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补的“亲戚”

土补的“亲戚”

蒙鹏

2019年7月,根据安排,我和土补村的五户贫困户接成对子。几个月后,又增加了两户。从此,我与他们算是攀上了亲戚,隔三差五在走动,有事没事打电话,比回老家走得还勤,比打给家人还打得多。

县城离土补村有七八十公里。去土补走访,坐的是单位的车或同事的车。早上七点过从县城出发,一路奔波,到了土补已是中午。一路走访下来,返回县城已是深夜。

2019年11月,我被安排到与土补同在一个乡的平坝村驻村。虽在同一个乡,相隔三十多公里,但走访的路似乎更长了。偶尔,我会半路搭同事的车从平坝去土补走访。更多的时候,是打车去。

从平坝到乡政府所在地马场村有八公里,有时候搭顺风车,更多的时候是步行。即使抄近路,也得一个来小时。从马场到马摆是县乡道,打车方便。从马摆去土补,只有打摩的一途了。这样一路接力,早上七八点钟出发,到了土补同样是中午。

我所结对的七户贫困户在不同的组,隔着几道山梁。到村委会可以打车。但进村下组走访,只有走路。山路虽是水泥路,但弯弯拐拐,上上下下,看着像在眼前,走起来却在天边。一次走访下来,身体像散了架一样。

还好,这几户贫困户都在一条线上,走访起来不用走冤枉路。从村委会出发,先到黑苗冲,再下咪啰河,最后在土期收尾。有时候则反之。走走访访,回到平坝住处时,同样是深夜。

每次走访结束,躺在宿舍的床上,心里也就显得踏实多了。

黑苗冲的祝家,一个中年妇女带着一个老奶奶和两个儿子生活。每次去走访,都是老奶奶在家,很少遇到她家的年轻人。

村干介绍说,去年她家的两个儿子在维新开了一家洗车店,生意还可以。生活好起来以后,她家的年轻人便向村里申请脱贫。

虽然见不到她家的年轻人,但我向老奶奶要了她家年轻人的电话,经常了解他家的情况。

老奶奶七十来岁了,种着几亩薄地。每次去她家,很客气的与我攀谈。老奶奶的身体不是太好,有些头痛脑热的小毛病。上了年岁的人,这也属正常。

每次临了,我都要嘱咐老奶奶注意身体。我有时候放心不下,就给老奶奶的孙子问老奶奶的情况。有一次我发现,老奶奶用手机的。但只会接,不会打。我记下了老奶奶的电话。有事,就直接联系她。

咪啰组的老阙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第一去他家走访的时候,他两口子在外面打工,两个女儿在家读书。我看着两个女孩可怜,便打电话给老阙,希望他夫妻俩回来一个照顾家里。

不久,老阙的妻子老查回家来了。她跟我摆谈说,她和现在的丈夫是二婚,前夫死了多年了。她和现在的丈夫养了多个孩子,但是养不乖,只有两个闺女。我听着很不是滋味。

老查的家在路边,交通、吃水都没问题。她经常向我提起,家里还没有粉刷,如果有指标的话,帮她争取粉刷的指标。这件事我记在了心里。

我发现,这个乡好多农村都没有粉刷房子的习惯。房子修好了,拆了架子,安了电线,就搬进去住。时兴粉刷墙壁,还是最近几年受脱贫攻坚的影响。

我向村里汇报,村里说等有项目支撑了会考虑的。一天,老查打电话给我说,村里已经有人来他家看房子了。我过几天去他家走访,水泥、细沙都拉到她家门口。她说按照要求,最多粉刷三百平方米,这样下来,还有一间卧室和堂屋没有着落。我劝老查,难得兴工一次,和工程队商量,贴点钱把超过指标的部分全部粉刷了。老查同意了。

过了几天,老查打电话给我说,工程队的还没有来施工,请我帮忙打电话给问问是什么情况,早点粉刷了,她好在附近找点事情做。我问了村里,村里说工程队一直在忙着,过几天就去。

下次去走访的时候,她家的房子已经开始粉刷了。整个家里,亮堂多了。老查买来一桶蓝色的油漆刷了地脚线。“刷得不太好!”老查不好意思的笑了。看得出,这笑声里满是幸福。

我在老查的家里转了转,发现家里没有一个像样的衣柜。只有一个铝合金架子撑起来的布衣柜,不过已经被衣服压得不成样子了。放不下的衣服,都堆在了床上了。

恰好此时县里要求给贫困户补齐用具短板,我给她家报了一个衣柜的指标上去。职工集资点,剩余的单位筹资,老查的衣柜算是有了着落。衣柜拉到村委会那天,我打电话给老查。老查没有在家,老查请孩子的二伯帮忙拉到家里的。

后来我去她家走访,床上的那堆衣服不见了。

土期的老李的儿子因为春节期间帮寨子里的人打架,被判入狱一年。老李老两口在家务工,儿媳妇带着三个孩子出不了门。老李的儿子本来一直在外务工,如今入狱了,生活的压力一下子紧张起来。

我意识到了老李一家的生活困难,老李的儿媳妇也跟我说,看能不能帮她向村里反映,申请低保,帮助她家度过难关。我及时向村里反映了老李一家的情况。很快,老李一家被纳入低保,生活有了保障。

如今,老李的儿子已经刑满释放,在外打工,收入稳定。家里的房子,也粉刷一新。老李一家的生活,越过越好。

看着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所有的累都是值得的。

(0)

相关推荐

  • 短篇小说:爱情的小屋

    作者:金胜 女孩宫娇娇的父母软硬兼施地阻拦她和孙小宝在一起,要把她嫁给李买子,一个她不喜欢的人.无奈之下,她与从小在一块儿长大,两小无猜的恋人孙小宝携手逃离了家乡,来到相距两千多公里的姨妈家里. 但是 ...

  • 【龙江作协】徐军︱小村秋日

    小村秋日 文/徐军 "豆--腐,热乎豆浆!豆--腐,热乎豆浆!"听到这熟悉的叫卖声,我习惯地爬起床,披上外衣,走出村部宿舍,到门口从大刚手里接过两杯热乎乎的豆浆,如往日一样询问了一 ...

  • 一个“空心村”的重生之路:只剩老弱,扶贫攻坚战怎么打?

    以"鬼城"而闻名遐迩的重庆丰都县,处于三峡库区的核心地区,是长江旅游线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但多山少地的地理特质阻碍了地区发展.丰都县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虽然2017 ...

  • 人物 ‖ 营长

    尹君 /文 "营长"是一个人的外号.像许多刚满十八岁的男孩一样,三十年前,高中毕业,他带着一脸青春痘和无处发泄的激情当兵去了遥远的东北.他在部队干得有声有色,当班长.读军校.受嘉奖 ...

  • 【产业扶贫36计】万古台生态农业科技:循环种养 生态脱贫美山水

    循环种养 生态脱贫美山水 --万古台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业扶贫模式 在风景如画的美丽太青山,有位富有创业激情,敢想敢干的年轻人,高中毕业后,他曾经在外打工闯荡近10年,也曾经在家收购农副产品近1 ...

  • 从扶贫“能不能给我一个媳妇”说起​:村里的光棍懒汉都是扶贫对象吗?

    听说喜欢读书,喜欢思考的人,都关注了这个号 杂谈与时评 01:最近有个视频流传很广,扶贫工作人员问光棍贫困户还差什么,光棍贫困户说:差什么呢?差婆娘与娃啊,能不能给个婆娘? 这个视频的真实性我没有去考 ...

  • 刘婕作品《雪霁杜鹃红》(备选作品)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作家驿站"关注我们!          <作家驿站>欢迎您!        本平台为:        <乌苏里江.绿色风><知青文学 ...

  • 韩乾昌 | 水

    人到中年,许多眼前事,转身即忘:而一些当初不经意的小事,却常常浮现,以为不说出来,带进坟墓,终是遗憾.于是便有以下文字---- <水> 难免因对水的麻木感到惭愧.毕竟现在用水太方便,实在以 ...

  • 没事儿别找事儿(短篇小说连载1)

    写在前面的话 驻村已经两年零十个月了,在这将近三年的时光里,我采访了60多位扶贫一线的干部,近距离感受到了扶贫人.贫困户以及一般群众在这场战役中的付出.艰辛和支持,体会到了人与人在利益面前心灵的叩问和 ...

  • 【孝贤杯】【21号作品】杜光松丨从土桥到红石崖

    从土桥到红石崖   作者/杜光松     地处鲁山县西北山区的瓦屋镇,自古交通闭塞.土地贫瘠,土桥.马停.卧羊坪.红石崖.上竹园寺.刘相公等十几个行政村数百个自然村,散落在山间沟畔.几千年来,大多数村 ...

  • 濠头庙前村:老区村里的扶贫小故事

    作者:陈盛洪 扶贫故事,件件桩桩,虽非轰轰烈烈,且还平平淡淡,但却真真切切.细细读之,也能略生共鸣,甚至偶尔唏嘘. 自2015年起,笔者在湖南省革命老区重点村--汝城县濠头乡庙前村扶贫至今.一晃五年, ...

  • 朱群小小说三篇

    小小说擂台 01 朱群乡情场小小说          扶贫专干的屁股                                      扶贫专干的屁股指的就是俺的屁股,俺是村里的扶贫专干,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