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却又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一国之君却保护不了心爱女子
难以置信,却又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一国之君却保护不了心爱女子
在封建专制王朝,君就是国,国便是君,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富有四海吃尽穿绝,甚至有些帝王会用举国资源来取悦自己。然而,高高在上的帝王也会有不堪的时候,国家安定,皇帝们可以尽情享乐,而一旦外敌入侵、或者内部分裂,皇帝们很可能变得一钱不值,或者沦为傀儡。
唐玄宗李隆基在即位前后何等威风,他用高超的手段,联合太平公主废掉了韦后集团,夺回李唐王朝的控制权,随后他再度赐死太平公主,将皇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凭借非人的魄力、权谋和智慧,李隆基知人善任、励精图治,造就了大唐盛世——开元盛世。
可是,极盛和衰败是如此地接近,在李隆基沉浸在功劳簿上享乐之时,安禄山却借助皇帝的宠信,在河北秣马厉兵,待到安禄山准备就绪,一场大规模兵乱就此展开。
国都危机,玄宗狼狈逃窜
要说李隆基是个糊涂皇帝,好像不太符合实际,但他确实做了不少糊涂事。在皇帝的信任下,安禄山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起兵造反,李隆基被惊得目瞪口呆。
由于承平日久,一时间中央军被安禄山打得节节败退,在错误的指挥下,封常清、高仙芝被杀,哥舒翰被击败,潼关落入叛军手中。这回唐玄宗李隆基终于害怕了,失去了潼关这道屏障,长安早晚会沦陷。
史料记载:
“既夕,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比六军,厚赐钱帛,选闲厩马九百余匹,外人皆莫之知。乙未,黎明,上独与贵妃姊妹、皇子、妃、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及亲近宦官、宫人出延秋门,妃、主、皇孙之在外者,皆委之而去。”
李隆基先到了勤政楼,对外宣布,他要亲征,事实上,他哪里还有胆子搞什么亲征。当天晚间,李隆基就偷偷命人召集陈玄礼的禁军部队,还有马匹九百匹。等一切准备就绪,李隆基只带上了贵妃、皇子和少数亲信大臣,天刚蒙蒙亮,车队便从延秋门出发,向蜀地逃奔。
皇帝都逃跑了,文武大臣也一片惶恐,有盗匪趁机到处作乱,京城内外陷入一片混乱,皇帝的左藏库也被人烧了。除此之外,长安的很多高官贵族也投降了安禄山,以求自保。
李隆基逃得太匆忙,准备的东西明显不够,到了咸阳,本以为会有官员来迎接,不曾想这里的官员早就逃散一空。到了中午,连饭门都找不到,李隆基本人也只能暂时饿着肚子。原本锦衣玉食的生活不见了,杨国忠见皇帝饥饿,就买来胡饼给皇帝充饥。
百姓们听说皇帝到来,纷纷献上粗粮饭食,皇子皇孙们也顾不上什么端庄礼仪了,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即便如此,还没有吃饱,这一行人马是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皇权不再威严,心爱的女人沦为牺牲品
这些皇子皇孙,公卿大臣,好歹算是吃饱了。可是那些大头兵,就没这么幸运了,将士们只能分散到村落中去寻找食物,但并非每次都能找到吃的,所以也是饥一顿饱一顿。
一行人到了马嵬驿,将士们一路上吃不饱穿不暖,怨气终于积累到了极点。这些禁军将士的家都在京城,抛弃妻儿老小,跟着皇帝出逃,他们本就很不乐意,一旦长安沦陷,那么他的家人也可能会死于非命。
所以士兵中间有要哗变的趋势,大将军陈玄礼及时发现了这一点,既然有怒气,那就要给士兵一个发泄的渠道,随即陈玄礼将目光盯上了大奸臣杨国忠。
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人,必定是李隆基,但杨国忠作为宰相,胡乱指挥专权误国,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所以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除此之外,太子李亨和杨国忠也早有间隙,所以杨国忠成了众将士的出气筒。
此时,杨国忠正在几个胡人面前讨要食物,士兵中有人喊道:
“杨国忠和胡人谋反。”
之后一队人马冲向杨国忠,有人张弓搭箭射中了杨国忠的马,这回宰相大人也只能掉头逃跑。养尊处优杨国忠,怎么能能跑得过训练有素的士兵,很快杨国忠被追上,乱刃分尸、死于非命。
御史大夫魏方进见杨国忠被杀,大声斥责士卒:
“你们胆大妄为,竟敢杀害宰相。”
杨国忠早就成了碎肉,士兵们用看死人的眼光盯着魏方进,魏方进被吓得连连后退,片刻后,魏方进的下场和杨国忠如出一辙。
玄宗李隆基听到吵嚷声,急忙走了出来,陈玄礼走到皇帝近前道:
“杨国忠谋反被杀,杨贵妃不该在侍奉陛下,请陛下忍痛割爱,将杨贵妃处死。”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已死,如果杨贵妃不死,那么日后这些将士的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众将士要逼李隆基杀掉杨贵妃,李隆基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他回道:
“这件事我自有处置。”
于是李隆基蹒跚着回到驿站,曾经的盛唐君主再也见不到了,时日至今,他也只能听之任之。
李隆基拄着拐杖,久久地矗立在原地,一语皆无,高力士在旁奉劝,最终李隆基摆了摆手,让高力士去勒死杨贵妃。
委曲求全,安定人心
杨贵妃的尸体被人抬到众将士面前,众人跪倒高呼万岁,李隆基安慰几句,此事才算作罢。一行人继续前行,然而士卒中仍有怨言者,有的人想要逃走,有的人不停地吐槽。
为此,李隆基再次停下脚步,将刚刚由成都进献的十万匹丝绸摆在庭院,对众将士道:
“朕近年来,用人失当,导致安禄山造反,朕也不得不远行躲避灾祸,你们跟随朕到这里来,还没来得及告别父母,而且长途跋涉辛苦不已,朕感到十分惭愧,现在朕允许你们各自回家,朕就和儿孙到蜀中避难,这些丝绸你们分一分,如果到了长安,代朕给长安百姓问好,让他们多多保重!”
李隆基一番话语说完,已经泣不成声,将士们闻听此言,哭着说:
“我们愿意跟随陛下左右,不敢再有二心。”
李隆基平安入蜀,但他皇帝的威严也一扫而空,这一路上他失去了很多,包括他最爱的女人,一代帝王,却被逼到这般田地,着实令人唏嘘不已。可是换个角度想,这一切也是李隆基罪有应得,如果不是他宠信奸臣,如果他不是放任安禄山,大唐也不会沦落至此。
极盛和衰败转变得如此之快,或许连李隆基本人都会觉得匪夷所思、难以置信。