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股倍出的消费品公司,机构竟然是这么思考的
阅读招商朱卫华总的采访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图,可以用来思考不同的消费品和商品的属性和投资价值,甚至思考一些工业品也可以用这个框架。
研究到一个消费品(商品)的时候,我们除了考虑品牌,toB还是toC这些维度,从商品的必选/可选属性,以及销售半径,就可以将不同的消费品定义到四个象限里。
分别是 :
1. 可选/高端消费品,销售半径大。典型的如高端白酒如茅五泸,全球品牌的化妆品如兰蔻SK2香奈儿,眼科连锁爱尔眼科,一些科技品类如苹果的iphone。定义到这个角度的消费品,可以多思考他们的品牌力,产品梯队和结构,以及销售渠道等。
这个象限的公司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对象,品牌力和产品力越强则越有研究价值,有部分品类甚至没有竞争对手或替代品,壁垒异常强大。比如比如我们想用ios的系统,那只能选择苹果的iphone,但安卓系统,就有很多品牌可以选。在2年前,我们想买一台相对靠谱的新能源汽车,那么几乎只能选择特斯拉。
独一无二的供给往往可以带来阶段性股价大幅上涨和未来竞争优势的累积叠加。
当然,因为是“可选”属性,分化也是蛮严重的,竞争格局也会动态变化。有些公司的日子就不好过,随着时间会有很多曾经的明星公司陨落,比如NOKIA,生态化反的乐视网,曾经以高端姿态出现在中国的法国品牌汽车等。
可选消费品,可能思考的角度是寻找可选中的“必选'。
2.可选/高端消费品,销售半径小。典型的比如名校教育,比如海淀的那一堆附中。你说他们是“必选”消费品我也不反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去选,学区房,孩子的成绩形成了两个天然屏障。还有比如一些本地品牌的高端服务和食品饮料等。
处于这个象限的公司研究价值相对低。销售半径小一定是有原因的,比如异地扩张不但缺乏产能,而且可能遭遇到激烈的竞争,如高端的低温奶。或者产品相对难标准化的,比如一些线下教育。
3. 必选/大众消费品,销售半径大。比较典型的如常温液态奶,药品,调味品,休闲食品,中低端白酒,部分黑白家电等。如今年疫情的背景下,调味品里最优秀的海天味业,代表产品如酱油耗油等,其销售几乎完全不会受疫情影响,涨得让无数人看不懂。而酒店、旅游、航空、电影这些可选且被疫情严重影响业绩的公司,就受损十分严重,体现在股价上也很明显。
处于这个象限的公司也有很多公司值得研究,典型的一个逻辑是集中度提升带来的业绩增长。具体公司有很多也频出牛股,比如美的格力,海天味业安琪酵母之类。
4. 必选/大众消费品,销售半径小。典型的如受运输成本限制的水泥(姑且把工业品也算进来),啤酒,低温肉等。这个象限的公司也会有牛股,比如一些竞争格局好的地区的水泥公司;以前地方啤酒公司很多,通过几大品牌不停的并购和整合,现在全国竞争格局逐渐清晰,进入提价周期的啤酒等。
但是相对来说,销售半径小往往都是因为运输成本高或者产品存储期很短,产能覆盖半径有限,周转速度运营能力等会严重影响公司的利润水平。不同公司经营起来结果完全不同,方差略大,投起来也相对困难。
……
总结下来,大众类讲究胜/剩者为王,能活到最后的往往就是活得最好的,可选/高端类讲究差异化和品牌/产品力信仰。
当然在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也可以加上耐用型消费品和高频次消费品等维度。每家公司固然都是独特的,然而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找出一些规律和共性。
现在市场的一致预期是很多消费品类的公司股价涨得太多了,所以目光开始瞄向被疫情严重压制的可选消费。前提是疫情在国内、国外,因为疫苗的大规模接种,使疫情得到控制,可选消费和服务复苏。
在可选消费复苏这个角度,不同类别的公司复苏节奏又有所不同,比如院线就可能恢复的快一些,最近的票房数据还不错。
机场就更艰难一点,同样有免税店加持的机场,受益海南离岸免税的偏本土属性的美兰机场和白云/深圳这种国际属性更多的机场这种就大为不同。
春秋航空这种本土航空公司就在持续上涨,而有国际线的航空公司如国航等就更艰难。而这些逻辑在股价上都有所体现。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经常面对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市场大多数时间是理性的,但有那么一些时刻极端不理性,比如年初的美股四熔断,全世界股市大幅暴跌,个股更是泥沙俱下。在极端时刻,最为考验心智,现在回想起疫情爆发的那段时间,市场惨不忍睹,很多好公司也会被杀得透透的,自己的内心也备受煎熬。谁能想到今年的资本市场是如此走势呢?现在想想,每一次危机到来的时候,对投资来讲也往往是最迷人的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