人的精神修养和工夫实践。”(陈来:《论儒家的实践智慧》,载《哲学研究》2018年8月号)儒家信奉性善论,济贫帮困,救灾救助,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看为善的行为。从理论上讲,无论是成就理想人格(所谓“成人”)的修齐治平,还是走向下进路,止于人民的幸福,都是在发挥正能量。

课程文化建设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建设给社工界和公益界提出了任务:公益界的供给侧改革必须深化。公益界的供给侧问题长期存在,问题的核心在公益人身上。

《道德经》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介入课后服务工作,我们流动儿童社会工作者已经“居善地”了,如何“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就需要公益人作为实践主体,必须学习化。

文艺嵌入社会工作的功能是时代赋予的,所以它必须与时俱进。同时,文艺嵌入社会工作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它必须继承文化传统。发挥好“社会工作文化慈善正功能”,需要培育一线社会工作者。社工机构必须成为基于“成人的性善论”,做好服务工作,将社区、学校、机构作为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场域。

参考文献: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 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2004年)》

  • 陈来:《论儒家的实践智慧》,《哲学研究》2018年8月号

  • 马志颖:《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浅谈新课程的文化性格》,《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

  • 李勇:《基于社会正义的对象关切——一个成人学的研究纲领》,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硕士论文,2004年

  • “新苗杯”农民工子女文艺创作大赛决赛举行:http://www.shmec.gov.cn/html/article/201106/62144.php

  • 《新闻晚报》:新苗杯大赛举行 民工子女秀才华:http://npoapp.gongyi.qq.com/blog/detail/21342544/1369058625

  • 第八届“新苗杯”文学邀请赛举行:http://tuanwei.shnu.edu.cn/Default.aspx?tabid=12853&ctl=Details&mid=21972&ItemID=108070&SkinSrc=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社工客”立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