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请水
请水
出门在外,很久没有喝到家乡的山泉。
家乡的山泉啊!给我带来了多少美好的回忆。上山放牛,渴了喝山泉;上坡干活,从不带水,渴了也喝山泉。父亲骄傲的说,咱们的泉水比娃哈哈矿泉水还要好。父亲更得意的是,我们的泉水没有水垢。在山西上学时,山西的水垢多得惊人。现在,我也明白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醋不就是中和水垢的吗!
有了在山西的经历,我更喜欢家乡的泉水了。每次回家,先到从山上引来的水龙头旁边灌过饱。泉水有一丝微微的甜味,更有一丝微微的凉意。夏天喝泉水,解渴更解乏。
对于哺育了村庄的水土,农家人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有时水因气候原因而干涸,农家人认为是自己触犯了水神,举行各种祷告,向神灵赎罪,请求得到神灵的宽恕。有时,还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大年三十的请水。
农家人认为,水是我们的守护神,保佑着一方水土。大年三十,将水请回家中,就是将水神请回家中,可保来年人畜不缺水,五谷丰登。
大年三十的晚上,吃过年夜饭,等到子时,也就是十二点,父亲拿着碗、香火、供品等来到水井边,我打着手电筒跟在后面。父亲小心的插上香,摆上供品,一边烧着钱纸,一边念着祷辞。祭拜完毕,从井中舀上一碗水,小心翼翼的端回家中,放到堂屋的神龛上。父亲再次点上蜡烛,烧上香,一边烧着钱纸,一边念念有词,还特意的将一些钱纸灰撒到水中。然后父亲放鞭炮,整个请水过程就算完成。
请水这习俗,在家乡已经延续了很久。究竟起于何时,父亲也说不清楚。父亲说,上几辈人也是这样兴的。“前人兴,后人跟”,就这样一代代的传下来,大概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小时吃饭完年夜饭,我就睡觉了。不知不觉中,被堂屋传来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吵醒,而后我又睡着了。等到大年初一醒来时,急忙跑到堂屋,从纸屑碎片中寻找没有爆炸的鞭炮,跑到屋外与小伙伴玩耍。这是农家孩子高兴的时候,因为可以放鞭炮了!听到鞭炮声,小孩子有一种莫名的高兴,不由自主的向着鞭炮声跑去。小时候农村很穷,给小孩子买不起插炮,只好去捡没有爆炸的鞭炮。
大年的山村,葱郁的夜色笼罩在一个个山头上,星星点点的几家灯火,像黑夜中稀朗的星星,散布在村落的每个地方。偶尔的几声犬吠不时的打破山村的宁静。子夜时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打破了山村的宁静,这是村里人在请水了。一阵阵响声过后,村庄又恢复了宁静,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了。夜依旧是静悄悄的,我喜欢这样的宁静,喜欢这样的一尘不染。
这样的鞭炮声,多少年来在大年夜的子时准时响起。不知从何时开始,响声变得稀稀拉拉的。有时刚入夜,年夜饭的鞭炮声刚刚响过不久,就有人开始请水。父亲不高兴的说,这些人这样的猴急!有时大年初一的早上,还会听到一阵阵孤独的鞭炮声。这大抵是最晚的请水了。父亲仍然坚持子时去请水。父亲说,子时是一年的开始,子时去请水,才有诚意,才是对水神的尊敬,才能得到水神的保佑。
以前,村里人都是到村口的双龙井去挑水吃。所谓双龙井,盖由井水为两个向上冒的泉眼组成。龙井的水,冬暖夏凉。冬天,井面上直冒着热气,可以在水井下面的水塘中洗澡;夏天则是冰凉冰凉的,上坡干活回来,卸下沉重的包袱,喝上清凉的泉水,舒服至极,美不可言。大年三十,村里人都到井边请水。初一路过井边,还可以看到插满了燃尽的香烬,铺满了钱纸灰。双龙井的香火,很是旺盛。
近年后,村里人集资,从村庄背后山上引来泉水,也吃上了自来水。到双龙井请水的人,也少了许多。每到请水之时,只在自来水的龙头边,接上一碗自来水。父亲除了在自来水边请水,也坚持到双龙进去请水。父亲说,吃上自来水,也不要忘记双龙井。
时代在变,生活也在变,但对养育着全村的井水泉水,父亲一直是这样的敬畏!
(原载《贵州日报》2010年2月26日七色花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