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带教案例
“人老先老膝,先老女人的膝,我是个男的呀咋也膝盖痛?”一个膝关节痛的中年大叔到科室就诊。
患者男,55岁,主诉右侧膝关节痛,表现为不能下蹲,每天蹲厕所的时候痛感剧烈影响生活。
问诊,膝关节痛,病史近三个月,一直没有进行治疗,走路时还好,就是下蹲的时候疼痛明显,没有外伤史,没有手术史。
触诊,双侧下肢张力对称且张力都不高,臀部张力良好,腹部张力良好,在右侧股骨外侧髁处有明显的压痛点。
动态评估,足部功能活动良好,髋关节活动良好,仰卧位被动屈膝至股骨与胫骨夹角40°左右时,膝关节出现疼痛,患者描述与下蹲时的疼痛一致。
这时候我乐了,
评估诊断中重要的两种途径,一是消除即时症状,二是复制出症状,可以帮助治疗师找到治疗的关键点。
这时候患者却害怕了,“李医生,我的半月板损伤了,严不严重啊?”
原来是两年前做过的检测中,发现患者的半月板存在中度损伤。
我国的大众百姓早就是“听半月板色变”了,这名男患者也一直在担心半月板的损伤,最近几个月出现的膝关节痛更是让他焦虑不已。
传统的观点中,半月板的损伤不可逆,因为尽管半月板外侧缘存在血供可以缓慢修复,内侧缘却缺少供血无法自我修复,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出现了损伤后,从医生那里得到的建议是休息和减少活动。
这里还是谈一谈我的个人观点,
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显示损伤关系往往并不大,科技发展形成的影像学在一定程度上迷惑了治疗师的眼睛,
关于诊断评估的比重,应当是影像学10%+动态测试30%+静态触诊的手感60%,
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单纯的观察椎间盘突出,会发现90%的成年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膨出或突出,然而这些“突出患者”中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比例不足10%,即使某个患者影像学显示椎间盘突出并且存在腰腿痛,也需要详细的查体问诊来判断是否由于根性压迫导致的突出,通常情况下这些患者经过一些手法按摩后症状会得到大幅度改善,尽管手法治疗后确实改善了症状,难道就能说某个手法治疗好了腰椎间盘突出?NO!
事实上手法的效果无法改变椎管内的状态,绝大多数影像学显示的“突出”,实际上是由于外周肌骨筋膜系统结构错乱导致的症状,所以针对外周系统的治疗改善了症状。
回到这个案例,面对半月板损伤的患者,治疗师要做的是减轻患者疼痛,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仅仅一句“回去了休息”,无法安抚患者的心情,大多数患者得到了这种答案之后会选择去其他地方求医。从专业角度来看,半月板为什么会受伤?
如果是外伤导致的半月板损伤膝关节痛,经过一个月休息后基本会痊愈止痛,如果是患者的结构系统出现了问题,导致持续性的疼痛,这种情况下倘若不纠正患者的结构问题,是无法彻底消除疼痛的。
到了这里,文章的关键所在,是向大家解释如何调整好患者的结构从而消除膝关节下蹲痛,
查体过程中发现,患者膝关节在仰卧位被动屈膝时出现了疼痛,这时候考虑的方向可以进行细化,什么组织导致了屈膝痛?
①股四头肌②腘窝③小腿④膝关节炎症?这些因素可以逐一排查,
关节无肿胀红肿不考虑严重,精细触诊后发现股四头肌中的股直肌比较紧张,对比双侧,发现患侧股直肌(髂前下棘处)压痛比较明显,考虑股直肌损伤导致膝关节屈时疼痛。
于是针对患侧股直肌进行了摆位进阶手法,将患侧股直肌上存在的筋膜嵌顿点进行了展平,再次让患者下蹲,疼痛立刻减轻7层,于是将治疗目标定为股直肌。
治疗动作如视频中所示,
有朋友会问我,如果我不做这样的手法,而是去针对股直肌做拉伸,会有效吗?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拉伸的即时效果一定是有的,但是长远来看,关注即时效果并无意义,治疗师应该重点关注愈后防复发,疼痛的产生并非仅仅由“肌肉紧张”产生,如果说肌肉紧张导致了疼痛,那又是什么导致了“肌肉紧张”呢?
肌肉起点,止点相对位置的变化,相对的翻旋角度,两条肌肉之间的力线链接,层与层的对位,都属于结构的一部分,而“肌肉紧张”是结构紊乱的结果,仅仅是一种表象。
当治疗目标由“结果”转变为“根源”时,复发率就不再是困扰。
本次分享结束,我是临床治疗师李立,欢迎大家私信沟通,也可以线下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