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文(第九辑)
榷文(第九辑)
在这一辑的《榷文》中,我推出了这么一篇写父爱的小文,《悄悄的鸣蝉》,文章的题目中就带有一种矛盾,或者说一种辩证思维。可喜的是,小作者驾驭的恰到好处,无论是其中的人物形象,还是情感脉络,或者是景物描写和文章语言,都体现出精致、精心、精巧的特点,虽是散文,文章却用动人的形象暗示给我们深刻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章的意义已经从家庭走向了社会。
悄悄的蝉鸣
文/于江宇
蝉声是静静的,正是我学习的好时候。
记得那天早晨,刚吃过早餐。
“儿子,今天可要认真写作业,一会儿我出去一下,中午我要检查,到时候爸爸给你买好吃的回来。”爸爸走过来轻轻的拍了拍我的肩膀和蔼的说道。
“好嘞!”我兴奋地回答,心中想着那令人激动的美味,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可没写一个小时,便没了“热度”。抬头,望向窗外院子里的那个杨树,树干笔直,犹如一位伫立的士兵,它好像在替爸爸监视着我,真的好烦人。而且上面不知什么地方还趴着不止一只嚷出刺耳的叫声的蝉,好不宁静,烦烦,烦死了。
时间并没有在原地等我,而是如在林间跳跃、奔驰的马驹,回过神来我看了一眼表。
“呀!竟然十一点多了,”我惊慌地自言自语道,“不管了,先赶紧把作业写完吧。唉,准确地说,能写多少写多少吧,写完是不可能了。”
中午,好奇怪,窗外院子里的那棵杨树不是让人烦,而是让人害怕了,更奇怪的是,蝉声听不到的,一切是那么安静,静的可怕。爸爸便如早上约定好的,来到我的房间,像往常那样检查我的作业,我的心随着父亲脸色的变化而变化,极度的忐忑不安,窗外骄阳似火,但我如同在面对即将来临的暴风雨。
“你一上午都干什么了?作文写的这么潦草,你看看这字都写成什么样子了,不是告诉你字要占每个格的三分之二吗,不是告诉你要横平竖直吗?”爸爸生气地说并失望地叹着气说着。
还好,爸爸是说着,看来暴风雨今天不会来了。
“唉….…你让我怎么说你!”说完爸爸便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室。
我呆在那里,不知该怎么办,回到客厅,阳光透过窗户打在茶桌上,上面是爸爸为我准备的美食。顿时我只觉得眼前一片模糊,心中有说不出的苦涩,后悔自已的懒惰拖延、浮皮潦草,便飞奔回书房,重新拿起笔……
时间从这里出发,阳光从窗台上渐渐滑落。一晃竟到了黄昏,我悄悄的走进了爸爸的工作室,将作文交给了正在工作的爸爸。
“嗯,这样才对呀!”爸爸和蔼地说并露出了笑容。
窗外的杨树不那么惹人烦、招人怕了,它送来款款的清风,在茶桌前,我享用着爸爸买的美食,心里满是甜蜜,不仅是美食的甜蜜,还有成长的甜蜜。爸爸变了,不再是暴风雨,而是和风细雨,我爱这样的爸爸。
窗外蝉依然在鸣叫,可叫声却是静静的,好似在为我的成长歌唱……
蝉声是静静的,正是我学习的好时侯。
【江一点评】
江宇这篇文章,题目是那么新颖,“静静的鸣蝉”,这是一个矛盾,夏日的鸣蝉给人的感觉是躁动的,怎么是静静的呢,其中肯定是有故事的。这便是题目的好处、亮点,对于这样的题目,要用辩证思维去考虑、去创作。这篇文章的题材不能说新颖,但绝对可以说较少。一般而言,检查作业的工作都是妈妈来做的,而本文中则是爸爸来做的,这就是不同之处。而文中的爸爸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却明显体现出一种变化,和蔼的让孩子好好做作业,似乎是以美食来做交换,孩子心里担心着暴风骤雨,最后却是和风细雨,文中也说“爸爸变了,不再是暴风雨,而是和风细雨,我爱这样的爸爸。”这便是本文在处理爸爸这一题材时的过人之处,读来,内心十分熨帖,也是对父爱的一种无声却无比强烈的呼唤。文章的语言和结构是精致的,体现出巧妙的艺术构思。比如文章对杨树和蝉等景物的描写就极为细腻,而且不知不觉间将杨树和蝉化作了文章的线索和轮廓,景物并非单纯的景物,也是作者内心变化的映射,这透露出或浓或淡的诗意美。若论不足之处,在上午和下午写作业时,作者还可以将细节做的更细腻,再者对爸爸的描写,也可以更多一点,使爸爸的形象更完整、更丰富。
【江一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编剧,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