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坦克(三)丨PzKpfw-III

【前言】

三号坦克(Sd.Kfz.14)是德国于1930年生产的一款坦克,并广泛地投入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号坦克的设计构想是击毁敌方装甲,并和四号坦克(支援坦克)协同作战。曾在1941年至1942年大量列装前线部队,并在战场上起到极大作用。

不过后期随着盟军在前线投入大量新式坦克,三号坦克的能力无法匹敌对方。最终被淘汰,被淘汰的三号坦克逐渐被转化为步兵支援坦克,反而曾经的支援坦克四号逐步增强取代了其主站坦克的地位。

【德国PzKpfw-III型坦克】

【三号坦克的诞生】

三号坦克的诞生始于1934年1月,军方提出要求生产一种主力坦克和一种支援坦克协调作战,前者作为三号坦克作为主力,而后者则为四号坦克做支援辅助。

到了35年,古德里安提出的“装甲部队构想”进一步明确化两款坦克的需求。他认为“主要战斗坦克”的指标需要达到24吨、时速35公里 ,而“辅助战斗坦克”应比前者重量更轻、时速更高。

之后,德军举办了一场15吨级中型坦克方案竞标,最终选中了戴姆勒·奔驰公司设计的Vs.Kfz.619并改名为Sd.Kfz.141,并融合了克虏伯MKA方案的设计理念,最初的三号坦克A型就此诞生。

【战车布局】

1937年5月,戴姆勒·奔驰公司生产了第一辆三号A型坦克。他是德军第一款搭载反坦克火炮的坦克,也是德军第一次采用五人车组加三人炮塔布局的坦克,三号坦克的炮塔内车长,炮手和装填手各司其职,索敌指挥,装填和瞄准击发这一系列繁重的任务被很好的高效分派下来,同时还有加上后置动力加前置传动的设计。

所以如果一定要给三号坦克一个定性的历史地位,三号坦克应该算是近现代主力坦克乘员布局分工的典范。

【武器装载】

三号坦克最初的定位的反坦克战车,作为炮塔装载了37炮的中型坦克,他比同时期的大部分坦克都要优秀。

早期的三号坦克遇上30mm厚的装甲也能对付,它的装甲有一定防护力,机动力良好,开创的三人炮塔布局作战效率很高,装备电台,感知力优秀,由此可以击败纸面数据上比自己强大一些的对手。

不过1940年的法国战役爆发后,三号面对装甲更好火炮更强的索玛S35和夏尔b1,三号坦克已经有点儿力有不逮。

于是三号在此期间逐渐开始了增肌过程,从H型开始到M型到三号分别换装50mm/L42火炮,和更强的50mm/L60火炮,在这期间也多次加强了装甲厚度,到最后装甲都堆到了70mm的厚度。

不过此时的三号坦克也已经到了极限,反坦克顶大梁最终被底盘潜力更大的四号坦克所接替。与此同时,装备短管75mm/L24火炮的三号N型被编组到了独立重型坦克营用来辅助虎式坦克清扫步兵和软目标。

由此三号开始转而承担起早期四号的职责,三号和四号的定位由此调换。

【三号系列坦克】

作为一款从战争第一天打到最后一天的坦克,3号坦克可谓是身经百战,同时还衍生改进出了多达20种型号。

3号坦克一共生产了12个基本型号,5个指挥型号和1个喷火型号。这18个型号之间有着明显的改进关系,最终的3号N型与最初的3号A型相比,不仅车重翻了一倍,连火炮口径都增大了一倍。

【三号坦克A型】

三号A型,该型坦克悬挂采用的是弹簧扭卷即克里斯蒂悬挂,是最独特的一种型号了,拥有着五对负重轮,最初的3号A型看上去有点像4号坦克的早期型号。

但A型并不是量产型,总产量10辆,装甲最厚处为14.5毫米,主炮装备的是37毫米炮。

【三号坦克B型】

三号B型反而采用了板簧平衡式悬挂,原因是由于克里斯蒂悬挂起伏过大,减震效果不佳造成的。每边有两组板簧,每组板簧安装两两为一组的4个小直径负重轮,每边共8个负重轮。

3号B型坦克仅有5辆,且被用于试制突击炮,它们就是3号突击炮的第一个型号0型。与三号A相比,三号B仅仅是更换了悬挂系统这一大的改变,总统性能却并没有大的提升,三号B型的最终产量为15辆。

【三号C型坦克】

三号C型采用的也是平衡悬挂,同样采用每边8个负重轮的设计,但是板簧的设置不同,变为前面两个负重轮为一组,采用一组小型的板簧作为悬挂,中间的4个负重轮采用一组大型板簧,后面两个负重轮也连接一组小型的板簧,并且有些C型装备的指挥塔与B/A不同。三号c型也没有量产,只作为试验型生产了15辆。

【三号坦克D型】

三号D型和A/B/C四种型号均不是量产型,总产量不到100辆。更多用途是作为试验车使用,用于验证德国的坦克制造和设计能力。这四种型号在参加挪威战役之前就退役了,主要问题是小直径负重轮寿命太短,越野能力差,需要更改负重轮设计,由于D型的装甲加厚,导致螺旋弹簧避震经常损伤。

【三号坦克E型】

E型是三号坦克的第一个大型量产型号,它的设计与前期的三号克基本没有改变,但是它首次采用了扭秆悬挂装置成功地解决了困扰三号坦克的行走问题这种扭杆式悬挂系统作为一种成功的设计在以后型号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三号坦克F型】

三号F型是三号E型的改进型,最大改进在于使用改进了的大功率的“迈巴赫”HL120TRM型汽油机,最大功率可达300马力。

F型的武器装载为37型火炮,不过从1940年8月到1942年间,所有安装37毫米火炮的F型像E型一样将主炮换装为50毫米42倍口径KwK38火炮并增加了装甲防护。又在1942年底、43年初,少量F型将主炮改装为50毫米60倍口径KwK39火炮。

三号F型共生产600辆,是德军的主力坦克之一,内装炮盾被改进为37毫米外装炮盾,车体装甲也增加到30毫米,拥有了更强的防护能力,但是却依旧脆弱。

【三号突击炮】

三号突击炮A型是以F型的底盘为基础改进的,因为没有炮塔的存在,所以它的装甲厚度可以进一步增强到50毫米厚。

三号突击炮是一种全能的前线火力平台,尤其是在反坦克方面,它几乎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三号突击炮低矮的外形也确保了它在战场上不易被人发现,而且也变相减少了它的中弹概率。

在苏德战争期间,面对正在前进中的苏军坦克队列,往往只需要两三辆三号突击炮进行攻击,就可以将这一整个坦克队列迟滞在原地。而混乱的苏军坦克兵们只能从坦克里弹出头,慌乱的寻找隐藏起来的三号突击炮,但结果往往都是无功而返。

三号突击炮在服役期间的战果十分惊人,总在整个战争期间消灭各式坦克21000辆,其余作战车辆更是不计其数,完全证明了三号突击炮的优秀性能,可以说是三号系列的头牌了。

【三号突击炮G型】

在法国战役之后,三号突击炮经过了多次修改,但基本都是修改一些边角,没有本质上的变化。这种状态直到苏德战争爆发后才得到改观,原因是当时德军遭遇了严重的坦克危机,苏联的T-34中型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实力强大,德国陆军现有的坦克难以与之对抗,三号突击炮也不例外。有鉴于此,德国陆军开始对自己的装甲力量进行升级,而三号突击炮被升级为了G型。

【三号坦克H型】

三号坦克H型则重新设计了炮塔以适应新安装的50毫 米的火炮同时后部安装有30毫米钢板。装甲厚度在10-30毫米了保护其前部和后部车体以及前部上层结构 加装有30mm插销式附加装甲。

在Ⅲ号坦克H型上增加的装甲保护 是为了压制英国2磅 、苏联45mm和 美国37mm反 坦克炮的威胁。新的6速迈巴赫SSG 77 变速箱取代了先前的Varioes变速箱。

此外,悬挂系统略做修改 ,同时三号坦克H型采用了新的负重轮和托带轮。由于增加了装甲 ,车体的重量增加到了21.8吨,电扭杆也被加强了。最初的三号坦克H型装备50mm KwK38L/42火炮和两挺MG34机枪。但是在1942~1943年,他们被重新装备上了50mm KwK39L/60火炮。3号H型只生产了286辆

【三号坦克J型】

J型坦克采用了重新设计的车体以及安装50毫米的装甲。驾驶员有一个改进过的观察口,在下部车体上采用了全新设计的进气口和发动机冷却系统。烟幕弹发射器被重新布置在车体尾部两侧。从1942年起,火炮防盾和车体上部的前面都增加了20毫米的附加装甲。由于弹药长度加长,该坦克的各弹量也减少了。

两个改进型J型和L型分别生产了1521辆和1470辆,构成了战争中前期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

【三号M型坦克】

三号坦克M型算是三号坦克的“完全体”,基本上将潜力挖掘到了极致。火炮为一门KWK39 L/60 50mm坦克炮,在500m左右的战斗距离可以击毁同时代大部分苏军和盟军坦克装甲车辆。车体侧面和炮塔分别安装了侧裙甲和炮塔附加装甲,大大提高了防御力。换用了新式涉水设备,最大涉水深度为1.3米。

在1943夏季的库尔斯克会战中,三号坦克M型连同豹式坦克和四号坦克等主力坦克一同参战,在大战中为德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号坦克N型】

3号坦克的最后一个型号N型其实是个比较混乱的型号,因为它就是换用了24倍径75毫米火炮的3号坦克的总称,其底盘主要来自于J、L、M三个型号,但也有不少使用了比较老型号的底盘。

不过短管75毫米炮对装甲目标杀伤力还不如60倍径的50毫米炮,但其在使用高爆弹时对碉堡工事的杀伤力比较可观。3号N型一共改装了614辆。从3号M型改装而来的N型坦克全重超过了30吨,比3号A型多了一倍。

【三号坦克指挥型】

除了战斗坦克以外,3号坦克还有5个指挥型号D、E、H、J、K型,分别生产了30、45、175、81、50辆。这些指挥坦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只安装了一挺机枪用来自卫,炮塔上安的炮是假的。为了进行指挥,这些坦克都安装了无线电天线,这个显著的特点有时候会招来敌方的集中打击。

【三号喷火坦克】

三号喷火坦克采用了3号M型的底盘,其主炮换用为一根14毫米喷火管,但在外边套上了一根50毫米的炮管用于伪装。3号喷火坦克的最大喷火距离为60米,这在当时是非常可观的。

从1943年2月到43年4月,100辆M型坦克被改装为喷火坦克,装备了14mm的火焰喷射器。该型坦克原是为用于斯大林格勒的城市作战,但实际上它并未到达它的目的地。该型坦克并不成功,后来,有多数被改装了回去。

(0)

相关推荐

  • 二战德国的末日坦克,比虎王还重70吨,火炮口径比现代坦克都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最爱制造的就是超重型坦克,从虎式到虎王.再到重达188吨的鼠式超重型坦克.二战德国重坦几乎个个都是巨无霸,然而鼠式坦克之后,德国并没有停止研发超重型坦克的脚步,E-100超重型坦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坦克系列之III号IV号坦克

    ​​3号轻型坦克 (Panzerkampfwagen III Light Tank) 1930年代中期,德国人的思路是每个坦克营配备3个轻型坦克连和1个战斗力更强的中型坦克连,两种要求导致了3号和4号 ...

  • M4谢尔曼:种类繁多的一代英豪 | 机核 GCORES

    引言:笔者将会以大约两章的的篇幅介绍M4"谢尔曼"坦克的各个基本型号,看完这篇文章后基本就可以达到给你一张谢尔曼坦克的照片你就能判定它是什么具体型号T6试验车与"MICH ...

  • 二战德军指挥车系列(二)三号K 指挥车

    以往指挥车文章: 二战德军指挥车系列(一)虎式指挥车 新文开始 1942年12月到1943年2月Daimler-Benz(中文自行脑补)制造50辆三号坦克(底盘号70201-70250).不同于以往的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坦克系列之V号VI号及VI号II型坦克

    五号豹式重型坦克(Panzerkampfwagen V Panther heavy tank) 1941年时,五号坦克被认为是德军最好的坦克,是苏联T-34型坦克少见的对手,那一年,T-34型坦克开始 ...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坦克(第5章/共7章)重型坦克

    正文共: 2818字 7图 预计阅读时间: 8分钟 第五章 重型坦克 在二战后期,大多数坦克专家认为重型坦克的时代已经过去.自1938年以来,英国的坦克战略要求混合使用装备精良.防护良好的步兵坦克,以 ...

  • 德系坦克(十三)丨Bison自行火炮

    [野牛系列自行火炮] 自行火炮的概念最早来源于沙俄时期,在1914年沙俄成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组装"自行高射炮",这就是现代自行火炮的起源.随后法国在1917跟着研发出了自行榴弹 ...

  • 德系坦克(八)丨虎王坦克

    虎Ⅱ坦克又被称为虎王坦克,属于第一代坦克(国标二代半),它是德国在二战期间最令人恐惧的一种重型坦克,一直到二战结束,盟军都没找到对付它的有效办法. 虎王坦克作为和虎式同时期提出设计计划的坦克,却因为虎 ...

  • 德系坦克(一)丨一号坦克

    20世纪30年代德军中的一些将领意识到建立装甲部队的重要性,以及需要一种轻型坦克来作为训练坦克,德国军械署提出亨舍尔.曼.莱茵麦塔.克虏伯.戴姆勒-奔驰五家公司分别制造三辆样车,官方所列出的名称为&q ...

  • 德系坦克丨Pzkpfw Ⅴ Panther型坦克

    [前言]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此时的苏联T-34坦克给德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却又没有一款能真正制衡的它优秀装甲车.为了对抗T-34坦克以及取代逐渐落伍的三 ...

  • 德系坦克丨Pzkpfw-Ⅳ型坦克

    [前言] Pzkpfw-Ⅳ型坦克被俗称为四号坦克,它的设计目标是步兵支援型坦克.早期四号曾先后生成过多种用途的改型战车,如突击炮.自行反坦克炮.弹药运送车等.德军士兵因其可靠的性能和多样的用途,将其称 ...

  • 德系坦克丨PzkpfwVI Tiger I坦克

    [前言]德国PzkpfwVI Tiger I坦克被俗称为"虎式坦克"和"虎I 坦克",是二战中后期德军大量装备的一款重型坦克. 虎式最早被命名为PzKwVI A ...

  • 德系战车(九)丨A7V战斗坦克

    [前言]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英军第一次投入了新式武器坦克.18辆钢铁怪物对守备方的德军士兵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震撼,子弹也无法击毁它,部分德军不得不放弃阵地不战自退,普鲁士士兵曾引以为傲的强大抵抗意 ...

  • 沟口雄三丨三岛由纪夫与阳明学

    日本阳明学与中国阳明学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不像中国的阳明学那样是以时代的要求为动力而产生的思想.因此,在日本的阳明学中看不到像中国的阳明学那样作为运动的一面,即作为思想宣传运动和把大众卷入其中的讲学运 ...

  • 王鼎三丨美哉洛阳

    洛阳,东临嵩岳,西望潼关,北靠邙山,南对伊阙,横跨伊.洛.瀍.涧四条河流:纵连汴.郑.洛.陕四大州郡.黄河挟带八百里秦川古韵东出峡谷,敞开胸怀,拥抱中原大地:伊洛囊裹五千年河洛文明北顾山峦,放慢步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