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修正线”是怎么回事?

《雁塔圣教序》为褚遂良书,万文韶刻。众所周知,一块好的碑除了石头的材质要好之外,还离不开好的写手和好的刻工,褚遂良是初唐著名书法家,其书写水平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刻工万文韶的水平如何呢?先来看一下人物简介。万文韶,隋唐间著名刻工,姓名见于欧阳询《姚辩墓志》、化度寺舍利塔铭等及褚遂良楷书《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等碑刻。

唐时中书省置玉册官,就是专门刊刻碑石的技术人员,作为政府官员,大多有不俗的文化功底,与书法家是最佳拍档。唐代书家写碑极多,差不多每一位著名书法家背后都有一名优秀的刻工,万文韶就是其中之一。其刻工十分了得,褚遂良如此纤细劲挺的线条若没有万文韶的技术支持是表现不出来的。什么是“修正线”?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我深入接触褚遂良楷书之前对此完全不知,虽然日本人荒金大琳、荒金治二人合编的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唐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和《唐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记>》在我的书架上已经躺了好几年了,但我一直把它当成带有原碑刻图片的资料书来看,并没有认真去看书里面的前言部分。最近因为开设课程才把它拿出来认真看了一下,才接触到这个新名词——修正线。读完之后我感觉很奇怪和敬佩,奇怪的是《雁塔圣教序》自设立以来到日本人荒金大琳、荒金治提出这个概念,这么长的时间朝代更迭却从没人去注意到这个细节;敬佩的是日本人的求知精神,这点确实值得我们学习。那么何为“修正线”?先来看一张图

日本人荒金大琳、荒金治通过对两碑的高分辨率照片的仔细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序》和《记》中都存在大量的笔画修正现象,他们将其称为“修正线”,并撰写了论文。文中附了大量照片,详述了其中所有他们认为存在“修正线”的字的笔画异常现象。他们认为褚遂良在唐太宗时期就曾用行书笔法写过《圣教序》,然而唐高宗李治极不喜行书,故重新启用褚遂良,命其书写碑文。书写完碑文后,李治又将其罢黜。但是由于褚遂良心情不好,笔力不济,只得用旧稿修改,增加楷书笔意,于是就留下了所谓的“修正线”痕迹。与杨守敬有过直接交流的日本书家日下部鸣鹤的弟子比田井天来与松田南溟所留下的拓片中有350个红色和金色的点,但是他们并没有任何文字说明。荒金大琳、荒金治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可以近距离地接触碑刻并拍照,才发现了很多细节,他们觉得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褚遂良的这块碑被修正过。如果仅仅看拓片或者印刷书籍的话是看不见这些的。比如我早在二十年前买的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唐褚遂良圣教序》,这书都快被我翻烂了,但如果仅从此入手,你是根本不可能发现所谓“修正线”的存在的。但毋庸置疑,“修正线”是客观存在的!荒金大琳、荒金治在书中把它作为一个议题专门列了出来。当他们提出这个议题的时候也引起了很多国内专家的注意,并开始着手研究,一时间各种说法都有。比如“贼毫说”,说是褚遂良毛笔不行,写的时候出现分叉。古代书法家写字分叉其实也是常见的,比如颜真卿《祭侄文稿》里面就有,如“郡”字的末笔垂露竖就有,但如果刊刻的话肯定会被剔除掉,不做保留的。

然而《雁塔圣教序》里修正的地方有三百多处啊,老褚就拿个破笔在写?堂堂朝廷大员没有一支好毛笔也说不过去吧,何况写的内容还是皇帝的御制碑文。那么,这“修正线”到底是什么呢?我个人觉得褚遂良在碑上实际写了两遍,第一遍是先用极细的线条把所有的碑文先写上去,这点其实很好理解,一是为了防止错漏字,毕竟是御制碑文容不得半点马虎;二是先把字形大概定下来,这一点估计很多人不能理解,一个这么牛逼哄哄的书法家还要这样干?直接写不就得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写过铁线篆,褚遂良的作品包括在《雁塔圣教序》前一年写的《房玄龄碑》如果放到诸多楷书里那就是“楷书里的铁线篆”,线条纤细劲挺。其实写铁线篆有个不传之秘,就是先打个铅笔稿,然后再上毛笔覆盖掉就行,几乎看不出来。

褚遂良在写第一遍的时候书写速度很快,线条很细,在第二遍完善的时候有些没写好的或者位置不合适的又做了调整。要知道这是直接在巨大的石碑上书丹,不比在纸上写。所以为了达到最好的刊刻效果就有必要这样做。

这样看其实就很清晰了,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为这是褚遂良书碑的独有方式,因为写完还要刊刻,刻完再捶拓分发给各个大人物,看拓本是看不出来的。但是万文韶刻工实在了得,连第一遍的底稿也刻了出来,就呈现了这种状态。

两个都是牛逼人物,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万文韶,我们也没办法看到如此精彩的褚遂良。就好像没有史华,我们就看不到《多宝塔碑》;没有邵建和、邵建初就没有《玄秘塔碑》一样。最后,再谈一点。学习书法更多的是要理性思考而不是照猫画虎,对于“修正线”的了解在我们对于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学习中没有任何的意义,就当是小孩子看见了不该看的东西,然后捂着眼睛直接无视就行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