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拆迁的老城厢,让我最后再看你一眼~
在未来的上海,
我们一定已经难觅到这样的老城厢了!
这里正在拆迁,
老城厢的痕迹将逐渐消失……。
而我从小生长在这里,
虽然早已远嫁,但我家的老屋还在。
今天特意再来走一走,
让我最后再看你一眼,
不过里面的居民住户已经很少了,
搬走的都用砖头把门、窗都封了,
一片空荡荡的,
在外面静静的伫立下,
我用手机记录下这即将消逝的记忆。。。
上海的老城厢位于现在的黄浦区,过去叫南市区。在上海,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共同的代号是310102。传说中的上海绝版身份证~再见了!
走进这片区域路段,时光仿佛在倒流,将我又带回到了那久违了的过去年代,曾见到过的一切是那么的熟悉,一切依然存在……。
光启路
记得光启路上菜市场在那个凭票买菜的年代,我早早起床去排队买菜(用砖头,篮子排位子)的场景。
曾经热闹的方浜中路上,现在只有零星几家还在苦苦独撑着门面。
丹凤路
丹凤路路口有一大饼店,小时候我身体不好我妈让我去吃早点,是我经常去光顾的店家。常常一碗小馄饨加一只大饼,这样吃肚子不会饿了。
72家房客是老城厢居住环境的真实写照。陡立的楼梯、煤球炉、马桶等等都是老城厢的回忆。但是,房子再小再破,在那里面却居住着众多居住了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一个窝,一个家。
电表并列是老城厢的一道风景线。
四牌楼
沿着四牌楼慢悠悠走,这里曾住着不少小学同学,后来都落落续续搬走了,没有几个还住在这里。但我抬头恍若间仿佛见到了过去同学的身影,在她家门口一叫结伴上学去的情景。
居住面积实在太小了,不得不在自家房屋基础上挖掘潜力,翻高加楼层。
从这扇铁门往里走(以前没有的),走几步右边就看到我家的老屋了。
还不错的三层楼房子,朝南面窗户,我家住二楼,寸土寸金,烧饭是在楼下灶披间,没有卫生间。底楼天井,三楼晒台后来都用来搭建房子了,只有像我家二楼住户是没有空间朝外可发展的,只能搭阁楼。
我家正门。
瞧瞧:抬头可见的空中楼阁,电线绕圈了。
康家弄
狭窄的康家弄一头通人民路,一头通四牌楼,现在两头都封住了。
这里原先是一空地,有一口水井,在没有冰箱的那个年代,我们常常打了井水,用来冰镇西瓜。不知什么时候搭建了房子,但我今天一瞧,那口井里面还在。
短短的一条康家弄,弄通里,里通街、街通路……。
从这里进去穿过狭窄门洞可以通到方浜中路上,小时候我常常从这里穿过去到方浜中路同学家去玩。
并列的水斗也是老城厢独有的一道风景线。
看着这狭窄的弄堂,连救护车也进不去,不由得想起我妈,那年突发急病,我叫了救护车没用呀!还是要抬到外面人民路上。唉!我妈就这样从这狭窄的弄堂里被抬出去送上救护车救走后,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都搬走了,凌乱的弄堂,但老城厢的味道是很真切的,是属于老城厢独有的韵味。随着上海的高速发展,上海老城厢的老式弄堂、旧房必定会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繁华的市容景象和五光十色的灯光夜市。
再见了!老城厢我家的老屋。
老屋前再留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