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千人册(781-790))

78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清代文学家。他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不第,七十一岁时始成贡生他除中年时曾一度在宝应(今江苏省扬州市保应县位高邮县北)作幕僚外,都在家乡为塾师。家境贫困,他爱与人民生活接触,能诗文,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写完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主要运用唐代传奇小说的文言体,以谈狐说鬼的表面形式,揭露当时的社会黑暗腐败,藉以进行有力的批判,但又不能正面直说,当时又大兴“文字狱”。因此,他在当时只有以扑朔迷离花妖狐魅的荒诞样式出现,不敢公开发泄他的内心思想苦闷。清代文学家。其《聊斋志异》自问世以来,即在民间广为流传,历久不衰。

782、张英(1637-1708)安徽桐城人。圣祖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其家中修治府第,因地界不清与方姓邻居发生争执,告到官府,因双方都是高官望族,县令不敢贸然断决。张英在京接读家信得知事情经过,便复诗代信。诗云:“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遵嘱立即让出三尺土地,以示不再相争。方姓人家得知也效仿让出三尺,于是建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当时此事立即传为佳话。卒谥文端。著有《易书衷论》、《笃素堂文集》、《恒产琐言》及《聪训斋语》等。清朝大臣、著名贤臣,今天“六尺巷”已成为中华民族谦恭和谐的象征。

783、范永斗,祖籍山西介休。生活于明末清初的张家口。早在明朝初年,范氏就在张家口和蒙古地区做生意,历经七代,传至范永斗成为张家口地区对满蒙贸易的汉族大富商,时人称其'贾于边城,以信义著'。当时,居于东北的女真族建立后金,由于和明王朝的敌对关系,他们所需要的军事、生活物质,只能通过张家口的贸易市场获得,也就是以张家口为基地运转过去,范永斗和其他七家商人就开始做这方面的生意。明末清初晋商之代表人物,八大皇商之首。

784、石涛(1642年-1708年),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小字阿长。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清初画家,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与弘仁、髡残、八大山人合称'清初四僧'。是中国绘画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人物之一,从他的绘画技艺和理论等方面看确是当之无愧的。他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中国画向近、现代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作凡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不精擅且富有新意,尤以山水画及其论著《画语录》名重天下,“清代以来300年间第一人”。

785、陈潢(1637-1688)字天一,浙江嘉兴人。青年时代好读农田水利之书,曾到宁夏河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陈潢主要业绩是辅助靳辅(1633-1692,清康熙年间任河道总督)治理黄河。清康熙年间,“淮溃于东,黄决于北,运涸于中”,黄、淮下游大片农田沦为水乡泽国。面对严重局势,陈潢不顾艰险,主动承担治理黄河重任。陈潢提出,治河要“亲身勘验”。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地势高下,水势来去,正确制订施工方案。陈潢亲临工地,日夜操劳,对河性进行深入分析。继承明代治水专家潘季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理论,根据亲自勘验资料和群众经验,在实践和理论上作出较大发展。著有《河防摘要》与《河防述言》等书。在陈潢主持下,经过10多年努力,完或塞决堵漏、挑河筑堤、建闸造坝数以百计大小工程,终于出现 “黄河安澜”、运道畅通、大片农田恢复耕种局面。清朝水利学家。提出从全局着眼根治黄河设想,是我国治黄理论上重大进展。陈潢发明测水法,测量水流量和流速,在水利工程学上有现实意义。

786、孝庄太后(1613年-1688年),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孝庄是公认的明清之际杰出的女政治家,在清朝入关特别困难的情况下,维持了清皇室的团结,而且保护培养了顺治、康熙历史名君,对扭转当时中国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归于统一具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像慈禧那样垂帘听政,始终处于幕后,这在中国古代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孝庄太后

787、顺治(1638-1661)清世祖。满族。爱新觉罗氏,名福临。皇太极第九子,母孝庄文皇后。年号顺治,习称顺治帝。后金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八月,福临在沈阳继帝位,由济尔哈朗、多尔衮辅政。次年,多尔衮统兵入关,进占北京。九月,福临诏告天下,君临全国。福临名为皇帝,而大权完全落到多尔衮手里。多尔衮死后,顺治八年,福临宣布亲政。顺治帝亲政时,因不晓汉文汉语,阅读诸臣奏章,茫然不解。为此他发奋读书,深受汉文化的熏陶。执政期间,在推行汉化方面,他既胜过他的父辈,又深刻影响到他的后代。面对全国出现新的抗清高潮,顺治帝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一方面向郑成功和各地抗清力量颁发诏书,宣布实行“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畴,命他经略湖广等处,剿抚并用,使局势逐渐好转,为日后进攻云贵,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清初因长期战乱,流民遍地,农田荒芜。顺治十年,顺治帝采纳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设立兴屯道厅,推行屯田,十四年,又积极鼓励地主、乡绅招民垦荒。对地方官员制定《垦荒考成则例》,按垦荒实绩,分别予以奖惩。同年,编成《赋役全书》,颁布天下。这些措施,使濒于绝境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转机。顺治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十二年,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十四年十一月,顺治帝命吴三桂、赵布泰、罗托统领大军,向贵州、云南进发。十六年春,清军进占云南省城。此时除地处东南沿海的郑成功之外,全国大规模的抗清武装力量基本被平定。顺治帝同耶稣会教士汤若望以及佛教高僧木陈忞、玉林琇等人的关系至为密切,所受影响极深。十七年宠妃董鄂氏突然病死,他悲痛欲绝,决心出家。经玉林琇坚决劝阻,才重新蓄发留俗。十八年正月逝世。庙号世祖,谥号章皇帝。清王朝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

788、索尼,清朝大臣。姓赫舍里。满洲正黄旗人。硕色之子。历官吏部启心郎,内大臣兼议政大臣及内务府总管。进封至一等伯加一等公。清室入关前,屡从军攻略明边,多立功。皇太极死后,主张拥立福临为帝,发誓辅之。与摄政王多尔衮等不和,顺治初期不得重用,屡受贬罚。顺治帝亲政后,日得信任。顺治十八年(1661)受遗诏与苏克萨哈等同为辅政四大臣,列首位。以效法祖制为名,多改顺治朝旧制,内阁翰林院还为内三院,兴镶黄、正白二旗互换圈地之大狱。康熙六年六月卒。谥文忠。康熙四大辅政大臣之首,清初著名政治家。

789、鳌拜(?-1669)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以战功封公爵。清崇德二年(1637),鳌拜为先锋攻明皮岛,以勇闻。此后屡败明军,又率兵镇压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军。顺治帝亲政后授议政大臣,封二等公,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教习武进士。康熙帝即位,鳌拜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同受顾命辅政。多尔衮当政时,将应划给镶黄旗的地分拨给正白旗,而镶黄旗的庄屯尽设在正白旗应得之地。鳌拜以八旗自定有秩,执意将两旗份地互换。苏克萨哈为正白旗人,极力反对;户部尚书苏纳海等奏言圈地不便,旗民交困,请停止。鳌拜大怒,将苏纳海等人处死。从此,鳌拜越发跋扈。鳌拜受顾命,名列遏必隆之后,自索尼死后,班行章奏,皆列首位。他与苏克萨哈论事多龃龉,积怨成仇。苏克萨哈遂乞请守护世祖福临陵寝,以保全余生。康熙六年(1667),鳌拜以阴有异志等为口实,罗织24大罪状,诛苏克萨哈。八年,康熙帝亲政后,智擒鳌拜,宣布其30条罪状,从宽革职,籍没拘禁。鳌拜终死禁所。清初权臣,四大辅政大臣之一

790、索额图(?-1703)清代康熙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辅政大臣索尼之子,康熙皇后叔父。初任侍卫。康熙八年(1669)至四十年,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康熙帝继位之初,鳌拜擅权,索额图辅佐计擒鳌拜,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故深受信任。索额图先后两次参加平定准噶尔之役。康熙四十年以年老休致。后在清朝宫廷斗争中依附皇太子胤礽。四十二年,以“议论国事,结党妄行”的罪名交宗人府拘禁,不久死于禁所。清朝大臣。康熙二十八年,索额图被任为首席钦差大臣,率使团至尼布楚与俄方代表F.A.戈洛文谈判。在谈判中,索额图阐明黑龙江流域属于中国的原委,驳斥俄方提出以黑龙江或雅克萨为界的无理要求。双方终于在对等谈判的基础上签订了第一个中俄条约——《尼布楚条约》,确定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至海为中俄东段边界。

(0)

相关推荐

  • 鳌拜欺主没处死,索额图只是参与夺嫡,为何处死还被称为第一罪人?

    鳌拜是康熙朝初期的权臣,起初在四大辅政大臣中排行第四,后来随着辅政第一大臣索尼病死,鳌拜又强势的使得辅政第三大臣遏必隆听从于他,并且不顾康熙帝反对,强行杀死了辅政第二大臣苏克萨哈. 鳌拜当时可谓是权势 ...

  • 为何雍正要给鳌拜平反?康熙晚年的这句话,道明其中原因

    作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开启了繁荣昌盛的康乾盛世,还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时间足足有六十一年.其中,康熙年间最耳熟能详的就是铲除鳌拜这个权臣.令人疑惑的是,鳌拜作为权臣,手中有大把的军队 ...

  • 为何鳌拜欺主擅权免死,索额图参与夺嫡就被处死还成为第一罪人?

    索额图是康熙年间的重臣,可以说是康熙帝的最早追随者之一,早在康熙八年,康熙帝想要对权臣鳌拜动手之时,索额图当时就辞去了吏部右侍郎的要职,反而跑到宫中担任了一等侍卫,在智擒鳌拜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可 ...

  • 多尔衮,鳌拜,肃顺,载沣,大清王朝辅政大臣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在正常情况下,封建王朝是不需要辅政大臣的.然而,当新登基的皇帝比较小的时候,为了确保皇权稳固,老皇帝往往都会设立辅政大臣,帮助小皇帝行使皇权. 大清王朝有四次这样的机会,不幸的是,这些辅政大臣没有一个 ...

  • 拖延症害惨人是真的,多尔衮鳌拜包括吴三桂,都被其害的满盘皆输

    在清宫之中,有无数次的朝政变局,很多人都抱着"眼下还不是动手的时候"这样的想法,最终错失了最佳时机,没有改变历史的走向.那么历史鉴赏者今天就带着大家来看一看到底有哪些事情是当事人比 ...

  • 历史千人册(941-950)

    941.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1 ...

  • 历史千人册(911-920)

    911.陈独秀(1879-1942)生于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卒于四川江津.安徽怀宁(今安庆)人.1915年创办<青年>(后改名为<新青年>)杂志,高举民主 ...

  • 历史千人册(891-900)

    891.徐世昌(1855-1939)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直隶(今河北)天津人. 1879年徐与袁世凯结为盟兄弟,得袁资助北上应试.先中举人,后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897年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 ...

  • 历史千人册(881-890)

    881.陈天华(1875-1905)字星台,湖南新化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热心新学的邹沅帆等在新化创办求实学堂,陈天华入该学堂后,受到维新思想的影响.后又到省城的岳麓书院求学.1903年春,以 ...

  • 历史千人册(871-880)

    871.邓世昌(1849-1894)字正卿.原籍广东东莞,生于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18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为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后历任福建水师海东六.振威.飞霆等兵船管带.光绪五年(1879),调 ...

  • 历史千人册(861-870)

    861.华蘅芳(1833-1902年),字若汀,江苏无锡县荡口镇(今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人.出生于世宦门第,少年时酷爱数学,遍览当时的各种数学书籍.青年时游学上海,与著名数学家李善兰交往,李氏向 ...

  • 历史千人册(851-860)

    851.胡雪岩(1823-1885),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时 ...

  • 历史千人册(841-850)

    841.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1832年(道光十二年)中举.1851年(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起义后,先后为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僚,为抗拒太平军多所筹划 ...

  • 历史千人册(831-840)

    831.陈化成(1776-1842)字莲峰.福建同安人.行伍出身,历任游击.参将.副将.总兵等职.清道光十年(1830),升福建水师提督,驻守厦门.十九年十月,英舰船3艘侵入闽海,他督率水师战船将其驱 ...

  • 历史千人册(821-830)

    821.章学诚(1738年-1801年),原名文镳.文酕,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因学问不合时好,屡试不第,迟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方中进士,时年41岁.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